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重生六零之福妻有空間 作者:十三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我們一起去叫人,走!”
宋宵玥隨著村長出去了,很快就找到村裏的幾個幹事,一起去量地去了!
“玥兒,你家附近的空地總共有156畝了,你確定要全部買下來嗎?”
村長拿著一張紙,裏麵記著那幾個幹事量的地的畝數!
“全部買下,總共是兩千兩的銀子對不對。”
“玥兒,算數算的那麽快那麽準,果然是個做生意的料子!”
村長哈哈大笑,越發覺得宋宵玥不簡單!
“嗯,玥兒,那我們就先迴了!明早你再來村頭接我!”
村長帶著那幾個幹事迴去了,宋宵玥也轉身迴宋家去了!
迴了宋家,跟龍影去後罩屋拿了兩袋穀種就進去了空間,找來一個大木盆,把穀種泡好!
“龍影,龍白,你們兩個把那些小人參移植到另外一塊田裏去吧!”
安排兩人移植人參去了,宋宵玥就去桃林那邊挑了一些水果,拿到靈泉那裏洗了!
“主人,人參都移植好了!”
宋宵玥剛把水果洗好,龍影龍白就幹完活飛過來了!
“移植完了?真快!來,都坐下吃點水果吧!水果核都吐在這個小盆子裏!”
宋宵玥熱情地把兩人扯在了地下,各拿了一個蘋果塞到他們的嘴裏!
主仆三人就坐在靈泉旁邊,比賽吃起了水果來!
三人也不知道怎麽吃的,竟然吃了一大筐,水果核都吐了一盆,最後都吃撐了,爬了半天都爬不起來!
宋宵玥把水果核泡上靈泉水,準備用它來培育水果苗!
二月初二宋抬頭,正好是宋爸的生日,這一天一家人都起了大早,帶上了必須的東西,風塵仆仆的去看望宋爸以及宋弟。
到了墨縣,先把大姐,龍影和韓水送去宅子,宋宵玥就帶著村長直接去衙門了!
小山包加宅基地一共是三千多塊,宋宵月一次性付清,因為現在沒有點鈔機,全部都是現金,看得現場的工作人員一愣愣的,畢竟現在有這麽有錢的人家,而且還是小孩。
事情辦好了,宋宵玥帶著村長直接迴墨縣的宋家去了!
爹爹的生辰雖然沒有大辦,但是宋宵玥還是打算備幾桌讓爹爹和小弟宴請文華書院的夫子和相好的同學!,
這場小小的宴席倒是讓文華書院的師生記得了宋宵月的特別之處,他們心裏都在想,這個小女孩這麽聰明,想考哪個學校都沒有問題,偏偏不喜歡讀書,真的是可惜了。
不少人都覺得宋家所有人裏,最聰明的是宋宵月。
在下午上課之前,酒席就散了,畢竟還是學業比較重要,爹爹和小弟跟著夫子和同學們一同去書院了,想著家裏還有許多事要做,宋宵月就帶著裏正他們迴桃源村去了!
前天泡的穀種全部發好了芽,早上去墨縣之前就吩咐下人們把幾塊水田整理好,等宋宵月迴來就拉著那些穀種拿去田裏培育禾苗了!
宋家如今的禾苗已經享譽整個村子,一到種植的時候就有不少人過來看,有的還想偷一下技術,宋宵月從來不怕被別人看,反正這些苗能長得那麽好都是空間的功勞,其他人是學不來的。
到了初三,桃源村的村民都過來開工了,宋宵月倒是沒去楊家村通知表哥們,可一大早,五個表哥和三個舅舅三個舅媽卻通通坐著馬車過來了!說家裏的活都幹完了,暫時沒什麽事做,就都過來幫宋宵月家幹活了!
反正最近家裏好多活要做,宋宵月倒也不推辭,就都把他們安排出去幹活了!
從沼澤地那邊抽出20個村民加了舅舅表哥們一起去開墾小山包了!
