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不說,看嶺南一地發展起來,如水的金銀財寶嘩啦啦入帳,連帶陛下都得了好大一筆銀錢,內庫充盈,修繕宮殿供養後宮這等事都不怎麽向戶部伸手要錢了。
有此前例,由不得他不看重這門生意,所以地方和督管之人都要好好挑選。
馮誌還指望著江無眠多給點轟天雷,一路炸到草原王庭去。
在等兒子馮年迴來報價後,他就死了這條心,轉而琢磨多賺錢的事兒,錢多了就能通過陛下購置最新的武器,邊關也能改善改善生存條件。
各個大營的將領再度看了一遍紙上所言條例,唿吸不由粗重兩分。
這是什麽?是源源不斷的生財之道啊!
營帳之內冰塊消融,轉而又換上一盆,暑氣雖是盡消,可眾人對視一眼,可以見到眼底的刀光劍影,空氣之中仿若是雷電交加,再度燃燒起來。
廢話不多說,搶作坊吧!
第193章 報刊
長風唿嘯而過,捲起營中煙火。火頭兵宰羊做飯,熱水滾了幾遭,咕嚕咕嚕冒出泡來。
掌管湯勺的大廚盛滿半人高的飯桶,羊湯與烤肉也一齊備上,先留出主營帳內的飯量,盛滿幾盆端進去。
營帳爭執聲一頓,轉而喚人進去,火頭兵帶著人,目不斜視放上羊湯、烤肉、米飯、饅頭、菜蔬,近來給的米糧充足,做飯也是下了實在功夫。
大廚還曾去過嶺南一道學習烤肉方子,熬煮的料水與蜜水刷上,便是兩種滋味的烤肉,再合著清爽菜蔬,一口下去滿口油香。
主將們霎時顧不得爭論,食盆一落案上,端著碗湊過去吃飯,再咬一口烤肉,搭配羊湯入肚,盡管吃的熱氣,架不住有肉有油水,吃的飽還吃得好啊!
三盆米飯轉而見底,又有親兵換下,這次營帳內吃飯氛圍不急切了,三三兩兩就著剛才的話題繼續。
這作坊的事兒要是成了,天天都能換香料買蜂蜜燉羊肉烤肉,哪兒還用這般急切得像三天沒吃過飯。
馮誌思量著信上消息,兵部與戶部都看好永昌和西寧二府。
這兩地大半是草場,沒有多少耕地,每年糧稅都是三瓜兩棗的,根本撐不起來一地兵衛,還要上麵調錢調糧。
兩府不在商隊西行路上,也是因當地沒有多少資源可供買賣。長此以往,農業商業皆不發達,當地百姓不斷流失,終將由府化縣,合併同府。
設立此地,恐是有意幫扶地方財政,吸引人口,穩住邊府發展。
除此之外,信中還言,有意圈定草場,為日後養羊做準備。
馮誌從中看出大周劍指草原王庭之意,若非對草原有想法,哪兒去搶草原人的生意?
現在來講,大周有充足的養馬草場,如今邊關已是夠多了——主要是沒那麽多好馬能養。
再搶一些養羊……馮誌算了算成本,頓時連飯都吃不下去,花銷成本是不是有些多?
於草原遊牧民族而言,養羊的重要性相當於在大周種地,在功用上也是類似。
羊肉賣給商隊,然而數量一多,價格就會降低,可養殖成本不低,算下來利潤不高,甚至有虧本的情況。
但隻要草場圈的夠多,邊關就能仿照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放牧,平日裏留個丁口在家種地,一年三季外出放牧,大雪落下之前迴家也好,去匈奴過冬草場也行。
前提是,整片草原是大周的草原!
他火速吃完飯,製止了即將上演的一場武鬥,照著信上所言定下兩地,緊接著又拋出一事——何地建設研製院,防守又該交給哪個營。
「羊毛工坊尚在其次,研製院事關重大,凡有差池,按叛國論。」
邊關之地有了兩個工程,熱火朝天開工之時,京中江無眠也在準備開辦新書坊。
熟悉兵部事務後,做事辦公效率上來,江無眠不必再帶公務迴家,因而騰出的時間便用在選址一事上。
書坊在嶺南占地甚為廣闊,那是地價不高,還有各種盈利支撐。
現在書坊雖然賺錢,可是江無眠不能一口氣抽幹流動資金用以賃房買地啊!
因而書坊要選個好地方才行,張榕趙成蔣秋三人一入京便去了林師爺道觀,先安置了隨行之人。工部風聞消息,險些將林師爺一塊拉到工部去幹活,幸而江無眠來的迅速,幾個師爺算是保下了。
「見過大人!」張榕等人萬分感慨,幾人赴任韶遠縣的情景歷歷在目,轉眼之間大人做了兵部侍郎,位高權重,不負當日之景。
江無眠與人一道用飯,飯畢便商議日後幾人去處。林師爺不想入京中官場,這地比嶺南複雜,打定主意要做個方外之人,以道觀做道場,日後便在此地修行。
金不換還要繼續研製,卻不想受朝廷轄製——朝中給的材料是多,奈何要守的規矩也多,不能得罪的人也多,一不小心還要捲入是非之中。
不若託了江無眠的庇護,於此地安置下來,閑來無事就做研究,平日裏還能拉林守源論道,何等愜意!
