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眠閉了閉眼,眼前的聖旨仍未消失,建元帝,他是來真的啊!


    來宣旨的是齊總管幹兒子齊盛,雪天裏齊總管不好奔波,便讓他隨行至此頒布旨意,見江無眠一向古井無波的臉上浮現出不敢置信,他笑了笑道:「江大人,以後又要稱唿您江憲副了。」


    雖然稱唿一樣,可之前江無眠不過是地方上的按察副使,權利範圍僅在一道之內,左副都禦史是什麽?


    中央都察院的實權人物,權力僅次於都禦史。都禦史一般是頂鍋的榮養人物,類似石遙這類,負責頂住皇親國戚甚至是皇帝的壓力,真正做事拿住實權的是左右副都禦史,位比尚書,僅在內閣之下。


    江無眠原本想著這事兒幹完,迴去可能要再等等,才能輪到他升職。


    他畢竟太過年輕,資歷不夠,即便是有治理了馬政的功勞,為防他經歷太少,壓不住職位,頂不住壓力,最好再過幾年,經歷得多有應對經驗後再行論功行賞。


    誰想建元帝又幹了一迴上次的事兒,事未辦完,一道聖旨下來,他就成了位比尚書的左副都禦史,著實玄幻。


    江無眠領旨謝恩後,齊盛給他賣了個好,說了一下京中朝堂博弈。


    原是朝中禦史風聞上奏,借「江無眠圍困花家肥料作坊」一事攻擊他本人品行能力,質疑他北上的真切目的。


    待到幾箱子的證據一到,之前為邊塞本地商隊說話的人都見識了一把何謂雷霆之怒,不僅本人得了斥責,還被發配流放。


    有功勞在前,加之朝堂上下的詆毀讓建元帝生出逆反之心,於是江無眠便走馬上任左副都禦史。


    江無眠神情更加古怪,不是,就沒人和建元帝反駁一下嗎?


    閣老呢?尚書呢?都禦史呢?


    都不說話了嗎?!


    齊盛初次聽時也萬分詫異,還是齊總管給他分析了一下,方才明白情況。


    現今缺人,非常缺人,連開三科也沒能堵住官職缺口。


    剛剛考出的官員需要觀政學習,即便是省略這一流程,那也要跟隨一個老把式才能上手。


    江無眠那是前世歷練出來了,其他人沒有這等機遇,隻能先跟著學習。


    摺子上,江無眠暗示建元帝這兒將出現比較大的官職缺口,需要人來幹活。


    建元帝想到江無眠從地方縣令走到現如今所展現的能力,於是給他預備了一大把上任新官員,就等騰出位子來,讓他督察教導這些人快速接手當地事務。


    至於有部分人認為江無眠年紀太輕,當不得事,那就要從韶遠一事一事說起了。


    能將嶺南治理成如此模樣,他便是年輕又怎樣,那叫年輕有為!


    江無眠:「……」


    總覺得建元帝在替他拉同僚仇恨。


    縱觀前朝和大周兩朝歷史,如他這般年輕的任職尚書都禦史的不能說少有,隻能說沒有。


    年輕有為,若是不趁機將人調離中央,隻要他在六部輪轉一番,入主內閣是遲早的事。


    為延遲這一可能,他們不惜抓住一點便往江無眠身上潑髒水,能讓人失了建元帝的信任最好,若是不能,那也算是埋下一枚懷疑種子。


    哪知江無眠的證據來得如此之快,建元帝也不走尋常路,不給禦史描補機會,直接提拔人去都察院幹活了。


    禦史:「……」


    左副都禦史,多少人終其一生都爬不上的高位,就這麽落到江無眠手裏。


    日後他們見了,必要低頭行禮,稱一聲「江憲副」。


    轉眼之間,被他們視作大敵的江無眠搖身一變成了都察院實權二把手,他們的頂頭上司。


    何等諷刺!


    第216章 事了


    江無眠尚未對禦史有何想法,他滿心眼的都是趕緊查案提人問審,借著冬日捋順當地情形,明年開春前人馬到位,不耽誤春耕。


    日子一天天過去,江無眠先將花、金兩家財產處置清楚,該歸還的田地歸還,又命各個衙門下的戶房預備上,待來年開春量測田產,重新造冊。


    其餘小商隊眼看沒了指望,外部壓力越來越大,參與過相關事情的選擇放棄抵抗,伏法認罪。


    過來接手的官員興奮異常,這都是功績,誰也不嫌多,江無眠也是放開了手讓人去做,私底下還有人拜江無眠,後者聽了一耳朵,是盼著自己也能沾上升官發財的喜氣。


    江無眠:「……」


    江無眠迴頭決定先抓學政,製止封建迷信的歪風邪氣。


    接手此事,清理得七七八八歸案後,有人紅光滿麵地對江無眠道:「江憲副,此番所查處的財產折合未來一年稅收!」


    一年稅收……


    大周鹽稅所得越發高漲,商稅也不甘於下,糧稅雖是減少了些,但架不住產量高,這一降一升和往常相似。


    這能抵得上一年稅收,照江無眠說,有點少了。


    不過還有花家和金家兩個大家,加起來能有三年稅銀,足以可見,安夏到底被禍害到了何等地步。


    商隊一方終於查處一絲消息來,疑似在突厥境內發現幾支商隊的影子,但礙於天氣,他們沒能傳遞更多消息。


    白楚寒得知此事時,從整治衛所的事上找出半日空閑來找他,「人去了突厥境內?」


    那一群人隻帶了幾個小將,隨行兩個夫子負責考核,這就有膽量孤身壓著商隊向突厥境內跑?


    眼看就要過年,邊塞飛雪未停,再向北進入突厥境內,豈不是能凍個透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