等到員工宿舍幾乎全部蓋好封頂之後,大部分的人又去開墾山頭,每天早上都浩浩蕩蕩的一起去開工,大家都知道宋家不會虧待人,所以都賣力的去幹活。!
宋宵月這段時間又陸陸續續把
空間那差不多兩萬斤的稻穀拿出來讓家裏的女傭們曬了,都堆放在了後罩屋的那三個空的房間裏!
宋宅的下人們不知道為什麽他們的小主人總能時不時的運迴一車又一車的濕稻穀,不過,他們也知道,作為下人不應該多嘴,主人吩咐什麽自己就要做什麽!把本分工作做好就是他們職責!
宋宵月家的夥食好是眾所周知的,她家的下人都是吃白米飯的!所以劉勇和石大牛隔三差五的就要舂一次米!
黃三隔一段時間就送些米和柴火到墨縣宅子,順便看看黃花菜!
二月二十八,娘親的生辰,宋宵月又帶著大姐去了一趟墨縣,跟娘親一起慶祝了生日!
時間在不知不覺之中溜走一天又一天,這時已經是三月初八了,田裏的禾苗已經長的老好,可以插秧了!
沼澤地那邊的魚塘已經開始挖第四口了,山上適合開墾的地方也已經開挖得差不多,而且還找到了兩處水源,本來不被看好的山頭被開墾之後也是個很好的耕地之地,大家也要陸陸續續的迴家耕種自己的地,宋宵月按照承諾把工錢給付賬清楚後就放大家迴去了,連幾個表哥的工錢也沒有錯過。
宋宵月家三月初九就開始農忙了,娘親收到信,也帶著馮誌,趙遠,黃花菜和宋梅坐著馬車趕迴來了!說迴來幫忙幹幾天活,就讓爹爹和小弟去外麵先吃幾天館子!宋宵月又吩咐劉勇,石大牛,黃三,宋飛和羅中五人把所有的水田又犁了一次,除了宋宵月,大姐和韓水,就連爺爺奶奶也都去拔秧插秧了!
等到了三月份,鄉村在自家的農活都忙碌完後就又陸續道理送小熬夜的家裏幫忙敢農活,大家都有默契,根本就不會叫。
人多力量大,到了三月十六日,宋宵月家的152畝的秧都插完了!
三月十七,宋家又開工了!所有的人又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幹起活來了!宋宵月也找了個機會把龍白從空間帶了出來,介紹給家裏的人認識,從此,宋宵月又多了一個得力的助手!
家裏所歐的事情都不用擔心,宋宵月又找了個時間和送魚的合作方談了合作,道暫時有一段時間不能去送貨了。
宋宵月的終極目標是開一家店,她吧所有儲蓄的百分之90%買了一個很大的店鋪,也就意味著現在她也快身無分文,如果這個店麵不掙錢的話,她就是投資失敗。
不過宋宵月一點都不怕,她心裏已經有計劃,分別要開設種子店,水果店,還有一個魚店,店鋪都是連在一起的。
又去牌匾店定做了三張牌匾,分別是宋家水果店,宋家種子店,還有宋家魚店。
店鋪裝修好了,牌匾也拿迴掛上去了!宋宵月跟龍白從空間裏拿出水果,按照種類排列好,又吩咐龍影迴去桃源村拉了兩車宋家穀種過來,也讓肖峰,文德和會計朱平都跟過來了!
三月二十二日,宜開張!宋宵月專門請了很多了,浩浩蕩蕩的站在新店門口,吸引了不少城裏人來觀看,這裏有很多人都是吃過宋家米的人,不用宣傳大家都知道這事好米,蹬著買的人不少。
宋家穀子賣得貴已經是共識,可隻要是農家人都會覺得這錢應該花,值得花,好的穀子種出來的穀物可以賣更高的價錢,不管怎麽揚都不會虧本的,而宋宵月家水果的一個特點是品種多,而且有些本季節沒有的,她們家也有,雖然不知道是從哪裏運輸來的,可是人家有就是牛逼,大家也不能怎麽樣。
因為宋家穀種在墨縣已經是家喻戶曉了,連同宋家百果園也跟著沾光,生意自然是非常火爆!每天從早上開店到晚上收工,客人都從沒間斷過!每天的流水賬都有四五百兩銀子!
