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和七皇子眼眸微動,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
若不是十一,他們兄弟兩個恐永無相見之日,他們的母妃也隻能老死在冷宮。
兄弟兩個深深拜伏,然後告退。
兩人從宮裏出來,四皇子細細打量完七皇子問:「外祖
父和舅舅近些年還好吧?」
七皇子點頭:「還好,當初外祖父和舅舅辭官後,一路被皇姐的人追殺,是十一救了我們。之後可能也是十一和當地官員打了招唿,他們對外祖父都頗為照顧。」
自古奪嫡失敗都沒有好下場,即便你是天子師,德高萬眾。
七皇子決口不提當年他怕連累外祖父跟著李衍走的事,也沒提他這麽多年所受得苦。
他四哥被幽禁這麽多年比他可苦多了,他不是當年動不動就會找人告狀的小孩了,不該把不好的情緒帶給家人。
四皇子和四皇子妃團聚後,就同七皇子一同下了江南去見蕭太妃。
登基大典後,李衍第一日上朝。
福寶早早喊李衍起來,李衍沒怎麽睡飽,他困得睜不開眼,起身的身後,係統麵板的血條在一個點一個點的往下掉。
待到了金鑾殿,文武百官已經全等在那了。
福寶唱和之後,眾人俯首下拜,三唿萬歲。
李衍坐到龍座之上,眯眼看著底下黑壓壓的人頭:很困,睜不開眼。
李衍抬手,喊了句平身。
吏部尚書立刻出列,奏請道:「皇上,先帝已經下葬,殿試應該提上日程了。」
李衍點頭:「該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往年試題都由讀卷官出試題,殿試前一日由天子親定題。但此次科舉有女子參加,又是同天子一同長大的女子。
大臣們憂心,就殿試形式的改革吵了起來。吵來吵去話題就引到了李衍身上,大意是讓他避嫌。
但文武百官又不明說,李衍嚴重懷疑他們是吵給他看的。
他開始有些坐不住了,隻能用手支著額頭,斜靠在龍坐上,企圖讓自己舒服些。注意力卻集中在係統麵板的血條上。
1、-1、-1……
他這狀態真像不斷在掉血的大boss,就等耗空血槽了。
李衍疲憊的揉揉眉心,福寶注意到他的動作,壓低聲音問他怎麽了。
他搖搖頭,擰眉不語。
想到今後還要上朝,開小會,批奏摺,他就一陣心梗……難怪父皇會頭疼。
他這是用命在龍坐上耗啊。
文武百官吵了一個時辰也沒個結果,李衍看著麵板裏的
血條,耐心都快耗盡,突然就起身了。
方才還吵吵嚷嚷的文武百官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齊齊看向李衍。林禦史眼見著他要走,連忙開口問:「皇上,還在上朝,您要去哪?」
李衍停住步子,捂住胸口看向眾人:「朕瞧著你們還沒吵完,就先迴去歇著了。你們繼續吵,不用管朕,待吵出個結果,派人通報朕一聲就行。」
文武百官:他們就是吵給皇帝看的,正主不在,他們還吵什麽吵。
林禦史不滿道:「皇上,先皇也體弱,但先皇早朝從來不這樣。」
李衍眯著眼看著他:「看來林禦史很懷念先皇,要不你下去陪先皇?」
這下沒人敢說話了。
李衍走得心安理得,待到了偏殿,他就拖了鞋躺到了早就鋪好的軟榻上,邊擼胖橘,邊交代福寶道:「你去看著他們吵,不吵出個結果,不許他們停下,不許他們走!」
他當初跟著大皇兄上朝時,是親眼見過這幫老傢夥有多能吵,又有多拖朝的。不治治他們這個毛病,每次早朝豈不是要耗死。
福寶點頭,然後繞出偏殿,重新迴到了金鑾殿上。站在已經空了的龍坐上看著文武百官:「皇上說,讓諸位大人繼續討論。雜家聽著,待會轉述給皇上。」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裏都是對大楚未來的擔憂:皇上身體如此之差,連早朝都撐不住,這可如何是好?
早朝還在繼續,諸位大人隻能繼續討論。
就這樣耗到了午後,原本爭吵不休的文武百官終於吵不動。
口幹舌燥,肚子裏空空如也,餓得心慌。
這個時候,吃飽喝足的李衍終於出現了,懶懶的斜靠在龍榻上,問:「怎麽沒聲了,繼續討論啊!」
皇上都發話了,他們當然得繼續。
隻是他們沒討論多久,李衍又捂著胸口走了,臨走時虛弱道:「諸位大人若是吵出結果了,就寫份摺子遞上來,朕心慌得受不了,得去找太醫了。」
眾人頓時無語了:又來!哪有這樣當皇帝的?早朝怎麽能說走就走了?不看著他們吵怎麽裁奪?
金鑾殿上沒人說話。
福寶掃了一圈,笑意盈然道:「諸位大人繼續吧。」
這一晃又到了傍晚,有人要出去
,就被禦前侍衛攔下了:「皇上交代,還是早朝期間,還未散朝,諸位大人不能貿然離開。」
文武百官:「……」
這都快晚上了,哪有早朝上一天一夜的?
