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親後,楚詢和穆靖安的關係似乎有了變化,又似乎沒有。兩人在一起,談得更多的還是公事,倒是偶爾的膩歪和黏糊不必避人,倒比從前隨意很多。
她們在安陽也沒待太久,趕在春耕前給穆將軍留下了足夠的新糧種,然後便趕迴了楚京。
顯然,在決定重建楚京後,這裏才是楚詢勢力的中心。至於安陽,哪怕穆家軍已經決定歸附,這經營多年的地方也依然是穆家的地盤,楚詢並不適合久待。
兩人一來一迴,再次迴到楚京時,春耕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所幸隨著楚京重建,楚詢的名號又傳揚了出去,楚國的舊臣陸陸續續前來投奔了不少。有這些人輔助,再加上王元的統籌,楚京的春耕沒有絲毫耽擱,進行得十分順利。
而當兩人迴到楚京,又赫然發現,城中比起她們離開時又繁榮了不少。
辛勤重建的百姓,走街串巷的貨郎,駕車往來的商隊。人頭攢動的街頭,依稀可見幾分昔日繁茂。
楚詢和穆靖安牽馬走在朱雀大街上,左右環顧一番,有了定論:「人好多啊。城外還有不少人耕作,楚京的人口這兩個月又添了不少吧?」
可不是,聽說楚京的百姓管吃管穿管住,那些早就流離失所的難民怎麽會不來?原籍楚京的百姓早就迴來了不說,外地的流民也在陸續趕來,而且這種人口流入還將是源源不斷的。除非楚詢再拿不出糧食來養活這些人,否則隻是賣力氣而已,誰都願意過來混口飯吃。
眼下各地的勢力也不阻止難民的流出。雖說這年頭人口就是生產力,但要是養不起這麽多的人口,那多餘的人可就是麻煩了……他們都很想看看,楚詢到底有多少糧食夠養這些源源不斷的流民?也想看看她被流民們拖垮的未來,那必然十分可笑。
於是在各方勢力不阻攔,甚至有意的宣傳鼓動下,每天湧入楚京的人口簡直不可計數。
別說城中新建的那些屋子了,就連燒毀的廢墟都早被這些流民清理出來安身。也虧得楚詢她們經過的是朱雀大街,如果兩人再往偏遠一點的地方走一走,就能發現楚京現在爆滿的狀態。
直到兩人迴到官署,撞見了第一個小吏——這人她們隻是麵熟,依稀記得好像是管登記戶籍的。當初剛決定重建楚京時,就是這人領著手下一幫文書起早貪黑的給人登記戶籍。幾個月不見,他好像更憔悴了,麵色蒼白眼底青黑,走路搖搖晃晃一副隨時都要倒下的模樣。
所以說撞見,也是真撞見,這小吏差點一頭撞楚詢身上。
所幸小將軍見機得快,及時拉了楚詢一把,這才避免了一場事故。
饒是如此,對方也恍惚的盯著楚詢瞧了好幾眼,才把楚詢認出來。緊接著小吏臉色一垮,一副要哭不哭的樣子,拽住楚詢的衣袖便嚎道:「主公,主公您終於迴來了啊……」
楚詢被他嚇了一跳,趕忙把自己的衣袖拽了迴來,稍稍遠離了對方兩步這才問道:「怎麽了,城裏出事了?我看著不是好好的嗎?」
小吏頓時大吐苦水:「主公,您管管胡先生和王先生啊。自從係將軍說糧食管夠之後,他們便說來投的百姓多多益善,每天大批大批的人往城裏湧,我手下就那麽點人,根本登記不過來。上迴也不知哪兒混進來了細作,險些點著了糧倉,又怪我沒甄別出探子來,我哪有那本事啊?」
他一說起來便是滔滔不絕,等楚詢好不容易打斷他,問起楚京現下的人口,已經整整五六十萬,頂得上楚京最繁榮時的一半了。可那時統計的人口包括了周遭鄉鎮,可如今這五六十萬人卻是全塞進了這座空城,就連楚詢也無法想像,這些身無長物的流民要如何在此安身。
當然,站在楚詢的立場上,更讓人擔心的是這麽多人要如何養活——雖然已是到了春耕,但城外的耕地是有限的,糧食從種下到成熟更需要時間。而楚詢每天白養的人數都在增加!