一連5天,龍影每天晚上收工就迴去桃源村,第二天一大早就又拉來一車宋家穀種!空間裏積壓的水果也都差不多要賣完了,好在空間裏的水果又成熟了,等到晚上就帶著龍白進去空間裏麵把水果都采摘了下來,足足有三萬多斤,貨源又充足了!
等到了三月二十八日,宋宵月帶著龍影和龍白開始收割空間裏的稻穀,這一頓忙活又收下來了幾萬的稻穀,完全足夠半個城的人吃喝一個月的了。
又賣了五天,桃源村的穀種都拉過來賣完了,單是穀種就賣了不少錢,宋宵月買店鋪的錢都通通迴來了!水果品相好,又好吃,迴頭客特別多,大多數是那些小媳婦和大姑娘,一半是過來買水果,一半是順便過來看宋宵月和龍白的!這水果賣的自然也不錯的了,也差不多有近幾千塊的收入。。
不過有時候空間的稻穀也需要加工和曬幹,這時候店麵就要關閉,直到稻穀都弄好後才能重新開張。
把空間剩下的水果搬了一些放在水果鋪裏,就先讓龍白留在墨縣賣水果了,四月初五,宋宵月就帶著龍影拉著一車濕的稻穀迴桃源村去了!
宋宵月從墨縣迴到桃源村時,沼澤地那邊的四口魚塘全部挖好了,管家按照宋宵月的吩咐,把泥塘的泥拿來給貧瘠的土地施肥,泥塘的泥很多都有小魚小蝦,營養是很足夠的,大家都誇宋宵月腦子聰明,知道廢物利用。
東邊的小山包已經開墾出4座了,小山包上麵的雜樹灌木已經砍的幹幹淨淨,雜草也都拔光了!
宋宵月又從楊家村拉了幾車青磚和幾車紅瓦,又去石頭村拉來了兩車地基石,讓村民在魚塘中間那塊空地蓋了五間小房子!又挖了一條大大的溝渠直通村下頭的小河裏,用來魚塘的排水!
到了五月初六,該做的都做好了,小山包上整整齊齊的耕地,員工宿舍已經安好了房頂,宋宵月還給刷了水泥地板,大家都用沼氣用燈煮菜,城裏的店也開得很順利,每天都有進賬。
暫時沒什麽事做了,宋宵月就給村民結了這三個月的工錢,想著他們個個都是卯足了勁的幫她幹活,就每人都發了一點錢,大家都喜氣洋洋的。
對於舅舅他們的工錢,宋宵月幹脆去楊家村定了200兩的青磚紅瓦,又去石頭村定了50兩的地基石!通通拉去外祖父家了,讓他們蓋幾間像樣的房子住!
這期間,宋宵月陸陸續續的把空間裏的水果拉去墨縣讓龍白賣,又陸陸續續地把空間裏的稻穀拉了迴來讓家裏的下人拿去曬幹,又拚命的在空間吃水果攢水果核,空間裏除了一塊菜田兩塊參田,剩下的十三塊田都又用培育水果苗了!
五月初八,被留在城裏賣水果的龍白迴來了,還把掙的錢帶迴來,兩個月有近萬元的進賬,現在錢比較之前,和後世相比,幾萬塊有十幾萬那麽好用,宋宵月當然高興。
是夜,宋宵月偷偷摸摸的把龍影龍白帶進空間裏麵,準備加班加點的撈魚苗挖果苗!
前些日子培育的果苗已經有七八歲小孩那麽高了,密密麻麻的擠在田裏麵,這些種子可都是宋宵月勒令龍影和龍白的勞動成果!
“龍影龍白,我們仨把這些果苗挖出來吧!挖的時候要小心一點,不要損傷它們的根係!”
