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關係再好些,學徒甚至能為師父養老送終,處理百年身後事。
於是江無眠喊來張榕,「張師爺,準備一張再招人的告示。」
張榕忙得昏頭昏腦,反應慢了半拍,「造紙作坊不是剛招滿人?」
還要用人?那寨子都住不下了!
江無眠扶額,讓他緩了緩,才道:「非是造紙,是準備燒陶瓷窯爐的……學徒。」
學徒?
張榕想了想大周學徒的情況,心下瞭然,「大人,學徒按平常的規矩定嗎?」
江無眠搖頭,「燒製陶瓷要求高。選幾個行事踏實的,手巧一些的。先做三年學徒,由縣衙提供吃住。出師後為韶遠縣工作六年,期間不得為其他人服務。」
「六年之內,縣衙正常結算工錢。六年之後,任君去留。」
江無眠釘死這幾條規矩,讓張師爺迴去潤色一番再貼出去。
張師爺在自家大人身上學到了一點,招人也不是亂招收的,過了初步測試的人才能進入下一步。
江無眠看過一遍流程,不見大問題就離開了,他要去看看桑樹和蠶種情況。
作為知縣,勸課農桑是職責所在。而在四月,韶遠縣這裏的蠶已上簇完了。
所謂的上簇是種說法,蠶簇是一種工具,家蠶用來吐絲結繭。
韶遠縣裏家家戶戶養了蠶的,都會用稻草、木頭、竹子等編織成一種結,上尖下窄,遠看類山,又稱為「蠶山」。
蠶要上山,是為了避免受到蠶的屎尿汙染,保證吐出的絲嶄新潔白,不易腐朽。
江無眠直接去了寨子,論養蠶,當地人實在是專業。
康寨主見他過來,喜笑顏開地迎上前去。
江知縣每次來不是送作坊就是送肥料,寨子裏的人對其印象頗深,又有前任知縣的對比在,誰見了江知縣都想送人一把菜一捆甘蔗一罈子荔枝的。
「江知縣,您今兒來看雙寨作坊?」
江無眠搖頭,問道:「康寨主,上迴來此,本官見寨中有養蠶的痕跡,不知可是能前去一觀?」
康寨主樂了,拍著胸膛保證,「江知縣,您看得真仔細,寨子裏一直養蠶繅絲。您若是不嫌棄,草民家中就有養蠶。」
康家房中,蠶山上爬滿密密麻麻的蠶繭,如同蜂巢中堆積的白色蟲蛹。不僅是蠶山上,平地上、角落裏、房樑上、木板上全有一小團一小團的白色蠶蛹。
江無眠深覺眼神太好也是煩惱,即便沒有密集恐懼症,在此情形下也要生生犯了。
他半垂眼眸盯著蠶山下麵的地,沒管心頭湧上的陣陣不適,問道:「不知寨中用來繅絲織造絲綢還是直接賣生絲?」
康寨主家養的蠶多,整個院中隻留下了足夠兩人過去的道,其他地方全是蠶山。
他迴憶一番康寨主家中布置,未發現有能放置織機的地方。
康寨主嘆口氣,「大人,您瞧見了。有這麽多蠶蛹要抽絲剝繭,隻憑草民一家根本趕不及,晚上又不捨得點油燈,隻能抓緊時間賣生絲換錢。私底下留些織成絲綢,等北方商隊來了再賣。」
江無眠沉吟片刻,略冒昧地問:「康寨主,寨中繅絲是生是熟?」
他突然如此一問,倒是讓康寨主格外詫異,臉色頓時露出端倪。
此前都知道,新來的知縣是位北地人,不知為何來了嶺南道。
南北之間縱橫千裏,風俗各異,想融到當地並非易事,何況聽說這還是個狀元郎!
這等人在康寨主眼中,知道韶遠縣有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就是好的,何況是了解甚至是精通?
前任知縣就不提了,說那一直來買絲的商隊,領隊都有可能不清楚「生熟」出來的絲有甚差別。
這是寨子裏秘密,也是他們更好處理蠶絲的一種方式。
事關重大,知曉寨子繅絲秘密的人都死死瞞著。
難道是有人在外提到被知縣大人聽到了?
康寨主下意識皺眉,又很快反應過來,眼前還有個難糊弄的知縣。
江無眠像是未察覺到康寨主的異況,繼續道:「繅絲是人手抽絲,不用繅車?」
聽他揭過一茬,康寨主心虛地「哎」了幾聲,「繅車是有,寨中還在輪流使用,還有幾日輪到草民家中。」
寨中養蠶人家不少,繅車幾乎是兩家共用。
康寨主領著江無眠去看繅車,這又沒什麽秘密可言,嶺南道養蠶家中皆會。
人工抽絲剝繭耗時耗力,使用繅車也能減免部分時間,但有繅車輔助也不算很快,大部分工作仍是要人承擔。
以江無眠的了解,從結繭開始到抽絲之前有多道工序,挑揀蠶繭、清理蠶繭表麵雜亂的蠶絲、將蠶繭放置在熱水中熬煮、反覆增添冷水讓蠶繭受熱均勻。
以上皆是抽絲前的準備,尤其是添水環節,更是講究水質,水清是最為重要的。
農家抽絲剝繭倒是沒太講究,隻要是現挑的幹淨水都能用。
截止此時,才輪到使用繅車抽絲。大周的繅車是手搖式,通過交叉卷繞的方式使絲絞分層,從而達到抽絲的目的。
江無眠看著眼前這架頗為笨重的繅車,迴憶一番傳統繅車落幕前最為輝煌的技術——腳踏繅車,很是頭疼地迴了縣衙。
腳踏繅車具體什麽結構?
