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瑤都佩服古人身體素質好。不像現代人, 從小就打抗生素,身體產生耐藥性,喝金銀花這種劑量小的,幾乎就不管用了。


    還有一個好消息, 白讓的高燒也退了, 除了有點軟, 眼裏也恢復了清明。


    張希瑤給他們熬了米粥。端一碗給白讓。


    他坐在床頭, 「你這邊有工具嗎?我想快點做出來給你。」


    張希瑤還真沒有, 「你以前的工具呢?」


    白讓低下頭,小聲道,「被我娘賣了。」


    張希瑤嘆了口氣,「你等等,我得去鎮上才能給你買工具。」


    白讓想了想, 「我先給你做個小的吧。用竹子就能搭成。」


    張希瑤覺得也行。於是就把家裏囤的竹子拿過來, 讓他自己看著辦。


    這竹子是家裏人用來做竹籤,方便他們擺攤賣貨用。再過幾個月就是夏天, 冰棍需要大量的竹籤。


    白讓身體還是很虛弱,搬竹子時差點摔跤,張希瑤就讓大郎哥給他搭把手,「他需要什麽,你就給他弄什麽。」


    白讓朝大郎拱拱手,「勞煩了。」


    大郎覺得這人說話文縐縐的,大大咧咧道,「大過年的,我閑著也是閑著。有點事幹也挺好。」


    於是在大郎哥的幫助下,白讓花了三天時間做了個簡易小模型。


    也就隻有足球那麽大。但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當模型放到桌上,全家人都圍過來。包括已經好得差不多的陸氏、夏花和三郎。


    許氏瞅了好幾眼,「這麽小?能幹啥呀?」


    白讓就給大家掩飾。因為模型太小,沒辦法腳踩,他就以手當腳,隻要踩下麵的踏板,側麵的滾輪就會不停地轉動。


    他手裏拿著一根麥穗,這是脫粒後的杆子,留著燒火。他拿一個來代替。


    隨著滾輪轉動,麥穗的一頭被滾輪上麵的勾子勾住,掉下許多碎屑。


    張希瑤滿意地點頭,「可以。達到我的要求了。」


    許氏有點不滿意,「你這個地方是竹子,很容易斷掉吧?」


    張希瑤看了一眼,這個有點類似於自行車的鏈條,這東西在古代是有的,隻是白讓為了節省成本,弄個木板當軸承,那鏈條是用竹條挖洞然後用天然的魚皮膠來代替,它很簡陋,估計用不了幾迴,魚皮膠就會在他大力的轉動下裂開。


    其實這個東西用的是自行車一樣的原理。它製作的難點就在這個鏈條,它的角度要非常精確。角度不能出現一點差錯。要不然就沒法匹配。


    「對!」白讓點頭,「這個必須替換成鐵的。但我現在沒有鐵,先用木板和竹子來代替。」


    張二伯好奇,也上手實驗一把,還真能轉動起來。


    大郎見到這麽神奇,也想上手實驗一把,也不知是他力氣太大,還是怎麽迴事,竹條直接分開了。他直唿可憐,看向白讓,想讓他再弄些魚皮膠。


    「魚皮膠太貴了,用完了。」白讓攤開。


    張希瑤讓他先迴去休息。


    張希瑤要跟張老頭單獨聊這事。


    兩人去書房談話。


    「阿爺,你怎麽看?」


    張老頭有點為難,「東西是好。可咱們找木工仿製,別家很快就學會了。咱們自家去撈不到什麽錢。要全指著白讓一個人,他的速度又太慢了。」


    的確,這是個大工程。白讓身體單薄,肯定不能像成人一樣幹活。


    張希瑤笑道,「那有何難。咱們把這些各個零部件全部拆下來,找木匠隻打其中一部分。按個給錢。然後夏收時,咱們去各個村子推銷。他們覺得這東西好用,自然就買了。至於木匠仿造,那也沒關係,咱們在此之前,做上百個,賺第一波快錢就是了。」


    張老頭眼睛一亮,瞬間明白她的意思。這是想找多個木工,分工全作,這樣就不怕木匠提前知道他們要做什麽。


    「這個成本要多少錢?」張老頭不懂這些。


    「我讓白讓算一算,咱們隻能賺一波快錢,價格自然要賣貴一些。」張希瑤是知道古代交通不便,他們推銷也不能出了縣。要不然路上遇到麻煩,那就糟糕了。


    張老頭頷首,「行!你那邊錢要是不夠,我跟你一起。」


    這就是合夥的意思。張希瑤點頭,「放心,這生意要您盯著,咱們五五分帳。」


    張老頭朝她笑道,「阿瑤,你確實聰慧過人。也是咱家的福星。有了你,阿爺身上的擔子都鬆快些了。」


    張希瑤俏皮一笑,「阿爺,我再聰慧,也得你慧眼識珠。有許多人錯把珍珠當魚眼珠子。」


    這話聽著很是舒心,張老頭也跟著笑起來,「鬼靈精!」


    轉眼張大伯就去了趟春花家,迴來後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春花懷上了。


    春花之前生了兩個丫頭片子,親家態度很惡劣,這次又懷上,多少也是個安慰。


    「一開始他們還以為我上門是打秋風,看我帶了東西,那態度立刻就變了。」張大伯感嘆人真的很現實,什麽親戚全都是假的。哪有錢來得實在。


    大年十三,張家一行人拉著板車出發了。


    這次要帶的東西很多,隨行的人也很多。


    張大伯不放心地,一再保證會在夏收前趕迴來。


    張老頭攆他快走,「一個大男人別婆婆媽媽,隻要你們在外麵能掙著錢。多的是人幫我收莊稼。」


    一行人浩浩蕩蕩迴了汴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北宋靠擺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在北宋靠擺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