宋宵月前段時間問過龍影龍白,說能不能用法力把這些果苗弄出來,兩人說可以,但用法術的後果就是很難保證果苗的完整性,難免會傷到根,看來法術也不是一勞永逸,宋宵月隻好另辟奇徑,三個人用最原始的辦法一點點慢慢的挖。
仨人各拿一把小鏟子,龜速的挖著果苗,挖了一棵就捏了一把泥土把果苗的根給保護起來!
仨人蹲在田裏麵,挖了一棵又一棵,手都挖酸了,才挖完了一塊田,太折磨人了!
仨人又堅持挖了一會,終於累癱在田裏麵,隻好暫時作罷!精疲力盡出了空間補覺去了!
連續十天,宋宵月一有時間和機會就帶著龍影龍白進去空間榨取兩人剩餘的勞動力!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果苗全部挖出來了!
五月十九,宋宵月又貼出告示,隻要閑著的,有力氣的,都可以來家裏拉果苗,他們家有六七車的果苗可以拉,告示一出,又有一堆人搶著要來幹活。
六十多個村民加上宋宅的下人還有表哥們差不多有一百人了,通通安排去小山包種果苗去了!十八車果苗一百人一起種,也種了三天才種完!
果樹種下了,都蔫兒吧唧的,宋宵月隻好三更半夜的帶著龍影龍白去小山包那邊給果苗澆靈泉水,連續澆了幾天,倒是給弄活了。倒也不負宋宵月幾人的一番苦心!
果苗種好了,接下來就是一心撈小魚苗,小蝦苗,小蟹苗了!
抓小魚苗這等小事自然就靠龍影和龍白了,因為他們有法力呀!龍影使了法力把魚塘裏的魚呀蝦呀螃蟹呀都跳出水麵,龍白就負責把那些小的找出來,丟在水桶裏,非常簡單,效率又高!
三人在空間裏忙活了兩天,抓了40桶小魚苗,40桶小蝦苗,40桶小蟹苗。又抓了40籠小鴨,40籠小鵝,也算是戰績喜人了!
到了五月二十五,宋宵月,龍影和龍白又集體出動了,又輪番拉了好幾趟,不過這一次不用聘請人力,兩個有法力的人趁著夜色把小魚小蝦全部都運輸出來,放魚塘裏,魚塘有生態係統,放下去不用特別的打理,慢慢的就會變成活水。
魚塘那邊自然要有人去打理了,宋宵月這才讓表哥楊威正式拜葉陽為師,並且派兩人去魚塘那邊駐紮下來了!
魚塘和果山那邊告了一個段落,宋宵月又開始籌劃給大姐蓋繡樓了,這是之前就打算好了!因為前段時間事情太多,口袋裏的銀子又太少,這件事情就擱淺下來了!現在賣了水果和穀種,荷包也算是鼓了起來了,底氣自然也是足了,宋宵月就打算實現對大姐的承諾了!
宋宵月打算把繡樓蓋在宋宅的對麵,因為宋宅附近的宅基地都讓宋宵月買下來了,宋宵月怎麽規劃也就方便得多了!
宋宵月打算蓋個二進的院子,前院織布染布製作繡線,後院就專門負責做衣服,做鞋子,做手帕,做小飾品小掛件之類的女紅了!這樣也算是分工明確,又能自給自足了!
唐燕就懂得織布染布,宋宵月特意跟唐燕諮詢過染房的規模和構造,就把前院設計又寬又大,因為染布就要曬布,曬布是需要很大的空間的!前院有八間房間,有四間是用來織布和製作繡線的,剩下的四間是用來存放染布的顏料的!後院則是十四間房,正房那一排八間房都是繡房,東西兩側各有三間房是存貨房,用來放布,放繡線和放繡品之類的東西!
雖然是個二進的院子,但規模也相當大了,宋宵月又請來風水大師,定了動工時間在六月初八!
