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武官見找三皇子沒用,直接去找了正在養傷的阮國公。阮國公雖在家中,但也知道這事的。
天子有不當之處,做臣子的理應勸解。
他思索再三,決定去找皇帝太傅一起進宮勸誡。
不巧的是,蕭太傅染了風寒,大夫還在府上。
阮國公隻能自己進宮去了。
建寧帝見到他時還是客客氣氣的,擱筆詢問:「阮國公身上的傷可好了
,今日怎麽有空進宮來?」
阮國公一撩袍角就跪下了,行了大禮後,朝建寧帝委婉道:「皇上,近日皇城中的宴席太過頻繁,文武百官的兜裏比臉還幹淨。您若是再操辦長公主的生辰宴,恐怕不妥。」
他說完,建寧帝的臉就冷了下來:「有何不妥?長公主為大楚和親,又為和談立下汗馬功勞。她迴大楚的第一個生辰宴,如何辦不得?」
「臣並非針對長公主。」阮國公解釋,「牧民放牧尚要休養生息,文武百官也需喘口氣,再過不久又是皇上壽辰了……」
建寧帝始終陰沉著臉問他:「獨獨留著長公主的生辰不辦,天下百姓要如何看待朕?」
阮國公:「也不是獨獨留著長公主的生辰不辦,皇上壽宴過後,其餘的宴席當免則免。」
「當免則免?」建寧帝繼續冷臉,「是文武百官的意思,還隻是那幾個在朝堂上參十一的武官的想法?亦或是你阮國公的想法?」
「皇上!」阮國公覺得近日建寧帝越發偏激,他極力勸諫道:「老臣是為您著想啊!」
建寧帝不滿:「為朕著想?讓你們掏幾個錢,你們就受不了了?那你們日日找朕要銀子時,怎麽不為朕想想?」
阮國公蹙眉:「這能一樣嗎?臣等找皇上要銀子,是軍需,是國事!您若執意要辦宴席,恐會引起朝廷的動盪?」
建寧帝隱在袖子裏的手微微收緊,臉徹底冷了下來。他額頭青筋突突的跳,極力克製自己心中的怒火,沉聲道:「阮國公,朕念你勞苦功高,你現在給朕出去,朕就當你今日沒來過!」
阮國公不僅沒出去,反而直挺挺的跪在那:「今日,皇上若不給個準話給老臣,老臣就跪死在這殿內。」在他印象裏,建寧帝雖固執,但不是不聽勸的人。
平日裏也會給他幾分薄麵。
隻是要求不要頻繁辦宴席而已,依照皇上的聰慧,不會為了國庫寒了忠臣的心。
但在建寧帝看來,阮國公就是當初的大長公主。在居功自傲,在威脅他。
古話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子連命都是君主的。隻是一點銀子而已,就用死相逼,這就是不忠的表現。
他也不管阮國公身上還有沒有傷,就那麽讓他跪著。
阮國公足足跪了兩
個時辰,人都跪得有些恍惚了,還是不肯起來。
建寧帝整個人開始焦躁,理智在爆發和克製的邊緣來迴拉鋸。
他頭更疼了。
偏偏這個時候三皇子來了,建寧帝捏著手忍耐著,讓他進來。
三皇子一來,也跟著阮國公跪下了,張口便道:「父皇,您這是要逼死那些武將們。再這麽下去,他們隻怕出席您壽宴的體麵衣衫都拿不出一件了!」
禦座上的建寧帝眯眼:「你這意思,是朕的壽宴也不要辦了?」
三皇子搖頭否認:「兒臣沒有這個意思,兒臣的意思是,壽宴可以辦,但就不必拘泥於禮輕禮重。父皇仁愛天下,定也會體恤百官。」他遲疑兩息又補充道:「兒臣知道國庫缺銀子,但武將也缺銀子……」
被戳破心思的建寧帝突然發怒,直接抄起禦案上的硯台就朝他麵門砸了下去。怒罵道:「你知道國庫空虛,還跑來質問朕?你四弟尚且知道替朕分憂,充盈國庫。你呢?整日知道伸手向朕要銀子的人有什麽資格來說這話?」
三皇子一時間被砸懵了,連額頭被砸流血了也沒動一下。在他印象裏,父皇是不會輕易動怒的。
怎會突然就暴怒了?
事實上,建寧帝非常能忍。他當皇子那會兒,忍著太後和康王,成為皇帝後,忍著衛家和衛皇後。
一步步都是忍過來的。
如今他突然不想忍了。
突如其來的怒氣將一旁伺候的汪全也嚇了一跳:皇帝近日,似乎越來越容易暴躁了。
他忙讓人去將長公主請了來
「皇上!」阮國公擋在三皇子前麵,頭埋得更低了,「皇上息怒!」
息怒!息怒!
建寧帝一下子跌坐迴了禦座上,頭疼的幾乎要裂開:他沒辦法息怒!
