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幹三日,不成。原因,水汽太多。
陰幹五日,稍成。原因,勘察不嚴,曬裂,需注意陽光。
陰幹……」
一連數條,沒聽到成功的東西,失敗原因反倒是形形色色,讓林師爺開了眼界——他煉製東西永遠都是炸鼎,從未見過別的失敗理由。
金不換蹲在開裂的水泥路前,憂愁道:「林少遲,我拿它去見江大人,江大人會不會命人把我趕出縣衙?」
他身前整塊水泥路已然開裂,顯然是不合格的東西。
林師爺也發愁,「按大人給的方子,水泥配比是正確的。金不換,你換個火候試試?」
研製水泥用熟料,需要用火燒過一遍才能製作。
如何正確燒製材料,把握火候,是金不換的拿手好戲,被林師爺質疑,他頓時翻個白眼。
若叫江無眠看到,一定認為此人肯定是混吃混喝過來騙錢的,這金不換哪兒還有端著的那高人風範?
金不換耷拉著眉眼道:「水泥就這麽燒!江大人來了……江大人來了也是這麽燒!火候再高,它在窯爐裏當場化成灰,低下去了燒不成,它不熟!」
說到自己領域的事,金不換顯然挺直腰板,硬氣起來。
大周沒溫度計,燒製火候溫度全靠窯爐師傅掌握。金不換煉丹一煉幾十年,火苗一起,他就知道這火能燒成多大,該往裏麵添多少柴火。
林師爺知他本事,不在火候上挑毛病,「不在火上,肯定也不在料上,莫非是在天氣上?」
他的思路是,金不換說的火候肯定沒錯,江無眠的配方一定不會出錯,兩方都沒錯,那肯定是環境有問題。
韶遠縣近來多雨,少有的幾天晴天曬了曬,水泥又裂開,和眼前這塊地裂開的情形不一樣。
金不換想了想,搖頭,「老道見過曬裂的,水泡軟的東西,沒見過水能泡裂開的泥地。」
他得承認,水泥這個新東西,他沒學透徹,還得請專業人士來看。
「請江大人過眼一看!」
第029章 水泥
難得晴天,江無眠尚未去城外查看聚集地情況,先被拉到郊外煉丹別院——又名化工研究院——看水泥。
江無眠看了一眼水泥,又看了下愁眉苦臉的燒泥二人組,心道一定要留下金不換,這是行走的溫度計!
製作水泥的難點不在配方配比上,而是火候,沒有溫度計衡量的時代,一切全靠窯爐師傅經驗,出的好不好、燒的成不成,全是窯爐師傅一人把握。
金不換奇就奇在,他本人煉丹多年,對火候有詭異直接,能多放一根秸稈絕不添柴,說是多大火多少溫度就是多少,誤差不會偏出一個巴掌數!
江無眠本人倒在這一步,他懂工藝理論,實踐這玩意需要時間培養手感,不巧了,他公務在身,隻好找外援來。
外援此刻分外不解。
金不換跟在江無眠身後,看他翻弄水泥熟料,石灰石,黃泥這些東西,又不見任何挫敗或者惱怒地蹲下去觀察開裂的水泥,邊看邊上手觀察。
一言不發的模樣,看的人心中不免七上八下。
金不換戳林師爺,使勁沖江無眠的方向努嘴:你們家大人,滿不滿意?給個話說,安靜得老道心底發怵!
在此之前,他對江無眠的印象無非是話少、錢多、會敗家的知縣,噢,還得加上一條,奇思妙想比較多。
路上,金不換與林師爺交流過,從江無眠小時候說到韶遠縣知縣,林師爺說他們大人好說話,麵上冷了點但心熱,能做的事從不推辭,對手下也是出名的大方。
真正碰上,麵冷、大方能看出來,心熱……相處時間短,瞧不出什麽。
但從他做的事看,心的確熱。
隻是安靜時,金不換總覺得是自己犯事了,江無眠給他一點時間反思,誰先吭聲就是得算帳了。
林師爺假裝地上裂開的水泥形成了星鬥倒懸圖,看得認真出神。
「金道長。」安靜室內,江無眠突然出聲,把金不換喊得一個機靈。
「哎。大人,您怎麽看?」金不換條件反射脫口而出。
林師爺與江無眠陡然沉默一瞬,這語調過於諂媚,以至於江無眠心底的高人形象驟然崩塌,碎得一地玻璃渣。
他緩了緩,金不換沒發覺瞬間的異樣停頓,隻聽江無眠道:「……燒得正好。」
金不換正在反思自己是哪一條沒學到位,是多寫了一部分材料謊報預算還是有一天吃飯把油滴紙上被發現了?
猝然聽聞江無眠這句話,首先反應過來江大人這是諷刺還是氣懵了?
「啊、是……是尚可、尚可。」摸不清何意,金不換下意識附和。
正好?裂成八瓣都能說正好?!江大人這……這要的什麽?
金不換瞥著水泥上的裂縫,實在想不到風一吹太陽一曬皴裂成如此模樣的東西能代替砂漿給城牆抹麵!
它放地上走都嫌硌腳,給城牆抹麵是嫌牆體坍塌還不快?
叫的什麽好?
