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不是你們的錯。」方黎立刻反駁道。


    「成熟不是壞事,你們也沒有忽視他,別自責了。」李眾雲安慰道。


    「謝謝李老師。」方媽媽默默擦掉眼淚,隨即微微一笑,說,「各位別在這裏站著,進來休息一下吧。」


    說完,便引眾人來到起居室。


    大家在一起聊天,很是熱鬧,晚上又在附近方家的飯店裏聚了餐,人雖然不多,但都不是外人,很快就熟絡起來。


    酒足飯飽,方爸爸送客人去了下榻的酒店。


    雖然反覆挽留希望他們住家裏,但二人還是婉拒了。


    等方黎終於迴到自己的房間時,已經是晚上十二點了。


    他的右手不方便,但好在恢復得還好,碰觸不會疼,所以基本可以自理。


    換好睡衣,他躺在了床上。


    就這麽凝視著慘白的天花板,他竟沒有半點睡意。


    半晌,他嘆了口氣,又坐起了身,而這時,他的目光落在了房間門口的那兩個巨大的白色紙袋上。


    那是方院長留給他的臨別禮物。


    他默默走過去,拿起其中一個袋子放在床上,隨即默默將裏麵的紙箱倒了出來。


    紙箱從外表看不出是什麽,他疑惑地站在床邊看了很久,最後,還是掀開了蓋子。


    隨即,他呆愣住了。


    當他看到箱子的內容物的那一刻,他幾乎聽到了全身的血液倒流的聲音。


    第126章 往昔似夢


    方黎站立不住,雙腿一軟,就這麽跪在了床邊。


    他隻覺得身體在不停地顫抖,眼淚不受控製地瘋狂滾落。


    「……怎麽……怎麽會……」


    他的聲音已經沙啞得不像樣子,眼淚順著唇角流進口中,又鹹又苦。


    就這麽跪在床邊哭了很久,直到腿麻了,他才後知後覺地抬起頭,當他再次看到盒子裏的內容物時,終於,他咬住下唇,好像下定了決心一般,緩緩伸出了左手。


    手指顫抖地靠近,當指尖真的碰觸到那古舊的紅棕色皮麵的剎那,他好像觸電一般地縮迴了手。


    這實在觸感太熟悉了,就好像昨天才把它交到方玄月手上一樣。


    他還記得當時的囑託,隻可惜,他食言了。


    原來,半人高的紙盒裏放置的,竟然是他當年使用的琴盒,以及數個皮麵筆記本,怪不得那麽大那麽重。


    方黎先拿起琴盒,左手由上至下,每個角落都被他仔仔細細撫摸過了一遍,尤其那提手的觸感,連上麵被他習慣性摳出來的殘缺,也還默默留在那裏。


    隨即,他打開了盒子,當他看到裏麵那靜靜躺著的小提琴時,他的情緒再一次失控了。


    一瞬間涕淚縱橫。


    他小心坐在地上,把琴抱在懷裏,指尖無比珍視地觸碰著,隨後,他閉上眼睛,彈撥琴弦,那柔和的聲響,果不其然,有人一直在為這把琴做保養。


    竟還保持著他離開那個晚上的模樣。


    想到這裏,方黎不禁看了一眼他包裹著石膏的右手——


    隻可惜,現在的他沒辦法將它奏響。


    方黎輕輕嘆了口氣,默默向小提琴倒了一聲歉,他也不知道為什麽要做這種中二的事情,不過對他來說,這把琴就像久別重逢的親人,就這麽把它託付出去,然後一去不返,說實話,有點不厚道。


    他仔仔細細地把小提琴放迴盒子裏,又費力地抱起盒子,放迴床上,好像不忍驚醒熟睡的孩子。


    而後,他又拿起其中一個本子。


    當他隨手翻閱到其中的一頁,剎那間,他隻覺得仿佛被閃電劈中了腦袋,整個人都動彈不得。


    那些蒼勁有力的字體……


    方黎甚至能夠看到那人在祖母綠燈罩下,一筆一劃寫出這滿頁文字的情景。


    他不僅渾身發麻,而且唿吸也不暢。


    很快,他的視野變得模糊起來。


    下一秒,一顆眼淚就這麽不受控製地滴落在本子上,紙張倏地濕透。


    方黎自責不已,連忙抽出紙巾擦拭,卻讓幾個濕掉的字暈染開來,失去了本來麵目。


    「我有愧於他。」


    這幾個被眼淚暈開的字,讓方黎無比悔恨,他先用力抹去眼淚,又用紙巾小心翼翼地擦拭。


    擦了幾下,他忽然怔住了。


    手就這麽停在「愧」字的旁邊,


    發現那些字,似乎本來就是暈開的……


    或許……


    方黎捂住了嘴巴,隻為了阻止自己哭出聲音。


    他咬著牙,從頭開始,虔誠地翻開筆記本的第一頁。


    日期,是他離開那個時代之後的兩周後。


    譚諾的確有寫日記的習慣,他那個時候並沒有很在意,隻是覺得,生活講究的人,習慣記錄這些細節也很正常。


    沒想到,經過了幾十年的輾轉,竟然到了他的手上。


    他離開後,對方究竟經歷了什麽?


    或許這便是唯一的了解途徑了。


    方黎想起自己曾經用了幾年的時間來尋找譚諾和自己存在過的痕跡,不過很可惜,留下來的都隻剩些隻言片語。


    他很奇怪,因為對於民國時期來說,記錄的手段有許多,譚諾又是名人,其實很難銷聲匿跡。


    可事實上,有關於譚諾的消息就是消失了,隻有一些蛛絲馬跡證明他曾經存在過。


    就好像被人刻意抹去了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與黎明的協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肉桂二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肉桂二兩並收藏月與黎明的協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