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好了,還不知要跪到什麽時候!
大軍班師迴朝的接見怎麽辦?接風宴又怎麽辦?
幾個大臣在外跪著,寢殿裏的陸小路也十分懊悔。跪在李衍床前舉手發誓,自己以後再也不吃那麽多了。
若是阿姐知道他把皇上氣吐血了,非得剝了他的皮。
李衍吐血其實也不完全是氣的,主要還是近幾個月的舟車勞頓。
他朝陸小路擺手:「好了,你吵得朕頭疼,先迴陸府吧,你阿姐過兩日變迴來了。」
陸小路一聽他姐要迴來,既高興又慫慫,見李衍實在不欲多說,連忙起身往寢殿外走。
許太後和趙太後也沒多留,隻讓太醫和福寶隨時候著,就迴去了。
唯有林禦史幾人,在長澤殿外從天明跪到天黑,又從天黑跪到日頭初升。
辰時後,周大學士連同戶部尚書匆匆來了,跪在長澤殿外替林禦史幾個求情。
李衍召見了二人,周大學士先把林禦史幾個罵一頓後才道:「皇上,林禦史也是擔憂您的身體,心急了些,才口不擇言,您這次就饒過他吧。眼看著陸將軍就要歸朝了,這個節骨眼上總不好叫禮部尚書和鴻臚寺卿跪出毛病來。」
李衍揉揉眉心:「也是,陸將軍得勝迴朝,不能落了她的麵子。」
周大學士剛鬆了口氣,李衍又道:「先前朕研製大炮火藥,國庫銀子花費去了不少吧?這次陸將軍以及諸位北疆將士的接風宴……」
戶部尚書立刻道:「皇上放心,您病重期間,臣等也沒閑著。北疆大亂,國庫空虛,諸位大人齊心協力募集了一批銀子,現已經上繳國庫。這次的接風宴定然辦得風風光光,定叫陸將軍和北疆的將士們乘興而歸!」說著他遞上了國庫的帳本,呈到李衍的麵前。
他們算是明白了,他們這位皇帝能研製出炸藥、大炮,一招製敵,本事是有的。但不能說、不能懟,更不能逼,要順著來,得哄!
第137章 簽到第137天
被順著毛摸的李衍在宮中養了三日,人總算精神點了。
三日後,大軍在京都城外停下,陸小寧隻帶了一隊人馬和這次要進宮受賞的將士進城。
京都城內的百姓聽說陸將軍班師迴朝,都聚集在北城門不遠處的道路兩旁翹首以盼。
被城門口站著了許多維持秩序的官差,北城門外,文武百官都到齊了。
如果說,先前文武百官對於陸小寧一個女子當官是排斥,現在對她就是全然接受。
大楚危難之時,滿朝文武竟都不如一個女子,他們也確實不好擰巴著。
陸將軍英勇無雙,值得被尊重。
但這種尊重僅限於他們自己出來恭迎,若是皇帝也來了,對陸將軍的看重遠高於他們這些老臣的話,他們又該不舒服了。
所以李衍病了,不能出城來迎,正中了眾人的意。
眼看著大隊的人馬往城門口靠近,六部官員齊齊上前朝陸小寧拱手:「陸將軍一路辛苦!」
陸小寧翻身下馬,她身後的將士也跟著翻身下馬,朝著諸位大人拱手迴禮。
鴻臚寺卿上前一步笑道:「陸將軍,皇上本打算親迎諸位的,但近日身體不適,故不能前來。」
陸小寧身後的一眾將士都默契的不說話:皇上才同他們分開,他們自然知道皇帝身體不適,但這般大臣卻不知皇帝同他們一起迴的。
這樣一想,皇帝好像同他們更為親近,北疆的一眾將士心裏就隱隱的興奮。
陸小寧點頭:「皇上身體要緊,臣等自行迴京就可。」皇上還算聽話,沒有強撐病體過來。
然而,下一刻,城中的百姓就騷動起來。不知是誰高喊一聲:「是禦駕,是禦駕來了,皇上親自來迎陸將軍了!」
文武百官齊齊驚愕迴頭,一駕四驅禦攆駛近,禦攆四周垂掛著黃緞幨帷,幨帷由四根金絲緞帶係在禦攆的四個盤龍柱上。盤龍柱四角垂龍頭浮雕莊嚴肅穆,看得人心生敬畏。
維持秩序的官兵向兩邊散開,兩隊禁衛軍護著禦攆緩緩靠近。
這陣仗弄得著實有點大。
皇帝怎麽來了?
