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瑤點點頭,這些都是正事,家裏的錢也的確不夠,不過她也有理由,「阿爺,咱家孩子都太矮了。同等同件下,女方肯定選個子更高的。多吃些,也能補補身體。長高些。身高可是一輩子的大事。」
張家人矮,但放到全村人相比,其實隻能算是中等。要是個子高,的確對婚事有幫助,張老頭也就閉嘴不言了。
張希瑤問張老頭開了多少荒地。
「全村人一起開荒,速度快多了。已經開出三十畝。咱家不是要開四十畝嘛。再有兩天就夠了。」張老頭為難的是澆水問題。溝渠的水位下降,根本流不到地裏。最好的辦法是挑水。可這樣一來就太累了。
要知道旱地缺水,三天就得澆一迴水。尤其是夏天的地幹得快。甚至剛出門的那七天要早晚各澆一迴水。
四十畝地總不能一直用人工挑吧?!那得把家裏人累死。可找村裏人澆水,那成本就高了!這荒地種甜菜還不知畝產多少,有多少利潤,萬一賺的還沒有人工費多,那才是雞飛蛋打。
張希瑤問張老頭打一口井多少錢。
張老頭被孫女的大手筆驚得不行,好半天才道,「一口井要十一二貫。」
張希瑤沒想到這古代打井這麽貴。那肯定不行。她手頭的錢還要留著去汴京擺攤呢。她問張老頭,這邊是不是沒有水車。
張老頭連聽都沒聽過,「什麽是水車?」
張希瑤就大概形容了一下,「我也是在書上看的。具體怎麽造,我也不太清楚。」
張老頭卻是聞所未聞。
張希瑤估計現在她去木匠短時間肯定造不出來。
她就沿著河渠走啊走,然後觀察有水的河渠。他們這邊離金水河很近,而且又是在中上遊,比較高,水渠也就挖十來米深就足夠用了。
她看了一圈,心裏有了個想法,去找張老頭。
他正想跟張希瑤商量,今年先不種這麽多甜菜,改種耐旱的作用物,比如黃豆。
「我知道可能趕不上種麥子。可是青豆也一樣能賣。」青豆再長二十天差不多就成黃豆了。他們提前收青豆,到時候全家人吃青豆。吃不完就磨碎做豆餅到鎮上賣,也是一個來錢路子。
這幾天張婆子做的豆餅在鎮上買得人很多。青豆渣和豌豆渣口感估計也差不多。
張希瑤哭笑不得,她先讓張老頭整地,「我會想法子把水引到地裏。咱們不種青豆,就種甜菜。」
她可不想天天吃豆子。
張老頭以為她要打井,吃驚看著她。張希瑤讓他別亂想,「不打水井,我沒那麽多錢。你就等著吧。我去叫二郎過來幫忙。」
說完,她就風風火火跑走了。
第41章
二郎一大早就過來張杏花幫忙, 正挑著扁擔往外運草呢。
有些草是可以漚肥,有些草生命力頑強,漚肥不成, 還有可能讓它死灰復燃。這種草就得把它堆放到河溝裏曬幹,讓它枯死。
看到張希瑤過來, 二郎臉微微有點紅, 硬著頭皮道,「我來給家裏開荒。」
張希瑤沒有戳穿他, 而是圍著他轉了一圈。
二郎被她看得渾身不自在,「阿瑤,你怎麽了?」
「他們一大早就進山找蟬蛻, 隻有你沒去。他們說做好吃的,沒你的份!」張希瑤捏著下巴打量他。
二郎今年也才十五,正是饞嘴的年紀,聽到沒有他的份, 就有些急了, 「我在給咱家幹活。」
「他們也給家裏幹活啊。」張希瑤指了指遠處的稻田。那些孩子都在稻田拔草呢。古代沒有農藥, 除草全部人工, 「可吃食卻是他們賣蟬蛻得來的錢。你沒付出勞動就沒你的份!」
