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待西門慶尋到地方,正是那媒婆薛嫂的家門口,敲門幾番才進了院。


    薛嫂也說:“官人便是再急著想要那孟玉樓,也當讓人睡個安穩覺才是啊……”


    “你不是說有什麽計策的嗎?”西門慶問道。


    “嗨……這事啊……嘿嘿……”薛嫂立馬來了精神頭,隻管看著西門大官人。


    大官人哪裏能不懂,袖子裏掏了掏:“夜半出門,帶得不多,隻要計策好,下次多補你一些就是。”


    薛嫂接過錢來,倒也不嫌少,隻說:“下次大官人可記得補才是,其實也簡單,人都活張臉,他們一個寡婦,一個衙門糙漢,這事吧……西門大官人麾下小廝幫閑一大堆,隻管讓人去傳就是……”


    “傳什麽?”西門慶還問。


    “就傳……那蘇都頭仗勢欺人要霸占楊家的產業,傳那孟玉樓背後偷了葷腥,怎麽難聽怎麽傳就是……”薛嫂說得直白。


    西門慶陡然醒悟不少:“嘿,還真是不錯的辦法,雖然要不了他的命,但也能讓他名聲掃地。”


    “官人聰慧啊,隻待縣裏傳言起,那孟玉樓豈能不避嫌,那蘇都頭又豈能還敢往那孟玉樓的家中去,到時候,老身再出馬,便是媒妁之言,大官人更是明媒正娶,如此,她孟玉樓也解了那些難聽的名聲,大官人自是坐享其成,她孟玉樓還要謝謝大官人不嫌棄她名聲掃地呢,豈能不好生伺候著?”


    薛嫂說得興起,好像好事已然就成。


    西門慶倒也聽得開心,這辦法還當真不錯,隻管點頭:“錢好說,你隻管把事情辦妥了。”


    “行了,大官人迴吧……”薛嫂還要去補覺。


    西門慶卻不走:“在你家多坐坐,坐到天亮就走。”


    薛嫂連忙後退兩步,雙手捂胸:“隻聽得大官人花名在外,您不會是連老身都想……”


    西門慶一腦門的汗:“說什麽呢!隻管上一些茶水吃食來,老娘皮你倒是想得美事……”


    薛嫂便又笑了笑:“大官人不經逗弄……”


    “去去去……”大官人氣不打一處來。


    隻待天色亮起,西門慶出門去,先往生藥店裏交代了一些事,再是連忙出城往南走,百十裏外去鄆城,便也是去那八百裏水泊梁山。


    此番趕路,便是更快,奔命之時到了,若是再不成事,當真是家都不敢再迴,還想什麽孟玉樓,還想什麽那萬貫家財?


    大早蘇武也往衙門裏去交代董堅一些事情,帶著武鬆,騎著兩匹衙門裏的馬,出城便是往東,直奔東平府去。


    東平府,其實就是鄆州,近些年才改的名。


    而鄆城在東平府治所之南,陽穀在東平府治所之西。


    陽穀再往西,就入了大名府境內,大名府城也不遠,那裏幾乎就是整個大宋北方的經濟與軍事的中心之處,也是大宋朝的北京城,陽穀縣就是這麽個交通要道。


    大名府裏也是故事多,那裏有大名鼎鼎的蔡京女婿梁中書,還有一個棍棒無雙的河北玉麒麟盧俊義。


    蘇武帶著武鬆趕路,馬匹也快,臨近中午,隻說找地方落腳休息進食。


    便問武鬆:“再往前是哪裏?”


    武鬆答道:“哥哥怎的不知?往前就是獨龍崗了,那裏去歇一腳正好。”


    獨龍崗?


    原來前半部水滸故事,還真就是就近發生的。


    獨龍崗前,有三個有名的村莊,一個祝家莊,一個扈家莊,一個李家莊。


    蘇武打馬過得獨龍崗,三個村莊品字形排在視野遠處,莊子建造了土牆圍成了堡寨。


    莊外自是良田一眼望不到邊,為何要把村莊造成堡寨?