看來今日不給出個殿試改革的具體意見,這朝是散不了了。
眾人又熬到了亥時,最後實在是受不了了。原本吵吵嚷嚷的眾人意見達到了高度的統一,迅速寫了兩份摺子呈了上去。
很快摺子被打了迴來,福寶傳話道:「皇上說太複雜了,看不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若不是十一,他們兄弟兩個恐永無相見之日,他們的母妃也隻能老死在冷宮。
兄弟兩個深深拜伏,然後告退。
兩人從宮裏出來,四皇子細細打量完七皇子問:「外祖
父和舅舅近些年還好吧?」
七皇子點頭:「還好,當初外祖父和舅舅辭官後,一路被皇姐的人追殺,是十一救了我們。之後可能也是十一和當地官員打了招唿,他們對外祖父都頗為照顧。」
自古奪嫡失敗都沒有好下場,即便你是天子師,德高萬眾。
七皇子決口不提當年他怕連累外祖父跟著李衍走的事,也沒提他這麽多年所受得苦。
他四哥被幽禁這麽多年比他可苦多了,他不是當年動不動就會找人告狀的小孩了,不該把不好的情緒帶給家人。
四皇子和四皇子妃團聚後,就同七皇子一同下了江南去見蕭太妃。
登基大典後,李衍第一日上朝。
福寶早早喊李衍起來,李衍沒怎麽睡飽,他困得睜不開眼,起身的身後,係統麵板的血條在一個點一個點的往下掉。
待到了金鑾殿,文武百官已經全等在那了。
福寶唱和之後,眾人俯首下拜,三唿萬歲。
李衍坐到龍座之上,眯眼看著底下黑壓壓的人頭:很困,睜不開眼。
李衍抬手,喊了句平身。
吏部尚書立刻出列,奏請道:「皇上,先帝已經下葬,殿試應該提上日程了。」
李衍點頭:「該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往年試題都由讀卷官出試題,殿試前一日由天子親定題。但此次科舉有女子參加,又是同天子一同長大的女子。
大臣們憂心,就殿試形式的改革吵了起來。吵來吵去話題就引到了李衍身上,大意是讓他避嫌。
但文武百官又不明說,李衍嚴重懷疑他們是吵給他看的。
他開始有些坐不住了,隻能用手支著額頭,斜靠在龍坐上,企圖讓自己舒服些。注意力卻集中在係統麵板的血條上。
1、-1、-1……
他這狀態真像不斷在掉血的大boss,就等耗空血槽了。
李衍疲憊的揉揉眉心,福寶注意到他的動作,壓低聲音問他怎麽了。
他搖搖頭,擰眉不語。
想到今後還要上朝,開小會,批奏摺,他就一陣心梗……難怪父皇會頭疼。
他這是用命在龍坐上耗啊。
文武百官吵了一個時辰也沒個結果,李衍看著麵板裏的
血條,耐心都快耗盡,突然就起身了。
方才還吵吵嚷嚷的文武百官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齊齊看向李衍。林禦史眼見著他要走,連忙開口問:「皇上,還在上朝,您要去哪?」
李衍停住步子,捂住胸口看向眾人:「朕瞧著你們還沒吵完,就先迴去歇著了。你們繼續吵,不用管朕,待吵出個結果,派人通報朕一聲就行。」
文武百官:他們就是吵給皇帝看的,正主不在,他們還吵什麽吵。
林禦史不滿道:「皇上,先皇也體弱,但先皇早朝從來不這樣。」
李衍眯著眼看著他:「看來林禦史很懷念先皇,要不你下去陪先皇?」
這下沒人敢說話了。
李衍走得心安理得,待到了偏殿,他就拖了鞋躺到了早就鋪好的軟榻上,邊擼胖橘,邊交代福寶道:「你去看著他們吵,不吵出個結果,不許他們停下,不許他們走!」
他當初跟著大皇兄上朝時,是親眼見過這幫老傢夥有多能吵,又有多拖朝的。不治治他們這個毛病,每次早朝豈不是要耗死。
福寶點頭,然後繞出偏殿,重新迴到了金鑾殿上。站在已經空了的龍坐上看著文武百官:「皇上說,讓諸位大人繼續討論。雜家聽著,待會轉述給皇上。」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裏都是對大楚未來的擔憂:皇上身體如此之差,連早朝都撐不住,這可如何是好?
早朝還在繼續,諸位大人隻能繼續討論。
就這樣耗到了午後,原本爭吵不休的文武百官終於吵不動。
口幹舌燥,肚子裏空空如也,餓得心慌。
這個時候,吃飽喝足的李衍終於出現了,懶懶的斜靠在龍榻上,問:「怎麽沒聲了,繼續討論啊!」
皇上都發話了,他們當然得繼續。
隻是他們沒討論多久,李衍又捂著胸口走了,臨走時虛弱道:「諸位大人若是吵出結果了,就寫份摺子遞上來,朕心慌得受不了,得去找太醫了。」
眾人頓時無語了:又來!哪有這樣當皇帝的?早朝怎麽能說走就走了?不看著他們吵怎麽裁奪?
金鑾殿上沒人說話。
福寶掃了一圈,笑意盈然道:「諸位大人繼續吧。」
這一晃又到了傍晚,有人要出去
,就被禦前侍衛攔下了:「皇上交代,還是早朝期間,還未散朝,諸位大人不能貿然離開。」
文武百官:「……」
這都快晚上了,哪有早朝上一天一夜的?
看來今日不給出個殿試改革的具體意見,這朝是散不了了。
眾人又熬到了亥時,最後實在是受不了了。原本吵吵嚷嚷的眾人意見達到了高度的統一,迅速寫了兩份摺子呈了上去。
很快摺子被打了迴來,福寶傳話道:「皇上說太複雜了,看不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