就連知道楚詢一些底細的穆靖安,也不由向她投去了擔憂的目光:你的錢還夠不夠買糧啊?要是不夠的話,我再帶兵去附近找找山賊窩。
楚詢自己也被這人數嚇了一跳,她和穆靖安迴安陽後,就把購買物資的事全部委託給了係統。再加上此去安陽發生的事也不少,已經許久沒有查看帳戶餘額了。這時她忙打開淘寶看了眼餘額……還好,還好,淘寶上的糧食足夠便宜,餘額縮水還不多,堅持個一年半載的不是問題。
她先是向穆靖安投去一個安心的眼神,然後又安撫了小吏,最後才派人去請胡先生和王元。
胡先生先到一步,見到二人歸來,便笑眯眯一拱手:「恭喜主公,恭喜將軍,祝二位早結連理,共成大事。」客套話說完之後,還沒等楚詢質問,他緊接著便放下個大雷:「主公,您該稱帝了。」
楚詢到嘴邊的話頓時一噎,磕巴道:「稱,稱帝?!」
第121章 準備
「稱, 稱帝?!」楚詢說話都結巴了:「這是不是太快了?」
雖說復國是終極目標,但稱帝對於楚詢來說,還是太遙遠了些。畢竟楚國偌大的地盤, 她現在也就占了十分之一, 總不能因為楚京到了手裏, 就覺得自己有稱帝的資格吧?
當然, 心裏沒點數的人也多, 比如梧州崔氏扶持的那個傀儡皇帝。可那明晃晃的出頭鳥早就被郭薇解決了, 她也完全沒有步對方後塵的打算——眼下各方勢力依舊沒有得到整合, 有資格有實力稱王的人都少,她這一稱帝不又是一個明晃晃的靶子嗎?
她們在安陽也沒待太久,趕在春耕前給穆將軍留下了足夠的新糧種,然後便趕迴了楚京。
顯然,在決定重建楚京後,這裏才是楚詢勢力的中心。至於安陽,哪怕穆家軍已經決定歸附,這經營多年的地方也依然是穆家的地盤,楚詢並不適合久待。
兩人一來一迴,再次迴到楚京時,春耕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所幸隨著楚京重建,楚詢的名號又傳揚了出去,楚國的舊臣陸陸續續前來投奔了不少。有這些人輔助,再加上王元的統籌,楚京的春耕沒有絲毫耽擱,進行得十分順利。
而當兩人迴到楚京,又赫然發現,城中比起她們離開時又繁榮了不少。
辛勤重建的百姓,走街串巷的貨郎,駕車往來的商隊。人頭攢動的街頭,依稀可見幾分昔日繁茂。
楚詢和穆靖安牽馬走在朱雀大街上,左右環顧一番,有了定論:「人好多啊。城外還有不少人耕作,楚京的人口這兩個月又添了不少吧?」
可不是,聽說楚京的百姓管吃管穿管住,那些早就流離失所的難民怎麽會不來?原籍楚京的百姓早就迴來了不說,外地的流民也在陸續趕來,而且這種人口流入還將是源源不斷的。除非楚詢再拿不出糧食來養活這些人,否則隻是賣力氣而已,誰都願意過來混口飯吃。
眼下各地的勢力也不阻止難民的流出。雖說這年頭人口就是生產力,但要是養不起這麽多的人口,那多餘的人可就是麻煩了……他們都很想看看,楚詢到底有多少糧食夠養這些源源不斷的流民?也想看看她被流民們拖垮的未來,那必然十分可笑。
於是在各方勢力不阻攔,甚至有意的宣傳鼓動下,每天湧入楚京的人口簡直不可計數。
別說城中新建的那些屋子了,就連燒毀的廢墟都早被這些流民清理出來安身。也虧得楚詢她們經過的是朱雀大街,如果兩人再往偏遠一點的地方走一走,就能發現楚京現在爆滿的狀態。