趙成倒是要啟程去往邊關,報當年匈奴滅殺他一家性命的仇。
江無眠沉吟片刻,這事兒好辦也不好辦,主要看趙成要走哪條路子,是工部匠人還是兵部將卒一路。
若是後者,他還能報備建元帝,把人塞到馮年的隊伍裏去。
趙成道:「邊關正納新兵入營,我想上陣殺敵,走新兵這條路子正適合。」
有此前例,由不得他不看重這門生意,所以地方和督管之人都要好好挑選。
馮誌還指望著江無眠多給點轟天雷,一路炸到草原王庭去。
在等兒子馮年迴來報價後,他就死了這條心,轉而琢磨多賺錢的事兒,錢多了就能通過陛下購置最新的武器,邊關也能改善改善生存條件。
各個大營的將領再度看了一遍紙上所言條例,唿吸不由粗重兩分。
這是什麽?是源源不斷的生財之道啊!
營帳之內冰塊消融,轉而又換上一盆,暑氣雖是盡消,可眾人對視一眼,可以見到眼底的刀光劍影,空氣之中仿若是雷電交加,再度燃燒起來。
廢話不多說,搶作坊吧!
第193章 報刊
長風唿嘯而過,捲起營中煙火。火頭兵宰羊做飯,熱水滾了幾遭,咕嚕咕嚕冒出泡來。
掌管湯勺的大廚盛滿半人高的飯桶,羊湯與烤肉也一齊備上,先留出主營帳內的飯量,盛滿幾盆端進去。
營帳爭執聲一頓,轉而喚人進去,火頭兵帶著人,目不斜視放上羊湯、烤肉、米飯、饅頭、菜蔬,近來給的米糧充足,做飯也是下了實在功夫。
大廚還曾去過嶺南一道學習烤肉方子,熬煮的料水與蜜水刷上,便是兩種滋味的烤肉,再合著清爽菜蔬,一口下去滿口油香。
主將們霎時顧不得爭論,食盆一落案上,端著碗湊過去吃飯,再咬一口烤肉,搭配羊湯入肚,盡管吃的熱氣,架不住有肉有油水,吃的飽還吃得好啊!
三盆米飯轉而見底,又有親兵換下,這次營帳內吃飯氛圍不急切了,三三兩兩就著剛才的話題繼續。
這作坊的事兒要是成了,天天都能換香料買蜂蜜燉羊肉烤肉,哪兒還用這般急切得像三天沒吃過飯。
馮誌思量著信上消息,兵部與戶部都看好永昌和西寧二府。
這兩地大半是草場,沒有多少耕地,每年糧稅都是三瓜兩棗的,根本撐不起來一地兵衛,還要上麵調錢調糧。
兩府不在商隊西行路上,也是因當地沒有多少資源可供買賣。長此以往,農業商業皆不發達,當地百姓不斷流失,終將由府化縣,合併同府。
設立此地,恐是有意幫扶地方財政,吸引人口,穩住邊府發展。
除此之外,信中還言,有意圈定草場,為日後養羊做準備。
馮誌從中看出大周劍指草原王庭之意,若非對草原有想法,哪兒去搶草原人的生意?
現在來講,大周有充足的養馬草場,如今邊關已是夠多了——主要是沒那麽多好馬能養。
再搶一些養羊……馮誌算了算成本,頓時連飯都吃不下去,花銷成本是不是有些多?
於草原遊牧民族而言,養羊的重要性相當於在大周種地,在功用上也是類似。
羊肉賣給商隊,然而數量一多,價格就會降低,可養殖成本不低,算下來利潤不高,甚至有虧本的情況。
但隻要草場圈的夠多,邊關就能仿照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放牧,平日裏留個丁口在家種地,一年三季外出放牧,大雪落下之前迴家也好,去匈奴過冬草場也行。
前提是,整片草原是大周的草原!
他火速吃完飯,製止了即將上演的一場武鬥,照著信上所言定下兩地,緊接著又拋出一事——何地建設研製院,防守又該交給哪個營。
「羊毛工坊尚在其次,研製院事關重大,凡有差池,按叛國論。」
邊關之地有了兩個工程,熱火朝天開工之時,京中江無眠也在準備開辦新書坊。
熟悉兵部事務後,做事辦公效率上來,江無眠不必再帶公務迴家,因而騰出的時間便用在選址一事上。
書坊在嶺南占地甚為廣闊,那是地價不高,還有各種盈利支撐。
現在書坊雖然賺錢,可是江無眠不能一口氣抽幹流動資金用以賃房買地啊!
因而書坊要選個好地方才行,張榕趙成蔣秋三人一入京便去了林師爺道觀,先安置了隨行之人。工部風聞消息,險些將林師爺一塊拉到工部去幹活,幸而江無眠來的迅速,幾個師爺算是保下了。
「見過大人!」張榕等人萬分感慨,幾人赴任韶遠縣的情景歷歷在目,轉眼之間大人做了兵部侍郎,位高權重,不負當日之景。
江無眠與人一道用飯,飯畢便商議日後幾人去處。林師爺不想入京中官場,這地比嶺南複雜,打定主意要做個方外之人,以道觀做道場,日後便在此地修行。
金不換還要繼續研製,卻不想受朝廷轄製——朝中給的材料是多,奈何要守的規矩也多,不能得罪的人也多,一不小心還要捲入是非之中。
不若託了江無眠的庇護,於此地安置下來,閑來無事就做研究,平日裏還能拉林守源論道,何等愜意!
趙成倒是要啟程去往邊關,報當年匈奴滅殺他一家性命的仇。
江無眠沉吟片刻,這事兒好辦也不好辦,主要看趙成要走哪條路子,是工部匠人還是兵部將卒一路。
若是後者,他還能報備建元帝,把人塞到馮年的隊伍裏去。
趙成道:「邊關正納新兵入營,我想上陣殺敵,走新兵這條路子正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