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來,可不就是謠言。
他年紀最長,見多識廣,清楚謠言惑眾的危害。
不及時辟清,於名聲有礙,日後容易被禦史參上一本,官途無亮啊!
趙成迴憶著說法,「打碼頭直走,過三裏遠東拐,再行十丈,有一家酒肆。酒肆老丈與一人爭吵,那人想來當衙役,老丈不允,爭吵間道出因由。」
碼頭是說亂黨用來運糧食的那個小碼頭,距離縣衙不算近。
今日趙成任務是去丈量土地邊界,畫韶遠縣地形圖,耽擱不少時間,收工時天見星子。
按正常路線迴縣衙趕不上晚飯,抄近道走的。
誰知這麽一走,走出了新消息。
江無眠本人也沒想到,事情真相如此離譜。
想來是前段時間抄家殺人太過,給人留的印象太兇,以至於百姓自發畏懼,明麵不敢議論,私下裏卻流言蜚語不斷,傳來傳去變了意味。
情況並不是很棘手。
大周的信息傳遞速度遲滯,沒有後世迅捷發達,傳來傳去還就那麽一件事幾個說法。
這是沒經歷過信息爆發時代的毒打。
江無眠習慣性拿筆記下,隨口吩咐張榕,「再過幾日,你尋幾人在百姓與流民之中多散發幾句謠言。說法誇張,類如江知縣青麵獠牙、眼如銅鈴、為北太帝君座下第一行者,江知縣是星君轉世、塵遊人間,江知縣……」
一連數十條,「江知縣」越來越不是人。
張榕師爺越聽越愣,笑容消失。
他怕是糊塗了,怎麽聽著大人不去澄清謠言,還要為謠言添磚加瓦?
林師爺用行動證明笑容不會消失,隻會轉移。
隻見他越聽眼睛越亮,最後一撫掌,喝道,「妙!此計甚妙!」
蔣秋與趙成左看右看,沒明白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不過兩人很快聽到風聲。
事要從流民安置說起。
早前江無眠吩咐,登記戶籍時將流民額外登記一本花名冊,記下姓名、個人手藝。
瞧著很像是戶籍,但又不像。
流民為此惴惴不安,膽大的還好奇這在做什麽。
直到後來,張榕用它點人、記工、發錢,見的多了也就沒人在意。
但有心人還在琢磨,怎麽才能拿到韶遠縣的戶籍,這個有心人說的就是那天問江無眠什麽時候吃飯的陸鬱。
陸鬱原本是韶遠縣附近平江縣的農家子,家有稻田,生活不算富庶,勉強溫飽。
亂黨一起,家破人亡,陸鬱變成流民,幾經波折來了韶遠縣。
他覺得新知縣很是奇怪。
不像平江縣的知縣一樣視流民若洪水猛獸,沒有嫌棄鄙夷。要說善心大發,也不算是。
善人捐粥布施,施捨銀兩,不要求迴報,有的真心實意,有的則是高高在上的施捨。
江知縣不同的地方在於,人先去做工,承諾會給人吃飯,還發工錢。
陸鬱聽完沉默,原本有所期待的目光黯淡下去。
他父親曾在縣城做過工,管事嘴上說的好聽,工錢半月一結,時間到了,管事翻臉不認。
罵他父親是上門打秋風的窮酸親戚,讓家丁打斷他半條腿,扔出門去。
那之後,每到陰雨天,父親斷腿疼痛難忍,整宿整宿睡不著覺。
原以為,江無眠也是這種黑心知縣。
誰知,他們第一天先白吃的飯又做的工,下工後真給工錢!
江知縣沒食言!
「沉哥兒,想啥呢還不吃飯,這比家裏吃的都好。」坐他對麵的王民含混不清地說話。
照江無眠來看,夥食說不上好,菜沒多少油水。
基本上是過點油腥,加水燉煮,偶爾能撈到一塊肉沫,主食是蒸的黃米,一人一大碗,菜湯管飽。
但在農家人眼裏,這是農忙搶收時的飯,分量足,有鹽有味有油水,吃完有力氣做一天農活。
陸鬱學他扒拉一大口,說:「想啥時候落戶。」
他掛念的人都不在,孤零零一個,平江縣還是韶遠縣對他來說沒區別,還不如趁著這裏招流民做工,多幹一些時日,攢攢錢。
等能落戶了,就花錢建房,落地紮根。
「落戶?」王民也想到那天張榕師爺說的話,隻要幹得好,落戶不是問題。
就是,怎麽算幹得好?
直到幾日後,張榕在流民中宣布了一係列規矩,分成工程隊、記工、上工時要用章,下工時也要去用章。
說的別扭,聽的茫然。
不過,規矩就是規矩,雖是不懂,但按規矩照做才能有工錢。
而且,在評比中保持一天第一的隊伍能吃上肉,保持一旬第一的隊伍不僅有肉還有賞錢,要是連續三旬保持第一——
張榕樂嗬嗬地宣布,「你們能從流民轉為韶遠縣本地戶籍,名下能分田地,建房、安家、立業。」
流民之中爆發一陣高唿,不少人哭著抹淚。
有飯吃有錢拿,累點苦點算什麽,都是幹慣農活的莊稼漢,這點苦吃不了還怎麽指望有收成。
現有的條件已讓不少人滿足,照張榕師爺所說,隻要幹得好能在韶遠縣安家!
有給發工錢、頓頓給吃肉的江知縣治理的韶遠縣!
青天大老爺!
誰要是以後不感恩江知縣,誰就是狼心狗肺忘恩負義的小人!要是見到了這種人,打出韶遠縣都不為過!
