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章暫時未答,兩人已到了仵作驗屍房,自門口處套了一身外衣,又帶上蒙麵布巾,兩人步入陰暗的停屍處。
「依據仵作所言,幾人傷口奇特,並不像刀劍傷,有野獸撕扯痕跡。屍體全被開膛破肚,不似泄憤,反而像是隱瞞。」正如這幾人麵目全非,也是想隱瞞人的真實長相,免得被人認出。
體貌特徵全部消失,衣物線索無法追蹤,隻能靠關河的證據逐步排查,工作量大且極耗費時間。
沒辦法,屍體損毀太過嚴重,這兒的證據含量大大降低,還不如問問屍體生前好友之類的,許是能察覺到異常。
「這三具屍體是已找到確切身份的學生,會館處已通知了同窗或是同鄉,今日上門查看並聞訊。」
正說著,門外響起一道聲音,「大人,有五位學子上門。」
「進。」
五人明顯不是一道,看著已不再年輕,最大的顯然有四十多歲,年輕的應是二十多歲。
這五人分別是兩人的同窗同鄉好友,見了蓋著白布的幾具屍體,無一不是驚懼非常。
陳章心下搖頭,依這幾人的精神狀態能問出什麽有用線索,今日恐是白跑一趟。
他已不抱希望,江無眠倒是帶人出去交談,陽光落在身上,驅散一室陰冷。
五人麵色慘敗,被昔日好友的麵目驚到,心神不定。情緒充沛之人反應過來已是淚流滿麵,不時朝後麵緊閉的大門看去,又在同伴的提醒下收迴目光。
見狀,江無眠便讓人帶去側廳,收拾一番,順便再喝口茶水冷靜下來,好方便接下來的問話。
問訊內容很是簡單,目的是讓江無眠判斷這幾人的失蹤時間。
依他掌握的證據來看,關河是最後一個被帶過去的,前麵那幾人是一早就被物色好的。
為什麽是他們幾個?有什麽特點?時間順序又是怎樣的?到底是什麽差異導致的?
地理位置?被盯上的時間點?
不得而知。
江無眠隻能從大量談話和走訪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消息。
談話結果不好不壞,江無眠從中確認了這幾人何時不再出現於人前,又是怎麽操作的。
「……你是說,他並未上京,並且寫信告知於你,病重不起,實難科舉。」陳章手中的茶碗放下,看向最後一人,又看向江無眠。
依照他們推算出的時間,這會兒人都被帶走了,哪兒來的信件!?
江無眠目光灼灼,這是第一個能確認的不同之處,一封帶有受害者本人字跡的信件。
其他兩人不是病重不起就是遭受意外在戶籍上已是個死人,這還是頭一迴見到有信件送出的。
這位四十多歲的學生遲疑道:「的確是他所寫的信。」
在身上翻找一番,拿出一封尚帶體溫的平整信封來。
江無眠和陳章兩人接過,沒有第一時間查看,而是問道:「那信件是何人送的?是同鄉的商隊還是京中的人?」
現在的家書信件一般是商隊捎帶,畢竟路難走,很多人沒出過縣城,自然也不知道如何走。
至於官道和水泥鋪的路嘛……
前者從功用上講,是為出入的官員準備的,普通人沒有特許,隻能沿著官道方向在路兩側走。地方上尚在努力爭取修路的資格,據他所指,這個學子所在的地方還沒開始修路,工程排期在明年。
所以,這封信很有可能是當地商隊捎帶來的,那商隊既然拿了信,可能就見過當時的受害人!
沒出幾日,江無眠便見到了商隊領隊。
「便是這封,打江河鎮來的信件。仔細迴憶一番,它是怎麽到你手中的,是誰交給你的?是這家人還是另有其人?」
江河鎮不大不小,商隊每年在這兒補充物資,順便南下去做買賣,嶺南的貨很是便宜,運到京中來能大賺一筆。
隻是路途太遠,他們又沒錢買船,最終決定和漕運聯合開辦買賣,他們負責運嶺南的貨入江南,江南漕運則北上運到京中。
江河鎮便是入嶺南的最後一鎮,也是出嶺南的第一鎮。
在這兒商隊遇上了受害者家人,「那人是江河鎮附近的人家,法家之前是個農家人,很會種菜,採買物資時也曾買過他家的幹菜作為補充。」
一來二去就有點交情,也順理成章接到了信。捎帶家書嘛,他們走南闖北的商隊早就習慣了,就這麽一路順利到了京中,信件也到了受害人同鄉手中。
「當初送信的是這家舉人的弟弟,跟在他父親身後。兩人都愁眉苦臉,擔憂非常,顯然是家中出了事情。」當時商隊打聽到,原是家中頂樑柱出了事,賣房賣地隻為救人,一時之間抽不出人手,隻好靠年邁父親出麵頂事。
這封信則是送給上京的同鄉,讓人不必再等他,此番是科舉無望,隻盼來年能成。
這麽說來,那時的受害者應當是還未被人替換,不然也不會有重病寫信一事。
是之後被擄掠走了,那這個之後又是什麽時間?
畢竟這人遠在江南,還要算上入京的時間,安頓的時間,再有……科舉作弊安排的時間。
關河曾說,他們對應十個人的文章,這個人是對應的誰?為何會有偏差?
