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他們早前收攏了大部分煤炭,囤積了不少貨,照著當前價格下去,一冬天能賺三年的錢。
但是最近苗頭有些不對,按往年這時候,庫裏應剩下一成的底,然他今日去查貨時,竟還有三成沒賣出去!
事情報到東家那兒,他這個掌櫃沒臉還要吃掛落,連忙找人打聽了情況,一聽竟是有種「蜂窩煤」在京中四處流傳!
這蜂窩煤比煤炭耐燒,還有配套的煤炭火爐,人提著就能走。
這火爐還有樣式可自行挑選,安置家中不再挪動的,可以選擇砌出個煙囪,到時不用顧忌關門關窗。
最重要的是,這蜂窩煤便宜。
一文錢可買兩個,一人一天最多用一個,三個人擠一擠也能用一個,就是苦寒時最好燒兩個保持一晚的溫度。
但總的來說,這比煤炭木炭便宜多了!
等打聽到誰家在賣,尋到地方去了,一問才知,人商隊賣完了送完貨了,關門迴家過年去了!
根本找不到罪魁禍首,剩下的煤炭隻能在倉庫放著。
但是他們後頭還定下了不少貨,甚至押金給了出去,若是不按時收貨,豈不是壞了商隊名號?
掌櫃的立刻給東家報信,宋家將人劈頭蓋臉一頓罵,末了告知掌櫃先撐幾日,總不能所有人都有這勞什子的「蜂窩煤」,少一些客人他們認栽,但不能丟了商隊信譽!
一咬牙,掌櫃的對卸貨的夥計道:「打明兒起,煤炭降價!降上三成!」
東家的錢大部分用來買冬日的煤炭,就為在這會兒賣出去換一筆大錢。現在賣不出去,錢收不迴來,宋家商隊可就完了!
夥計聽完心裏惴惴不安,這降三成,做虧本買賣啊!
掌櫃的也知道這價格降得格外讓人鬧心,但這會兒說是虧本也不盡然,最多是收支持平,沒多大賺頭,但這會兒要是不降價,日後就是血本無歸了!
得了準信,夥計蔫巴得吆喝去了。
「迴來!」掌櫃虎著臉道,「你去找人打聽打聽,那家商隊什麽來頭,打哪兒來的,什麽蜂窩煤?找人買兩個迴來。」
他罵罵咧咧地拿出一角銀子,「行了,去幹活。」
「得嘞,掌櫃的!」
無獨有偶,京中不少賣煤炭的商家正在氣急敗壞,發誓要找出蜂窩煤的來歷,策劃了這一起事件的江無眠則是毫不關心。
有林師爺隨著進京掌控事情發展進度,他完全不需要惦記,如今他更看重手頭諸多事情的發展,小心翼翼計算收支情況,生怕哪日一個不妙,資金斷裂,全盤皆崩。
玻璃研製已經得了階段性成果——葉大匠帶人成功消除綠色玻璃,得到無色玻璃。
壞消息是,這種無色玻璃易碎,別說打磨成鏡片了,移動時當場就碎成幾瓣,完全無法投入使用。
江無眠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讓人注意安全,然後去了現場看碎裂的玻璃。
的確是無色,氣泡也基本消失,但它太脆,不能實裝。
在場工匠也是垂頭喪氣,希望就在眼前,然而他們之間橫亙著一道天塹,無法越過。
如何能得到堅硬如鐵又清澈如水的玻璃?
江無眠也在想,鋼化玻璃到底是哪一種?
研製材料與過程應該沒錯,得到的是正常玻璃,也就是說,其中應當是缺少了某個環節,某種反應。
他突然開口道:「加鹽一試,注意溫度與時長。」
直接讓人取來粗鹽,任由玻璃研製的人取用。
現在的南康府,粗鹽可不是什麽奢侈品,對於江無眠來說,這點用度他還是有權利調動的。
葉大匠也贊同一試,按照往常經驗,他們也是嚐試在玻璃液中添加其他材料進行反應置換。
既然大人開口說要鹽,那就從鹽開始!
最開始還把握不好溫度,做的次數一多,鋼化玻璃的研製也逐漸步入正軌。
有了方向,研製速度加快。不出一月,江無便得到鋼化玻璃出世的消息。
江無眠:!
開春後立刻準備上相關作坊與玻璃產品的製作,別的不說,今年元宵燈節先點一盞明燈做展示!
第130章 預備
玻璃用處繁多,剛出來產量少會先應用在罐頭出產、千裏鏡方麵,等產量跟上,自然能用以其他方麵。
最為簡單廣泛的應用是玻璃窗。
如今的窗戶多是利用各種葉子稻杆編織的,冬日便換了木板封窗。富餘人家會用紙窗、紗窗,冬日裏還會有簾子遮擋。
要求漂亮的,還有雲母、貝殼磨成透薄的片狀。
但以上的大部分材質影響採光,屋內昏暗無比,常年照曬不到的位置會過於潮濕陰冷,不適合人長期居住。
夏日裏還好些,多半會撐起窗戶通風,遇到雨水才會放下。然而冬日為了取暖,最多是留一條縫隙,整個冬日都仿佛在地牢中渡過。
貧苦人家不捨得點油燈蠟燭,也買不起,多數是火把,那也需要浸油才能點著,所以平日裏很是節省。
試想整個冬日都要在這等環境中度過,人易於陷入負麵情緒中,不利於生活健康。
所以江無眠肯定是要推廣玻璃窗的,這樣一來,其他用以製作窗戶的物件價格或多或少會受影響,能降低部分購買門檻。
受限於製造成本,玻璃窗一開始肯定不會向普通百姓推廣,先向有錢人推銷一二試試。
但是最近苗頭有些不對,按往年這時候,庫裏應剩下一成的底,然他今日去查貨時,竟還有三成沒賣出去!