他年紀最長,見多識廣,清楚謠言惑眾的危害。
不及時辟清,於名聲有礙,日後容易被禦史參上一本,官途無亮啊!
趙成迴憶著說法,「打碼頭直走,過三裏遠東拐,再行十丈,有一家酒肆。酒肆老丈與一人爭吵,那人想來當衙役,老丈不允,爭吵間道出因由。」
碼頭是說亂黨用來運糧食的那個小碼頭,距離縣衙不算近。
今日趙成任務是去丈量土地邊界,畫韶遠縣地形圖,耽擱不少時間,收工時天見星子。
按正常路線迴縣衙趕不上晚飯,抄近道走的。
誰知這麽一走,走出了新消息。
江無眠本人也沒想到,事情真相如此離譜。
想來是前段時間抄家殺人太過,給人留的印象太兇,以至於百姓自發畏懼,明麵不敢議論,私下裏卻流言蜚語不斷,傳來傳去變了意味。
情況並不是很棘手。
大周的信息傳遞速度遲滯,沒有後世迅捷發達,傳來傳去還就那麽一件事幾個說法。
這是沒經歷過信息爆發時代的毒打。
江無眠習慣性拿筆記下,隨口吩咐張榕,「再過幾日,你尋幾人在百姓與流民之中多散發幾句謠言。說法誇張,類如江知縣青麵獠牙、眼如銅鈴、為北太帝君座下第一行者,江知縣是星君轉世、塵遊人間,江知縣……」
一連數十條,「江知縣」越來越不是人。
張榕師爺越聽越愣,笑容消失。
他怕是糊塗了,怎麽聽著大人不去澄清謠言,還要為謠言添磚加瓦?
林師爺用行動證明笑容不會消失,隻會轉移。
隻見他越聽眼睛越亮,最後一撫掌,喝道,「妙!此計甚妙!」
蔣秋與趙成左看右看,沒明白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不過兩人很快聽到風聲。
事要從流民安置說起。
早前江無眠吩咐,登記戶籍時將流民額外登記一本花名冊,記下姓名、個人手藝。
瞧著很像是戶籍,但又不像。
流民為此惴惴不安,膽大的還好奇這在做什麽。
直到後來,張榕用它點人、記工、發錢,見的多了也就沒人在意。
但有心人還在琢磨,怎麽才能拿到韶遠縣的戶籍,這個有心人說的就是那天問江無眠什麽時候吃飯的陸鬱。
陸鬱原本是韶遠縣附近平江縣的農家子,家有稻田,生活不算富庶,勉強溫飽。
亂黨一起,家破人亡,陸鬱變成流民,幾經波折來了韶遠縣。
他覺得新知縣很是奇怪。
不像平江縣的知縣一樣視流民若洪水猛獸,沒有嫌棄鄙夷。要說善心大發,也不算是。
善人捐粥布施,施捨銀兩,不要求迴報,有的真心實意,有的則是高高在上的施捨。
江知縣不同的地方在於,人先去做工,承諾會給人吃飯,還發工錢。
陸鬱聽完沉默,原本有所期待的目光黯淡下去。
他父親曾在縣城做過工,管事嘴上說的好聽,工錢半月一結,時間到了,管事翻臉不認。
罵他父親是上門打秋風的窮酸親戚,讓家丁打斷他半條腿,扔出門去。
那之後,每到陰雨天,父親斷腿疼痛難忍,整宿整宿睡不著覺。
原以為,江無眠也是這種黑心知縣。
誰知,他們第一天先白吃的飯又做的工,下工後真給工錢!
江知縣沒食言!
「沉哥兒,想啥呢還不吃飯,這比家裏吃的都好。」坐他對麵的王民含混不清地說話。
照江無眠來看,夥食說不上好,菜沒多少油水。
基本上是過點油腥,加水燉煮,偶爾能撈到一塊肉沫,主食是蒸的黃米,一人一大碗,菜湯管飽。
但在農家人眼裏,這是農忙搶收時的飯,分量足,有鹽有味有油水,吃完有力氣做一天農活。
陸鬱學他扒拉一大口,說:「想啥時候落戶。」
他掛念的人都不在,孤零零一個,平江縣還是韶遠縣對他來說沒區別,還不如趁著這裏招流民做工,多幹一些時日,攢攢錢。
等能落戶了,就花錢建房,落地紮根。
「落戶?」王民也想到那天張榕師爺說的話,隻要幹得好,落戶不是問題。
就是,怎麽算幹得好?
直到幾日後,張榕在流民中宣布了一係列規矩,分成工程隊、記工、上工時要用章,下工時也要去用章。
說的別扭,聽的茫然。
不過,規矩就是規矩,雖是不懂,但按規矩照做才能有工錢。
而且,在評比中保持一天第一的隊伍能吃上肉,保持一旬第一的隊伍不僅有肉還有賞錢,要是連續三旬保持第一——
張榕樂嗬嗬地宣布,「你們能從流民轉為韶遠縣本地戶籍,名下能分田地,建房、安家、立業。」
流民之中爆發一陣高唿,不少人哭著抹淚。
有飯吃有錢拿,累點苦點算什麽,都是幹慣農活的莊稼漢,這點苦吃不了還怎麽指望有收成。
現有的條件已讓不少人滿足,照張榕師爺所說,隻要幹得好能在韶遠縣安家!
有給發工錢、頓頓給吃肉的江知縣治理的韶遠縣!
青天大老爺!
誰要是以後不感恩江知縣,誰就是狼心狗肺忘恩負義的小人!要是見到了這種人,打出韶遠縣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