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來的工匠一到位,江無眠便讓人投入新建設之中。就在呂宋島大肆吞吃金錢搞建設時,北方也沒停下戰爭腳步。


    北部突厥因內部不合,再度撕裂,這次南下襲擊的部分人是小部落組成的潰軍,因冬季糧食不足,鋌而走險南下。


    然而真正交鋒時,潰軍內部出現分歧,一部分人試圖投降一部分人則是死戰到底。大周樂得看戲,戰爭就這麽莫名其妙卡住,故而江無眠接到的消息都是兩方尚在僵持之中。


    建元帝看了一眼日漸豐盈的國庫和彈藥庫,又看了看即將封璽的日子,淡淡道:「拿下他們。」


    一句話奠定此戰的結局,不管是不是要投降,全去大牢裏待著去吧。


    年前戰爭火速結束,然後便是封璽的日子,奈何北部有一塊地盤等著處理,因而這個年好似過了又好似沒過。


    朝堂上下全在忙著分析這塊土地有什麽用途,到底要不要遷移人口,若是遷移出去,哪兒還能擠出來這些人?


    讓北突厥這群俘虜再迴去?是個人都不樂意,那和拱手相讓有何區別?


    但要是再遷移人口,大周內部也缺人,暫時找不出這麽多人來,隻能少量遷移,徐徐圖之。為此絞盡腦汁,小心挪動人口,盡量不致使當前的大周產生動盪。


    除此之外,最受震動的大概是封疆大吏謝硯行告老還鄉,言稱其為突厥而去,當下突厥已滅,加之年事已高,要致仕迴鄉。


    最為重要的,也讓建元帝最為噎住的一點是,謝硯行要卸任去找自家夫人。


    做封疆大吏是為警惕突厥,為此他甚至不惜與夫人分隔兩地,中秋團圓時都隻能望月思念,因而他要求致仕還鄉。


    建元帝:「……」


    不論從哪兒方麵考慮,謝硯行致仕的確是最佳選擇。


    他並非不知道謝門中人的情況,謝硯行多年經營,本該高升,但因弟子在朝為官且是位高權重,多年不挪一步。


    如今平定突厥,本該再進一步,可在他之前還有江無眠拿下呂宋的功勞。


    師徒二人皆是如此,那必要舍一保一。謝硯行以年事已高為由退一步,隻是為讓江無眠更進一步!


    江無眠本人已是憲副,再進一步的實權位子,便是內閣輔政。


    建元帝猶疑,他並非是不舍這一個內閣位子,隻是他猶豫到底是自己施恩還是交換給下一個皇帝。


    太子做事雖是生澀了些,可他已是能力之內最好的選擇,這道聖旨是自己頒發還是留給下一任加恩?


    答案已在心中,建元帝果斷扣下謝硯行致仕的摺子,進入三請三拒環節。


    這是當前明君能臣走的正常流程,多次上書被拒就證明皇帝急需這一臣子,從而證明這一臣子的能力,昭顯皇帝的聖明。


    然而建元帝是真心實意不想讓謝硯行離開,主要是他能幹,還真的肯幹,且再帶些學生再致仕吧。


    建元帝手一揮,給老爺子放了長假,把人塞到國子監上課去。


    有個大徒弟在當院長,做師父的也不能比徒弟矮一頭,謝硯行遂做了名譽夫子。


    想來就來,想上課就上課的那種,偶爾都能給在場的夫子上課講學。


    順便一提,謝硯行做了名譽夫子後,聽他講課最多的是太子而非國子監內的諸多學生夫子。


    謝硯行這一退,謝霄立刻憑藉過往功勞升遷至鬆江府。江無眠尚未歸來,他本人的功勞要另外再算。


    接到消息時,江無眠等人正在看第一個竣工的簡陋碼頭。不同尋常的是,碼頭半邊用的木石半邊用的貝殼燒鑄的,後者占地麵積很小,隻是用來實驗一番。


    江無眠等人沒做過這樣的圖紙,為此先行找一塊地算了算數據,對比二者的不同之處,細節方麵又做了處理,這才磨出了下一個碼頭的粗糙數據來。


    剛剛測量完數據,嶺南便傳來消息,謝硯行人去了國子監教學,謝霄升遷鬆江府。其他參與北突厥一戰的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遷,但沒人像謝硯行這麽幹的,關鍵時刻激流勇退,就為給後麵的人騰位子。


    江無眠看著嶺南和京中的報紙,翻閱幾下便放在原地,這是信號,也是提醒,他該從呂宋迴京接受封賞了。


    不過建元帝給的信號截然相反,他將謝硯行按在國子監,沒同意後者的致仕,意思是尚不到時候。


    自己的功勞是實打實的,任誰都無法反駁,所以必定不是自己出現問題,根結還在建元帝身上。


    所謂的「時機」到底指的是什麽,是哪個人還是某件事?


    遠在呂宋,消息遲鈍,然江無眠根據前幾年的動作,不難推測出一個事實——建元帝意圖退位,新太子即將登基。


    第254章 駐地


    江無眠得到信號,自然是慢吞吞裝船準備返航,畢竟這兒的建設基礎已經打好,他作為憲副不能離開朝中太久。


    收拾的東西零零散散裝了十來艘船,全部是來往此地的船隻帶來的貿易商品,最為特殊的是燒製好的黃金,短時間內沒開出太多,滿打滿算裝了半船。有鑑於這些是燒製的成品黃金,半船已是足夠。


    船隊揚帆啟航,借著春風,很快抵達京中。


    負責迎接的是鴻臚寺,先行清點船隻裏的東西,大半個鴻臚寺出動,禦史台與都察院也不在話下,弄出的動靜令人側目。


    便是都察院裏不管事的左都禦史都以察看的名義過來見了江無眠一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