動工時間定下來了,宋宵月又吩咐劉勇和石大牛分別去楊家村和石頭村預訂了各種需要的木材,對於他們家的情況,村民已經見怪不怪。。
宋宵玥隨著村長出去了,很快就找到村裏的幾個幹事,一起去量地去了!
“玥兒,你家附近的空地總共有156畝了,你確定要全部買下來嗎?”
村長拿著一張紙,裏麵記著那幾個幹事量的地的畝數!
“全部買下,總共是兩千兩的銀子對不對。”
“玥兒,算數算的那麽快那麽準,果然是個做生意的料子!”
村長哈哈大笑,越發覺得宋宵玥不簡單!
“嗯,玥兒,那我們就先迴了!明早你再來村頭接我!”
村長帶著那幾個幹事迴去了,宋宵玥也轉身迴宋家去了!
迴了宋家,跟龍影去後罩屋拿了兩袋穀種就進去了空間,找來一個大木盆,把穀種泡好!
“龍影,龍白,你們兩個把那些小人參移植到另外一塊田裏去吧!”
安排兩人移植人參去了,宋宵玥就去桃林那邊挑了一些水果,拿到靈泉那裏洗了!
“主人,人參都移植好了!”
宋宵玥剛把水果洗好,龍影龍白就幹完活飛過來了!
“移植完了?真快!來,都坐下吃點水果吧!水果核都吐在這個小盆子裏!”
宋宵玥熱情地把兩人扯在了地下,各拿了一個蘋果塞到他們的嘴裏!
主仆三人就坐在靈泉旁邊,比賽吃起了水果來!
三人也不知道怎麽吃的,竟然吃了一大筐,水果核都吐了一盆,最後都吃撐了,爬了半天都爬不起來!
宋宵玥把水果核泡上靈泉水,準備用它來培育水果苗!
二月初二宋抬頭,正好是宋爸的生日,這一天一家人都起了大早,帶上了必須的東西,風塵仆仆的去看望宋爸以及宋弟。
到了墨縣,先把大姐,龍影和韓水送去宅子,宋宵玥就帶著村長直接去衙門了!
小山包加宅基地一共是三千多塊,宋宵月一次性付清,因為現在沒有點鈔機,全部都是現金,看得現場的工作人員一愣愣的,畢竟現在有這麽有錢的人家,而且還是小孩。
事情辦好了,宋宵玥帶著村長直接迴墨縣的宋家去了!
爹爹的生辰雖然沒有大辦,但是宋宵玥還是打算備幾桌讓爹爹和小弟宴請文華書院的夫子和相好的同學!,
這場小小的宴席倒是讓文華書院的師生記得了宋宵月的特別之處,他們心裏都在想,這個小女孩這麽聰明,想考哪個學校都沒有問題,偏偏不喜歡讀書,真的是可惜了。
不少人都覺得宋家所有人裏,最聰明的是宋宵月。
在下午上課之前,酒席就散了,畢竟還是學業比較重要,爹爹和小弟跟著夫子和同學們一同去書院了,想著家裏還有許多事要做,宋宵月就帶著裏正他們迴桃源村去了!
前天泡的穀種全部發好了芽,早上去墨縣之前就吩咐下人們把幾塊水田整理好,等宋宵月迴來就拉著那些穀種拿去田裏培育禾苗了!
宋家如今的禾苗已經享譽整個村子,一到種植的時候就有不少人過來看,有的還想偷一下技術,宋宵月從來不怕被別人看,反正這些苗能長得那麽好都是空間的功勞,其他人是學不來的。
到了初三,桃源村的村民都過來開工了,宋宵月倒是沒去楊家村通知表哥們,可一大早,五個表哥和三個舅舅三個舅媽卻通通坐著馬車過來了!說家裏的活都幹完了,暫時沒什麽事做,就都過來幫宋宵月家幹活了!
反正最近家裏好多活要做,宋宵月倒也不推辭,就都把他們安排出去幹活了!
從沼澤地那邊抽出20個村民加了舅舅表哥們一起去開墾小山包了!
