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出任船長或教習都無所謂,有意思的是,在幾十年前憑一腔之勇迴到大周這份毅力。


    也不知當年返迴路線是否尚在,真能重走一遍,韶遠縣通往鄰國的海上航線與陸上商路都能開通,屆時與外界互通有無,新作物新香料新技術都要向韶遠縣湧來!


    趙主簿忍住激動,接過帶有江無眠個人私印的信件,告退後匆忙尋人遞信去了。


    他一離開,接到縣衙來信的衛所來人。


    人還沒看到,大嗓門已經在門口了,隻聽衛補之道:「恆陽,你給衛所弄來了幾艘戰船?」


    衛補之,謝硯行同窗的弟弟,不善科舉,於是去了軍營尋出路,如今也算出人頭地,出任衛所指揮僉事。


    原本要留下的是參軍,無奈薛文離開太久,要處理的事務太多,參軍一塊帶走去幹活了,剛建的南康衛所留給了熟人衛補之。


    江無眠呷一口茶潤喉,隻道:「衛僉事,你給錢還是戶部撥錢?」


    衛補之瞪著眼睛,「提錢生分了啊!」


    沒錢?那這兒也沒船!


    第065章 海田


    衙門裏官吏進進出出,聲音嘈雜,然衛補之一嗓子出來,力壓全場,聽得出衛所的錢的確不多了。


    江無眠一聽,請人入座上茶,聽衛補之怎麽編瞎話。


    衛補之渾不在意江無眠的態度,張口哭窮,「島上風大雨多,墾荒一事不成,唯有捕魚,風雨天無處出海,衛所無大船可用,一天三頓的糧食全靠買,銀子如流水地跑!」


    江無眠:「……」


    糊弄誰呢,山上的礦錢還有衛所一份,修建衛所的錢給的優惠價,今年韶遠縣糧食價不高,衛所花的不多。


    戶部撥錢加之本地有錢,減去餉銀與以上支出,衛所收入大於支出,隻是主事人摳門!


    「錢不夠也無妨。」江無眠聽得連連點頭,不待人打蛇隨棍上,又道,「來人教開船便是。」


    衛補之眼中爆出精光,想到民兵訓練時縣衙給教習的補貼,一日三頓飯不落,還有單人獨間小屋住宿,月俸不少,最後竟送來一把刀做謝禮。


    教陸步兵訓練給刀,水師訓練豈不是給船?!


    當即自薦道:「大侄子,你看叔成不成,隨白都督北征南戰,騎馬駕車開船不在話下,頂頂得好。你看,別的不要,最後隨便給幾艘船都行!」


    隨便給?幾艘?


    朝廷給的指揮僉事年俸都不夠買一艘船,好意思開口要幾艘?


    江無眠搖搖頭,「船沒得商量,頭一艘可半賣半送,衛所出人教導人開船,以此可抵船錢,另一半錢無論如何必須要給。」


    他解釋道:「船塢半是縣衙出錢半是私人,一應建造全是縣衙出貨出人,便是船匠亦屬縣衙撥錢,但有一樣東西不是,圖紙。」


    圖紙是江無眠出的,算做技術入股,故而他才說是船塢有一半屬於私人,給朝廷的錢可以用人力抵了,他個人要錢,誰來都不好使。


    衛補之又想砍價,試圖多出人少出錢。


    這迴帶的兵不多,每天閑的除了操練下水練水性外就是出海捕魚,多是吃幹飯沒事兒幹的,天天花錢,時間一長衛所也扛不住。


    然江無眠讓上迴的衙役帶人去船塢看新式船,看完樣品再迴來說要不要新船。


    待人走了,難得一見的蔣秋終於結束課程迴縣衙。


    「大人,本地商隊已集結完,過了年關即可出發。」蔣秋遞上一遝紙張,全是本地商隊詳細信息。


    江無眠粗略翻看完,對所有商隊有了大致印象,「以你之見,誰有機會成為我們的私人商隊?」


    趁韶遠縣發展之際,江無眠自然也要發展自己手中的力量,不然他打下的根基,全便宜別人,後悔都晚了!


    不出意外,南康府會是他以後晉升的根基,如同韓黨把持的塞北與邊疆之地、諸皇子試圖滲透的江南道、清流一派駐守的淮南道、謝黨敗走朝中退卻的西南之地……想立足朝中,他必須將嶺南道打造成自己的地盤。


    糧食一事上有水田犁與肥料,與海商一道上——碼頭建設完畢,又有大量貨物可出,再有船塢在此——隻差人到齊了沿海岸線出發,收割附近國家的財富與作物,增強底牌。


    蔣秋指著崖山商隊,「崖山商隊,人品無大錯,商隊帳房學習認真,可排前三。商隊曾有南下的海船,但在海難之中失去大半貨物與船員,多數錢用以撫恤水手家人,無錢購置船隻,無奈之下轉而成了陸商。」


    船隻問題不在話下,有了船塢又有新船,隻是排期問題,需等上一兩年。


    「崖山商隊領隊在船塢訂下兩艘船,正在尋水手,不出意外,兩年之後能轉為海商出海。」


    原因在資料中,船塢接的單子太多,出單日期已排到了五年後,短時間是不接了。


    崖山商隊下單速度快,即便如此,也是排到兩年後。


    「大人,您現在見崖山商隊領隊?」


    江無眠合上資料,「再等幾日,請人去醉流霞商議。」


    現在不著急,崖山商隊轉海商的水手和船都沒湊齊,縣衙這邊尚未與衛所達成共識,暫且等等,當務之急是海帶與生蠔養殖。


    野生海帶在岩石上,人工養殖多半在繩索或是竹材上。此事好說。嶺南道兩者都不缺,吩咐一聲自然能買到不少。


    難的是養殖區的選擇,需要滿足的條件挺多,江無眠還要多觀察一段時間,判斷當地的水流、暗潮、水下礁石等各類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