第048章 繅車
繅車能節省部分時間,江無眠仍嫌棄它的功率不夠迅速。
於是江無眠喊來張榕,「張師爺,準備一張再招人的告示。」
張榕忙得昏頭昏腦,反應慢了半拍,「造紙作坊不是剛招滿人?」
還要用人?那寨子都住不下了!
江無眠扶額,讓他緩了緩,才道:「非是造紙,是準備燒陶瓷窯爐的……學徒。」
學徒?
張榕想了想大周學徒的情況,心下瞭然,「大人,學徒按平常的規矩定嗎?」
江無眠搖頭,「燒製陶瓷要求高。選幾個行事踏實的,手巧一些的。先做三年學徒,由縣衙提供吃住。出師後為韶遠縣工作六年,期間不得為其他人服務。」
「六年之內,縣衙正常結算工錢。六年之後,任君去留。」
江無眠釘死這幾條規矩,讓張師爺迴去潤色一番再貼出去。
張師爺在自家大人身上學到了一點,招人也不是亂招收的,過了初步測試的人才能進入下一步。
江無眠看過一遍流程,不見大問題就離開了,他要去看看桑樹和蠶種情況。
作為知縣,勸課農桑是職責所在。而在四月,韶遠縣這裏的蠶已上簇完了。
所謂的上簇是種說法,蠶簇是一種工具,家蠶用來吐絲結繭。
韶遠縣裏家家戶戶養了蠶的,都會用稻草、木頭、竹子等編織成一種結,上尖下窄,遠看類山,又稱為「蠶山」。
蠶要上山,是為了避免受到蠶的屎尿汙染,保證吐出的絲嶄新潔白,不易腐朽。
江無眠直接去了寨子,論養蠶,當地人實在是專業。
康寨主見他過來,喜笑顏開地迎上前去。
江知縣每次來不是送作坊就是送肥料,寨子裏的人對其印象頗深,又有前任知縣的對比在,誰見了江知縣都想送人一把菜一捆甘蔗一罈子荔枝的。
「江知縣,您今兒來看雙寨作坊?」
江無眠搖頭,問道:「康寨主,上迴來此,本官見寨中有養蠶的痕跡,不知可是能前去一觀?」
康寨主樂了,拍著胸膛保證,「江知縣,您看得真仔細,寨子裏一直養蠶繅絲。您若是不嫌棄,草民家中就有養蠶。」
康家房中,蠶山上爬滿密密麻麻的蠶繭,如同蜂巢中堆積的白色蟲蛹。不僅是蠶山上,平地上、角落裏、房樑上、木板上全有一小團一小團的白色蠶蛹。
江無眠深覺眼神太好也是煩惱,即便沒有密集恐懼症,在此情形下也要生生犯了。
他半垂眼眸盯著蠶山下麵的地,沒管心頭湧上的陣陣不適,問道:「不知寨中用來繅絲織造絲綢還是直接賣生絲?」
康寨主家養的蠶多,整個院中隻留下了足夠兩人過去的道,其他地方全是蠶山。
他迴憶一番康寨主家中布置,未發現有能放置織機的地方。
康寨主嘆口氣,「大人,您瞧見了。有這麽多蠶蛹要抽絲剝繭,隻憑草民一家根本趕不及,晚上又不捨得點油燈,隻能抓緊時間賣生絲換錢。私底下留些織成絲綢,等北方商隊來了再賣。」
江無眠沉吟片刻,略冒昧地問:「康寨主,寨中繅絲是生是熟?」
他突然如此一問,倒是讓康寨主格外詫異,臉色頓時露出端倪。
此前都知道,新來的知縣是位北地人,不知為何來了嶺南道。
南北之間縱橫千裏,風俗各異,想融到當地並非易事,何況聽說這還是個狀元郎!
這等人在康寨主眼中,知道韶遠縣有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就是好的,何況是了解甚至是精通?
前任知縣就不提了,說那一直來買絲的商隊,領隊都有可能不清楚「生熟」出來的絲有甚差別。
這是寨子裏秘密,也是他們更好處理蠶絲的一種方式。
事關重大,知曉寨子繅絲秘密的人都死死瞞著。
難道是有人在外提到被知縣大人聽到了?
康寨主下意識皺眉,又很快反應過來,眼前還有個難糊弄的知縣。
江無眠像是未察覺到康寨主的異況,繼續道:「繅絲是人手抽絲,不用繅車?」
聽他揭過一茬,康寨主心虛地「哎」了幾聲,「繅車是有,寨中還在輪流使用,還有幾日輪到草民家中。」
寨中養蠶人家不少,繅車幾乎是兩家共用。
康寨主領著江無眠去看繅車,這又沒什麽秘密可言,嶺南道養蠶家中皆會。
人工抽絲剝繭耗時耗力,使用繅車也能減免部分時間,但有繅車輔助也不算很快,大部分工作仍是要人承擔。
以江無眠的了解,從結繭開始到抽絲之前有多道工序,挑揀蠶繭、清理蠶繭表麵雜亂的蠶絲、將蠶繭放置在熱水中熬煮、反覆增添冷水讓蠶繭受熱均勻。
以上皆是抽絲前的準備,尤其是添水環節,更是講究水質,水清是最為重要的。
農家抽絲剝繭倒是沒太講究,隻要是現挑的幹淨水都能用。
截止此時,才輪到使用繅車抽絲。大周的繅車是手搖式,通過交叉卷繞的方式使絲絞分層,從而達到抽絲的目的。
江無眠看著眼前這架頗為笨重的繅車,迴憶一番傳統繅車落幕前最為輝煌的技術——腳踏繅車,很是頭疼地迴了縣衙。
腳踏繅車具體什麽結構?
第048章 繅車
繅車能節省部分時間,江無眠仍嫌棄它的功率不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