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建元帝在京中大肆清洗朝堂一樣,白楚寒也有意清剿韓黨之人,多年下來受人轄製,不得不窩在鬆江府練水師,當他白楚寒是沒心氣的不成?
隻是當初韓黨勢大,不得不做避讓,如今當要斬草除根,不留禍患!
畢竟韓黨眾人幹的是叛亂之事,九族牽扯其中,建元帝即使要在場之人全部斬殺,也是天經地義之事。
想到這裏,白楚寒嘆口氣,想來有師弟在,建元帝即使要斬殺在場之人,也會被念迴去。
最有可能的結果是,誅殺首惡,九族之中視情形斬殺或者流放。其餘參與叛亂之人,恐是按照規矩向北或是向南流放到邊關附近,充當戰場第一防線。
白楚寒先命人接管了慶陽府,清點剩餘轟天雷,再請人去另外一府叫門,宣揚韓昭鴻已經拿下的事實,他則是親筆寫了奏摺向建元帝稟報此間之事。
「大人,此間事了,我等兄弟急需趕迴邊關,抵禦匈奴西來攻城!」一年輕小將入內來報。
此人並非別人,正是前任鎮西大將軍馮誌之子馮年。
此前馮誌接到建元帝密信,連夜加急輕身上陣去往邊關,先是拿下鎮西大將軍,又是艱難清理了軍中不穩因素。
當時韓昭鴻正被白楚寒等人吸引了目光,又有王家一案牽扯其中,他與顧家距離又遠,還真讓馮誌父子二人得手。
此後白楚寒與韓昭鴻對陣的時間裏,他們就在後方整治鎮西軍,剛清理幹淨就馬不停蹄地和白楚寒完成合圍。
若是韓昭鴻有心讓斥候再向外拓展一點,就能看到鎮西軍與白楚寒率領的軍隊同樣把守住了關口,兩方不約而同選擇甕中捉鱉。
如今慶陽府雖是亂糟糟的不成樣子,可有白楚寒在側,好生修整一二就能恢復秩序。
眼看就要準備秋收,馮年趕著迴鎮西軍,今年怕是要在邊關過年,好好修築軍事工程,警惕匈奴犯邊。
不過,馮年在走之前,還有一個請求,「不知軍中是否還有轟天雷可用?不求多了,隻要震懾匈奴即可。當然,若都督可憐我鎮西軍,多多給些也是好事,都是為了鎮守邊疆護佑我大周!」
他說的是義正辭嚴,隻差沒說大家都是同袍,接濟兄弟一二怎麽了,快送點轟天雷救命!
話都說到這種地步,白楚寒真不好拒絕。何況鎮西軍這次整改得著急,軍中留有隱患,布防有薄弱點,必須要配置上強有力的武器才行。
匈奴是大敵,若叫人破開城門直下西江,邊關十九城不保。
為這十九城的守軍與百姓,這要求他也不會拒絕。
可是東西不是白送的,他有個要求,「素聞匈奴豢養牛羊家畜,秋季更是肚滾溜圓時候,不知可有置換?」
匈奴養的最好的不是牛羊,而是馬匹,然這等關頭,鎮西軍對這等戰略物資看的緊,他還不好開口,總有趁火打劫嫌疑。
牛羊好說,這等算是普通勞力與食材,尤其是羊肉,冬日北方素來愛燉煮羊肉鍋子,添上大塊蘿蔔,更是美味,這樣算是半賣半送,總好過一味的給予,養大胃口反受其害。
馮年在他開口之際已然做好送牛羊馬匹的準備,誰都知道轟天雷的管理嚴格,量少得連白楚寒都沒多少,可見此物實在價貴。
但這可是轟天雷,一個照麵轟開府城門,頃刻之間拿下叛軍的好東西!
誰見了都不會放手,但凡他爹在這兒,一早抱著白楚寒大哭邊關不易,讓白楚寒多多支援,最好是將這一車東西給他帶迴去。
馮年還是太年輕,臉皮薄,做不來這等抱人大腿丟臉事宜,隻好從言語上下功夫勸解。
誰知峰迴路轉,白楚寒竟是如此好說話,隻要牛羊就能換來轟天雷!
好買賣,一樁天大的好買賣啊!
未等他點頭同意,隻見白楚寒繼續道:「此外,右軍要一優先權。」
興奮之意退散,馮年警惕道:「不知這優先權是指?」聽起來有結盟之意,這事兒有點不太好說了。
白楚寒讓人上茶來,「事情不急,轟天雷跑不動,暫且先潤潤喉,聽我道來便是。右軍是想討個購置馬匹的優先權,不論是駑馬、淘汰下來的軍馬、亦或者是身負殘疾之馬,來者不拒。倘若是邊關這兒有所買賣,我右軍自當是頭個挑選,剩下的才可和其他衛所交易。」
軍馬還是緊著邊關用度,但是其他馬匹不一樣,每年會有不合格的馬運往各地,供人挑選。北疆的馬固定向左軍出售,然後才輪到其他四軍,現在他和西疆搭上線,還是光明正大接觸,自然要搶先一步,定下此事。
且他說的又不是獨家買賣,隻要像是左軍一樣,優先挑選即可。
馮年思量幾息,這條件不算是過分,而且在他看來,這也算做是互利互惠的買賣。
和白楚寒有了固定的買賣來往,日後定轟天雷時,不也好說話不是?
聽聞工部還在進行改良研究,新品已是有了眉目,借著這等關係,早買早早裝備上,對陣匈奴更是有了底氣。別的不說,死傷數必然會下降。
隻看白楚寒這順順利利的攻城之戰,無有重傷不治之人,僅有力士在開門時與守軍對砍受了輕傷,除此之外全軍竟是找不出一個傷患來。
念及此,他當是一口答應。白楚寒也不虧待了他,讓人勻出四分之三,帶上熟手一道迴了邊關。
隻是當初韓黨勢大,不得不做避讓,如今當要斬草除根,不留禍患!