    自也就因為這莊子外良田無數,富庶之地,就怕賊人惦記著,自然要自保。


    白日裏,三家堡寨也開門,本也是官道通路,來往客商無數,做些來往商旅的歇腳住宿生意,三家也能賺得不少錢。


    正中是那祝家莊,左右是扈家莊與李家莊,這三家人,在江湖上也有大名。


    撲天雕李應是個人大名在外,祝家莊是實力最強,老太公下三個兒子算是不錯,養的莊客就有近兩千人,其中還有一個教頭叫作欒廷玉,最是了得。


    扈家莊自是勢力最小,如今兄妹二人,一個兄長扈成,一個妹妹扈三娘。


    當然,這三莊還立下盟約,同進同退,便更是固若金湯,尋常哪裏有賊寇敢來惹事?


    看著眼前三莊,武鬆問:“哥哥往哪邊去?”


    蘇武左右一看:“扈家莊去。”


    二人打馬就去,扈家莊也最小,也稍遠,平常裏商旅生意也差一些,將來便是個滿門喪盡的結局,隻留一個一丈青扈三娘獨自苟活於滅族之人手下。


    到得這裏,蘇武便是再不去想,也不免想到了那些梁山賊寇,雖然其中不乏一些忠義之輩,但整體而言,做起事來,當真是沒有下限。


    入得莊子,莊子也小,攏共一條大路,酒肆不用尋,點了菜,上了酒,武鬆是必須要嚐一口酒才算吃飯的主。


    蘇武倒是不多飲酒,正是吃著,就看一隊人打馬入莊來。


    頭前一個,竟是女子,腰間左右各別著一柄長刀,馬匹直奔酒肆門口來,毫不減速。


    隻等到得門口,韁繩一拉,馬匹迎頭站起,唏律律一聲,便是急停落地,那女子一身細腰窄袖勁裝在身。


    翻身下馬,蘇武早已猜到來人是誰,隻是也有小小驚訝,大宋真有一米八的女子,難怪叫個“一丈青”。


    隻看她身材健美修長,模樣裏帶幾分英武之氣,劍眉星目,卻又是俊秀在臉。


    颯爽!


    “來酒來菜!”扈三娘進門就坐,身後一票大漢跟隨而來,便坐左右。


    “小姐稍待,馬上就來。”小廝高聲答著,喜氣洋洋。


    就看蘇武這邊一直打量過去,扈三娘也感覺到了,便也不是扭捏模樣,也迴頭打量過來。


    蘇武笑了笑:“好生英武。”


    扈三娘雙眼帶笑,是一種爽朗氣質,便似男人般拱手:“客氣!”


    可惜了,可惜這般姑娘,最後竟是個苟活於世,麵對滅門仇敵,卻也無可奈何,還要嫁個矮腳虎為妻,最後死得也是淒慘。


    “可是扈家三娘?”蘇武拱手也問。


    “正是,不知當麵好漢尊姓大名?”扈三娘也問,便是見得蘇武與武鬆二人,身帶利刃,門外有馬,還高大健碩,自是江湖人了。


    “陽穀蘇武。”蘇武笑著答。


    “嗯?”扈三娘眉頭一挑,左右一看,便問:“陽穀都頭蘇武?那景陽岡上夜半獨自獵大蟲的就是你?”


    誰說名聲沒用?


    蘇武便說:“倒也不知這點小名聲,竟也傳得遠呢。”


    扈三娘笑道:“這才多遠,這不就五六十裏地嗎?咱們這裏來往客商多,哪個不說陽穀縣的蘇都頭是好漢?哪個不感謝都頭把道路暢通了?前些日子,那大蟲害人的時候,咱們這裏可也是門可羅雀……”


    “三娘真是會誇人呢……”蘇武笑著。


    卻見扈三娘起身來,近前就說:“既有如此緣分,請蘇都頭同坐飲兩杯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開局在陽穀縣當都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祝家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祝家大爺並收藏水滸開局在陽穀縣當都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