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樂師同款簫,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瞧瞧枕月坊鼓琴奏樂舞女圖嘞!」
「……」
沿路叫賣的小攤小販的東西基本都同琴樂有關,徐青慈最感興趣的還是吃的,順手買了個琵琶形狀的鬆糕,覺得甜味有些過了頭,堪堪稱得上可口,不過還是有不少人擁上來一樣來了一個。
「北地的東西還是比不上蜀郡的啊。」徐青慈這一趟大遠門,算是把胃口也折騰了一頓。
猶記得閉關那一年,雖然每日苦得要命,但吃的總歸談得上好,出來數月,美味全都聚在付俞言出手闊綽的一頓飯裏了。
「說來蜀郡的東西味道挺重,北地人多數吃不太慣。」楚曄邊走邊道,「好在荊城在倒北不南的地方,南北來往人也多,東西也挺豐富。」
「說來荊城的東西我也沒怎麽吃。」
徐青慈記得同徐青衡在去路上買了些零嘴,但是想著當時要去的薛長生百日宴,便留了肚子。
誰知在薛府酒足飯飽之後,還出了那樣的變故。
也不知薛長生由顧家源的大娘們帶著,最近過得如何。
楚曄牽著馬笑著說:「來日方長,徐姑娘看起來口福不淺,自然有機會吃遍天下。」
徐青慈比了個大拇指說:「自然,我自小就口福甚好,每次我舅舅罰我,我哥都會給我送好吃的,是吧,哥?」
說罷,她胳臂肘碰了下徐青衡。
徐青衡輕嗬了一聲,忍住了揉她腦袋的衝動,說:「你還好意思說,不過就算我沒送吃的,你還不是不會挨餓。」
這話倒是有理,就算徐青衡不送,大抵其他師兄也會從飯堂挪些東西過來,就算師兄們真真狠心坐視不理了,懲罰的時間其實也沒那麽長,大不了溜達到飯堂,那裏的大娘若是見她沒準時來,總是會給她留些的。
徐青慈又想起了先前有關於宋知歌護短的事跡,便打趣楚曄:「楚曄,那朝聞劍會追著打過他兒子的人打,你近來可得多加小心了。」
楚曄絲毫不顯驚慌:「這倒不必擔心。依照那位宋公子的脾氣,估計絕對不想宋知歌知道自己在客棧挑事,還不幸被人劃傷了衣服吧。」
那不幸二字十足戲謔,徐青慈想起了那個鬥大的「衰」字,簡直想再一次拍手稱快。
「不過你使出的劍法倒挺有意思的,迴頭跟我比試比試?」
「也好,切磋切磋。」
--
鎮子上樂坊眾多,每走幾步好像都會出現一個新樂坊。
嘈嘈切切的琵琶聲和流水般的琴聲高低錯落地交織,同街上的叫賣聲,眾人匆匆行路的腳步聲,說話聲還有馬蹄聲落至一處,喧囂中雜著絲高雅氣。
沿街除了叫賣的攤販,倒是還有不少蒙著麵紗的舞女,她們直接穿著舞衣出行,一路有說有笑的。
北琴鎮因此顯得尤為有活力。
一行人中楚曄走在前頭袒探著路,徐青慈跟徐青衡跟在後麵,顧萱和顧刀娘壓在後頭。
因為街道來往行人不少,他們基本走成了一列,而不是三兩人並轡而行。
不過大街中央忽然有了聲啞著嗓子的叫喊聲,過了好些時候徐青慈才聽到那叫喊的人在說著什麽南方南方的。
很快那聲音的主人也出現了。
隻見一個衣衫襤褸,同北琴鎮大街上來往人群格格不入的佝僂老人捧著一個缺了口的碗,一瘸一拐地朝前走著,大聲叫著:「天子在南方!天子在南方!」
