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紡織一事,曾經的人力紡織換做現今的水力紡織,效率提高幾十倍之多。人力不能解決的問題,交與機械。


    將活字印刷交與機械,那便是活字印刷機。


    活字印刷機大致有兩種構造,一種鐵板衝壓、一種滾筒式。


    滾筒式較為簡單,鐵板衝壓涉及到的機括偏多,即便是江無眠也沒時間一一復刻,再者,考慮到能接受這種印刷方式的隻有水紋紙,無形之間提高印刷成本,不如滾筒式的簡單。


    「先做滾筒式,節省時間。」江無眠確定後,直接去找趙成。


    「裝版後放在底下,上麵是滾輪,蘸上墨在版上滾一圈,保證上墨均勻,不至於出現大片墨漬。」江無眠指著圖上結構道,「貼上紙張,再用幹淨滾輪滾上一遭,就能得到成品。」


    「可是能做?」


    不能做就隻能讓江無眠自己上了,但他最近忙著釣魚——查帳並核對土地真實所有人的情況。


    趙成在紙上推演一番,肯定道:「能做。」


    他仔細琢磨圖紙,同大人以前的設計有相似之處。


    同樣的流暢,每一處都是極簡線條,絕不會有任何多餘之處,且都有同一個發展方向——簡約、效率。


    為耕地而生的水田犁、織布而做的水力紡織機、眼前的滾筒印刷機……處處能看出節省人力、提高效率的影子。


    以新出的滾筒印刷為例,傳統的印刷需多人操作,且人力有限,換成機械,能做的事簡化成幾個步驟,大大節省時間不說,還能省出人手多增添幾條生產線。


    依照大人的設想,《南康月報》遲早會變成邸報一樣的「日報」,到那時一日一期,印上幾千上萬份,難道就靠這些人?


    完全不可能,南康府終歸是要種地的,人不可能脫離土地生活。


    這意味著投入的勞動力有限,隻能從別處想法子,活字印刷機便是出路。


    趙成將手上活計處理好,立刻投入研發之中。


    江無眠給趙成撥了部分研發費用,前有上萬兩的銀子花出去,這部分款項都是小事。


    第二期月報發行之後,gg費再跟上,源源不斷的金錢等著入帳,當前這些花費全是必須必要的前期投資。


    很快,《南康月報》第二期在碼頭上發放。


    此刻是大部分商隊收購完正要迴北地或者南下時,該買的人一個不落都買了幾份十幾份準備迴去送人,還有人找來書生謄抄了幾十份,總之是不缺這份邸報。


    然而這迴主要說的事是南康府的肥料、糧價相關,一聽標題與內容,將要離岸的商船都喊著讓報童趕忙送上船來。


    拿到二期月報,顧不得迴船艙,站在甲板上仔細研讀起來。


    對糧商而言,南康府的糧價就是他們的身家性命,與之相關的任何信息都不容錯過。


    這期月報果真如標題所言,一切糧食相關的都在月報上。


    肥料配方是老生常談,剩下的還有各縣產量提高、部分縣城因水災糧產下降、搶收期因雨水增多無法曬糧可去府上糧倉尋求官府幫助。


    官府統計的糧價、多數商隊收購的價格、碼頭糧倉的租金、商隊壓價收購疑似被官府列入黑名單。


    另外有新出的水田犁、冬日韶遠縣官學、私塾再開教學,其餘縣中正在考慮建設中……


    很多糧商著重看過糧價與其他商隊的收購價,這無疑是了解市場與競爭對手的大好機會!


    信息相對閉塞的時代,誰掌握了信息差就是掌握了財富,現在能有官府這一渠道向外披露,當然要抓緊時間了解並做出應對!


    最後是慣例gg版麵,書坊招人,要求諸多,崗位諸多,有意者可去商隊麵議。


    下麵是一串的崗位與要求,還寫明了工錢!


    不像上一版麵的gg,這是一則招聘信息,占據了二分之一的版麵,原因是招攬的工人繁多,隻要拿到報紙看到最後的人,都不會忽視這一則消息。


    如今韶遠縣碼頭的人流量越發龐大,有來此地碰碰運氣上工賺錢的,聽到這則消息,自然會想去看一眼。


    不過短短三日,書坊迎來一波勞工,這還不能算正式工,好歹印刷也算半個精細活,必須經受培訓才能上工。


    做成熟手後,就不必擔憂人手不足,預設目標無法實現這一問題。


    此番招工信息不僅解決了書坊缺人難題,還帶來了大筆生意。


    葉領隊為此還專門培訓了跑腿夥計,就為招待找上門來要登gg的商人。


    可她沒能料到,一則gg動則幾百上千兩的報價,竟能引來十幾個領隊競相爭奪!


    來競爭的領隊全是不差錢的商隊出來的,這點小錢買一則gg,在他們看來,是很合適的投入。


    君不見,眼前這個書坊投了gg,都能拉起來一支大商隊,源源不斷賺錢了!


    雖然因果關係比較錯誤,但最終月報終於迎來其他商隊的gg收入,不再是一味的補貼投錢。


    當然,也不能說是見到書坊這一例子,就盲目決定投入gg。


    商隊更看重月報的傳播能力,能讓商隊的名聲更上一層,拉來足夠多的購買人群,搶占市場先機。


    除此外,書商也找上門來。


    這是書坊緊急招人的原因。


    正常來講,大周書坊對接最多的不是印告示的縣衙,而是各類出版書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