江無眠反覆迴憶信件內容,信紙和信封都是當地能買到的東西,可見不是後來偽裝,應當是此人親筆。
「依據仵作所言,幾人傷口奇特,並不像刀劍傷,有野獸撕扯痕跡。屍體全被開膛破肚,不似泄憤,反而像是隱瞞。」正如這幾人麵目全非,也是想隱瞞人的真實長相,免得被人認出。
體貌特徵全部消失,衣物線索無法追蹤,隻能靠關河的證據逐步排查,工作量大且極耗費時間。
沒辦法,屍體損毀太過嚴重,這兒的證據含量大大降低,還不如問問屍體生前好友之類的,許是能察覺到異常。
「這三具屍體是已找到確切身份的學生,會館處已通知了同窗或是同鄉,今日上門查看並聞訊。」
正說著,門外響起一道聲音,「大人,有五位學子上門。」
「進。」
五人明顯不是一道,看著已不再年輕,最大的顯然有四十多歲,年輕的應是二十多歲。
這五人分別是兩人的同窗同鄉好友,見了蓋著白布的幾具屍體,無一不是驚懼非常。
陳章心下搖頭,依這幾人的精神狀態能問出什麽有用線索,今日恐是白跑一趟。
他已不抱希望,江無眠倒是帶人出去交談,陽光落在身上,驅散一室陰冷。
五人麵色慘敗,被昔日好友的麵目驚到,心神不定。情緒充沛之人反應過來已是淚流滿麵,不時朝後麵緊閉的大門看去,又在同伴的提醒下收迴目光。
見狀,江無眠便讓人帶去側廳,收拾一番,順便再喝口茶水冷靜下來,好方便接下來的問話。
問訊內容很是簡單,目的是讓江無眠判斷這幾人的失蹤時間。
依他掌握的證據來看,關河是最後一個被帶過去的,前麵那幾人是一早就被物色好的。
為什麽是他們幾個?有什麽特點?時間順序又是怎樣的?到底是什麽差異導致的?
地理位置?被盯上的時間點?
不得而知。
江無眠隻能從大量談話和走訪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消息。
談話結果不好不壞,江無眠從中確認了這幾人何時不再出現於人前,又是怎麽操作的。
「……你是說,他並未上京,並且寫信告知於你,病重不起,實難科舉。」陳章手中的茶碗放下,看向最後一人,又看向江無眠。
依照他們推算出的時間,這會兒人都被帶走了,哪兒來的信件!?
江無眠目光灼灼,這是第一個能確認的不同之處,一封帶有受害者本人字跡的信件。
其他兩人不是病重不起就是遭受意外在戶籍上已是個死人,這還是頭一迴見到有信件送出的。
這位四十多歲的學生遲疑道:「的確是他所寫的信。」
在身上翻找一番,拿出一封尚帶體溫的平整信封來。
江無眠和陳章兩人接過,沒有第一時間查看,而是問道:「那信件是何人送的?是同鄉的商隊還是京中的人?」
現在的家書信件一般是商隊捎帶,畢竟路難走,很多人沒出過縣城,自然也不知道如何走。
至於官道和水泥鋪的路嘛……
前者從功用上講,是為出入的官員準備的,普通人沒有特許,隻能沿著官道方向在路兩側走。地方上尚在努力爭取修路的資格,據他所指,這個學子所在的地方還沒開始修路,工程排期在明年。
所以,這封信很有可能是當地商隊捎帶來的,那商隊既然拿了信,可能就見過當時的受害人!
沒出幾日,江無眠便見到了商隊領隊。
「便是這封,打江河鎮來的信件。仔細迴憶一番,它是怎麽到你手中的,是誰交給你的?是這家人還是另有其人?」
江河鎮不大不小,商隊每年在這兒補充物資,順便南下去做買賣,嶺南的貨很是便宜,運到京中來能大賺一筆。
隻是路途太遠,他們又沒錢買船,最終決定和漕運聯合開辦買賣,他們負責運嶺南的貨入江南,江南漕運則北上運到京中。
江河鎮便是入嶺南的最後一鎮,也是出嶺南的第一鎮。
在這兒商隊遇上了受害者家人,「那人是江河鎮附近的人家,法家之前是個農家人,很會種菜,採買物資時也曾買過他家的幹菜作為補充。」
一來二去就有點交情,也順理成章接到了信。捎帶家書嘛,他們走南闖北的商隊早就習慣了,就這麽一路順利到了京中,信件也到了受害人同鄉手中。
「當初送信的是這家舉人的弟弟,跟在他父親身後。兩人都愁眉苦臉,擔憂非常,顯然是家中出了事情。」當時商隊打聽到,原是家中頂樑柱出了事,賣房賣地隻為救人,一時之間抽不出人手,隻好靠年邁父親出麵頂事。
這封信則是送給上京的同鄉,讓人不必再等他,此番是科舉無望,隻盼來年能成。
這麽說來,那時的受害者應當是還未被人替換,不然也不會有重病寫信一事。
是之後被擄掠走了,那這個之後又是什麽時間?
畢竟這人遠在江南,還要算上入京的時間,安頓的時間,再有……科舉作弊安排的時間。
關河曾說,他們對應十個人的文章,這個人是對應的誰?為何會有偏差?
江無眠反覆迴憶信件內容,信紙和信封都是當地能買到的東西,可見不是後來偽裝,應當是此人親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