他這橫衝直撞地走著,一路撞了不少人,遭了不少白眼。
有人朝他碗裏扔了幾枚宣德通寶,啐了一嘴:「臭乞丐,別在那裏瞎嚷嚷了,小心哪位大人聽了,抬手將你斃了。買點東西吃著,一邊兒涼快去!」
略近了些,徐青慈看清了那乞丐的左腿有些跛,所以走起路來一顛一顛的,連帶著說話聲音也越發顛得緊。
但是他仍然堅定十足,不懈地說道:「天子在南方,天子在南方欸!」
--
北琴鎮的客棧服務周到,邊吃著飯,還邊有美人彈小曲,有錢的賞幾枚通寶,沒錢的也就聽著樂嗬樂嗬,不會有人纏著給。
一行六人擇了處角落的八仙桌吃著飯,旁桌的人大抵是喝酒喝高興了,開始在那裏高談闊論。
一個喝得麵有浮紅的人晃著酒杯說:「劉兄我跟你說,你別看這天下太平,那些王侯將相的可是一刻都沒消停過,嗝。」
「就說這儲君吧,咱們大周,梁姓的當朝,開國那幾代可不都是立嫡立長,後來那規矩就變了,選賢舉能起來了。」
「要說何賊剛開始造反那會兒吧,現在的這位皇上啊,其實還沒被立為太子呢,還不是跟自己兄弟鬥來鬥去,若不是平反何賊之亂裏立了首功,有些兄弟打著打著沒了,指不定被哪位弟弟搶了皇位呢。」
「我看吶,皇上還得感謝那何賊,不然怎麽能彰顯自己的才華呢。你看看皇子現在,不是也都鬥得如火如荼的,我聽我那升官了的兄弟說,朝廷上現在就兩大派,一派是那皇長子的人,一派啊,就是近年來最得寵的貴妃的六皇子。」
「那六皇子原本也就是仗著母妃得寵顯了麵來,可誰知越長大越聰慧,後來也學著兄長籠絡起江湖人脈來了,現在可不就勢均力敵了麽。」
這人說到此,又打了一個響亮的酒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瞧瞧枕月坊鼓琴奏樂舞女圖嘞!」
「……」
沿路叫賣的小攤小販的東西基本都同琴樂有關,徐青慈最感興趣的還是吃的,順手買了個琵琶形狀的鬆糕,覺得甜味有些過了頭,堪堪稱得上可口,不過還是有不少人擁上來一樣來了一個。
「北地的東西還是比不上蜀郡的啊。」徐青慈這一趟大遠門,算是把胃口也折騰了一頓。
猶記得閉關那一年,雖然每日苦得要命,但吃的總歸談得上好,出來數月,美味全都聚在付俞言出手闊綽的一頓飯裏了。
「說來蜀郡的東西味道挺重,北地人多數吃不太慣。」楚曄邊走邊道,「好在荊城在倒北不南的地方,南北來往人也多,東西也挺豐富。」
「說來荊城的東西我也沒怎麽吃。」
徐青慈記得同徐青衡在去路上買了些零嘴,但是想著當時要去的薛長生百日宴,便留了肚子。
誰知在薛府酒足飯飽之後,還出了那樣的變故。
也不知薛長生由顧家源的大娘們帶著,最近過得如何。
楚曄牽著馬笑著說:「來日方長,徐姑娘看起來口福不淺,自然有機會吃遍天下。」
徐青慈比了個大拇指說:「自然,我自小就口福甚好,每次我舅舅罰我,我哥都會給我送好吃的,是吧,哥?」
說罷,她胳臂肘碰了下徐青衡。
徐青衡輕嗬了一聲,忍住了揉她腦袋的衝動,說:「你還好意思說,不過就算我沒送吃的,你還不是不會挨餓。」
這話倒是有理,就算徐青衡不送,大抵其他師兄也會從飯堂挪些東西過來,就算師兄們真真狠心坐視不理了,懲罰的時間其實也沒那麽長,大不了溜達到飯堂,那裏的大娘若是見她沒準時來,總是會給她留些的。
