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頭看了眼二郎,「秋花再等等吧。秋花還是太小了,力氣也不大,她性格也不穩重,要是把油鍋掀翻,那生意還做不做了?讓二郎去吧。」
許氏微怔,隨即笑起來,「也行。讓二郎去。」
她剛剛不是沒想到二郎,而是她以為公爹會留二郎在家幹農活。
張希瑤吃得正香,突然碗裏多了一根油條,順著筷子一看,居然是二伯娘。哎喲,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她居然也會討好自己。
許氏笑成一朵花,「阿瑤,你多吃點好的。」
張希瑤點點頭,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許氏不是個穩重的性子,見她受了,當即就道,「二郎到了汴京,你也教他讀書算帳吧。」
張希瑤倒是沒有拒絕,「行啊。隻要他聽話,搶著幹活。我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也是教,一視同仁。」
她想讓全家人都識字,這樣他們將來才能給她做事賺錢。至於她和二伯娘的恩怨,哪有錢來得重要。
許氏忙不迭點頭,「你隻管使喚。他要是不聽話,你迴來告訴我,我來治他。」
張希瑤倒是沒想到她挺有魄力,「行!」
這頓飯,許氏吃得那叫一個滿意。但是張老頭卻是抓心撓肺。平時他吃飯速度算是慢的。可今天他是頭一個吃完。也不在飯桌逗留,直接起身在門口張望,也不知道他在看什麽。
張二伯看著爹在門口走來走去,就開起了玩笑,「爹這是咋了?石子讀書有天分,把他急得夠嗆!比大爺爺都著急。」
張婆子翻了個白眼,「你爹興許能幹出供石子讀書的事。」
這話一出,張二伯瞪大眼睛,「啊!」
所有人也都看過來。顯然被張婆子的想法驚得半天說不出話。
許氏率先急了,「憑啥啊?!」
供小叔子讀書就罷了。他們可是一家人,也沒分家。可供大房的孫子讀書,這都隔了好幾輩了。而且多年不來往,這關係早就疏遠了。
憑啥讓他們供石子讀書!許氏頭一個不同意,「我可不答應。」
她天天在地裏忙活,迴家還得磨麵,累得跟死狗似的。供別人家孩子讀書,這不是傻子嘛。
家裏其他人心裏不高興,可他們不敢跟張老頭對著幹。
許氏也不敢跟公爹唱反調,就開始找同盟。大哥大嫂嘴笨,根本指望不上,她男人見了公爹像老鼠見了貓。婆母對公爹言聽計從。她將目光落在阿瑤身上。隻有阿瑤得公爹看中。
她看向張希瑤,「阿瑤,你可得勸你阿爺。讀書可不是小事。那是要花大價錢的。說不定你攢的那些家當都得拿出來。」
張希瑤無奈,「二伯娘,這隻是阿奶的猜測,你現在說這些有點早了。」
許氏覺得這孩子關鍵時刻就犯傻,「你阿爺真能幹出這種事。」
這世上最了解公爹的人就是婆母。公爹要是沒這麽想,婆母不可能說出來。
張希瑤無奈,「阿爺也不是傻子,怎麽可能給別人做嫁衣。」
許氏沒聽明白,她說讀書的事,阿瑤怎麽扯到「嫁衣」了?
張希瑤見她沒聽懂,也就不再多說,「等阿爺真這麽說了,我會幫著勸勸。」
許氏見她答應,這才鬆了口氣,「這可是關乎咱們全家的大事。要是真供大房讀書,你也得出來,你是該勸勸。」
張希瑤覺得二伯娘說話真不知道變通。
吃完飯,張希瑤放下筷子,張老頭就進來了。陸氏負責洗碗,張老頭指揮秋花去洗,又攆三郎四郎去寫作業,其他人坐著。
因為有張婆子的預告,大家都能猜到張老頭接下來要說什麽。
果然張老頭坐下後,輕咳一聲,把石子有讀書天分的事說了,「先生說三郎四郎讀書沒什麽天份,頂多也就是識得些字,將來當個掌櫃。這就是他們的極限了。想考秀才,猶如登天。反倒石子聰慧過人,是難得的讀書人才。將來可能不僅止步秀才。要是能得名師指點,舉人也不是不能拚一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許氏臉都憋紅了,可她不敢開口,隻一個勁兒朝張希瑤使眼色,意思是「你上啊」。
張婆子沒想到石子居然能考上舉上,這麽說天份給老三還高?!
她頭一個問,「那得花多少錢啊?!」
他們家把老三供成秀才把一百畝好田悉數賣光。這要是考舉人,那花費不是更高?
