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韓昭鴻叛亂,建元帝中途失蹤,這調查案有點虎頭蛇尾的意思。然江南有薛文坐鎮,能調動當地衛所配合行動,更有師兄謝霄暗中幫襯,想來事情已有了結果。
現在隻差時局平定,押送王家家產入京,填充一番國庫了。
先命人去碼頭處接人拿證據,又讓齊總管先將江無眠手中證據呈上。
建元帝僅是翻了兩頁便放在一旁。
在算帳一事上,他很是信重江無眠,這人是連半個銅板都要掰扯清楚恨不得寫上一番文章告訴他如何平帳的,想來這本帳簿已被他分析得清清楚楚,每一筆帳都能找出來龍去脈。
果真,翻過帳簿就是江無眠的分析,兩相對照之下,王家所作所為近乎透明。
建元帝目光在文武百官身上逡巡,伍陵明顯看到他嘴角一壓,麵上露出明顯的不渝,更多的還是憤怒。
手上一反扣,書落在禦案上,無聲但有無形壓力隨之而來,這次輪到金鑾殿上百官惴惴不安。
各人知曉自家事,誰拿了多少,拿的誰的孝敬,給誰以什麽名義行了方便,大致都是有數的。
王家這等體量的皇商,更是和朝臣關係親近,何況王家還領著江南織造的職位,這樣一來,大家互相走動走動豈不是簡單之事?
「湯興彥,吏部尚書,好一個吏部尚書。王家為使門下子弟與家中兒郎領織造職務,不惜送了兩艘船的東西!真臘的織物與香料,天竺的象牙與一船象奴。」
建元帝每說一字,殿內越是安靜,待他言畢,湯興彥豁然抬頭出列辯解,「陛下,請聽臣一言!臣當真不清楚這兩艘船如何而來,至今臣家中商隊往返突厥與大周之間,望陛下明鑑!」
「陛下,臣之忠心可昭日月,此乃汙衊之言!」湯興彥高聲反駁,頗為高傲地表示,「職務安排也是子虛烏有,空穴來風之事!若是人人皆可如此行事,我大周為何科舉取士,選棟樑之材,若按照此證據所言,莫非地方半數布政司織造局等地,皆有微臣插手?!簡直荒謬!」
說完他憤慨地看向建元帝,再度叩首,哭訴道:「還請陛下為臣做主,還微臣一個公道!」
建元帝聽罷,又轉而問江無眠,「江愛卿,你既然能查出此等證據,可有何證明此物為真,而非假造?」
物證不夠,僅憑一張紙上的分析與王家的記載是不能夠的,必須要有充足的物證證明東西就在湯興彥手中。正所謂捉賊拿贓,既然湯興彥是這個「賊」,那手中應有贓物才對。
江無眠不慌不忙,他上前兩步,同湯興彥站在同等位置上,在對方驚愕的表情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拽下對方壓襟用的香囊。
對啞然無聲的建元帝道:「陛下,證據在此。」
此刻朝中不知多少人要脫口而出一句髒話,更有甚者已經想好如何彈劾江無眠禦前無狀。
有韓昭鴻這一叛軍當前,眾臣利益勉強一致,然並不代表他們樂得看江無眠短時間內爬上高位,與自己同朝為官,甚至壓自己一頭。
建元帝繃住臉色,好險沒罵出來,咳了一聲才問道:「此物有何講究?」
香囊不大,江無眠提在手中,並未第一時間迴答建元帝,反而要了一個托盤與香箸,將香囊中的東西盡數倒在上麵,拿著香箸撥弄開香味繁複形狀各異的香料。
江無眠從中挑選出兩種東西,退到一旁,盡量讓建元帝看清,「此物乃是天竺特有香料,本地產量極少,六年一長,一年開花,一年掛果,再有一年自然風幹製作,製作方法複雜,非皇室不得用。自與天竺通商以來,大周曾有規定,此物乃陛下與皇後殿下方可使用。」
眼前沒別人,正是齊總管,江無眠接過托盤,讓齊總管仔細上手瞧瞧,到底是不是建元帝常用的那個。
齊總管接過江無眠遞來的帕子,小心翼翼托舉觀察,又掰下一點品嚐,在眾人眼中輕輕點頭又搖頭,宣布道:「依咱家看,口感相同香味卻多了一味,陛下不若招太醫院來看,此物有寧神靜氣功效,許是太醫院更加明確。」
說是如此,然齊總管心中已是篤定此物便是建元帝近年來常用的香料,上麵附著的味道也不過是因為常年混在香囊裏沾染了其他香料氣息,故而駁雜了些,難以辨認。
讓太醫院的人過來,隻不過是給它下個定論罷了!
湯興彥額頭沁出冷汗,他平日裏用習慣了這類香囊,用以安神,竟是不小心留了這般隱患。
建元帝已是宣召了太醫院,見多識廣的院判自然能辨認出此物來歷。到了那時,他要如何推脫?又如何引得建元帝拿出虎符?!
第172章 拿下
暗中瞧著這一幕的內應暗罵一聲,太醫一至,證據擺在麵前,吏部尚書不過是階下囚!
自古以來從龍之功不好掙,想要榮登大寶更是難說。好不容易調開白楚寒,京師大營等地方也做好的準備,今日恰好大朝會,各方人馬安排妥當,隻差將人一網打盡。
計劃進行至此,不能功虧一簣!
