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三年下來可能就採購這一批。


    何況這裏麵還有要用起碼數十年的場地、建築,平攤下來,一年花費不多,大頭還在吃喝穿用上麵,石遙見了都想再迴去當個學子。


    餐食上麵一天三頓肉奶不缺,葷素搭配,方子也是不斷,有的從報紙上取材有的是請京中大廚掌勺,總之不會短了吃喝。


    一年四季衣裳也包,被褥甲冑都有,這誰見了不說一聲奢靡。


    各種課程聘請的老師還不少,甚至江無眠還計劃著請國子監的一些夫子抽空過來講學,不拘泥於數算天文地理。


    最後定下的束脩雖然高,可是算算真覆蓋不了成本。


    建元帝看一遍就知道寫摺子的是誰,除了江無眠,誰還這麽敢要錢,誰還有這種點子?


    何況,上份摺子還在他這兒壓著沒說呢!


    第202章 撥款


    石遙提出國子監,建元帝不好再偏頗什麽,日後武備學院必然要和國子監並列,待遇上自然是要追上的。


    且當今有突厥和匈奴在側,無論如何都不安心。前線需要將領,然隨他征戰南北的開國老將大半已是老去,唯獨幾個能用的還要放在東線和京中,西北兩線防備說不上強盛。


    依著轟天雷,北線能拿下突厥幾地,但風雪一到,突厥甚會藏身,至今沒有能征戰王庭,將其部落打成零散潰軍。


    夜長夢多,事長生變。建元帝已要打算北線增兵,勢要拿下王庭!


    如此,銀錢可不是不太夠了。


    眼看建元帝又要向後拖,江無眠向石遙示意了一番,建元帝今日用的鎮紙,北真臘貢品,象牙製作,今日的薰香原料也是如此。


    北真臘別的不少,犀牛角、象牙、寶石、各類香料不缺,這些在京中大受追捧,皇帝近來賜下的東西裏就摻雜了這些。


    石遙略一點頭,又纏著建元帝東拉西扯,說到四道兵線不容易,東線水師吃錢——主要是船吃錢——北線和西線天寒地凍不容易,南線嘛,那地方不熟,問還得問江無眠。


    不過南線兵線不熟,可他知道北真臘啊!


    江無眠向鴻臚寺約的稿,他還在建元帝麵前報備過,石遙趕趟看了一番,這會兒提起來不算突兀。


    建元帝:「……」


    合著就是過不去這個坎,今日還真的應承一二。


    北真臘來的錢,那能有幾個,填了兩線窟窿,哪兒能有多餘的銀錢?


    石遙努努嘴,「兩線要緊,兵備也是要緊之事。現在是將士備選,日後這都是您的門生。」


    石遙這話說到建元帝心坎上,他在這等用錢緊張之際還忘不了弄個學院,也是打著日後挑選人才的主意。


    將士幾乎成了家傳的官職,幾個出息的小將不是誰誰之子就是誰誰子侄,天然抱成一團,想分化一二又怕動搖邊關穩定。


    如此,建元帝對某些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若非是謀反大案,他都願意給個體麵。


    待兵備學院起來,誰家子弟都能進去,但想留下就得拿出真才實學,少說能撈出一兩個直臣孤臣出來。


    建元帝的算盤子打得精,迴神石遙還在背摺子上的物價,一樣一樣和建元帝說明情況。


    「……被子用的棉花,鬆江府海運來的,買得多還搭枕巾。這盆是定陶的,統一定製,給送筷子,這已省了兩筆……」


    建元帝手一揮,看似不耐煩實則也是被他念叨得耳朵疼,很是頭疼道:「行了,朕再同內閣商議一二。」


    聽話聽音,他們這事算過了建元帝這關,還有內閣要說道。


    內閣三老中,伍陵首輔年老持重,一般這等事情不表態度。餘尚書剛接替了李閣老的職務,大概率會持反對態度。


    他曾任戶部尚書,庫裏有幾個錢一清二楚,對這等大事的支出看得嚴格,實在是錢不經花,必須精打細算才能過日子。


    剩下一位是提拔的禮部尚書,人出身世家,為人重禮樂,這等涉及軍事上的事情很少發言。


    目前來看,朝會上兵部主要麵對戶部和餘尚書的問責了。


    石遙心中有底,沒再多提,帶人迴了兵部。


    過幾日是大朝會,建元帝舊事重提,「文武齊重,內外方穩。設武備學院,教化諸多學子,是題中應有之義。」


    有武將歡天喜地,這等平和年間,沒有戰功,哪兒來的晉升,因此開國幾十年後,大多武將轉而和文官結成姻親,藉此謀個前程。


    自然,有本事的學前首輔出將拜相,奈何此等人物少之又少,大部分是做個武將再領虛職,如此這般混過日子。


    也有武將深感不妥,要入學院定然不隻是勛貴武將之家,還有武科舉選拔上來的人才,寒門與勛貴……


    文科舉打破兩方界限,在朝中達成製衡,武科舉眼看也有這等趨勢。皇帝不會放任武將世家拿著兵權,而武備學院的出現更是證明這點,建元帝完全能趁此收攬兵權,架空各家權勢。


    內閣中無人言語,禦史台卻收到首輔和次輔的接連眼色,出列陳述:「陛下,當今仍是以兩線戰事為主。」


    說來說去還是當日建元帝想的那一套,兩線戰事花錢,朝中又加恩科,花錢頗多,無錢可用。


    無甚新意。


    聽罷禦史台言論,又有幾日附和,戰爭花費已是不小,再建個兵備學院,那是窮兵黷武,亡國前兆啊!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