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遠縣的江知縣,他同樣招惹不起,還不敢明麵上送禮,偷偷摸摸去也不太可能,哪頭的路都堵死了。
孫掌櫃一臉焦急,臉上褶子都泛著苦澀,「老朽哪兒能不知道先停一停!可商隊許處去了一批貨,要的急,正催著運過去!」
要粘土是為封窯爐悶炭火,每年雨勢大,衝垮不少窯爐,年年需重檢。
今年更是許的多了些,要的多,工期比較趕,這邊就得交土。
徐帳房臉色一變,買土的銀子已是進了兩人口袋,想補全是不能的。
家家商隊都忙著尋人買土,他們就算捧著銀子去買,單子也要排到一兩月後了。
那會兒別說買土了,商隊都要準備出發賣木炭去了,他們金絲木炭商隊還在那眼巴巴地等土!
帳房一咬牙,「緊要的不是錢,是土!有一夥計的兄弟在裏麵幹活,拿錢去買通人,勻出一半的土來!」
孫掌櫃心中焦急,想想沒有其他法子能變出所需的粘土來。
韶遠縣就這一塊粘土,因靠近平清縣,他們還在靠近平清縣這邊挖土,試圖在本縣內找出粘土。
結果……看今天急得上火模樣也知,當年並未發現新粘土礦。
「先去試著!」不試也不行了,山上燒炭的急著要修補窯爐,必須拿出足夠的土來。
徐帳房當晚找到那夥計,許以重利,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之後,事情落在了田浩身上。
之後便是田浩夥同外人過篩摻土,偷運出去一半的粘土,結果沒幹幾天,被江無眠發現,摸排一遍把人押入牢房。
江無眠:「……」
能對人許下重利,為何不直接加錢再買?
那能一樣嗎?
花錢籠絡夥計和花錢買急需的粘土,非是同等量級的錢。
前者是小出一筆銀子獲得三倍利潤,後者是出十倍的錢得到正常量的貨,前前後後差的銀子多!
自然,出的錢越少,遭受的風險越大,如今被江無眠捉住錯漏之處,那可能存在的風險化作必然存在的問題。
寫完供詞畫押,又將人押送迴牢房。
江無眠想了想,事情畢竟牽扯到平清縣知縣身上,需要知府決斷,然而他當日提了條件,京中還未有消息傳來,不若再等兩日。
若是換了知府,此事他還能壓上一壓,直接等恩師來後再處理。
若是皇帝不準,再交與薛文查探,總之不會落在現任知府與隔壁平清縣知縣身上。
事已至此,他能參與的部分已然落幕,又轉迴商隊身上。
胡征帶來的商隊在韶遠縣掀起一陣風潮,商隊帶來的布匹雖沒有嶺南當地蠶絲織品精緻,然而來自京城的花樣的確引起一陣潮流。
而胡征同樣滿意收購的物品,雖沒能和江知縣達成共識,但此行商隊的部分目標已達成,剩下半個等他自土族迴來自然能完成。
江無眠得知胡征此行目標後若有所思,再度請人用飯,席間談及一件事情,「胡家商隊可願在本地開設商鋪?縣中情形不再多言,大部分鋪麵已空置下來,若是胡家有意購置商鋪,能先行挑選位置。」
胡征一愣,畢竟胡家已在平清縣安置了酒樓,說是半個店鋪也不為過,隻不過更多的是吃食之類,其餘方麵涉及不多。
韶遠縣與平清縣相隔不遠,再度開個商鋪,未免有浪費之嫌。
「並非酒樓。」江無眠示意他看看現在坐的地方,這兒是醉流霞,又有他的方子在,誰能爭得過醉流霞?
「是正兒八經的商鋪,專營店鋪、雜貨鋪都可,用以收購韶遠縣以及山中其他百姓的特產。這就不必每次千裏迢迢進山奔波,便是耽誤了一時,有商鋪立著,不耽誤收貨。」
像是胡家這般的商隊,一向不會在外省多設店鋪,浪費不說,還沒多大用處。
尤其是嶺南道,地處偏遠,京中有事,傳到這裏也該塵埃落定,多設置鋪子有什麽用?
再有個現實原因,地方太窮,開個鋪子的本錢收不迴來,還要本家貼補,虧本買賣誰想做?
算下來,耗時耗力,費人費錢,無甚好處,實在是過於不劃算。
胡征猶疑著,江無眠的條件太過為難,他想拒絕可又心有所求,不知如何推拒。
「僅是提議而已,不必為難。」江無眠輕描淡寫揭過這茬,又提道,「胡家商隊多年與山中百姓往來,本官身為知縣,對此知之甚少,不知胡領隊可否說上一二?」
本來讓人在韶遠縣也僅僅是隨口一提的建議,實際上他更想從胡征口中了解這些在山嶺之中生活的百姓。
據說山中有百族,這說的是嶺南道的山,韶遠縣裏的山不至於容納下如此多的百姓。
然而他在縣中很少見到山裏的百姓,縣誌中提到過,可相關記載較少,野史記載又難以判定真假,不如問過真正接觸的人。
胡征心下鬆口氣,看出江無眠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要問的還是縣中百姓,不過說些不是機密的風土人情而已。
又有陸掌櫃吩咐人送上一份糖醋排骨,酸甜可口的香味之中,兩人熱絡起來。
酒足飯飽,各迴各家。不料次日一早,竟又在城門處碰見。
「胡領隊?」江無眠看著一行人大車小車地向城外走,意識到今日是胡家商隊進山的日子。
「江知縣?您也出城?」胡征和胡晨同時向後轉頭。
孫掌櫃一臉焦急,臉上褶子都泛著苦澀,「老朽哪兒能不知道先停一停!可商隊許處去了一批貨,要的急,正催著運過去!」
要粘土是為封窯爐悶炭火,每年雨勢大,衝垮不少窯爐,年年需重檢。
今年更是許的多了些,要的多,工期比較趕,這邊就得交土。
徐帳房臉色一變,買土的銀子已是進了兩人口袋,想補全是不能的。
家家商隊都忙著尋人買土,他們就算捧著銀子去買,單子也要排到一兩月後了。
那會兒別說買土了,商隊都要準備出發賣木炭去了,他們金絲木炭商隊還在那眼巴巴地等土!
