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當年取了一甲狀元之名!


    據他們所知,狀元郎一個弟子也無,不知此次鄉試過後,會不會招收弟子,選的人會不會在他們其中?


    雖然按理來講,在場的舉子都是他們學生,但在三試之中,鄉試房師最為不重視,不是哪個學生都會親至出簾宴上拜謝恩師。


    然這兒可是京城,主副考官都是品級較高的朝廷官員。若是不來,被一小心眼的記在心下,日後入朝使絆子,就多了個仇人。此外還有人考量著,若被隨便哪位考官看重,日後入朝就多一靠山,仕途更加順利!


    因而京師中的鄉試出簾宴上,來的人很是齊整,皆是盼望著能得恩師指點。


    江無眠表情淡淡,他勉勵兩句學子便聽人開始作詩,順便觀察在場人的為人處世以及諸多關係。


    一場宴席下來,他心中重新編織起朝堂的關係網,有的人暗中結盟有的則是維持表麵來往,從一眾學子的交談中能窺得一二。


    謝家一門師生隻有師父謝硯行有位夫人,這位夫人還被江無眠拉去做了生意,故而夫人外交這法子實在不起作用。


    有的消息很是滯後,無法及時反應。


    不過江無眠也無意為此尋一位夫人,他性取向男,這部分渠道從一開始就行不通。那就換個方式,從家中子弟行動中揣摩一二,正如這場宴席上,他看出來的問題不少。


    整理了落後的人際關係網絡,江無眠又向嶺南寫信,研發千裏鏡之餘莫要忘了眼鏡。


    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下海征服各處海島占據海峽,千裏鏡都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要進一步開發。但是技術有限,短時間內沒有頭緒或是進步有限,那就先開源,賺點別的錢貼補一二。


    若是技術更上一層樓了,江無眠還期待著顯微鏡和天文望遠鏡呢。


    不過現在,他隻能給人寫信說一說人戴的眼鏡了。


    這頭寫信,於成文家也在考量著要不要給江無眠寫封拜帖,上門拜會一二。事關家中子弟前途,一家人也是考量萬分。


    自從鄉試張貼桂榜,便有人抄錄了前麵幾人的名姓籍貫,前往各處報喜,於家就在京中居住,不過他家不在內城,而在外城區。


    於成文難得沒有南下,就在家中等候消息,心中焦灼萬分。他自己是絕了科舉心思,實在是看不進去書。長子遠在邊疆出任知府,不必家裏擔憂,如今全家的期盼就落在小弟於成遠身上。


    今年恩科時,書院夫子建議於成遠下場一試,就算拿不了頭名,應也有亞元之名。


    桂榜一出,喜報上門,他家兒子竟是奪了頭名解元!


    這樣一來,家中父子四人,隻有此子不入仕途,最多考了個秀才就去行商,其餘三人皆有舉子功名。


    好好好!當浮一大白!


    他於家終於是出息了!


    待到於成遠拜謝過私塾夫子後,又是給於家砸下一道雷來,「父親,兄長,夫子極力主張兒子會試之前最好再拜一位恩師。」


    這位被推薦的恩師就是江無眠。


    第200章 來信


    江無眠尚且不知於家背後謀劃,他正在看恩師來信。


    出任嶺南時,他曾命商隊收攏來沿途各種種子植株,著人看顧。上京之前反覆叮囑不得怠慢,有多餘種子就在不同地塊上種下嚐試。


    上京後一事接著一事,便是來信也隻是說了二三家事,多的大半是公事往來。


    今日來信半是家書半是公事,信上道他那日著人種下的東西大半看出了門路,有喬木灌木野草,其中還有一物白玉連連,好似是花,實則是個果子。


    江無眠心下一跳,白玉連連,他頭一個想到的便是白色玉米,但又不太敢確定,哪兒的玉米能從西南這一帶出來?


    前世那東西和花生土豆一類遠在其他大陸,後續才傳入國內,做了糧種。


    若真是玉米,時間豈不是提前了……


    江無眠放下信件,抬腿出門找了嶺南來的車馬,「李捕頭?」


    雖然人到中年變了模樣,可這張臉他仍是認得出來,正是韶遠縣衙曾經的捕頭李葉。


    李葉略有發福的臉上露出兩份侷促,曾經的縣令升任按察副使時,他還能和人說兩句吹噓曾和大人共事的時候,待江無眠入京後做了兵部侍郎,卻再也不敢宣之於口,生怕哪兒遭了人忌諱。


    今朝有幸被人委託入京,隨信一道來了京城,拜見曾經的縣令、如今的侍郎大人,心中萬分緊張。


    哪想江大人還記得自己!


    「是,大人。謝大人和陳主事做主,讓卑職隨船押運這些物件北上。原想著趕上中秋。路上卻遭了風浪,船隻進水,不得以又停留幾日暫緩上京,一來二去耽誤了時間。」


    說到那場風浪,李葉還心有餘悸。黑壓壓一片,茫茫大海上見不到別樣顏色,水深不見底,吞沒了一條船仍是不知足,城牆高的海浪墜在後頭,險些要叫他們一行人葬身魚腹!


    江無眠見狀,也不急著看車馬物件了,帶人去堂屋吃茶問話,李葉不敢怠慢,將嶺南與路上光景一一道來。


    「嶺南一向悶熱,來往商隊多了,難免發生摩擦,沿岸碼頭是建了又建,方才容下船隻來。」


    南來北往,又是同行,難免相輕。又有商隊南下時,當地小國跟上的船隊,擠擠埃埃不成規矩。


    還有仗著本身異國來訪,叫當地官府人員好生接待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