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徐青慈索性就盤算好了人偶自閣樓到這織錦出沒的鬼地方的路上,人偶能碰上的所有飛絲和會因此改變的手臂幅度,讓提前放好的一杯水在中途能恰好落到人偶手中去。
所以這水她會接但卻不敢喝,因為露天太久了,不知飛進了多少灰。
「這些人偶是玉子謙的東西,你也敢碰?」天音璿頗為懶散地笑著,「不過人偶確實是百裏挑一的,畢竟還能堪堪同人一戰。」
「倒也不能說是玉子謙的。」
徐青慈瞥了眼人偶的脖頸處,腦中勾勒出了那星辰走勢。
天音璿終於折騰完了手上的花,然後道:「自然不是玉子謙能做出來的東西。這等品質的,隻有天樞門可以造出來。」
見徐青慈麵容微變,天音璿繼續道:「知道天樞門並不是件稀奇的事,畢竟當年,天樞門才能稱得上是江湖第一門。」
徐青慈未曾想到天音璿竟能給天樞門一個如此高的評價,不禁豎起了耳朵,仔細等著她說下去。
奈何天音璿不再就這話頭說下去,反倒興致忽來了似的,朝她落下一句:「看劍!」
徐青慈一口氣差點兒沒喘勻淨,趕緊拎起劍來,抵住了天音璿這意興忽起的一劍。
這劍活像是變戲法變出來的,不過眨眼之間便出現在天音璿手中,又忽飛至她跟前,劍法並不複雜,更傾於舞劍的路子。
絲竹閣中人所習的,大多都是這種看似華麗輕盈,又不容小覷的劍法。
如果不是她腦袋足夠清醒,恐怕真會以為天音璿近日又叫手下人練劍,又自己親自出手,是要傳她衣缽了。
天音璿像是能讀心似的,撫劍道:「我的弟子隻有那七個人,不會變少,也不會再多。」
「切莫分心。」
說罷,那把雪光耀耀的細劍再次逼近了徐青慈的麵門,她側身躲閃,劍光離她鼻尖不過毫釐。
「平沙五式,好好用出來。」
天音璿收迴了劍,竟還眉眼含笑,徐青慈在這一刻又有種她刻意在指點她的錯覺。
難道她是徐賦的舊識?
這個想法近日以來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她的腦海之中,但同先前幾次一樣,很快就被她打消了。
——
沒有飛絲,也沒有人偶;沒有暗器,也沒有機關。
一切都迴歸了最初的劍。
徐賦的聲音在這一刻沉沉落在耳邊:「阿慈,沉下心來。」
韌性不夠,身形不穩,須得沉下心來。
天音璿的步子仍然十足輕盈,每每揮出一劍,總是以細雨綿綿之勢揚出狂風驟雨之力,徐青慈堪堪以仁字訣應對,始終摸不準反攻的契機。
迎上敵手,自然同平日一個人練習完整的劍式全然不同,須得全神貫注,更得應對方招式而靈活變化。
但今時今日的敵手又是全然不同的,因為天音璿出手雖疾,卻根本就沒有殺意。
逮著這麽絲對方的善意,徐青慈心下更是鎮定下來,以仁字訣過渡到義字訣,終於在某一瞬間強占了一點小小的先機。
不過她很快發現,平沙五式的潛力竟在這樣的一絲縫隙中抽芽生長,她手中的劍招陡然間更為連貫有力,仿佛她從前缺失的那股韌勁此時終於眷顧了她,無形中將五式捏合為了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
天音璿似是也探出了點門道,道了聲:「不錯。」
她手中的長劍微微一側,轉而劃出道瑩亮無比的光,三下五除二拆了平沙五式連貫起來的最後一訣——智字訣。
智字訣就是五式中那最輕巧的一式,講求用劍輕巧,教仁字訣的中和柔韌來說多了幾分化力的意味在裏頭。
據聞智字訣是五式中唯一借鑑了其他門派劍法的一招,招式其實非常簡單,同天音璿華美的劍式簡直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智字訣若是在徐賦手頭,或者徐青衡手頭,都不至於真的光有個輕巧的架子,而沒有十足的力道。
徐青慈不由感嘆,智字訣的化力沒能化掉天音璿的力,倒是先將她自己的力給化掉了。
興許天音璿也良心發現她的體力也到了崩潰的邊緣,於是終於徹底收迴了泛著瑩潤光澤的長劍,大發慈悲地道:「到此為止。」
到此為止的含義便是可以應方才說的「賞一頓飯」。
徐青慈的肚子很合時宜地響起了「咕嚕嚕」的號角。
——
夜半三更,徐青慈是被一陣簫聲攪醒的,醒來時她隻覺天地混沌,腦瓜裏一片空白,第一串乍現的問題竟然是「我是誰」,「我在哪裏」和「我要幹什麽」。
掩下兩個哈欠之後,這些問題也都有了答案。
她拖著有些酸痛的胳臂,推窗隻瞧見了月光下,簷上立著個人。
那人一襲紫衣,眼覆紫紗,簫聲幾近幽咽,仿佛是代替無數冤魂在哭訴。
這人極瘦,但恰在瘦到脫形之前剎住了腳,留得了幾分堪稱纖細的美來,不至於落得個皮包骨的不佳評價。
「紫信,玉子謙前腳才走,你便來訪我絲竹閣,不知有何貴幹?」
天音璿隨後也出現在了簷上,語帶不耐。
簫聲終於應天音璿的話音而止,那名喚紫信的紫衣女扣住手中的簫,道:「聽聞天音閣主尋到了龍珠。」
