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五天, 張希瑤和張婆子熬了兩百斤紅糖,全部切成塊裝進木桶裏。張婆子擔心不夠用, 臨走的時候又讓他們裝了一袋甜菜。
糯米澱粉也都曬好了。從秋收之後, 家裏就一直在磨糯米粉。因為張希瑤之前就說會去東京賣糯米吃食。家裏現在不賣涼粉,驢閑著也是閑著, 就讓它天天磨糯米。總共帶了三百斤糯米粉。還有之前就磨好的粗麵,張希瑤讓家裏人把麥麩都篩出去了。雖然還不是很細,但至少顏色白了許多。吃了不拉嗓子。這次也帶了三百斤。
不管生意如何, 張老頭送他們走時,答應他們,會在半個月後再送些糧食過去。
兩輛車,上麵裝滿貨物, 天不亮就出發了。
以前他們出去, 這條路都是荒無人煙, 但此次卻不同。
小麥種下後, 村裏不少人閑下來, 壯勞力們開始四處找活幹。有的人去幫地主家打短工,有的人則打算去鎮上找活。
張二伯就跟這些人一路嘮嗑,直至到了鎮上才分道揚鑣。
張二伯在車上找位置坐下,兩輛車都是裝得滿滿當當,張希瑤後麵是木桶, 上麵堆著鐵鍋, 左側是爐子,右側是推車, 推車下麵還堆放著雜七雜八的東西。她隻能坐在犄角旮旯的地方,別說睡了,她連坐著都得挺直脊背,免得摔下牛車。
不過也讓張希瑤看到一路的風景。還有不少農民正在地裏忙活。還有路邊的野花開得正盛,黃的,紅的,粉的,白的,各種顏色都有。
正好這一段坑坑窪窪,張希瑤被顛得屁股疼。她就下了牛車,囫圇著采了一大捧野花,然後快跑追上牛車,坐在車上,將野花紮成漂亮的花束。
可惜沒有彩紙,要不然花束還能更漂亮。即便如此,夏花也是看得雙眼亮晶晶,「真好看!」
這路太顛了,張二伯沒話找話,「阿瑤,你知道咱家幾個孩子要念書的事吧?」
張希瑤頷首,「知道。阿爺說再等等,我也不知道他等啥。」
最小的四郎都六歲了,在現代這個年紀的孩子早就已經上幼兒園了。
張二伯笑道,「爹也是為了給家裏省錢。以前咱們家供你爹讀書都是單獨請夫子過來教。花費太貴了。這迴是裏正家請了夫家過來。咱們蹭一下老師,出的束脩能便宜些。」
張希瑤恍然,原來是這個緣故,「那挺好的。」
雖然不知道這古代科舉能不能考上,但是識些字也是好的。至少不用當爭眼瞎。將來或許也能給她當個帳房先生。
「等咱們過年迴家,給孩子們買些紙吧。家裏紙沒剩下多少了。」張二伯說迴正題。
張希瑤滿口答應,「沒問題。」
牛車一路晃晃悠悠終於到了東京。
這迴進城有牛車,費用高了很多。而且有各種注意事項,比如糞便要清理幹淨。
不用他說,張大伯也會清理。這些可都是能肥田的,哪能浪費。
進了城,道路似乎都變得擁擠幾分。街道全是人。張希瑤讓他們不要走主街,拐向偏僻的道路。
張希瑤上迴住的大通鋪,那兒就是汴京城的小販們住的地方。
他們也是商人,就該在這地方租院子。去別的地方,先不說其他,早出晚歸製造的噪音會讓街坊不快。住在城東反而好很多。
他們找到一處僻靜的,這邊沒什麽人經過。張大伯等人就留在巷子裏等他們,張二伯和張希瑤去找房牙看房。
他們要求很明確,最好是獨院,兩間臥室,一間灶房,一間廁所,有井。
這要求其實已是相當高,這邊做生意的小商販為了節省成本都是一大個院子擠著。
房牙聽完她的要求,翻了翻自己的冊子,「有是有,但是我怕你們承擔不起。」
張二伯心裏一個咯噔,詢問價錢。
「一個月最少兩貫。」
張希瑤倒吸一口涼氣,每天相當於66文了,這也太貴了。
她覺得不劃算,房牙見兩人不滿意就道,「你們別以為貴,咱們汴京房屋緊缺,普通的民居都得要1300貫才能拿下。那些達官貴人,一二品的高官都得租房子。」
張希瑤怔住,連官員都租房子,那他們這些平民百姓租不起倒也正常。
張二伯就嘆道,「咱們打算到夜市做吃食生意。有沒有地方比較寬敞一點的屋子?不會打擾別人。」
房牙聽完他的解釋,就帶他們到京師店宅務。
所訵店宅務通俗點講就是幫助政府管理公租房的部門,相當於現代的物業公司。
京城的公租房相當多,價格也很低廉,隻要手頭沒有房產都可以租賃。
房牙帶他們進了一進院子,這邊就是普通百姓。有四個房間,一間住著個婦人,在外地來京述職的官員家裏做事。因為隻做短工,所以不包住,隻包吃。
還有一間住著個來京趕考的武子。平日早出晚歸。他們做生意,也不會影響到他們。
另外兩間房子還空著,正合適他們。
張二伯看了一圈院子,地方倒是寬敞,有茅廁,有水井,唯一不好的是需要跟別人共用。
他問房牙,租金多少。
房牙告訴他們,這邊的房租都是店宅務定的價,他們沒有議價的權力,一間房每個月是450文。
兩間就是900文,比之前便宜一半。張希瑤覺得可行,沖張二伯點了下頭。
