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學過律法一道,對其了解不深,治理時多是依靠身邊師爺,自己不多插手。


    這般不通曉律法之人,看完報紙,不論目的如何,多數主動學起大周律,又促進書坊在縣衙基層處的鋪張。


    更有人藉此以文會友。


    還是江無眠那點子,刊登來信!


    試想,誰不像讓自己的文章看法得到別人認可?


    念及本報主編輯是那位曾位列狀元的知府大人,文人書生心中更是備受鼓勵——能得江大人認可的文章,必有可取之處!


    故而書坊來信更多,不得不再招工處理此事。


    前段時間返聘的判詞師爺剛上工便被請入內,忙得腳不沾地,筆墨未有一刻休息。


    翻開前麵兩版,風格嚴謹的判詞撲麵而來,較江無眠考據的律法更多些。


    以文識人,江無眠從字裏行間看出這位師爺的謹慎行事,邊邊角角的法律都要記下,並在判決之中占有部分比重。


    這位判詞師爺選的信件正巧是兩種觀點,能引發熱議,又不至於對立,還正能切合當前大周的主流觀點——儒法之道,何去何從?


    以建元帝說,全都想要。


    無非是禦下工具,合手便用,不合手就丟,無甚好說的。


    儒法兩家自不會答應,勢必要把對麵一道按死。自家觀點不同,求其根源,仍在一脈。對麵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兩觀點明麵上無甚衝突,實則私底下打得不可開交。


    敢以此做文章,判詞師爺敢挑選這等觀點,嚐試實在大膽。


    「做事可靠謹慎,又富有冒險之意。」江無眠評道,「倒是難為他全身而退。」


    近來一期報紙說的仍是商隊之事,但江無眠仔細一瞧行文風格,挑眉問道:「書坊處請人寫稿?」


    前兩期全由府衙與書坊出人選題寫稿,這一期終於學會從外部請人,江無眠頓時有些欣慰。


    不完全靠他引領,領隊仍是為書坊挑選了適合的發展道路。


    如何不會生出欣慰之感?


    張榕感慨地透底道:「大人,這麽巴掌大的報紙,刊登一期給一兩銀子,還送樣刊!」


    再加些能堪比自個月俸!


    但一算價格,還真當得起,甚至於少了些。


    單算潤筆費,一錢至三錢銀子不等,請書生寫一文章,看文筆如何,稿費一兩到十兩不止。


    要說折子戲,好一點的都要十兩向上,百兩不止!


    書坊這兒出錢還算低了。


    江無眠開口建議道:「潤筆先定三兩,打好書坊名聲。」


    書坊不缺錢,隻差一炮而紅,能在整個行省甚至嶺南一道聞名的「盛名」。


    張師爺「嘶」了一聲,三兩銀子,這真是能比得上月俸了,心下琢磨自個要不要去投一份稿。


    伍德信也是震驚,一份報紙一錢銀子,文章潤筆費竟高達三兩,這還能賺錢?


    自然是有利潤的。


    江無眠還沒做過虧本買賣,想讓他虧錢,那必然不是為了錢才開設的買賣。


    近來兩月,書坊處沒牽扯至清洗之中,一心一意準備革新技術。


    鉛活字一經試驗,成功後立即投入產出,花費巨大,甚至要了江無眠不少私人投入。滾筒式印刷機也多製造了幾台,投入使用。


    照目前速度看,普通印刷印製一張紙的功夫,他們已經印完十張出來,這還是初時上任不熟悉機器的緣故。


    後來熟練,鉛活字也正式啟用,效率幾乎是在此基礎上翻三倍。這也是江無眠印刷特刊的底氣。


    何況,這兩月來,因南康府動盪頗大,江無眠又對本地封鎖極為嚴密,想打聽消息,最快的還是看報紙。


    所以,一來二去的,少了商隊這一大規模群體,多了諸多官員,收益竟是沒下降多少。


    伍德信迴過神來,略算了算,照書坊出貨速度,這應該是不賠本,甚至於是大賺特賺的!


    他手中也有一份報紙,今早剛到手的。


    這已是南康府的特色,自打他能活動,就買迴來看新鮮。


    前些日子,報紙由三錢銀子降到一錢銀子。小錢而已,伍德信掏出一兩買了十份,不說別的,就為便宜!


    京中一份邸報貴極,且無處能買,最多蹭一蹭伍次輔的渠道,再多是見不著了。南康府的報紙傳到北地去,價格翻幾番,一兩銀子一份都有人買!


    就為看個稀罕物件,私底下出十兩錢也無妨,誰讓京中不缺有錢的,就缺個樂子、好玩。


    近來局勢緊張,盯著南康府的大有人在,然有錦衣衛在,進出看守嚴密,想拿一手消息,不如看報。


    他臉色詭異,不由看向江無眠,這也在江欽差的算計之中?


    江欽差隻是信手為之,他點了點版麵,道:「舉辦一場有關『絲綢之路』相關主題的徵文。」


    韶遠縣每到四月,是附近有名的紡織月,每到這一月,家中忙完地中稻苗活計就要去忙著蠶蟲上簇,之後繅絲紡織,各地商隊聞風而來,聚集與此,帶來大筆生意。


    何嚐不是一種「絲綢之路」?


    今年出一點意外,阻礙商隊腳步,然江無眠隻要放出風聲去,蠶絲仍是低三成的價,保管有大把大把銀錢飛來。


    不管商隊背後有何等牽扯,這一次南康府商隊清理,幕後之人損失極大,必然要從其他地方找迴。


    正巧南康府遞個台階出來,諸多爭執礙不住賺錢生意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