一旦旨意到了,諒他們也不敢違逆聖意。


    皇後腦子都是懵的, 「可是還沒有經過宗人府,沒有禮部蓋印,這聖旨發下去, 也無用。」


    「那些平民懂什麽。隻要有聖旨,他們就會跪地謝恩。而且她不想嫁皇子嗎?嫁了皇子,將來她的孩子可以當這一國之君。不比嫁給戶部尚書的兒子,還是工部侍郎的兒子強?」


    至於開封府府尹?官家覺得他官職太低, 根本沒有競爭力!


    皇宮腦子亂糟糟的, 「她一個民女有何過人之處?」


    要知道小兒子是她唯一的嫡子。其他皇子都是別的嬪妃生的。將來很有可能繼承大統。娶一個平民之女, 未來還怎麽繼承皇位?


    而且聽宮家的意思, 她父親還死了!這就更糟!沒辦法扶她兒子登上皇位。


    皇後當然不肯。


    皇帝就把張希瑤的過人之處說了一遍。


    聽到善於經商, 皇後眉毛有些鬆動。天下沒人不愛財。官員也是如此。有了錢,就能買通官員扶持她兒子登基。


    皇宮這邊亂成一團,另外三個府也是忙得團團轉。尤其得知官家也知曉這個消息。


    他們心下齊齊發出一個糟糕:這世上要說最缺的人是誰?當屬官家!


    他們可以在外經商,可官家不行。因為那叫與民爭利。


    但是皇子妃是可的。官家肯定也想讓兒子娶個財神爺!


    三位大人心頭冒出同一個念頭,「聘禮湊不齊, 以後再補, 先把買到的部分拿上,讓媒婆快些去提親。不能耽擱了。」


    於是汴京外城出現一道奇景。四批華麗的馬車前後腳出了城, 而且直奔同一個方向。


    他們你追我趕,誰也不讓誰!


    當他們進村時,卻發現村裏許多人,而且張家門口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


    這是什麽情況?!張家有人辦喜事?!


    當一行人浩浩蕩蕩停在門口時,才發現張希瑤正在辦喜事。而且已經到了拜堂敢後一個環節,「送入洞房」。


    張希瑤是招贅,送入洞房的自然是白讓。


    看到有客人前來,而且手裏拿的是聖旨,那顏色一看就不是平居百姓能夠得著的東西。


    張老頭哪裏見到過這個,一時都看傻眼了。


    張希瑤扶住阿爺,讓張婆子扶他迴房歇息,自己帶著幾個兄弟們走出來,「不知幾位大人是?」


    為首的是公公,他代表的官家。看到這情景也傻眼了。這是晚了?!老天爺,這迴去怎麽跟官家交待?!


    三位媒婆看著各自的管家,任憑她們如何舌燦蓮花,麵對此時情景也是無用武之地。就隻能等主家吩咐。


    管家還能說什麽,他們什麽都不能說。


    村民們看著這些人,再看看他們帶來的禮物,紛紛交頭接耳討論,「這什麽情況?」


    「送來的那個錦好漂亮啊。這是什麽錦?」


    村民們見識短淺,沒見過蜀錦,不過隻見成色就覺得價值不菲。


    這裏麵最識貨的夏家,此時看著這些人總覺得眼熟。好像在哪裏見過。


    那為首的麵白無虛的男人,好像是太監!


    隻是對方一直沒有開口,他也拿不定主意。


    最終還是太監首領方文海輕了輕嗓子,「雜家奉皇後娘娘之命前來為張姑娘添妝!」


    皇後娘娘?一石激起千層浪。


    張希瑤也麻爪了,皇後娘娘怎麽會認識她?


    方文海來一趟不可能空手而迴,他就將幾樣禮物一一來下。好在提前時準備的禮物並不算貴重,其中還有點心、布匹之類的。珍貴的古玩字畫一樣都沒有。


    方文海都這麽表態了,其他人不可能什麽都不表示,於是戶部尚書的管家、工部侍郎的管家、白府尹的管家紛紛將禮物留下。


    這下村民們的議論聲更大了。


    「阿瑤好厲害,居然連戶部尚書都認識。」


    「工部侍郎也認識。」


    「白府尹也很熟的樣子。」


    張希瑤忍不住產生懷疑,她什麽時候跟這些人有過交集嗎?可是她在腦海迴想半天,她連白府尹都沒見過,怎麽會認識這些人?!


    她請幾位進上席喝些水酒。但他們急於迴去復命,謝絕了她的邀請。


    張希瑤將人送出村子,折迴的時候,張二伯問她,「你什麽時候跟他們扯上關係了?」


    張希瑤還想問他呢,「沒有!我最近一直在水泥鋪,別的地方都沒去。」


    她偶爾也會逛逛汴京城,但一個人還是更喜歡待在鋪子裏盤帳。


    張二伯奇了,「那這些人怎麽會認識你?」


    張希瑤思來想去也就是水泥惹來的。難不成他們想分一杯羹?其實也不是不行。以她的能力也隻能賺點小錢。要是有這些人當後台,她可以遍地開花。


    她迴了屋,張老頭就握住張希瑤的手,「怎麽迴事?那些人是誰?」


    張希瑤把情況簡單說一遍,張老頭激動得渾身顫抖,「我們家居然招來這麽多達官貴人?!」


    他爬起來,就要給祖宗燒香。


    張希瑤也是哭笑不得,「阿爺,他們可能是想跟我做生意。」


    「做生意?做生意好啊。」張老頭樂得牙花子都出來了。


    要是他知道自己的孫女剛剛錯失一個嫁入皇家的機會,估計他這會兒該哭了。不過無知往往是福。不知道才能開心。


    這一夜是張希瑤的洞房花燭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北宋靠擺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在北宋靠擺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