他死死瞪著阮國公和三皇子,雙眼幾乎充血。
就在他快克製不住自己時,李明嫣快步走了進來。她逕自走到建寧帝身邊,指尖撫在了建寧帝不斷跳動的太陽穴上。
一股冷香順著她指尖散開,建寧帝深吸一口氣,處在爆發邊緣的怒氣總算壓下去了一些。
李明嫣溫聲道:「父皇,不過是個生辰而已,不辦便不辦吧,兒臣沒關係的。」
跪在那的三皇子和阮國公都
微微詫異,但都沒敢抬頭。
建寧帝腦袋的疼痛總算緩了過來,又深吸一口氣後道:「君無戲言,朕即說了要給你過生辰,豈有食言的道理。」
李明嫣繼續勸他:「父皇,隻要您有心,兒臣就很高興了,真的不必。您若為了兒臣和阮將軍、三弟傷了和氣,兒臣即便過了這個生辰也不會開心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天子有不當之處,做臣子的理應勸解。
他思索再三,決定去找皇帝太傅一起進宮勸誡。
不巧的是,蕭太傅染了風寒,大夫還在府上。
阮國公隻能自己進宮去了。
建寧帝見到他時還是客客氣氣的,擱筆詢問:「阮國公身上的傷可好了
,今日怎麽有空進宮來?」
阮國公一撩袍角就跪下了,行了大禮後,朝建寧帝委婉道:「皇上,近日皇城中的宴席太過頻繁,文武百官的兜裏比臉還幹淨。您若是再操辦長公主的生辰宴,恐怕不妥。」
他說完,建寧帝的臉就冷了下來:「有何不妥?長公主為大楚和親,又為和談立下汗馬功勞。她迴大楚的第一個生辰宴,如何辦不得?」
「臣並非針對長公主。」阮國公解釋,「牧民放牧尚要休養生息,文武百官也需喘口氣,再過不久又是皇上壽辰了……」
建寧帝始終陰沉著臉問他:「獨獨留著長公主的生辰不辦,天下百姓要如何看待朕?」
阮國公:「也不是獨獨留著長公主的生辰不辦,皇上壽宴過後,其餘的宴席當免則免。」
「當免則免?」建寧帝繼續冷臉,「是文武百官的意思,還隻是那幾個在朝堂上參十一的武官的想法?亦或是你阮國公的想法?」
「皇上!」阮國公覺得近日建寧帝越發偏激,他極力勸諫道:「老臣是為您著想啊!」
建寧帝不滿:「為朕著想?讓你們掏幾個錢,你們就受不了了?那你們日日找朕要銀子時,怎麽不為朕想想?」
阮國公蹙眉:「這能一樣嗎?臣等找皇上要銀子,是軍需,是國事!您若執意要辦宴席,恐會引起朝廷的動盪?」
建寧帝隱在袖子裏的手微微收緊,臉徹底冷了下來。他額頭青筋突突的跳,極力克製自己心中的怒火,沉聲道:「阮國公,朕念你勞苦功高,你現在給朕出去,朕就當你今日沒來過!」
阮國公不僅沒出去,反而直挺挺的跪在那:「今日,皇上若不給個準話給老臣,老臣就跪死在這殿內。」在他印象裏,建寧帝雖固執,但不是不聽勸的人。
平日裏也會給他幾分薄麵。
隻是要求不要頻繁辦宴席而已,依照皇上的聰慧,不會為了國庫寒了忠臣的心。
但在建寧帝看來,阮國公就是當初的大長公主。在居功自傲,在威脅他。
古話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子連命都是君主的。隻是一點銀子而已,就用死相逼,這就是不忠的表現。
他也不管阮國公身上還有沒有傷,就那麽讓他跪著。
阮國公足足跪了兩
個時辰,人都跪得有些恍惚了,還是不肯起來。
建寧帝整個人開始焦躁,理智在爆發和克製的邊緣來迴拉鋸。
他頭更疼了。
偏偏這個時候三皇子來了,建寧帝捏著手忍耐著,讓他進來。
三皇子一來,也跟著阮國公跪下了,張口便道:「父皇,您這是要逼死那些武將們。再這麽下去,他們隻怕出席您壽宴的體麵衣衫都拿不出一件了!」
禦座上的建寧帝眯眼:「你這意思,是朕的壽宴也不要辦了?」
三皇子搖頭否認:「兒臣沒有這個意思,兒臣的意思是,壽宴可以辦,但就不必拘泥於禮輕禮重。父皇仁愛天下,定也會體恤百官。」他遲疑兩息又補充道:「兒臣知道國庫缺銀子,但武將也缺銀子……」
被戳破心思的建寧帝突然發怒,直接抄起禦案上的硯台就朝他麵門砸了下去。怒罵道:「你知道國庫空虛,還跑來質問朕?你四弟尚且知道替朕分憂,充盈國庫。你呢?整日知道伸手向朕要銀子的人有什麽資格來說這話?」
三皇子一時間被砸懵了,連額頭被砸流血了也沒動一下。在他印象裏,父皇是不會輕易動怒的。
怎會突然就暴怒了?
事實上,建寧帝非常能忍。他當皇子那會兒,忍著太後和康王,成為皇帝後,忍著衛家和衛皇後。
一步步都是忍過來的。
如今他突然不想忍了。
突如其來的怒氣將一旁伺候的汪全也嚇了一跳:皇帝近日,似乎越來越容易暴躁了。
他忙讓人去將長公主請了來
「皇上!」阮國公擋在三皇子前麵,頭埋得更低了,「皇上息怒!」
息怒!息怒!
建寧帝一下子跌坐迴了禦座上,頭疼的幾乎要裂開:他沒辦法息怒!
他死死瞪著阮國公和三皇子,雙眼幾乎充血。
就在他快克製不住自己時,李明嫣快步走了進來。她逕自走到建寧帝身邊,指尖撫在了建寧帝不斷跳動的太陽穴上。
一股冷香順著她指尖散開,建寧帝深吸一口氣,處在爆發邊緣的怒氣總算壓下去了一些。
李明嫣溫聲道:「父皇,不過是個生辰而已,不辦便不辦吧,兒臣沒關係的。」
跪在那的三皇子和阮國公都
微微詫異,但都沒敢抬頭。
建寧帝腦袋的疼痛總算緩了過來,又深吸一口氣後道:「君無戲言,朕即說了要給你過生辰,豈有食言的道理。」
李明嫣繼續勸他:「父皇,隻要您有心,兒臣就很高興了,真的不必。您若為了兒臣和阮將軍、三弟傷了和氣,兒臣即便過了這個生辰也不會開心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