直到兩人迴到官署,撞見了第一個小吏——這人她們隻是麵熟,依稀記得好像是管登記戶籍的。當初剛決定重建楚京時,就是這人領著手下一幫文書起早貪黑的給人登記戶籍。幾個月不見,他好像更憔悴了,麵色蒼白眼底青黑,走路搖搖晃晃一副隨時都要倒下的模樣。
所以說撞見,也是真撞見,這小吏差點一頭撞楚詢身上。
所幸小將軍見機得快,及時拉了楚詢一把,這才避免了一場事故。
饒是如此,對方也恍惚的盯著楚詢瞧了好幾眼,才把楚詢認出來。緊接著小吏臉色一垮,一副要哭不哭的樣子,拽住楚詢的衣袖便嚎道:「主公,主公您終於迴來了啊……」
楚詢被他嚇了一跳,趕忙把自己的衣袖拽了迴來,稍稍遠離了對方兩步這才問道:「怎麽了,城裏出事了?我看著不是好好的嗎?」
小吏頓時大吐苦水:「主公,您管管胡先生和王先生啊。自從係將軍說糧食管夠之後,他們便說來投的百姓多多益善,每天大批大批的人往城裏湧,我手下就那麽點人,根本登記不過來。上迴也不知哪兒混進來了細作,險些點著了糧倉,又怪我沒甄別出探子來,我哪有那本事啊?」
他一說起來便是滔滔不絕,等楚詢好不容易打斷他,問起楚京現下的人口,已經整整五六十萬,頂得上楚京最繁榮時的一半了。可那時統計的人口包括了周遭鄉鎮,可如今這五六十萬人卻是全塞進了這座空城,就連楚詢也無法想像,這些身無長物的流民要如何在此安身。
當然,站在楚詢的立場上,更讓人擔心的是這麽多人要如何養活——雖然已是到了春耕,但城外的耕地是有限的,糧食從種下到成熟更需要時間。而楚詢每天白養的人數都在增加!
就連知道楚詢一些底細的穆靖安,也不由向她投去了擔憂的目光:你的錢還夠不夠買糧啊?要是不夠的話,我再帶兵去附近找找山賊窩。
楚詢自己也被這人數嚇了一跳,她和穆靖安迴安陽後,就把購買物資的事全部委託給了係統。再加上此去安陽發生的事也不少,已經許久沒有查看帳戶餘額了。這時她忙打開淘寶看了眼餘額……還好,還好,淘寶上的糧食足夠便宜,餘額縮水還不多,堅持個一年半載的不是問題。
她先是向穆靖安投去一個安心的眼神,然後又安撫了小吏,最後才派人去請胡先生和王元。
胡先生先到一步,見到二人歸來,便笑眯眯一拱手:「恭喜主公,恭喜將軍,祝二位早結連理,共成大事。」客套話說完之後,還沒等楚詢質問,他緊接著便放下個大雷:「主公,您該稱帝了。」
楚詢到嘴邊的話頓時一噎,磕巴道:「稱,稱帝?!」
第121章 準備
「稱, 稱帝?!」楚詢說話都結巴了:「這是不是太快了?」
雖說復國是終極目標,但稱帝對於楚詢來說,還是太遙遠了些。畢竟楚國偌大的地盤, 她現在也就占了十分之一, 總不能因為楚京到了手裏, 就覺得自己有稱帝的資格吧?
當然, 心裏沒點數的人也多, 比如梧州崔氏扶持的那個傀儡皇帝。可那明晃晃的出頭鳥早就被郭薇解決了, 她也完全沒有步對方後塵的打算——眼下各方勢力依舊沒有得到整合, 有資格有實力稱王的人都少,她這一稱帝不又是一個明晃晃的靶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