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出的主意好是好,還有一點小瑕疵,我給補上了。我向他求娶他孫女。」


    張希瑤驚得目瞪口呆,「啊?給誰求娶的?」


    該不會是二郎吧?那才是要得罪人了。


    「不是二郎,裏正家沒有跟他年紀相仿的姑娘。是三郎。」張老頭笑道,「不過三郎年紀尚小,兩家隻是口頭說定。過幾年再把親事定下。」


    張希瑤就有點接受不了,三郎才十歲,這麽點孩子居然定親了。雖然一個村子長大,可那也是小屁孩,知道什麽。可是仔細一想,這古代都是盲婚啞嫁,不可能有姑娘跟兒郎談戀愛。所以提前幾年好像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大伯和大伯娘都沒有意見,她一個侄女自然不會多說什麽。她把話題又拐到蓋房子頭上,「阿爺,等咱家青磚大瓦房蓋好了,把老宅這邊的屋子扒了,重新蓋吧。」


    這可讓張老頭為難了,「家裏沒那麽多錢。」


    別看這迴又帶迴六十兩銀子,可之前不是買了商鋪,蓋三間大瓦房要花掉六十兩,剩下的錢根本不夠。


    「阿爺,不蓋大瓦房,我打算蓋茅草房。」張希瑤早就想好了,青磚大瓦房在平民百姓心裏很氣派,但對於讀書人來說,有點普通,不夠高雅。


    沒有陶淵明隱居讀書的樂趣。


    她想到現代民宿酒店或是農家樂搭的那些茅草屋。不僅雅致,而且氛圍感十足。


    當然茅草屋肯定不能用土坯,要用木頭或竹子。


    聽到用竹子,張老頭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竹子倒是不值錢,後山多的是。可那玩意兒不堅固。一兩年就壞了。」


    「阿爺,那就一年修一迴。這樣始終都是新的。」張希瑤左手拍右手,「換竹子又不費什麽功夫。」


    「是不費什麽功夫。可是誰家屋子是天天修的。」張老頭也是無語了。他還提醒她,「這樣的屋子春夏秋還成,冬天哪能住人?不把人凍死才怪!」張老頭覺得孫女也是想當然。


    開封是暖風帶氣候,特點是冬天寒冷,春季幹旱風沙多,夏季炎熱雨水豐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張希瑤點頭,「咱們蓋一間青磚大瓦房就行,裏麵也加土炕。算是為春夏秋冬各準備一些。」


    張老頭揉了揉眉心,「就算這樣,那也要不少錢。」


    張希瑤想了想,「阿爺,不如老宅這塊宅基地就分給我吧。將來我也要繼承我爹那一份。你也要給我置辦宅基地的。我自己出錢蓋房子,這樣你也能減輕負擔。」


    張老頭疑惑,「你不讓我幫你蓋房子?」


    「等你將來手頭寬裕,折麵現銀給我吧。」張希瑤向來不吃虧。大伯二伯有的東西,她一樣也不能少。


    張老頭就知道她不可能吃虧,仔細想想也成,「好!我答應你。」


    晌午吃飯的時候,張老頭把三郎跟裏正家孫女定親的事說了,然後問,「老大兩口子,你們有沒有意見?」


    被問到頭上的張大伯和陸氏有點激動,「我們真能娶裏正家的姑娘?」


    「哎呀,這可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事。」


    張希瑤對他們的反應也早就猜到了。她看了眼三郎,這孩子正在跟碗裏的肉做鬥爭,明明咬不動,眼睛還直勾勾盯著鍋裏。


    張二伯就很吃驚,「裏正怎麽會同意把孫女家過來?他是不是知道什麽了?」


    他家隻有幾十畝荒地,房子也沒蓋。村裏有閨女的人家都不可能同意嫁過來。裏正居然敢。


    他眼睛掃了一圈孩子們,難不成是這些孩子說漏了嘴?


    孩子們見他目光不善,心裏委屈,「我沒瞎說!今天之前,我都不知道咱家賺了多少錢。」


    主要是他們不識數,算不明白帳。


    張老頭擺手,「不是他們。是我答應給二十貫聘禮。他就同意了。」頓了頓又道,「不過裏正應該也能猜到咱家還有些錢。又是買地,又是買山,還要蓋房子,還要給三郎四郎讀書。家裏沒錢敢這麽花錢嗎?」


    隻是裏正一直以為是賣書得來的銀子。他們也是這麽對外說的。


    張二伯鬆了口氣。


    張老頭又嘆道,「你別以為裏正就很富。他家三個孫女。大孫女嫁給牛家莊的裏正兒子。給了二十貫聘禮,一分錢沒留下,全部讓她帶走,還得給二十貫嫁妝。二孫女也是如此,他一年到頭也就賺個十來貫。還得給孫子娶媳婦。哪能把錢全送給外人。」


    「那她孫女給多少陪嫁?」張二伯好奇問。


    「他說不多,最多給十貫。」張老頭嘆氣,「他說年後也要開荒,給孫子多留些家底。估計他也迴過味來,不能為了麵子,就把錢全往外扔。」


    這是裏正的心裏話,其實何嚐不是張老頭心裏所想。他看向夏花和秋花,語氣帶了點警告,「村裏那些女孩生下來就被掐死了,我們對你已經夠好的。不僅把你們養活大,還給你們找個好親事,還送陪嫁。你們到了婆家可不能忘了本。」


    秋花年紀小,嘴笨,一臉的無措。倒是夏花在汴京賣貨,嘴巴甜,當即就表態,「阿爺,你放心吧。有好事,我肯定第一時間想著哥哥弟弟。」


    許氏看了眼張希瑤,「爹,你別光說夏花和秋花啊。還有阿瑤呢。」


    張老頭淡淡道,「阿瑤不外嫁。」


    第57章


    一句話讓所有人都為之側目, 張婆子倒是早就知曉,不過她是個善於演戲的人,表現得跟其他人一模一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北宋靠擺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在北宋靠擺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