二郎抿了抿唇, 想為自己辯解,可又找不到理由。
張希瑤沖他道,「不過我替你說了好話。說你也幫了我不少忙。他們就同意分你一份。」
別看他們找蟬蛻時,張希瑤從來不去。但這幫孩子沒有把她撇出去。因為就是她的堅持,蟬蛻才能賣上高價。要是沒有張希瑤的堅持, 他們肯定會把蟬蛻賣給鎮上。他們就虧大發了。
二郎聽完, 立刻喜得眉開眼笑,一個勁兒誇張希瑤是個好人。
被發了好人卡的張希瑤擺了擺手, 「我幫了你,你是不是也該幫我?」
二郎也很上道,拍著胸脯,「阿瑤,你說!我一定聽你的。」
張希瑤讓他去山上砍幾根竹子,要把中間部位打通。
這活簡單,二郎滿口答應,但他好奇,「砍竹子有什麽用?」
「我要用它引水。」張希瑤翹起唇角。
二郎還是不懂,「那渠裏的水太淺了,根本流不到溝裏。」
「讓你去,你就去。」張希瑤覺得二郎哥跟二伯娘有點相似。為了少幹活喜歡找藉口。
二郎麻溜閉嘴了,「行行行!我現在就去。」
他將雜菜運出去,跑去跟杏花說一聲,就急匆匆去了山上。
山上許多竹子沒人要。村民們有需要時,也會去山上砍。這東西到處都有,不值什麽錢。
砍了三根竹子,從山上運下來,二郎累得滿頭大汗。又按照張希瑤要求把兩根竹子中間打通。這個需要蠻力。用細一點的竹子伸進去搗,一直將中間部位搗爛。
張老頭看到兩人在這兒忙活,也湊過來。
等二郎將竹子打通,張希瑤用竹子做他個連接管。隻要砍斷竹子的兩截,然後在他們一端鑿個圓形,將其中一截竹子插進另一個竹子。這樣就成九十度。這裏麵有個翹門,挖洞的那端一定要有竹節,這樣水灌下去,才能呈九十度轉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張家人矮,但放到全村人相比,其實隻能算是中等。要是個子高,的確對婚事有幫助,張老頭也就閉嘴不言了。
張希瑤問張老頭開了多少荒地。
「全村人一起開荒,速度快多了。已經開出三十畝。咱家不是要開四十畝嘛。再有兩天就夠了。」張老頭為難的是澆水問題。溝渠的水位下降,根本流不到地裏。最好的辦法是挑水。可這樣一來就太累了。
要知道旱地缺水,三天就得澆一迴水。尤其是夏天的地幹得快。甚至剛出門的那七天要早晚各澆一迴水。
四十畝地總不能一直用人工挑吧?!那得把家裏人累死。可找村裏人澆水,那成本就高了!這荒地種甜菜還不知畝產多少,有多少利潤,萬一賺的還沒有人工費多,那才是雞飛蛋打。
張希瑤問張老頭打一口井多少錢。
張老頭被孫女的大手筆驚得不行,好半天才道,「一口井要十一二貫。」
張希瑤沒想到這古代打井這麽貴。那肯定不行。她手頭的錢還要留著去汴京擺攤呢。她問張老頭,這邊是不是沒有水車。
張老頭連聽都沒聽過,「什麽是水車?」
張希瑤就大概形容了一下,「我也是在書上看的。具體怎麽造,我也不太清楚。」
張老頭卻是聞所未聞。
張希瑤估計現在她去木匠短時間肯定造不出來。
她就沿著河渠走啊走,然後觀察有水的河渠。他們這邊離金水河很近,而且又是在中上遊,比較高,水渠也就挖十來米深就足夠用了。
她看了一圈,心裏有了個想法,去找張老頭。
他正想跟張希瑤商量,今年先不種這麽多甜菜,改種耐旱的作用物,比如黃豆。
