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軍中,挑選隨行將士時,江無眠也和使團談論條件,「非是我大周不願再多調兵,實乃我大周海岸線綿長,需對外敵多加防備。為調兵前行扶桑,陛下多番思慮,甚至為此調整邊防,方有兩萬人馬。且多調兵前往扶桑,一路花費頗多,恐扶桑供應不上,因而兩萬足矣。」


    扶桑使團:「……扶桑供應糧草?」


    其他人不知,他們自家人怎麽不知道自家事。


    扶桑哪兒還有國主一支,全是野心勃勃,意圖造反的旁支,他們也不過是搶占先機,又仗著國主印璽在身,所以能冒充使團前來。


    迴到國內,這些人馬就要自家供應,這、這這根本就供應不上啊!


    使團苦著臉道:「國小民少,糧食不豐,萬請陛下支援。」


    他還想再討價還價,然而江無眠根本不打算聽,隻道:「為支援扶桑,我大周上下出人出船,爾等竟還得寸進尺,不供飯食,果真是不識禮數的蠻夷!我家兒郎千裏迢迢不顧性命參戰,竟還要自帶口糧,莫非我大周是你扶桑的僕役不成!?」


    這話就嚴重了,扣上這頂大帽子,下一刻這兩萬大軍對準的不再是亂軍,而是整個扶桑國啊!


    使者訥訥不敢言,身後一眾使團成員隻匍匐在地請罪,卻沒一個應準供應口糧的。


    江無眠一眼未看,甩袖離開,打定主意要以此為藉口拿下扶桑。


    當大周這麽多艘戰船開出去是兒戲嗎?


    自然是要磨合作戰,從南到北,一個島嶼不留,全部收入大周版圖之內。


    此行調動的戰船出自鬆江、南康兩府的船塢,其中還夾雜了兩艘實驗用的新式船隻,搭載新式武器——水下魚雷。


    其實是投石機在水下的模擬應用,投擲的是第三代轟天雷,撞擊後就能自水下炸船,屬於是此行的底牌。


    消息嚴密封鎖,僅有船隻上的船匠、實驗人員、操作員以及主帥副將監軍清楚,外表做的和戰船一模一樣,隻是內裏格外不同,因此這兩艘船混跡在戰船裏沒有什麽不同。


    當年三月,援軍正式出海。為防止旁支分出勝負,導致他們無法接手整個扶桑國土,船隻航行格外迅速。


    江無眠自甲板上下來,身後是楊泰,兩人就水師作戰談論了一路。江無眠記得扶桑的海岸線也挺曲折蜿蜒,他建議道:「上岸占據海港,以此為點,戰船分散南北,封閉各個出海官方港口,以防有人偷渡出海。」


    陸地上則是急行軍,以轟天雷開路圍擊,逐一擊破。小股散軍若是想要出海,正好能被戰船包抄,總之,別想從西麵的海岸線逃跑進入大周海域內。


    這些人跑了,搖身一變就成海上倭寇,到時受苦受難的還是大周沿海。


    拿下扶桑國土重要,但是大周更為重要,不能前麵打著,後麵被人偷家。


    楊泰也有這個意思,「水師足夠,戰船巡邏範圍廣闊一些,分散三成兵力能把控住沿岸重要點位。」


    若是有個地圖就更能精準安排,現在也隻能憑經驗安置水師。


    許誌安現在還在和使者團打探情報,扶桑離得有些遠,一來一去頗為耗費時間。距離扶桑使者首次求援已經過去大約半年,半年之內,應是未曾分出勝負。


    就算是分出來,他們也能挑撥得其他殘軍跳出來和當前國主位上的人打擂台,若是殘軍二度兵敗,那就用另外一個理由——國主未經宗主國授封,得位不正。


    總之,有的是理由。


    兩人步入一處船艙,這兒是平常議事用的。


    裏麵已有七七八八的小將,這些人部分是東部沿海衛所出來的指揮使、僉事、同知,部分是朝中將領的子侄,出海鍍金一次,看能不能邀功。


    至於宮中幾個未曾封賞的皇子,這迴一個沒來。海上風險比陸地風險更嚴重,一旦有所閃失,連船帶人葬身魚腹,完整屍體都找不迴來,建元帝便沒讓人出來。


    何況事關重大,不論是拿下國土還是島上疑似有銀礦,建元帝都不放心這幾個未曾經事的皇子。


    船艙內,在他二人入內之後,白楚寒隨後就到,「一路行來,海上偶遇過兩三次海上倭寇,由此看來,扶桑國內亂象仍舊未曾停止。」


    身後參軍上前,將一副殘缺的地圖掛在牆壁上,琉璃燈放在前麵,照得清清楚楚。


    雖然隻有簡單的線條,部分地區隻有一兩個字的解釋,但是這些已經足夠。


    「依照鴻臚寺資料和使者團口述得出的地圖,現在扶桑內亂,具體集中在東部,西部沿海地區多半是做了倭寇。」


    大周近來海上出現的倭寇大部分從此地出發,因此一上岸,他們麵臨的極有可能是倭寇大本營,必須要快速占據一地,清理出駐紮營地。


    接著是一麵聯絡本土大軍,一麵向外擴展,把控整個海岸線。


    較南不管,從這裏出去的多半會流浪到西南半島;較北不管,這兒通向高句麗和突厥,暫時不理。唯獨中間部分的這部分,直達大周的江南嶺南,不能放過。


    江無眠琢磨著這裏的地圖,迴憶扶桑國土上的白銀分布情況。


    但一聽白楚寒的作戰安排,他便沒有多言,依照這個方式,幾乎能把大部分地方炸一遍,可以說地毯式掃描。


    這樣一來,除非是全體大軍瞎了眼才能放過偌大一個銀礦。


    海上天氣多變,這會兒又起東南風,船隻相當於半逆風而行,即便是航行速度加快,他們抵達時已是五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