帳房一咬牙,「緊要的不是錢,是土!有一夥計的兄弟在裏麵幹活,拿錢去買通人,勻出一半的土來!」
孫掌櫃心中焦急,想想沒有其他法子能變出所需的粘土來。
韶遠縣就這一塊粘土,因靠近平清縣,他們還在靠近平清縣這邊挖土,試圖在本縣內找出粘土。
結果……看今天急得上火模樣也知,當年並未發現新粘土礦。
「先去試著!」不試也不行了,山上燒炭的急著要修補窯爐,必須拿出足夠的土來。
徐帳房當晚找到那夥計,許以重利,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之後,事情落在了田浩身上。
之後便是田浩夥同外人過篩摻土,偷運出去一半的粘土,結果沒幹幾天,被江無眠發現,摸排一遍把人押入牢房。
江無眠:「……」
能對人許下重利,為何不直接加錢再買?
那能一樣嗎?
花錢籠絡夥計和花錢買急需的粘土,非是同等量級的錢。
前者是小出一筆銀子獲得三倍利潤,後者是出十倍的錢得到正常量的貨,前前後後差的銀子多!
自然,出的錢越少,遭受的風險越大,如今被江無眠捉住錯漏之處,那可能存在的風險化作必然存在的問題。
寫完供詞畫押,又將人押送迴牢房。
江無眠想了想,事情畢竟牽扯到平清縣知縣身上,需要知府決斷,然而他當日提了條件,京中還未有消息傳來,不若再等兩日。
若是換了知府,此事他還能壓上一壓,直接等恩師來後再處理。
若是皇帝不準,再交與薛文查探,總之不會落在現任知府與隔壁平清縣知縣身上。
事已至此,他能參與的部分已然落幕,又轉迴商隊身上。
胡征帶來的商隊在韶遠縣掀起一陣風潮,商隊帶來的布匹雖沒有嶺南當地蠶絲織品精緻,然而來自京城的花樣的確引起一陣潮流。
而胡征同樣滿意收購的物品,雖沒能和江知縣達成共識,但此行商隊的部分目標已達成,剩下半個等他自土族迴來自然能完成。
江無眠得知胡征此行目標後若有所思,再度請人用飯,席間談及一件事情,「胡家商隊可願在本地開設商鋪?縣中情形不再多言,大部分鋪麵已空置下來,若是胡家有意購置商鋪,能先行挑選位置。」
胡征一愣,畢竟胡家已在平清縣安置了酒樓,說是半個店鋪也不為過,隻不過更多的是吃食之類,其餘方麵涉及不多。
韶遠縣與平清縣相隔不遠,再度開個商鋪,未免有浪費之嫌。
「並非酒樓。」江無眠示意他看看現在坐的地方,這兒是醉流霞,又有他的方子在,誰能爭得過醉流霞?
「是正兒八經的商鋪,專營店鋪、雜貨鋪都可,用以收購韶遠縣以及山中其他百姓的特產。這就不必每次千裏迢迢進山奔波,便是耽誤了一時,有商鋪立著,不耽誤收貨。」
像是胡家這般的商隊,一向不會在外省多設店鋪,浪費不說,還沒多大用處。
尤其是嶺南道,地處偏遠,京中有事,傳到這裏也該塵埃落定,多設置鋪子有什麽用?
再有個現實原因,地方太窮,開個鋪子的本錢收不迴來,還要本家貼補,虧本買賣誰想做?
算下來,耗時耗力,費人費錢,無甚好處,實在是過於不劃算。
胡征猶疑著,江無眠的條件太過為難,他想拒絕可又心有所求,不知如何推拒。
「僅是提議而已,不必為難。」江無眠輕描淡寫揭過這茬,又提道,「胡家商隊多年與山中百姓往來,本官身為知縣,對此知之甚少,不知胡領隊可否說上一二?」
本來讓人在韶遠縣也僅僅是隨口一提的建議,實際上他更想從胡征口中了解這些在山嶺之中生活的百姓。
據說山中有百族,這說的是嶺南道的山,韶遠縣裏的山不至於容納下如此多的百姓。
然而他在縣中很少見到山裏的百姓,縣誌中提到過,可相關記載較少,野史記載又難以判定真假,不如問過真正接觸的人。
胡征心下鬆口氣,看出江無眠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要問的還是縣中百姓,不過說些不是機密的風土人情而已。
又有陸掌櫃吩咐人送上一份糖醋排骨,酸甜可口的香味之中,兩人熱絡起來。
酒足飯飽,各迴各家。不料次日一早,竟又在城門處碰見。
「胡領隊?」江無眠看著一行人大車小車地向城外走,意識到今日是胡家商隊進山的日子。
「江知縣?您也出城?」胡征和胡晨同時向後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