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瑤是做了幾樣炸物, 也算是給大家添點油水。


    油條一人一根, 總共要辦十桌。差不多要炸一百根。不是個小活。


    夏花和秋花要負責洗碗,陸氏負責裝盤。二郎和大房的兩個叔伯負責端菜。這活一定得是壯勞力來幹,因為一次都要端好幾個盤子。可不是輕巧活。


    當然現在新娘還沒接來,所以宴席還沒開始。


    等迎親的隊伍來了,張希瑤油條也炸好了, 她跑去看熱鬧。


    就見迎親隊伍, 一個男人抱著公雞進來,大郎穿著一身紅色的長袍, 胸前紮著大紅花,喜氣洋洋進了院子。大紅包的另一頭是新娘,頭上有蓋頭,女人款款而來。


    雖然看不清人臉,但是隻從她的走路姿態也能看出對方是個文靜端秀的女子。


    待吉時到了,有人唱,「一拜天地」


    一對新人朝著門外拜了一下。


    「二拜高堂」


    張婆子,張老頭坐在最上麵。張大伯和陸氏分別坐在他們旁邊,一對新人給他們鞠躬。


    「夫妻對拜」


    親人讓開一些距離,互相拜完。


    「送入洞房。」


    這次可以看到新娘長什麽模樣,張希瑤被人潮裹挾著往裏走。奈何看熱鬧的人太多,而房間能容納的人太少。她根本擠不進去。她隻好退出來。


    她出來後才發現夏花和秋花也沒擠進去。兩人懊惱地瞪大眼睛,「咋這樣呢!」


    張希瑤勸她們想開些,「沒事,待會兒人少了,我們就能看到。」


    說話的功夫,有人催促她們快些去幫忙,三人也顧不上看熱鬧。立刻去忙活。


    開席後,新房那邊人就少了。


    張希瑤幫忙盛飯時,聽到有人議論,新娘子長得很秀氣。


    張希瑤盛完飯,見新房沒什麽人,就湊過去看一眼。


    還別說,文氏確實長得還可以,很秀氣,人也文靜。


    大郎哥有些羞澀,時不時瞅她一眼。文氏臉通紅。


    張希瑤嘆氣,這倆第一迴見麵,居然就結婚了。接下來還要做親密的事情,真的是匪夷所思。


    她正在腹誹時,肩膀突然被人從後麵拍了一下,扭頭一看,居然是夏花,「你嘆什麽氣啊?」


    張希瑤笑道,「我剛想起來,我們老宅那邊還沒去送飯呢。」


    夏花一愣,是哦,老宅那邊灶台有限,有兩個書生沒有帶婆子,所以交了夥食費,他們家要送飯的。


    夏花笑道,「沒關係,我去送。」


    說著,看了一眼屋內,朝張希瑤笑道,「新娘子真好看。」


    張希瑤點點頭,看著夏花急急忙忙走了。


    夏花拎著食客到了老宅,離老遠就有個下人迎上來,語氣帶了幾分責備,「你怎麽才來?我們少爺都餓著了。」


    夏花連連告罪,「今天辦喜事,耽誤了些。不過今天的飯菜很豐盛。」


    小廝揭開蓋子,有切得薄薄的白切肉,還有紅燒雞肉,清蒸魚,兩道清爽的素菜,不由大喜,「罷了,看你們忙的份上,我就不苛責你們了。下次可不能忘了。」


    夏花點頭。


    小廝拎著食盒進了院子,夏花走了十來米,就看到一輛馬車朝這邊而來。


    馬夫看到夏花,忙問書生住在哪裏。


    夏花剛要迴答,車簾撩開,對方微訝,「是你啊。」


    夏花看了對方半天,還是沒想起來這人是誰。


    書生笑道,「你家在汴京夜市擺攤賣油條。我認得你。你家的油條確實好吃。」


    他打量夏花,「原來你家住這兒!」


    夏花每天擺攤接待成千上萬個客人,這個書生一看就不是親自過來買吃食,她哪裏認得,聞言笑道,「是啊。你來的書生就在前麵的院子。最後一家就是。」


    書生頷首,「我姓夏,字路平。」


    夏花沒想到對方如此客氣,忙迴禮,「你好。」


    她行了一禮急匆匆往前走。


    夏路平看著夏花的背影,想起她擺攤做生意時,那熟練的動作,隻覺得這丫頭率真可愛。


    夏花這一走就是一柱香的功夫,秋花一個人洗碗根本忙不過來,時不是看一眼大門的方向。


    好在沒過多久,夏花就急匆匆迴來了,隻是那臉卻是紅彤彤的。


    「你怎麽了?」秋花覺得她有點不對勁兒。


    夏花拍了拍發燙的臉,「沒事。就是送飯晚了點,被那個小廝說了幾句。」


    秋花恍然,「確實是我們不對。明明該準時送的。」


    夏花點點頭,她靠近秋花,小聲問,「你知道那幾個書生都是哪兒人嗎?」


    「都是外地考生,全是都是秀才。」秋花嘆氣,「你別看他們有功名,其實家境並不好。」


    所謂窮秀才富舉子。如果一直往上考,又屢次不中,再富的家庭也會被拖垮。為了替家裏節省來迴的花銷,他們通常會留在汴京苦讀,也好衣錦還鄉。


    她正腹誹呢,就見張二伯帶著夏路平進了院子,給自家老爺子介紹,「爹,這是我在汴京做吃食認識的老主顧。他家經常光顧我們家的生意。他還是秀才呢。」


    張老頭一聽是秀才公,立刻朝對方點頭,請對方進屋上座。


    堂屋有一張桌子,請的是村裏有名望的老人,裏正也在場。


    將秀才請過去,也是合情合理。


    張希瑤拉著張二伯到僻靜處說話,「你邀請他來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北宋靠擺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在北宋靠擺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