等到員工宿舍幾乎全部蓋好封頂之後,大部分的人又去開墾山頭,每天早上都浩浩蕩蕩的一起去開工,大家都知道宋家不會虧待人,所以都賣力的去幹活。!
宋宵月這段時間又陸陸續續把
空間那差不多兩萬斤的稻穀拿出來讓家裏的女傭們曬了,都堆放在了後罩屋的那三個空的房間裏!
宋宅的下人們不知道為什麽他們的小主人總能時不時的運迴一車又一車的濕稻穀,不過,他們也知道,作為下人不應該多嘴,主人吩咐什麽自己就要做什麽!把本分工作做好就是他們職責!
宋宵月家的夥食好是眾所周知的,她家的下人都是吃白米飯的!所以劉勇和石大牛隔三差五的就要舂一次米!
黃三隔一段時間就送些米和柴火到墨縣宅子,順便看看黃花菜!
二月二十八,娘親的生辰,宋宵月又帶著大姐去了一趟墨縣,跟娘親一起慶祝了生日!
時間在不知不覺之中溜走一天又一天,這時已經是三月初八了,田裏的禾苗已經長的老好,可以插秧了!
沼澤地那邊的魚塘已經開始挖第四口了,山上適合開墾的地方也已經開挖得差不多,而且還找到了兩處水源,本來不被看好的山頭被開墾之後也是個很好的耕地之地,大家也要陸陸續續的迴家耕種自己的地,宋宵月按照承諾把工錢給付賬清楚後就放大家迴去了,連幾個表哥的工錢也沒有錯過。
宋宵月家三月初九就開始農忙了,娘親收到信,也帶著馮誌,趙遠,黃花菜和宋梅坐著馬車趕迴來了!說迴來幫忙幹幾天活,就讓爹爹和小弟去外麵先吃幾天館子!宋宵月又吩咐劉勇,石大牛,黃三,宋飛和羅中五人把所有的水田又犁了一次,除了宋宵月,大姐和韓水,就連爺爺奶奶也都去拔秧插秧了!
等到了三月份,鄉村在自家的農活都忙碌完後就又陸續道理送小熬夜的家裏幫忙敢農活,大家都有默契,根本就不會叫。
人多力量大,到了三月十六日,宋宵月家的152畝的秧都插完了!
三月十七,宋家又開工了!所有的人又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幹起活來了!宋宵月也找了個機會把龍白從空間帶了出來,介紹給家裏的人認識,從此,宋宵月又多了一個得力的助手!
家裏所歐的事情都不用擔心,宋宵月又找了個時間和送魚的合作方談了合作,道暫時有一段時間不能去送貨了。
宋宵月的終極目標是開一家店,她吧所有儲蓄的百分之90%買了一個很大的店鋪,也就意味著現在她也快身無分文,如果這個店麵不掙錢的話,她就是投資失敗。
不過宋宵月一點都不怕,她心裏已經有計劃,分別要開設種子店,水果店,還有一個魚店,店鋪都是連在一起的。
又去牌匾店定做了三張牌匾,分別是宋家水果店,宋家種子店,還有宋家魚店。
店鋪裝修好了,牌匾也拿迴掛上去了!宋宵月跟龍白從空間裏拿出水果,按照種類排列好,又吩咐龍影迴去桃源村拉了兩車宋家穀種過來,也讓肖峰,文德和會計朱平都跟過來了!
三月二十二日,宜開張!宋宵月專門請了很多了,浩浩蕩蕩的站在新店門口,吸引了不少城裏人來觀看,這裏有很多人都是吃過宋家米的人,不用宣傳大家都知道這事好米,蹬著買的人不少。
宋家穀子賣得貴已經是共識,可隻要是農家人都會覺得這錢應該花,值得花,好的穀子種出來的穀物可以賣更高的價錢,不管怎麽揚都不會虧本的,而宋宵月家水果的一個特點是品種多,而且有些本季節沒有的,她們家也有,雖然不知道是從哪裏運輸來的,可是人家有就是牛逼,大家也不能怎麽樣。
因為宋家穀種在墨縣已經是家喻戶曉了,連同宋家百果園也跟著沾光,生意自然是非常火爆!每天從早上開店到晚上收工,客人都從沒間斷過!每天的流水賬都有四五百兩銀子!