「我知道可能趕不上種麥子。可是青豆也一樣能賣。」青豆再長二十天差不多就成黃豆了。他們提前收青豆,到時候全家人吃青豆。吃不完就磨碎做豆餅到鎮上賣,也是一個來錢路子。
這幾天張婆子做的豆餅在鎮上買得人很多。青豆渣和豌豆渣口感估計也差不多。
張希瑤哭笑不得,她先讓張老頭整地,「我會想法子把水引到地裏。咱們不種青豆,就種甜菜。」
她可不想天天吃豆子。
張老頭以為她要打井,吃驚看著她。張希瑤讓他別亂想,「不打水井,我沒那麽多錢。你就等著吧。我去叫二郎過來幫忙。」
說完,她就風風火火跑走了。
第41章
二郎一大早就過來張杏花幫忙, 正挑著扁擔往外運草呢。
有些草是可以漚肥,有些草生命力頑強,漚肥不成, 還有可能讓它死灰復燃。這種草就得把它堆放到河溝裏曬幹,讓它枯死。
看到張希瑤過來, 二郎臉微微有點紅, 硬著頭皮道,「我來給家裏開荒。」
張希瑤沒有戳穿他, 而是圍著他轉了一圈。
二郎被她看得渾身不自在,「阿瑤,你怎麽了?」
「他們一大早就進山找蟬蛻, 隻有你沒去。他們說做好吃的,沒你的份!」張希瑤捏著下巴打量他。
二郎今年也才十五,正是饞嘴的年紀,聽到沒有他的份, 就有些急了, 「我在給咱家幹活。」
「他們也給家裏幹活啊。」張希瑤指了指遠處的稻田。那些孩子都在稻田拔草呢。古代沒有農藥, 除草全部人工, 「可吃食卻是他們賣蟬蛻得來的錢。你沒付出勞動就沒你的份!」
二郎抿了抿唇, 想為自己辯解,可又找不到理由。
張希瑤沖他道,「不過我替你說了好話。說你也幫了我不少忙。他們就同意分你一份。」
別看他們找蟬蛻時,張希瑤從來不去。但這幫孩子沒有把她撇出去。因為就是她的堅持,蟬蛻才能賣上高價。要是沒有張希瑤的堅持, 他們肯定會把蟬蛻賣給鎮上。他們就虧大發了。
二郎聽完, 立刻喜得眉開眼笑,一個勁兒誇張希瑤是個好人。
被發了好人卡的張希瑤擺了擺手, 「我幫了你,你是不是也該幫我?」
二郎也很上道,拍著胸脯,「阿瑤,你說!我一定聽你的。」
張希瑤讓他去山上砍幾根竹子,要把中間部位打通。
這活簡單,二郎滿口答應,但他好奇,「砍竹子有什麽用?」
「我要用它引水。」張希瑤翹起唇角。
二郎還是不懂,「那渠裏的水太淺了,根本流不到溝裏。」
「讓你去,你就去。」張希瑤覺得二郎哥跟二伯娘有點相似。為了少幹活喜歡找藉口。
二郎麻溜閉嘴了,「行行行!我現在就去。」
他將雜菜運出去,跑去跟杏花說一聲,就急匆匆去了山上。
山上許多竹子沒人要。村民們有需要時,也會去山上砍。這東西到處都有,不值什麽錢。
砍了三根竹子,從山上運下來,二郎累得滿頭大汗。又按照張希瑤要求把兩根竹子中間打通。這個需要蠻力。用細一點的竹子伸進去搗,一直將中間部位搗爛。
張老頭看到兩人在這兒忙活,也湊過來。
等二郎將竹子打通,張希瑤用竹子做他個連接管。隻要砍斷竹子的兩截,然後在他們一端鑿個圓形,將其中一截竹子插進另一個竹子。這樣就成九十度。這裏麵有個翹門,挖洞的那端一定要有竹節,這樣水灌下去,才能呈九十度轉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