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人將東西搬進屋,張婆子就放開張希瑤的手,去歸整東西了。


    張希瑤看著堂屋開裂的方,冷風透著細縫灌進來,讓人骨頭都跟著冷起來,她就跟張老頭道,「阿爺,咱們明年蓋房子吧。這屋子太舊了。不能再住人。我真怕來一場大雪,把房頂給壓趴了。」


    所有人都停下手頭的動作看向張老頭,等他答覆。


    張老頭抽著菸袋鍋子,「蓋房子?要蓋三間青磚大瓦房至少得五十貫錢。咱家賣蘑菇的錢得留著給三郎四郎讀書。」


    讀書很費錢,光先生的束脩和筆墨紙硯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大家也都理解。


    張希瑤笑道,「阿爺,三郎四郎年紀還小,剛剛讀書,咱們再掙就是了。而且我們幾個在汴京也賺了不少錢。」


    說著,她就將銀子呈上來。她不喜歡用交子,因為那東西拿著沒有安全感。所以她將銅板全換成了銀子。


    整整齊齊五十個銀錠子,每個銀錠是二兩銀。


    不到三個月,竟有這麽多錢。


    大家眼睛都看直了。


    張希瑤給張老頭報帳,「這裏麵還包含糯米粉、麵粉、甜菜的錢,除去所有成本,咱們每個月能賺二十三貫左右。」


    在現代,餐飲行業利潤差不多是營業額的五成。但是古代賺錢不容易,隻有三四成而已。這還是他們自己磨麵的結果。要是買糧店的麵,利潤估計隻有二三成。


    得到這個答案,張老頭先是看了一眼家人,「這事不許往外漏」。


    孩子們連連保證不往外說。


    張老頭看了帳本,這一百兩銀子中有四十兩要分給張希瑤,「你好好收著。」


    看到這麽多銀子給出去,許氏從地上站起來,嘴唇動了動,一抬眼對上張希瑤似笑非笑的眼,許氏臉一紅蹲下來,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繼續幫著理東西。


    張老頭看向全家人,「咱們明年蓋房。」


    孩子們立刻歡唿起來,大人們也是喜氣洋洋。他們家的房子是幾十年前的老房子,能撐到今天已是相當不容易。可算能住進青磚大瓦房了。


    張老頭讓張大伯迴頭去找作頭,問問要買哪些東西,等年後就得準備起來。


    作頭就是專門幫人蓋屋子的匠人。


    張大伯響亮應了。


    張希瑤忙道,「阿爺,我的房間得打些櫃子,木箱裝衣服太不方便了。」


    想到天氣冷,她又忙道,「還得搭炕。這樣咱們夜晚睡覺就不怕凍。」


    張大伯光聽她的要求,就是頭皮一麻,看向張老頭,「爹,搭炕得要不少錢。」


    搭炕是北方人特有的手藝,價格不便宜。如果隻給阿瑤一間屋子搭,也就多個一貫錢。可是全家人都搭炕,那價格就貴得嚇人了。


    張老頭抽著菸袋鍋子沒說話。陸氏看了眼自家男人,見他樂嗬嗬,始終沒有插嘴,她憋不住上前,「爹,大郎已經十六了,還有幾年就成親。是不是得給他單獨蓋個屋。」


    大房住在西屋,西屋是三個房間,大房夫妻一間,大郎和三郎住一間,夏花和秋花住一間。


    這大郎要是娶媳婦,就得騰出一間房。


    許氏看了眼二郎,緊跟著道,「對啊,爹,二郎過年就十六,大郎成親後就該輪到他了,是不是也該給他蓋個房?」


    可是家裏的宅基地就這麽大。多蓋兩間房,從哪擠出地方?!張老頭陷入糾結,抽著菸袋鍋子,眯著眼思考。


    第54章


    張希瑤想了想道, 「阿爺,不如咱們家買個大點的宅基地吧。」


    這話一出,眾人皆是愣住, 還有點熱切。


    這意味著將來他們可以分家。這邊就作為老宅。


    張老頭心中一動,「也行!我迴頭去問問裏正, 咱們村子附近買一塊宅基地。」


    張老頭拿著銀子迴了屋。張婆子則是給各房分棉花。


    之前的十斤棉花, 張婆子給各房都分了些。這次的二十斤依舊如此,每房給了五斤, 老兩口也分五斤,就算是四份,讓他們自己分配。


    許氏看到張希瑤一個人就得五斤棉花, 張了張嘴,想反對,可是收到自家男人警告的眼神,她又麻溜閉嘴了。


    各房拿著棉花迴屋準備把衣服趕出來, 張婆子拉著張希瑤進屋。


    張希瑤不會針線活, 她就讓張婆子把棉花塞進她的被子裏, 至於棉衣, 她身上已經有一件了。


    張婆子看著她身上嶄新的棉衣, 「這麽好的麵料,你好歹在外麵穿個罩衣,要不然全弄髒了。」


    張希瑤也是要臉麵的人,不能讓村裏人看不起他們,「我們做事時是要穿罩衣的。但是迴村, 肯定要體體麵麵, 不能讓人看了笑話。」


    張婆子撲哧一聲笑了,「那你的算盤算是落空了。下了一場大雪, 村裏人都在家貓冬呢,他們連件禦寒的棉衣都沒有,哪有功夫出來看你。」


    張希瑤也沒當一迴事,「過年呢,他們肯定會出門的。到時候就能看到了。」


    她得意地轉了一圈,「奶,我這衣服,好不好看?」


    張婆子一言難盡,「你這麽點的孩子就該穿花啊草啊,你怎麽買這麽素的顏色?」


    張希瑤穿的是竹青色,在張希瑤眼裏,它是雅致,在張婆子眼裏,那就是難看。一點不喜慶。


    張希瑤被她阿奶的審美打敗了。花啊草啊,她這臉再凍成山裏紅,那不就是妥妥的村姑嘛!太土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北宋靠擺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在北宋靠擺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