一連5天,龍影每天晚上收工就迴去桃源村,第二天一大早就又拉來一車宋家穀種!空間裏積壓的水果也都差不多要賣完了,好在空間裏的水果又成熟了,等到晚上就帶著龍白進去空間裏麵把水果都采摘了下來,足足有三萬多斤,貨源又充足了!
等到了三月二十八日,宋宵月帶著龍影和龍白開始收割空間裏的稻穀,這一頓忙活又收下來了幾萬的稻穀,完全足夠半個城的人吃喝一個月的了。
又賣了五天,桃源村的穀種都拉過來賣完了,單是穀種就賣了不少錢,宋宵月買店鋪的錢都通通迴來了!水果品相好,又好吃,迴頭客特別多,大多數是那些小媳婦和大姑娘,一半是過來買水果,一半是順便過來看宋宵月和龍白的!這水果賣的自然也不錯的了,也差不多有近幾千塊的收入。。
不過有時候空間的稻穀也需要加工和曬幹,這時候店麵就要關閉,直到稻穀都弄好後才能重新開張。
把空間剩下的水果搬了一些放在水果鋪裏,就先讓龍白留在墨縣賣水果了,四月初五,宋宵月就帶著龍影拉著一車濕的稻穀迴桃源村去了!
宋宵月從墨縣迴到桃源村時,沼澤地那邊的四口魚塘全部挖好了,管家按照宋宵月的吩咐,把泥塘的泥拿來給貧瘠的土地施肥,泥塘的泥很多都有小魚小蝦,營養是很足夠的,大家都誇宋宵月腦子聰明,知道廢物利用。
東邊的小山包已經開墾出4座了,小山包上麵的雜樹灌木已經砍的幹幹淨淨,雜草也都拔光了!
宋宵月又從楊家村拉了幾車青磚和幾車紅瓦,又去石頭村拉來了兩車地基石,讓村民在魚塘中間那塊空地蓋了五間小房子!又挖了一條大大的溝渠直通村下頭的小河裏,用來魚塘的排水!
到了五月初六,該做的都做好了,小山包上整整齊齊的耕地,員工宿舍已經安好了房頂,宋宵月還給刷了水泥地板,大家都用沼氣用燈煮菜,城裏的店也開得很順利,每天都有進賬。
暫時沒什麽事做了,宋宵月就給村民結了這三個月的工錢,想著他們個個都是卯足了勁的幫她幹活,就每人都發了一點錢,大家都喜氣洋洋的。
對於舅舅他們的工錢,宋宵月幹脆去楊家村定了200兩的青磚紅瓦,又去石頭村定了50兩的地基石!通通拉去外祖父家了,讓他們蓋幾間像樣的房子住!
這期間,宋宵月陸陸續續的把空間裏的水果拉去墨縣讓龍白賣,又陸陸續續地把空間裏的稻穀拉了迴來讓家裏的下人拿去曬幹,又拚命的在空間吃水果攢水果核,空間裏除了一塊菜田兩塊參田,剩下的十三塊田都又用培育水果苗了!
五月初八,被留在城裏賣水果的龍白迴來了,還把掙的錢帶迴來,兩個月有近萬元的進賬,現在錢比較之前,和後世相比,幾萬塊有十幾萬那麽好用,宋宵月當然高興。
是夜,宋宵月偷偷摸摸的把龍影龍白帶進空間裏麵,準備加班加點的撈魚苗挖果苗!
前些日子培育的果苗已經有七八歲小孩那麽高了,密密麻麻的擠在田裏麵,這些種子可都是宋宵月勒令龍影和龍白的勞動成果!
“龍影龍白,我們仨把這些果苗挖出來吧!挖的時候要小心一點,不要損傷它們的根係!”