事情報到東家那兒,他這個掌櫃沒臉還要吃掛落,連忙找人打聽了情況,一聽竟是有種「蜂窩煤」在京中四處流傳!
這蜂窩煤比煤炭耐燒,還有配套的煤炭火爐,人提著就能走。
這火爐還有樣式可自行挑選,安置家中不再挪動的,可以選擇砌出個煙囪,到時不用顧忌關門關窗。
最重要的是,這蜂窩煤便宜。
一文錢可買兩個,一人一天最多用一個,三個人擠一擠也能用一個,就是苦寒時最好燒兩個保持一晚的溫度。
但總的來說,這比煤炭木炭便宜多了!
等打聽到誰家在賣,尋到地方去了,一問才知,人商隊賣完了送完貨了,關門迴家過年去了!
根本找不到罪魁禍首,剩下的煤炭隻能在倉庫放著。
但是他們後頭還定下了不少貨,甚至押金給了出去,若是不按時收貨,豈不是壞了商隊名號?
掌櫃的立刻給東家報信,宋家將人劈頭蓋臉一頓罵,末了告知掌櫃先撐幾日,總不能所有人都有這勞什子的「蜂窩煤」,少一些客人他們認栽,但不能丟了商隊信譽!
一咬牙,掌櫃的對卸貨的夥計道:「打明兒起,煤炭降價!降上三成!」
東家的錢大部分用來買冬日的煤炭,就為在這會兒賣出去換一筆大錢。現在賣不出去,錢收不迴來,宋家商隊可就完了!
夥計聽完心裏惴惴不安,這降三成,做虧本買賣啊!
掌櫃的也知道這價格降得格外讓人鬧心,但這會兒說是虧本也不盡然,最多是收支持平,沒多大賺頭,但這會兒要是不降價,日後就是血本無歸了!
得了準信,夥計蔫巴得吆喝去了。
「迴來!」掌櫃虎著臉道,「你去找人打聽打聽,那家商隊什麽來頭,打哪兒來的,什麽蜂窩煤?找人買兩個迴來。」
他罵罵咧咧地拿出一角銀子,「行了,去幹活。」
「得嘞,掌櫃的!」
無獨有偶,京中不少賣煤炭的商家正在氣急敗壞,發誓要找出蜂窩煤的來歷,策劃了這一起事件的江無眠則是毫不關心。
有林師爺隨著進京掌控事情發展進度,他完全不需要惦記,如今他更看重手頭諸多事情的發展,小心翼翼計算收支情況,生怕哪日一個不妙,資金斷裂,全盤皆崩。
玻璃研製已經得了階段性成果——葉大匠帶人成功消除綠色玻璃,得到無色玻璃。
壞消息是,這種無色玻璃易碎,別說打磨成鏡片了,移動時當場就碎成幾瓣,完全無法投入使用。
江無眠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讓人注意安全,然後去了現場看碎裂的玻璃。
的確是無色,氣泡也基本消失,但它太脆,不能實裝。
在場工匠也是垂頭喪氣,希望就在眼前,然而他們之間橫亙著一道天塹,無法越過。
如何能得到堅硬如鐵又清澈如水的玻璃?
江無眠也在想,鋼化玻璃到底是哪一種?
研製材料與過程應該沒錯,得到的是正常玻璃,也就是說,其中應當是缺少了某個環節,某種反應。
他突然開口道:「加鹽一試,注意溫度與時長。」
直接讓人取來粗鹽,任由玻璃研製的人取用。
現在的南康府,粗鹽可不是什麽奢侈品,對於江無眠來說,這點用度他還是有權利調動的。
葉大匠也贊同一試,按照往常經驗,他們也是嚐試在玻璃液中添加其他材料進行反應置換。
既然大人開口說要鹽,那就從鹽開始!
最開始還把握不好溫度,做的次數一多,鋼化玻璃的研製也逐漸步入正軌。
有了方向,研製速度加快。不出一月,江無便得到鋼化玻璃出世的消息。
江無眠:!
開春後立刻準備上相關作坊與玻璃產品的製作,別的不說,今年元宵燈節先點一盞明燈做展示!
第130章 預備
玻璃用處繁多,剛出來產量少會先應用在罐頭出產、千裏鏡方麵,等產量跟上,自然能用以其他方麵。
最為簡單廣泛的應用是玻璃窗。
如今的窗戶多是利用各種葉子稻杆編織的,冬日便換了木板封窗。富餘人家會用紙窗、紗窗,冬日裏還會有簾子遮擋。
要求漂亮的,還有雲母、貝殼磨成透薄的片狀。
但以上的大部分材質影響採光,屋內昏暗無比,常年照曬不到的位置會過於潮濕陰冷,不適合人長期居住。
夏日裏還好些,多半會撐起窗戶通風,遇到雨水才會放下。然而冬日為了取暖,最多是留一條縫隙,整個冬日都仿佛在地牢中渡過。
貧苦人家不捨得點油燈蠟燭,也買不起,多數是火把,那也需要浸油才能點著,所以平日裏很是節省。
試想整個冬日都要在這等環境中度過,人易於陷入負麵情緒中,不利於生活健康。
所以江無眠肯定是要推廣玻璃窗的,這樣一來,其他用以製作窗戶的物件價格或多或少會受影響,能降低部分購買門檻。
受限於製造成本,玻璃窗一開始肯定不會向普通百姓推廣,先向有錢人推銷一二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