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擼起袖子,「那你隻管吩咐我做事。」


    秋花見他這麽開心,應問他,「你來汴京,大嫂有沒有哭?」


    大郎哭笑不得,「你想說什麽呢。你大嫂不是不知分寸的人。她一早就給我準備了衣服。」


    秋花笑眯了眼,「大嫂確實賢惠。」


    轉眼過去五日,張大伯已經問過書生。


    其中一個書生跟夏秀才認識。他表示會寫信詢問,不過他當時聽到這消息,就大笑三聲。


    「他的意思是我們遇到騙子了!夏秀才是夏家麒麟兒,許多門當戶對的人想跟他結親,不可能與一個農女定婚。」


    張大伯把原話重複一遍。


    夏花低下頭,有些不知所措。


    張希瑤拍拍她手背,「不是你不好。你們本身沒有感情。不合適。」


    夏花點頭,「我們是被人盯上了嗎?」


    張希瑤嘆氣,「恐怕是。之前招人眼了。我們在汴京城擺攤這麽久,肯定有人眼饞我們賺錢。這不就來陰的了嗎?」


    汴京畢竟是天子腳下,想要動手的人不敢明著來。隻敢暗地想法子。


    張二伯氣得拍了下桌子,「簡直混帳!是誰想害咱們家?」


    一想到他給出去的那兩百個大錢,他就肉疼。


    張希瑤想了想,「等那個媒婆上門,我們把她抓個正著。」


    張二伯摩拳擦掌,「好!就這麽幹!」


    張大伯讓夏花和秋花先出去,隨後跟張二伯說了張老頭的囑託,「夏花和秋花的嫁妝是二十貫,如果嫁個好親,可以適當提高,但不會超過五十貫。爹讓你不要瞎說八道。」


    張二伯差點惹出事,自是後悔不迭。


    第70章


    得知這事有蹊蹺之後, 張家人就一直盼著媒婆再次登門。


    可是七日過後,她始終沒有出現。


    張二伯滿肚子怨氣無法發泄,氣得直跺腳, 「她這是知道消息,提前跑了?」


    張希瑤也覺得這夥人很警覺, 可能是知曉他們知道, 就不敢再來了。


    「你說誰走漏風聲呢?」張希瑤想不通。


    張二伯把人都想遍了,「不知道啊。咱們自家人肯定沒有往外說。村裏人也不知道這事。」


    張希瑤撓頭, 「是不是我們哪裏出現破綻,所以他們提前發現了?」


    古代成親前好像要做各種準備。興許他們發現了。


    張二伯也想不通,「可能吧。」


    翌日, 張希瑤醒來,夏花就告訴她,旁邊那個租戶退租了,「你快跟牙紀說把房子租下來吧。免得被別人搶先租了。」


    張希瑤點頭, 吃完早飯就去找牙紀。


    她琢磨半天, 覺得這事可能是那個女租戶說出去, 「怎麽這麽巧, 她就退租了?」


    張二伯也覺得是她, 「可惜我們晚了一步。要不然也能讓她出迴血。」


    這事就算告一段落,張希瑤想走走鏢的事情,就去找羅大虎商量。


    羅大虎在汴京做雜活,有活時賺得比較多,沒活時就在家歇著。


    張希瑤問他有沒有走過鏢。


    羅大虎還真走過, 「南方路太抖, 而且山匪橫行,我不想走。」


    「我是去北方。」張希瑤問他要不要去。


    羅大虎問她多少錢。


    張希瑤把自己的待遇說了, 「我這次走得不算遠,就去遼國的南京。」


    遼國的南京其實是現代的北京。在此時稱為南京。北宋這邊也有一個南京,不過不是現代的南京,而是河南商丘市。


    如果是去南京,那不算太遠。


    羅大虎還真可以考慮一下,「第一次走鏢,得多招些人手。最好是有經驗的人。」


    張希瑤頷首,「那當然。我會找人。」


    她第一次走鏢,專賣紅糖。現成的貨物,所以不用特地買貨。唯一需要支付的工人工資。不過也得等走鏢完成才會支付。


    張希瑤為了穩妥起見,肯定要招個有經驗的鏢師。因為有些行規是本行業的人才知曉。


    她做了打算,就在汴京小報刊登招聘啟示。


    汴京有許多小報,一般都是登文章,還是頭一次刊登招聘。不少人都覺得新鮮。


    隻是她算漏一點,許多鏢師不識字,刊登十天,也隻有十來個來應聘。


    好在她沒花多少錢。所以也不覺得可惜。


    張希瑤思來想去,就打算去鏢局找人,請個專業隊伍護送,並且支付報酬。當然她也要派隨行隊伍。


    這種做法在走鏢行業是非常常見的。因為僱主也怕鏢師監守自盜。


    鏢局這邊出了十個鏢師。有專門的鏢頭押鏢,一來一迴差不多是兩個月。頭期是二十兩,迴來後,還需要付五十兩的尾款。


    也就是說要付八十貫。這個價格不便宜。


    她之前跟過路走商打聽過,遼南京的紅糖賣價是50文一斤。


    她在這邊賣價是20文一斤,差價是30文,她運三千斤就是九十貫錢。


    可她不隻招這十個鏢師,還要招村裏人。


    張二伯覺得這趟還是可行的,「我們可以運四千斤紅糖。迴來的時候,也可以從南京運些特產。我記得那邊的皮子很多,還有各種肉類,奶製品。我們肯定不會空車。」


    張希瑤思來想去,覺得這趟還是可行的,思來想去,她最終還是答應了。


    她跟鏢局這邊約了出發時間,等張大伯過來送貨,就讓他迴家通知,快點把紅糖給製出來,這樣開春就出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北宋靠擺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在北宋靠擺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