百官之中有幾人對了對眼色,借著看向吏部尚書的動作朝前首與左側方的侍衛使了眼色。
剎那之間,一陣血花飄落,江無眠官袍上多了兩滴新鮮血液,後者反應極快,一手將齊總管扯到身後,兩步上前踹向內應,眨眼之間,兩人交上手。
被留在原地的吏部尚書不知死活,殿內先是寂靜,繼而炸開轟天響聲。
現在隻差時局平定,押送王家家產入京,填充一番國庫了。
先命人去碼頭處接人拿證據,又讓齊總管先將江無眠手中證據呈上。
建元帝僅是翻了兩頁便放在一旁。
在算帳一事上,他很是信重江無眠,這人是連半個銅板都要掰扯清楚恨不得寫上一番文章告訴他如何平帳的,想來這本帳簿已被他分析得清清楚楚,每一筆帳都能找出來龍去脈。
果真,翻過帳簿就是江無眠的分析,兩相對照之下,王家所作所為近乎透明。
建元帝目光在文武百官身上逡巡,伍陵明顯看到他嘴角一壓,麵上露出明顯的不渝,更多的還是憤怒。
手上一反扣,書落在禦案上,無聲但有無形壓力隨之而來,這次輪到金鑾殿上百官惴惴不安。
各人知曉自家事,誰拿了多少,拿的誰的孝敬,給誰以什麽名義行了方便,大致都是有數的。
王家這等體量的皇商,更是和朝臣關係親近,何況王家還領著江南織造的職位,這樣一來,大家互相走動走動豈不是簡單之事?
「湯興彥,吏部尚書,好一個吏部尚書。王家為使門下子弟與家中兒郎領織造職務,不惜送了兩艘船的東西!真臘的織物與香料,天竺的象牙與一船象奴。」
建元帝每說一字,殿內越是安靜,待他言畢,湯興彥豁然抬頭出列辯解,「陛下,請聽臣一言!臣當真不清楚這兩艘船如何而來,至今臣家中商隊往返突厥與大周之間,望陛下明鑑!」
「陛下,臣之忠心可昭日月,此乃汙衊之言!」湯興彥高聲反駁,頗為高傲地表示,「職務安排也是子虛烏有,空穴來風之事!若是人人皆可如此行事,我大周為何科舉取士,選棟樑之材,若按照此證據所言,莫非地方半數布政司織造局等地,皆有微臣插手?!簡直荒謬!」
說完他憤慨地看向建元帝,再度叩首,哭訴道:「還請陛下為臣做主,還微臣一個公道!」
建元帝聽罷,又轉而問江無眠,「江愛卿,你既然能查出此等證據,可有何證明此物為真,而非假造?」
物證不夠,僅憑一張紙上的分析與王家的記載是不能夠的,必須要有充足的物證證明東西就在湯興彥手中。正所謂捉賊拿贓,既然湯興彥是這個「賊」,那手中應有贓物才對。
江無眠不慌不忙,他上前兩步,同湯興彥站在同等位置上,在對方驚愕的表情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拽下對方壓襟用的香囊。
對啞然無聲的建元帝道:「陛下,證據在此。」
此刻朝中不知多少人要脫口而出一句髒話,更有甚者已經想好如何彈劾江無眠禦前無狀。
有韓昭鴻這一叛軍當前,眾臣利益勉強一致,然並不代表他們樂得看江無眠短時間內爬上高位,與自己同朝為官,甚至壓自己一頭。
建元帝繃住臉色,好險沒罵出來,咳了一聲才問道:「此物有何講究?」
香囊不大,江無眠提在手中,並未第一時間迴答建元帝,反而要了一個托盤與香箸,將香囊中的東西盡數倒在上麵,拿著香箸撥弄開香味繁複形狀各異的香料。
江無眠從中挑選出兩種東西,退到一旁,盡量讓建元帝看清,「此物乃是天竺特有香料,本地產量極少,六年一長,一年開花,一年掛果,再有一年自然風幹製作,製作方法複雜,非皇室不得用。自與天竺通商以來,大周曾有規定,此物乃陛下與皇後殿下方可使用。」
眼前沒別人,正是齊總管,江無眠接過托盤,讓齊總管仔細上手瞧瞧,到底是不是建元帝常用的那個。
齊總管接過江無眠遞來的帕子,小心翼翼托舉觀察,又掰下一點品嚐,在眾人眼中輕輕點頭又搖頭,宣布道:「依咱家看,口感相同香味卻多了一味,陛下不若招太醫院來看,此物有寧神靜氣功效,許是太醫院更加明確。」
說是如此,然齊總管心中已是篤定此物便是建元帝近年來常用的香料,上麵附著的味道也不過是因為常年混在香囊裏沾染了其他香料氣息,故而駁雜了些,難以辨認。
讓太醫院的人過來,隻不過是給它下個定論罷了!
湯興彥額頭沁出冷汗,他平日裏用習慣了這類香囊,用以安神,竟是不小心留了這般隱患。
建元帝已是宣召了太醫院,見多識廣的院判自然能辨認出此物來歷。到了那時,他要如何推脫?又如何引得建元帝拿出虎符?!
第172章 拿下
暗中瞧著這一幕的內應暗罵一聲,太醫一至,證據擺在麵前,吏部尚書不過是階下囚!
自古以來從龍之功不好掙,想要榮登大寶更是難說。好不容易調開白楚寒,京師大營等地方也做好的準備,今日恰好大朝會,各方人馬安排妥當,隻差將人一網打盡。
計劃進行至此,不能功虧一簣!
百官之中有幾人對了對眼色,借著看向吏部尚書的動作朝前首與左側方的侍衛使了眼色。
剎那之間,一陣血花飄落,江無眠官袍上多了兩滴新鮮血液,後者反應極快,一手將齊總管扯到身後,兩步上前踹向內應,眨眼之間,兩人交上手。
被留在原地的吏部尚書不知死活,殿內先是寂靜,繼而炸開轟天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