宋宵月前段時間問過龍影龍白,說能不能用法力把這些果苗弄出來,兩人說可以,但用法術的後果就是很難保證果苗的完整性,難免會傷到根,看來法術也不是一勞永逸,宋宵月隻好另辟奇徑,三個人用最原始的辦法一點點慢慢的挖。
仨人各拿一把小鏟子,龜速的挖著果苗,挖了一棵就捏了一把泥土把果苗的根給保護起來!
仨人蹲在田裏麵,挖了一棵又一棵,手都挖酸了,才挖完了一塊田,太折磨人了!
仨人又堅持挖了一會,終於累癱在田裏麵,隻好暫時作罷!精疲力盡出了空間補覺去了!
連續十天,宋宵月一有時間和機會就帶著龍影龍白進去空間榨取兩人剩餘的勞動力!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果苗全部挖出來了!
五月十九,宋宵月又貼出告示,隻要閑著的,有力氣的,都可以來家裏拉果苗,他們家有六七車的果苗可以拉,告示一出,又有一堆人搶著要來幹活。
六十多個村民加上宋宅的下人還有表哥們差不多有一百人了,通通安排去小山包種果苗去了!十八車果苗一百人一起種,也種了三天才種完!
果樹種下了,都蔫兒吧唧的,宋宵月隻好三更半夜的帶著龍影龍白去小山包那邊給果苗澆靈泉水,連續澆了幾天,倒是給弄活了。倒也不負宋宵月幾人的一番苦心!
果苗種好了,接下來就是一心撈小魚苗,小蝦苗,小蟹苗了!
抓小魚苗這等小事自然就靠龍影和龍白了,因為他們有法力呀!龍影使了法力把魚塘裏的魚呀蝦呀螃蟹呀都跳出水麵,龍白就負責把那些小的找出來,丟在水桶裏,非常簡單,效率又高!
三人在空間裏忙活了兩天,抓了40桶小魚苗,40桶小蝦苗,40桶小蟹苗。又抓了40籠小鴨,40籠小鵝,也算是戰績喜人了!
到了五月二十五,宋宵月,龍影和龍白又集體出動了,又輪番拉了好幾趟,不過這一次不用聘請人力,兩個有法力的人趁著夜色把小魚小蝦全部都運輸出來,放魚塘裏,魚塘有生態係統,放下去不用特別的打理,慢慢的就會變成活水。
魚塘那邊自然要有人去打理了,宋宵月這才讓表哥楊威正式拜葉陽為師,並且派兩人去魚塘那邊駐紮下來了!
魚塘和果山那邊告了一個段落,宋宵月又開始籌劃給大姐蓋繡樓了,這是之前就打算好了!因為前段時間事情太多,口袋裏的銀子又太少,這件事情就擱淺下來了!現在賣了水果和穀種,荷包也算是鼓了起來了,底氣自然也是足了,宋宵月就打算實現對大姐的承諾了!
宋宵月打算把繡樓蓋在宋宅的對麵,因為宋宅附近的宅基地都讓宋宵月買下來了,宋宵月怎麽規劃也就方便得多了!
宋宵月打算蓋個二進的院子,前院織布染布製作繡線,後院就專門負責做衣服,做鞋子,做手帕,做小飾品小掛件之類的女紅了!這樣也算是分工明確,又能自給自足了!
唐燕就懂得織布染布,宋宵月特意跟唐燕諮詢過染房的規模和構造,就把前院設計又寬又大,因為染布就要曬布,曬布是需要很大的空間的!前院有八間房間,有四間是用來織布和製作繡線的,剩下的四間是用來存放染布的顏料的!後院則是十四間房,正房那一排八間房都是繡房,東西兩側各有三間房是存貨房,用來放布,放繡線和放繡品之類的東西!
雖然是個二進的院子,但規模也相當大了,宋宵月又請來風水大師,定了動工時間在六月初八!
動工時間定下來了,宋宵月又吩咐劉勇和石大牛分別去楊家村和石頭村預訂了各種需要的木材,對於他們家的情況,村民已經見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