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韓黨謝黨爭得你死我活,謝硯行此等黨爭邊緣人貶謫至邊疆之地也就罷了,尚未入仕的江無眠直接不按流程入翰林院觀政,直把人弄到嶺南道赴任知縣!


    誰不知道嶺南道自古以來是流放之地,去了的官員少有迴到朝中再度任職。


    江無眠是少有的例外,前有水田犁,後有肥料,隻憑兩件事,他就有能耐調迴京城!


    又聽一老將軍道:「種田之事,一年四季在黃土裏打轉,嶺南兩季稻穀,如何有農閑上工時候?」


    這位老將軍一聽是種過地的,就是沒去過嶺南,不知道兩季稻的詳細情況。


    薛文拿出《報告》,給這位老將軍科普,「嶺南兩季稻穀,時間緊張,搶收完立刻翻地施肥育苗。有水田犁在,村中各戶列好時間,從縣衙租借。」


    韶遠縣現在不是單道水田犁了,它進化成三道並行的水田犁,縣衙還出租耕牛,牛的草料要村中自備。


    經一年多的修養建設,大部分農戶手中有錢,不缺租借的錢,能剩下時間及時耕種插秧才是重中之重。


    不然,耽誤的可是一季收成。


    三道水田犁速度是稱不上快,可它一次犁三壟地,總用時短啊,節省下的時間去堆肥除草上工賺錢。


    平日裏小孩上學、不到歲數的小孩交由家中老人帶著。


    可以說,從縣衙官吏到村寨百姓,無人空閑,皆在賺錢養家餬口。


    「平日裏忙,趕上插秧搶收,全要拚命幹活。」薛文還道,「人手不夠,知縣本人都要親自幹活。」


    他是指幾個師爺不在時,算帳寫文書之類的活,全部落在江無眠頭上。


    比起悶在屋裏寫公文辦公,江無眠寧願去廚房燒火做飯,和謝硯行不喜文書喜歡釀酒喝酒一樣。


    由此可見,江無眠真是親傳弟子。


    聽在朝臣耳中,那就是糧食大豐收,搶收不過來,知縣要帶頭搶收!


    建元帝頷首,這才是朕要點的狀元郎,科舉才華出眾,入仕執政有方。


    上任知縣未到兩年,韶遠縣已能豐產豐收,令當地百姓飽暖無憂。


    又興教化之舉,大善,大善!


    爭執不休的文官頓時停下,殿內嘈雜聲徹底消弭,隻見幾人將要起身上奏。


    有一人速度極快,搶在眾人麵前,高聲請示建元帝批準江南道使用肥料。


    用的理由更是巧妙,江南道與嶺南道相近,兩道之間有所往來。


    民間更是有商隊在韶遠縣購入肥料,已有相關經驗,上手不難。


    二來是兩道距離相近,氣候變化不大,想來肥料配置改動也不必太多,施肥方便。


    聽完後,大殿內不少人心裏直罵:胡說八道!


    第057章 碼頭


    大朝會上,群臣充分交換意見,聲震雲霄,隻差拳腳相加拔刀相向。


    最終,建元帝下旨,同意江南道試行肥料。


    此話一出,無疑是建元帝本人都認可肥料增產增收的效用。


    往年肥料增產有限,製作肥料又費時費力,並不討好,誰知新肥料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不過最不可置信的還是以韓昭鴻為首的韓黨。


    要說有了肥料,他們名下的土地能多產糧食,的確值得高興,錢多糧多,誰會不喜歡?


    可要看事情是誰弄出來的,但凡此事是韓黨中人弄出來的,韓昭鴻能直接請建元帝去看豐收景色!


    現在可好,事情背後是曾被韓黨趕出朝堂、遷怒打壓並不放在眼裏的小人物做的。


    水田犁還能有曲轅犁替代,新出的肥料能增產諸多,能替代它的東西根本沒聽說過。


    能阻攔肥料擴散到整個大周的,唯有它並不適應所有作物。


    那還有基肥,此物適用於各種土地,養地肥田,無正當理由,必須向全大周推廣。


    今日朝堂上的爭議,不過是拖延一二而已,並非長久之計。


    韓黨眾人擔憂、憤然、滿不在乎……麵色不一,爭端聲落幕,韓昭鴻淡然道:「為何拖延?」


    這……這不拖下去,功勞就被那混小子拿了,倒時升遷是一定的。


    雖說謝硯行是被牽連進去的,可在場人動手打壓是切實之事,沒仇都要結三分。


    江無眠那小子更是被流放到嶺南去,謝硯行那老狐狸能放過他們?


    更不可能。


    不趁著人弱小時壓下去,等人起復,被罷官流放院裏朝中的就要輪到自己了!


    與之沆瀣一氣的吏部尚書出聲道:「施肥增產豐收,勢必阻擋不成。我等與謝硯行針鋒相對已成事實,不若從中插手,先斷那小子一臂!」


    既然推行肥料是大勢所趨,順著來不就行了?


    江無眠雖是率先想出此個法子,真要能讓人用上,還不是靠他們的行動?


    全大周的土地按上等、中等、低等劃分,上等田地大多在達官顯貴之中,諸如在場之人。


    增產豐收之法,增加的還不是他們手中的財富?


    事由江無眠帶頭,接下來的發展可由不得他!


    這一點江無眠當然清楚,畢竟大周國庫的金錢主要來源於農業和商業發展。


    農業是重中之重,一旦農業產出增加,土地兼併、圈地運動自然而然會出現,此事不可避免。


    這就要靠官府管控,打壓豪強,分割土地,保證土地能切實落在百姓手中。


    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必然是發展商業,用足夠的利潤吸引人,放棄土地產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