張老頭瞪了她一眼,「目光短淺!要是石子真能考上舉人,咱們全家都跟著沾光。」他頓了頓又改口,「不!咱們全族,甚至是全村都跟著沾光。雖然咱們兩家分家了,可是咱們沒出五服呢。照樣能借光。」
張大伯覺得爹忘性有點大,「爹,咱們家跟大房二十年沒來往。咱們就是舉全家之力供石子讀書,也未必能沾多少光。大伯頭一個不答應!」
張老頭也知道這點,他在這些兒孫們麵上逡巡一圈,最終將視線定格在張希瑤臉上,「我問你們,怎麽樣才能讓咱們兩家關係恢復到從前?!」
張二伯說了一句實話,「除非咱們家把那一百畝好田還給他們。他不是一直覺得阿爺偏心咱們二房嘛。現在換成他們家孩子讀書,這地自然要歸他們。我猜大伯是這樣想的。」
張老頭翻了個白眼,「我就算想給他!我上哪弄一百畝良田?咱家那四十二畝荒地,我白送給他,他都不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許氏微怔,隨即笑起來,「也行。讓二郎去。」
她剛剛不是沒想到二郎,而是她以為公爹會留二郎在家幹農活。
張希瑤吃得正香,突然碗裏多了一根油條,順著筷子一看,居然是二伯娘。哎喲,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她居然也會討好自己。
許氏笑成一朵花,「阿瑤,你多吃點好的。」
張希瑤點點頭,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許氏不是個穩重的性子,見她受了,當即就道,「二郎到了汴京,你也教他讀書算帳吧。」
張希瑤倒是沒有拒絕,「行啊。隻要他聽話,搶著幹活。我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也是教,一視同仁。」
她想讓全家人都識字,這樣他們將來才能給她做事賺錢。至於她和二伯娘的恩怨,哪有錢來得重要。
許氏忙不迭點頭,「你隻管使喚。他要是不聽話,你迴來告訴我,我來治他。」
張希瑤倒是沒想到她挺有魄力,「行!」
這頓飯,許氏吃得那叫一個滿意。但是張老頭卻是抓心撓肺。平時他吃飯速度算是慢的。可今天他是頭一個吃完。也不在飯桌逗留,直接起身在門口張望,也不知道他在看什麽。
張二伯看著爹在門口走來走去,就開起了玩笑,「爹這是咋了?石子讀書有天分,把他急得夠嗆!比大爺爺都著急。」
張婆子翻了個白眼,「你爹興許能幹出供石子讀書的事。」
這話一出,張二伯瞪大眼睛,「啊!」
所有人也都看過來。顯然被張婆子的想法驚得半天說不出話。
許氏率先急了,「憑啥啊?!」
供小叔子讀書就罷了。他們可是一家人,也沒分家。可供大房的孫子讀書,這都隔了好幾輩了。而且多年不來往,這關係早就疏遠了。
憑啥讓他們供石子讀書!許氏頭一個不同意,「我可不答應。」
她天天在地裏忙活,迴家還得磨麵,累得跟死狗似的。供別人家孩子讀書,這不是傻子嘛。
家裏其他人心裏不高興,可他們不敢跟張老頭對著幹。
許氏也不敢跟公爹唱反調,就開始找同盟。大哥大嫂嘴笨,根本指望不上,她男人見了公爹像老鼠見了貓。婆母對公爹言聽計從。她將目光落在阿瑤身上。隻有阿瑤得公爹看中。
她看向張希瑤,「阿瑤,你可得勸你阿爺。讀書可不是小事。那是要花大價錢的。說不定你攢的那些家當都得拿出來。」
張希瑤無奈,「二伯娘,這隻是阿奶的猜測,你現在說這些有點早了。」
許氏覺得這孩子關鍵時刻就犯傻,「你阿爺真能幹出這種事。」
這世上最了解公爹的人就是婆母。公爹要是沒這麽想,婆母不可能說出來。
張希瑤無奈,「阿爺也不是傻子,怎麽可能給別人做嫁衣。」
許氏沒聽明白,她說讀書的事,阿瑤怎麽扯到「嫁衣」了?
張希瑤見她沒聽懂,也就不再多說,「等阿爺真這麽說了,我會幫著勸勸。」
許氏見她答應,這才鬆了口氣,「這可是關乎咱們全家的大事。要是真供大房讀書,你也得出來,你是該勸勸。」
張希瑤覺得二伯娘說話真不知道變通。
吃完飯,張希瑤放下筷子,張老頭就進來了。陸氏負責洗碗,張老頭指揮秋花去洗,又攆三郎四郎去寫作業,其他人坐著。
因為有張婆子的預告,大家都能猜到張老頭接下來要說什麽。
果然張老頭坐下後,輕咳一聲,把石子有讀書天分的事說了,「先生說三郎四郎讀書沒什麽天份,頂多也就是識得些字,將來當個掌櫃。這就是他們的極限了。想考秀才,猶如登天。反倒石子聰慧過人,是難得的讀書人才。將來可能不僅止步秀才。要是能得名師指點,舉人也不是不能拚一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許氏臉都憋紅了,可她不敢開口,隻一個勁兒朝張希瑤使眼色,意思是「你上啊」。
張婆子沒想到石子居然能考上舉上,這麽說天份給老三還高?!
她頭一個問,「那得花多少錢啊?!」
他們家把老三供成秀才把一百畝好田悉數賣光。這要是考舉人,那花費不是更高?
張老頭瞪了她一眼,「目光短淺!要是石子真能考上舉人,咱們全家都跟著沾光。」他頓了頓又改口,「不!咱們全族,甚至是全村都跟著沾光。雖然咱們兩家分家了,可是咱們沒出五服呢。照樣能借光。」
張大伯覺得爹忘性有點大,「爹,咱們家跟大房二十年沒來往。咱們就是舉全家之力供石子讀書,也未必能沾多少光。大伯頭一個不答應!」
張老頭也知道這點,他在這些兒孫們麵上逡巡一圈,最終將視線定格在張希瑤臉上,「我問你們,怎麽樣才能讓咱們兩家關係恢復到從前?!」
張二伯說了一句實話,「除非咱們家把那一百畝好田還給他們。他不是一直覺得阿爺偏心咱們二房嘛。現在換成他們家孩子讀書,這地自然要歸他們。我猜大伯是這樣想的。」
張老頭翻了個白眼,「我就算想給他!我上哪弄一百畝良田?咱家那四十二畝荒地,我白送給他,他都不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