不是病重,說好了不來嗎?
文武百官心思各異之際,陸小寧已經帶著羌北眾將士單膝跪地高唿萬歲。百官被震得耳膜生疼也連忙跟著跪下,三唿萬歲。
李衍斜靠在禦攆上,麵色睏倦,神態懨懨,一副明顯精神不濟的模樣。但他居高臨下瞧著眾人時,一雙睡鳳眼在龍袍的映襯下居然顯現出幾分威嚴來。
他掃過陸小寧等人,肅聲道:「陸愛卿大敗羌北,班師迴朝,是天大的功勞,朕當親自來迎。」
他話落,福寶就上前,高聲唱和:「陸昭寧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聖人有言,治世以文,伐亂以武。陸將軍平北疆之亂,威振羌敵,穩住民心,功在社稷!朕甚嘉之,加封其為大楚長寧將軍,功從一等侯,食邑三千戶。歸京後出任大理寺少卿一職,欽此!」
聖旨一出,眾人比見到皇帝還驚訝。
這這這這,雖都知道陸小寧這次的封賞不會小,但直接功從一等侯,食邑三千戶,這獎賞也忒大了!
但這是陸小寧應得的!
陸小寧的封賞下來後,福寶又依次念了對其餘將領的封賞。
在場的官差以及一眾百姓都聽得心潮彭拜,又覺得理所當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大軍班師迴朝的接見怎麽辦?接風宴又怎麽辦?
幾個大臣在外跪著,寢殿裏的陸小路也十分懊悔。跪在李衍床前舉手發誓,自己以後再也不吃那麽多了。
若是阿姐知道他把皇上氣吐血了,非得剝了他的皮。
李衍吐血其實也不完全是氣的,主要還是近幾個月的舟車勞頓。
他朝陸小路擺手:「好了,你吵得朕頭疼,先迴陸府吧,你阿姐過兩日變迴來了。」
陸小路一聽他姐要迴來,既高興又慫慫,見李衍實在不欲多說,連忙起身往寢殿外走。
許太後和趙太後也沒多留,隻讓太醫和福寶隨時候著,就迴去了。
唯有林禦史幾人,在長澤殿外從天明跪到天黑,又從天黑跪到日頭初升。
辰時後,周大學士連同戶部尚書匆匆來了,跪在長澤殿外替林禦史幾個求情。
李衍召見了二人,周大學士先把林禦史幾個罵一頓後才道:「皇上,林禦史也是擔憂您的身體,心急了些,才口不擇言,您這次就饒過他吧。眼看著陸將軍就要歸朝了,這個節骨眼上總不好叫禮部尚書和鴻臚寺卿跪出毛病來。」
李衍揉揉眉心:「也是,陸將軍得勝迴朝,不能落了她的麵子。」
周大學士剛鬆了口氣,李衍又道:「先前朕研製大炮火藥,國庫銀子花費去了不少吧?這次陸將軍以及諸位北疆將士的接風宴……」
戶部尚書立刻道:「皇上放心,您病重期間,臣等也沒閑著。北疆大亂,國庫空虛,諸位大人齊心協力募集了一批銀子,現已經上繳國庫。這次的接風宴定然辦得風風光光,定叫陸將軍和北疆的將士們乘興而歸!」說著他遞上了國庫的帳本,呈到李衍的麵前。
他們算是明白了,他們這位皇帝能研製出炸藥、大炮,一招製敵,本事是有的。但不能說、不能懟,更不能逼,要順著來,得哄!
