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眠冷笑一聲,南康府甚至嶺南道被波及至此,全因幕後之人的貪婪性子,如今查抄出諸多罪證,他當然要一字不少一本不缺地送至京中。


    「師兄放心,即使入水,裏麵也有魚皮密封,隻要遣人打撈,證據一定不會消失。」不僅如此,他還介紹了一下三道鎖裏究竟哪道是真哪道是假,另有兩個箱子是迷惑選項。


    白楚寒笑出聲來,但一想三個箱子耗費的功夫都能給親衛隊一人打造一把刀,頓又收聲。


    師弟出手如此闊綽,實在讓人心酸眼紅。


    他打量著眼前箱子,猝不及防說道:「既然另外兩箱不是,師兄可是能再度熔煉鍛成其他東西?」


    換個角度想想,這是送的箱子嗎?


    不,這明顯是師弟送上的材料!帶迴器械司鑽研,熔煉好了重鑄就能得最新武器。


    江無眠噎住,最近老師傅還真是為了此事斷了其他單子,能推則推,專門為其打造這一保密箱,但也不至於此啊!


    「南康府會迴收!」他強調道。


    白楚寒很有經驗地道:「師弟,這一箱真正證據,送到殿上,便是陛下之物。隨行的錦衣衛會將三箱之事報與陛下,兵部尚書是個滾刀肉,日日煩擾,陛下定會不勝其煩,將剩下二者擇一與他。五軍都督府中還有——」


    「將之放入木箱中混淆視線,分散開來。路上丟失一兩個也無妨,最為主要的能順利入京即可。」江無眠截斷他的話。


    送入京中,尚不知誰還能來一個監守自盜或是偷天換日,還不如給師兄拿著,起碼真能用到。


    如無意外,這幾箱子的原料是目前材料研究能達到的最高成就,鋼鐵合金還在實驗,大把大把的金銀投進去不見水花,又不能不做,江無眠想想就要心痛頭疼。


    謝硯行見兩徒弟你來我往套路,險些沒笑出聲來。


    小徒弟完全沒能反應過來,他可以不做兩個迷障,生鐵糊弄一二也可,不必如此浪費。


    江無眠完全是慣性思維,設計之初,是用以釣魚。帶證據入京一事隱瞞不住,何不主動放出消息,坐等魚兒上鉤。萬一魚咬鉤後發現魚餌為假,又將是一路刺殺。


    為此,又弄出三個一模一樣的箱子,用以作為障眼法,中間還可再下套,具體如何,要看刺客方麵反應。


    謝硯行看夠了樂嗬,才換話題:「本次省內涉及官員不少,另又有多家商隊參與其中,船隊北上,千萬做好準備。恆陽,你立即處理好南康府,隨行北上。」


    留他一人隨後跟上,謝硯行萬分擔憂,不若直接隨大船入京。


    根據江無眠和白楚寒二人查到的證據,整個嶺南道都要動上一動,大小官員一串清查,誰都跑不了,貶官流放問斬皆有。甚至於,與江無眠同一品級的知府同列其中,若非是錦衣衛與尚方寶劍兩方威懾,竟是難以拿人。


    關鍵人物要押送至京,此外查到的相關卷宗裝了半船,何況還有諸多口供、證據,整理完裝了滿船。


    光是這一船護衛都有不少,南康衛接受徵調,北上途中,還有鬆江衛南下支援。


    零零散散算下來,這一支船隊竟是有五艘護衛船。這樣一來,跟隨船隻行動更安全些。


    另一支押送船更是為人震驚,查抄的家產都有五艘不止。尚不算銀票這等不太占據地方的東西,來歷不明的珍珠、寶石、金銀等物裝了七八艘,遠超各商隊明麵資產。


    一經列出,震驚嶺南上下。


    嶺南道多年放養,朝中不大上心,來此地任職的也當自己被流放,前途無光,難以實現抱負。


    今朝一看,政治抱負的確難實現,但錢途無憂啊!


    日後,誰還能說這地方窮到一無所有?


    得此結果,江無眠與白楚寒格外上心,除了親衛與南康衛中的自己人,甚至連錦衣衛都不太能相信,誰也不能保證其中有被人收買之人。


    聽罷謝硯行叮囑,兩人同道:「謹遵師命。」


    江無眠加快速度,將預案交給林師爺,有其餘師爺與通判同知二人輔助,撐上兩月應是無礙。


    安置好府內諸多事宜,已是十月底。


    他帶上武器,腰間配一刀一劍,隨師父師兄踏上北上之行。


    離京多年,以知府之位、欽差之名歸家,算是光耀門楣之事。


    乘船迴去路上,伍德信看著高懸在船上的「欽差出行」旌旗,險些哭訴出聲。


    來時他百般低調,恨不得把自己藏在海中,就為保命。此番迴去,多艘大船隨行,南康衛、錦衣衛在列,更有鬆江衛南下支援,遠遠看去,船隻似是海上之島,格外威風。


    伍德信少有得感受到「欽差」的威名,一路行商避讓,補給先行。然沒幾日,他便膩歪海麵風景,轉而在船上轉悠。


    這艘官船是南康府本地船塢出產的船隻,搭配的武力係統不同於現役船隻,他人剛到甲板,正看到謝硯行師徒三人在船舷處。


    靠近了方才聽到江無眠在給另兩人講解,「……海上多是兩船相遇,靠近接舷,跨船作戰。投石機雖有,可考慮到戰船規模,能攜帶的石頭不多,設計略雞肋。」


    關於此事,白楚寒最有體會,「正是如此,海戰更注重機動性,鎮鰲船塢近來研製的船隻也以此為主。」


    「鎮鰲船塢設計想法走入死路,不若再換個法子,如何更有殺傷力地投擲長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