畢竟韓黨眾人幹的是叛亂之事,九族牽扯其中,建元帝即使要在場之人全部斬殺,也是天經地義之事。
想到這裏,白楚寒嘆口氣,想來有師弟在,建元帝即使要斬殺在場之人,也會被念迴去。
最有可能的結果是,誅殺首惡,九族之中視情形斬殺或者流放。其餘參與叛亂之人,恐是按照規矩向北或是向南流放到邊關附近,充當戰場第一防線。
白楚寒先命人接管了慶陽府,清點剩餘轟天雷,再請人去另外一府叫門,宣揚韓昭鴻已經拿下的事實,他則是親筆寫了奏摺向建元帝稟報此間之事。
「大人,此間事了,我等兄弟急需趕迴邊關,抵禦匈奴西來攻城!」一年輕小將入內來報。
此人並非別人,正是前任鎮西大將軍馮誌之子馮年。
此前馮誌接到建元帝密信,連夜加急輕身上陣去往邊關,先是拿下鎮西大將軍,又是艱難清理了軍中不穩因素。
當時韓昭鴻正被白楚寒等人吸引了目光,又有王家一案牽扯其中,他與顧家距離又遠,還真讓馮誌父子二人得手。
此後白楚寒與韓昭鴻對陣的時間裏,他們就在後方整治鎮西軍,剛清理幹淨就馬不停蹄地和白楚寒完成合圍。
若是韓昭鴻有心讓斥候再向外拓展一點,就能看到鎮西軍與白楚寒率領的軍隊同樣把守住了關口,兩方不約而同選擇甕中捉鱉。
如今慶陽府雖是亂糟糟的不成樣子,可有白楚寒在側,好生修整一二就能恢復秩序。
眼看就要準備秋收,馮年趕著迴鎮西軍,今年怕是要在邊關過年,好好修築軍事工程,警惕匈奴犯邊。
不過,馮年在走之前,還有一個請求,「不知軍中是否還有轟天雷可用?不求多了,隻要震懾匈奴即可。當然,若都督可憐我鎮西軍,多多給些也是好事,都是為了鎮守邊疆護佑我大周!」
他說的是義正辭嚴,隻差沒說大家都是同袍,接濟兄弟一二怎麽了,快送點轟天雷救命!
話都說到這種地步,白楚寒真不好拒絕。何況鎮西軍這次整改得著急,軍中留有隱患,布防有薄弱點,必須要配置上強有力的武器才行。
匈奴是大敵,若叫人破開城門直下西江,邊關十九城不保。
為這十九城的守軍與百姓,這要求他也不會拒絕。
可是東西不是白送的,他有個要求,「素聞匈奴豢養牛羊家畜,秋季更是肚滾溜圓時候,不知可有置換?」
匈奴養的最好的不是牛羊,而是馬匹,然這等關頭,鎮西軍對這等戰略物資看的緊,他還不好開口,總有趁火打劫嫌疑。
牛羊好說,這等算是普通勞力與食材,尤其是羊肉,冬日北方素來愛燉煮羊肉鍋子,添上大塊蘿蔔,更是美味,這樣算是半賣半送,總好過一味的給予,養大胃口反受其害。
馮年在他開口之際已然做好送牛羊馬匹的準備,誰都知道轟天雷的管理嚴格,量少得連白楚寒都沒多少,可見此物實在價貴。
但這可是轟天雷,一個照麵轟開府城門,頃刻之間拿下叛軍的好東西!
誰見了都不會放手,但凡他爹在這兒,一早抱著白楚寒大哭邊關不易,讓白楚寒多多支援,最好是將這一車東西給他帶迴去。
馮年還是太年輕,臉皮薄,做不來這等抱人大腿丟臉事宜,隻好從言語上下功夫勸解。
誰知峰迴路轉,白楚寒竟是如此好說話,隻要牛羊就能換來轟天雷!
好買賣,一樁天大的好買賣啊!
未等他點頭同意,隻見白楚寒繼續道:「此外,右軍要一優先權。」
興奮之意退散,馮年警惕道:「不知這優先權是指?」聽起來有結盟之意,這事兒有點不太好說了。
白楚寒讓人上茶來,「事情不急,轟天雷跑不動,暫且先潤潤喉,聽我道來便是。右軍是想討個購置馬匹的優先權,不論是駑馬、淘汰下來的軍馬、亦或者是身負殘疾之馬,來者不拒。倘若是邊關這兒有所買賣,我右軍自當是頭個挑選,剩下的才可和其他衛所交易。」
軍馬還是緊著邊關用度,但是其他馬匹不一樣,每年會有不合格的馬運往各地,供人挑選。北疆的馬固定向左軍出售,然後才輪到其他四軍,現在他和西疆搭上線,還是光明正大接觸,自然要搶先一步,定下此事。
且他說的又不是獨家買賣,隻要像是左軍一樣,優先挑選即可。
馮年思量幾息,這條件不算是過分,而且在他看來,這也算做是互利互惠的買賣。
和白楚寒有了固定的買賣來往,日後定轟天雷時,不也好說話不是?
聽聞工部還在進行改良研究,新品已是有了眉目,借著這等關係,早買早早裝備上,對陣匈奴更是有了底氣。別的不說,死傷數必然會下降。
隻看白楚寒這順順利利的攻城之戰,無有重傷不治之人,僅有力士在開門時與守軍對砍受了輕傷,除此之外全軍竟是找不出一個傷患來。
念及此,他當是一口答應。白楚寒也不虧待了他,讓人勻出四分之三,帶上熟手一道迴了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