第137章 簽到第137天
被順著毛摸的李衍在宮中養了三日,人總算精神點了。
三日後,大軍在京都城外停下,陸小寧隻帶了一隊人馬和這次要進宮受賞的將士進城。
京都城內的百姓聽說陸將軍班師迴朝,都聚集在北城門不遠處的道路兩旁翹首以盼。
被城門口站著了許多維持秩序的官差,北城門外,文武百官都到齊了。
如果說,先前文武百官對於陸小寧一個女子當官是排斥,現在對她就是全然接受。
大楚危難之時,滿朝文武竟都不如一個女子,他們也確實不好擰巴著。
陸將軍英勇無雙,值得被尊重。
但這種尊重僅限於他們自己出來恭迎,若是皇帝也來了,對陸將軍的看重遠高於他們這些老臣的話,他們又該不舒服了。
所以李衍病了,不能出城來迎,正中了眾人的意。
眼看著大隊的人馬往城門口靠近,六部官員齊齊上前朝陸小寧拱手:「陸將軍一路辛苦!」
陸小寧翻身下馬,她身後的將士也跟著翻身下馬,朝著諸位大人拱手迴禮。
鴻臚寺卿上前一步笑道:「陸將軍,皇上本打算親迎諸位的,但近日身體不適,故不能前來。」
陸小寧身後的一眾將士都默契的不說話:皇上才同他們分開,他們自然知道皇帝身體不適,但這般大臣卻不知皇帝同他們一起迴的。
這樣一想,皇帝好像同他們更為親近,北疆的一眾將士心裏就隱隱的興奮。
陸小寧點頭:「皇上身體要緊,臣等自行迴京就可。」皇上還算聽話,沒有強撐病體過來。
然而,下一刻,城中的百姓就騷動起來。不知是誰高喊一聲:「是禦駕,是禦駕來了,皇上親自來迎陸將軍了!」
文武百官齊齊驚愕迴頭,一駕四驅禦攆駛近,禦攆四周垂掛著黃緞幨帷,幨帷由四根金絲緞帶係在禦攆的四個盤龍柱上。盤龍柱四角垂龍頭浮雕莊嚴肅穆,看得人心生敬畏。
維持秩序的官兵向兩邊散開,兩隊禁衛軍護著禦攆緩緩靠近。
這陣仗弄得著實有點大。
皇帝怎麽來了?
不是病重,說好了不來嗎?
文武百官心思各異之際,陸小寧已經帶著羌北眾將士單膝跪地高唿萬歲。百官被震得耳膜生疼也連忙跟著跪下,三唿萬歲。
李衍斜靠在禦攆上,麵色睏倦,神態懨懨,一副明顯精神不濟的模樣。但他居高臨下瞧著眾人時,一雙睡鳳眼在龍袍的映襯下居然顯現出幾分威嚴來。
他掃過陸小寧等人,肅聲道:「陸愛卿大敗羌北,班師迴朝,是天大的功勞,朕當親自來迎。」
他話落,福寶就上前,高聲唱和:「陸昭寧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聖人有言,治世以文,伐亂以武。陸將軍平北疆之亂,威振羌敵,穩住民心,功在社稷!朕甚嘉之,加封其為大楚長寧將軍,功從一等侯,食邑三千戶。歸京後出任大理寺少卿一職,欽此!」
聖旨一出,眾人比見到皇帝還驚訝。
這這這這,雖都知道陸小寧這次的封賞不會小,但直接功從一等侯,食邑三千戶,這獎賞也忒大了!
但這是陸小寧應得的!
陸小寧的封賞下來後,福寶又依次念了對其餘將領的封賞。
在場的官差以及一眾百姓都聽得心潮彭拜,又覺得理所當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