徐青慈又想起了先前有關於宋知歌護短的事跡,便打趣楚曄:「楚曄,那朝聞劍會追著打過他兒子的人打,你近來可得多加小心了。」
楚曄絲毫不顯驚慌:「這倒不必擔心。依照那位宋公子的脾氣,估計絕對不想宋知歌知道自己在客棧挑事,還不幸被人劃傷了衣服吧。」
那不幸二字十足戲謔,徐青慈想起了那個鬥大的「衰」字,簡直想再一次拍手稱快。
「不過你使出的劍法倒挺有意思的,迴頭跟我比試比試?」
「也好,切磋切磋。」
--
鎮子上樂坊眾多,每走幾步好像都會出現一個新樂坊。
嘈嘈切切的琵琶聲和流水般的琴聲高低錯落地交織,同街上的叫賣聲,眾人匆匆行路的腳步聲,說話聲還有馬蹄聲落至一處,喧囂中雜著絲高雅氣。
沿街除了叫賣的攤販,倒是還有不少蒙著麵紗的舞女,她們直接穿著舞衣出行,一路有說有笑的。
北琴鎮因此顯得尤為有活力。
一行人中楚曄走在前頭袒探著路,徐青慈跟徐青衡跟在後麵,顧萱和顧刀娘壓在後頭。
因為街道來往行人不少,他們基本走成了一列,而不是三兩人並轡而行。
不過大街中央忽然有了聲啞著嗓子的叫喊聲,過了好些時候徐青慈才聽到那叫喊的人在說著什麽南方南方的。
很快那聲音的主人也出現了。
隻見一個衣衫襤褸,同北琴鎮大街上來往人群格格不入的佝僂老人捧著一個缺了口的碗,一瘸一拐地朝前走著,大聲叫著:「天子在南方!天子在南方!」
他這橫衝直撞地走著,一路撞了不少人,遭了不少白眼。
有人朝他碗裏扔了幾枚宣德通寶,啐了一嘴:「臭乞丐,別在那裏瞎嚷嚷了,小心哪位大人聽了,抬手將你斃了。買點東西吃著,一邊兒涼快去!」
略近了些,徐青慈看清了那乞丐的左腿有些跛,所以走起路來一顛一顛的,連帶著說話聲音也越發顛得緊。
但是他仍然堅定十足,不懈地說道:「天子在南方,天子在南方欸!」
--
北琴鎮的客棧服務周到,邊吃著飯,還邊有美人彈小曲,有錢的賞幾枚通寶,沒錢的也就聽著樂嗬樂嗬,不會有人纏著給。
一行六人擇了處角落的八仙桌吃著飯,旁桌的人大抵是喝酒喝高興了,開始在那裏高談闊論。
一個喝得麵有浮紅的人晃著酒杯說:「劉兄我跟你說,你別看這天下太平,那些王侯將相的可是一刻都沒消停過,嗝。」
「就說這儲君吧,咱們大周,梁姓的當朝,開國那幾代可不都是立嫡立長,後來那規矩就變了,選賢舉能起來了。」
「要說何賊剛開始造反那會兒吧,現在的這位皇上啊,其實還沒被立為太子呢,還不是跟自己兄弟鬥來鬥去,若不是平反何賊之亂裏立了首功,有些兄弟打著打著沒了,指不定被哪位弟弟搶了皇位呢。」
「我看吶,皇上還得感謝那何賊,不然怎麽能彰顯自己的才華呢。你看看皇子現在,不是也都鬥得如火如荼的,我聽我那升官了的兄弟說,朝廷上現在就兩大派,一派是那皇長子的人,一派啊,就是近年來最得寵的貴妃的六皇子。」
「那六皇子原本也就是仗著母妃得寵顯了麵來,可誰知越長大越聰慧,後來也學著兄長籠絡起江湖人脈來了,現在可不就勢均力敵了麽。」
這人說到此,又打了一個響亮的酒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