張二伯就讓房牙帶他們去店宅務簽契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糯米澱粉也都曬好了。從秋收之後, 家裏就一直在磨糯米粉。因為張希瑤之前就說會去東京賣糯米吃食。家裏現在不賣涼粉,驢閑著也是閑著, 就讓它天天磨糯米。總共帶了三百斤糯米粉。還有之前就磨好的粗麵,張希瑤讓家裏人把麥麩都篩出去了。雖然還不是很細,但至少顏色白了許多。吃了不拉嗓子。這次也帶了三百斤。
不管生意如何, 張老頭送他們走時,答應他們,會在半個月後再送些糧食過去。
兩輛車,上麵裝滿貨物, 天不亮就出發了。
以前他們出去, 這條路都是荒無人煙, 但此次卻不同。
小麥種下後, 村裏不少人閑下來, 壯勞力們開始四處找活幹。有的人去幫地主家打短工,有的人則打算去鎮上找活。
張二伯就跟這些人一路嘮嗑,直至到了鎮上才分道揚鑣。
張二伯在車上找位置坐下,兩輛車都是裝得滿滿當當,張希瑤後麵是木桶, 上麵堆著鐵鍋, 左側是爐子,右側是推車, 推車下麵還堆放著雜七雜八的東西。她隻能坐在犄角旮旯的地方,別說睡了,她連坐著都得挺直脊背,免得摔下牛車。
不過也讓張希瑤看到一路的風景。還有不少農民正在地裏忙活。還有路邊的野花開得正盛,黃的,紅的,粉的,白的,各種顏色都有。
正好這一段坑坑窪窪,張希瑤被顛得屁股疼。她就下了牛車,囫圇著采了一大捧野花,然後快跑追上牛車,坐在車上,將野花紮成漂亮的花束。
可惜沒有彩紙,要不然花束還能更漂亮。即便如此,夏花也是看得雙眼亮晶晶,「真好看!」
這路太顛了,張二伯沒話找話,「阿瑤,你知道咱家幾個孩子要念書的事吧?」
張希瑤頷首,「知道。阿爺說再等等,我也不知道他等啥。」
最小的四郎都六歲了,在現代這個年紀的孩子早就已經上幼兒園了。
張二伯笑道,「爹也是為了給家裏省錢。以前咱們家供你爹讀書都是單獨請夫子過來教。花費太貴了。這迴是裏正家請了夫家過來。咱們蹭一下老師,出的束脩能便宜些。」
張希瑤恍然,原來是這個緣故,「那挺好的。」
雖然不知道這古代科舉能不能考上,但是識些字也是好的。至少不用當爭眼瞎。將來或許也能給她當個帳房先生。
「等咱們過年迴家,給孩子們買些紙吧。家裏紙沒剩下多少了。」張二伯說迴正題。
張希瑤滿口答應,「沒問題。」
牛車一路晃晃悠悠終於到了東京。
這迴進城有牛車,費用高了很多。而且有各種注意事項,比如糞便要清理幹淨。
不用他說,張大伯也會清理。這些可都是能肥田的,哪能浪費。
進了城,道路似乎都變得擁擠幾分。街道全是人。張希瑤讓他們不要走主街,拐向偏僻的道路。
張希瑤上迴住的大通鋪,那兒就是汴京城的小販們住的地方。
他們也是商人,就該在這地方租院子。去別的地方,先不說其他,早出晚歸製造的噪音會讓街坊不快。住在城東反而好很多。
他們找到一處僻靜的,這邊沒什麽人經過。張大伯等人就留在巷子裏等他們,張二伯和張希瑤去找房牙看房。
他們要求很明確,最好是獨院,兩間臥室,一間灶房,一間廁所,有井。
這要求其實已是相當高,這邊做生意的小商販為了節省成本都是一大個院子擠著。
房牙聽完她的要求,翻了翻自己的冊子,「有是有,但是我怕你們承擔不起。」
張二伯心裏一個咯噔,詢問價錢。
「一個月最少兩貫。」
張希瑤倒吸一口涼氣,每天相當於66文了,這也太貴了。
她覺得不劃算,房牙見兩人不滿意就道,「你們別以為貴,咱們汴京房屋緊缺,普通的民居都得要1300貫才能拿下。那些達官貴人,一二品的高官都得租房子。」
張希瑤怔住,連官員都租房子,那他們這些平民百姓租不起倒也正常。
張二伯就嘆道,「咱們打算到夜市做吃食生意。有沒有地方比較寬敞一點的屋子?不會打擾別人。」
房牙聽完他的解釋,就帶他們到京師店宅務。
所訵店宅務通俗點講就是幫助政府管理公租房的部門,相當於現代的物業公司。
京城的公租房相當多,價格也很低廉,隻要手頭沒有房產都可以租賃。
房牙帶他們進了一進院子,這邊就是普通百姓。有四個房間,一間住著個婦人,在外地來京述職的官員家裏做事。因為隻做短工,所以不包住,隻包吃。
還有一間住著個來京趕考的武子。平日早出晚歸。他們做生意,也不會影響到他們。
另外兩間房子還空著,正合適他們。
張二伯看了一圈院子,地方倒是寬敞,有茅廁,有水井,唯一不好的是需要跟別人共用。
他問房牙,租金多少。
房牙告訴他們,這邊的房租都是店宅務定的價,他們沒有議價的權力,一間房每個月是450文。
兩間就是900文,比之前便宜一半。張希瑤覺得可行,沖張二伯點了下頭。
張二伯就讓房牙帶他們去店宅務簽契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