江無眠在地上框出正方形,三人合力挖出地基,上麵先鋪一層砂石,再將水泥、沙子、石子按比例混合,最後抹平。
「注意陰幹,用草蓆蓋上,每日澆水。韶遠縣的太陽太大,最近一晴天,溫度上來,水分蒸發太快,水泥會幹裂。」江無眠拍拍衣袍上沾染的灰塵沙子,起身叮囑金不換。
金不換捋著鬍子,翻出近些天的記錄,恍然大悟。
陰幹五日,稍成。原因,勘察不嚴,曬裂,需注意陽光。
陰幹……」
一連數條,沒聽到成功的東西,失敗原因反倒是形形色色,讓林師爺開了眼界——他煉製東西永遠都是炸鼎,從未見過別的失敗理由。
金不換蹲在開裂的水泥路前,憂愁道:「林少遲,我拿它去見江大人,江大人會不會命人把我趕出縣衙?」
他身前整塊水泥路已然開裂,顯然是不合格的東西。
林師爺也發愁,「按大人給的方子,水泥配比是正確的。金不換,你換個火候試試?」
研製水泥用熟料,需要用火燒過一遍才能製作。
如何正確燒製材料,把握火候,是金不換的拿手好戲,被林師爺質疑,他頓時翻個白眼。
若叫江無眠看到,一定認為此人肯定是混吃混喝過來騙錢的,這金不換哪兒還有端著的那高人風範?
金不換耷拉著眉眼道:「水泥就這麽燒!江大人來了……江大人來了也是這麽燒!火候再高,它在窯爐裏當場化成灰,低下去了燒不成,它不熟!」
說到自己領域的事,金不換顯然挺直腰板,硬氣起來。
大周沒溫度計,燒製火候溫度全靠窯爐師傅掌握。金不換煉丹一煉幾十年,火苗一起,他就知道這火能燒成多大,該往裏麵添多少柴火。
林師爺知他本事,不在火候上挑毛病,「不在火上,肯定也不在料上,莫非是在天氣上?」
他的思路是,金不換說的火候肯定沒錯,江無眠的配方一定不會出錯,兩方都沒錯,那肯定是環境有問題。
韶遠縣近來多雨,少有的幾天晴天曬了曬,水泥又裂開,和眼前這塊地裂開的情形不一樣。
金不換想了想,搖頭,「老道見過曬裂的,水泡軟的東西,沒見過水能泡裂開的泥地。」
他得承認,水泥這個新東西,他沒學透徹,還得請專業人士來看。
「請江大人過眼一看!」
第029章 水泥
難得晴天,江無眠尚未去城外查看聚集地情況,先被拉到郊外煉丹別院——又名化工研究院——看水泥。
江無眠看了一眼水泥,又看了下愁眉苦臉的燒泥二人組,心道一定要留下金不換,這是行走的溫度計!
製作水泥的難點不在配方配比上,而是火候,沒有溫度計衡量的時代,一切全靠窯爐師傅經驗,出的好不好、燒的成不成,全是窯爐師傅一人把握。
金不換奇就奇在,他本人煉丹多年,對火候有詭異直接,能多放一根秸稈絕不添柴,說是多大火多少溫度就是多少,誤差不會偏出一個巴掌數!
江無眠本人倒在這一步,他懂工藝理論,實踐這玩意需要時間培養手感,不巧了,他公務在身,隻好找外援來。
外援此刻分外不解。
金不換跟在江無眠身後,看他翻弄水泥熟料,石灰石,黃泥這些東西,又不見任何挫敗或者惱怒地蹲下去觀察開裂的水泥,邊看邊上手觀察。
一言不發的模樣,看的人心中不免七上八下。
金不換戳林師爺,使勁沖江無眠的方向努嘴:你們家大人,滿不滿意?給個話說,安靜得老道心底發怵!
在此之前,他對江無眠的印象無非是話少、錢多、會敗家的知縣,噢,還得加上一條,奇思妙想比較多。
路上,金不換與林師爺交流過,從江無眠小時候說到韶遠縣知縣,林師爺說他們大人好說話,麵上冷了點但心熱,能做的事從不推辭,對手下也是出名的大方。
真正碰上,麵冷、大方能看出來,心熱……相處時間短,瞧不出什麽。
但從他做的事看,心的確熱。
隻是安靜時,金不換總覺得是自己犯事了,江無眠給他一點時間反思,誰先吭聲就是得算帳了。
林師爺假裝地上裂開的水泥形成了星鬥倒懸圖,看得認真出神。
「金道長。」安靜室內,江無眠突然出聲,把金不換喊得一個機靈。
「哎。大人,您怎麽看?」金不換條件反射脫口而出。
林師爺與江無眠陡然沉默一瞬,這語調過於諂媚,以至於江無眠心底的高人形象驟然崩塌,碎得一地玻璃渣。
他緩了緩,金不換沒發覺瞬間的異樣停頓,隻聽江無眠道:「……燒得正好。」
金不換正在反思自己是哪一條沒學到位,是多寫了一部分材料謊報預算還是有一天吃飯把油滴紙上被發現了?
猝然聽聞江無眠這句話,首先反應過來江大人這是諷刺還是氣懵了?
「啊、是……是尚可、尚可。」摸不清何意,金不換下意識附和。
正好?裂成八瓣都能說正好?!江大人這……這要的什麽?
金不換瞥著水泥上的裂縫,實在想不到風一吹太陽一曬皴裂成如此模樣的東西能代替砂漿給城牆抹麵!
它放地上走都嫌硌腳,給城牆抹麵是嫌牆體坍塌還不快?
叫的什麽好?
江無眠在地上框出正方形,三人合力挖出地基,上麵先鋪一層砂石,再將水泥、沙子、石子按比例混合,最後抹平。
「注意陰幹,用草蓆蓋上,每日澆水。韶遠縣的太陽太大,最近一晴天,溫度上來,水分蒸發太快,水泥會幹裂。」江無眠拍拍衣袍上沾染的灰塵沙子,起身叮囑金不換。
金不換捋著鬍子,翻出近些天的記錄,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