這人看著柔弱,聲音猶如甘泉泠泠般悅耳,但身上的氣息卻較玉子謙還要危險幾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所以這水她會接但卻不敢喝,因為露天太久了,不知飛進了多少灰。
「這些人偶是玉子謙的東西,你也敢碰?」天音璿頗為懶散地笑著,「不過人偶確實是百裏挑一的,畢竟還能堪堪同人一戰。」
「倒也不能說是玉子謙的。」
徐青慈瞥了眼人偶的脖頸處,腦中勾勒出了那星辰走勢。
天音璿終於折騰完了手上的花,然後道:「自然不是玉子謙能做出來的東西。這等品質的,隻有天樞門可以造出來。」
見徐青慈麵容微變,天音璿繼續道:「知道天樞門並不是件稀奇的事,畢竟當年,天樞門才能稱得上是江湖第一門。」
徐青慈未曾想到天音璿竟能給天樞門一個如此高的評價,不禁豎起了耳朵,仔細等著她說下去。
奈何天音璿不再就這話頭說下去,反倒興致忽來了似的,朝她落下一句:「看劍!」
徐青慈一口氣差點兒沒喘勻淨,趕緊拎起劍來,抵住了天音璿這意興忽起的一劍。
這劍活像是變戲法變出來的,不過眨眼之間便出現在天音璿手中,又忽飛至她跟前,劍法並不複雜,更傾於舞劍的路子。
絲竹閣中人所習的,大多都是這種看似華麗輕盈,又不容小覷的劍法。
如果不是她腦袋足夠清醒,恐怕真會以為天音璿近日又叫手下人練劍,又自己親自出手,是要傳她衣缽了。
天音璿像是能讀心似的,撫劍道:「我的弟子隻有那七個人,不會變少,也不會再多。」
「切莫分心。」
說罷,那把雪光耀耀的細劍再次逼近了徐青慈的麵門,她側身躲閃,劍光離她鼻尖不過毫釐。
「平沙五式,好好用出來。」
天音璿收迴了劍,竟還眉眼含笑,徐青慈在這一刻又有種她刻意在指點她的錯覺。
難道她是徐賦的舊識?
這個想法近日以來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她的腦海之中,但同先前幾次一樣,很快就被她打消了。
——
沒有飛絲,也沒有人偶;沒有暗器,也沒有機關。
一切都迴歸了最初的劍。
徐賦的聲音在這一刻沉沉落在耳邊:「阿慈,沉下心來。」
韌性不夠,身形不穩,須得沉下心來。
天音璿的步子仍然十足輕盈,每每揮出一劍,總是以細雨綿綿之勢揚出狂風驟雨之力,徐青慈堪堪以仁字訣應對,始終摸不準反攻的契機。
迎上敵手,自然同平日一個人練習完整的劍式全然不同,須得全神貫注,更得應對方招式而靈活變化。
但今時今日的敵手又是全然不同的,因為天音璿出手雖疾,卻根本就沒有殺意。
逮著這麽絲對方的善意,徐青慈心下更是鎮定下來,以仁字訣過渡到義字訣,終於在某一瞬間強占了一點小小的先機。
不過她很快發現,平沙五式的潛力竟在這樣的一絲縫隙中抽芽生長,她手中的劍招陡然間更為連貫有力,仿佛她從前缺失的那股韌勁此時終於眷顧了她,無形中將五式捏合為了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
天音璿似是也探出了點門道,道了聲:「不錯。」
她手中的長劍微微一側,轉而劃出道瑩亮無比的光,三下五除二拆了平沙五式連貫起來的最後一訣——智字訣。
智字訣就是五式中那最輕巧的一式,講求用劍輕巧,教仁字訣的中和柔韌來說多了幾分化力的意味在裏頭。
據聞智字訣是五式中唯一借鑑了其他門派劍法的一招,招式其實非常簡單,同天音璿華美的劍式簡直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智字訣若是在徐賦手頭,或者徐青衡手頭,都不至於真的光有個輕巧的架子,而沒有十足的力道。
徐青慈不由感嘆,智字訣的化力沒能化掉天音璿的力,倒是先將她自己的力給化掉了。
興許天音璿也良心發現她的體力也到了崩潰的邊緣,於是終於徹底收迴了泛著瑩潤光澤的長劍,大發慈悲地道:「到此為止。」
到此為止的含義便是可以應方才說的「賞一頓飯」。
徐青慈的肚子很合時宜地響起了「咕嚕嚕」的號角。
——
夜半三更,徐青慈是被一陣簫聲攪醒的,醒來時她隻覺天地混沌,腦瓜裏一片空白,第一串乍現的問題竟然是「我是誰」,「我在哪裏」和「我要幹什麽」。
掩下兩個哈欠之後,這些問題也都有了答案。
她拖著有些酸痛的胳臂,推窗隻瞧見了月光下,簷上立著個人。
那人一襲紫衣,眼覆紫紗,簫聲幾近幽咽,仿佛是代替無數冤魂在哭訴。
這人極瘦,但恰在瘦到脫形之前剎住了腳,留得了幾分堪稱纖細的美來,不至於落得個皮包骨的不佳評價。
「紫信,玉子謙前腳才走,你便來訪我絲竹閣,不知有何貴幹?」
天音璿隨後也出現在了簷上,語帶不耐。
簫聲終於應天音璿的話音而止,那名喚紫信的紫衣女扣住手中的簫,道:「聽聞天音閣主尋到了龍珠。」
這人看著柔弱,聲音猶如甘泉泠泠般悅耳,但身上的氣息卻較玉子謙還要危險幾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