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太後又把那股氣咽了迴去,笑著同大皇子往外走。
大皇子迴頭,無奈瞧了眼李衍,示意他別鬧了。
李衍聳肩,彎著眼笑,意思很明顯:他還沒完!
於是,接下來,李衍打著盡孝的名義對馮太後噓寒問暖的,整天老老老的老個沒完沒了。
早起要給皇祖母添衣,皇祖母老了受不得寒。
天黑了要給皇祖母多點兩盞燈,皇祖母老眼昏花,看不清路。
午時要讓皇祖母小憩,不然人老了容易猝死。
說話要小聲點,老人家心髒受不了。
……
如此過了十來日,馮太後都覺得自己日薄西山、風燭殘年、行將就木了。
看見枯枝就感傷,瞧見落葉就難受,整個人一下子精神萎靡了。
明明是大好的夏日觀景,她斜靠在軟榻上,有氣無力的問夕嬤嬤:「你說,哀家是不是真老了?」
這話夕嬤嬤是萬萬不敢答的,忙道:「太後娘娘別聽十一皇子胡說八道,您
就是太無聊了才會想東想西。不若明日找後妃們過來說說話,人一多,心情自然就好了。」
馮太後覺得是這個理,於是下詔讓後宮嬪妃日日過來請安。
後宮嬪妃都很詫異。
在她們的印象裏,馮太後不喜熱鬧。從前在宮中,也就初一十五會讓她們來見,之後更是直接躲到行宮外的皇覺寺去禮佛了。
現下才迴來沒多久怎麽就要她們日日去請安了?
衛皇後分析了一陣,總覺得太後是想要後宮之權。
周嬤嬤安撫她:「娘娘莫急,太後多年不在宮中,外戚又不行,動不了您後宮之主的位子,咱們且看看便是。」
衛皇後覺得在理,次日,不早不晚的去了長壽宮。阮貴妃和淑妃也在猜測太後的想法,但一時間也猜不透。其餘嬪妃比起去向皇後請安,更喜歡去太後的長壽宮。
至少太後無實權,不會動不動就給她們小鞋穿。
但皇帝和太後不和,想到這她們又謹小慎微起來:到了長壽宮隻管說好話,說漂亮話,其他什麽都別管。
問,就是混,能混過一天是一天。
於是一群心思各異的嬪妃在長壽宮聚齊了。
馮太後看著一大群妍麗鮮艷的年輕人,心情果然好了許多。又開始迴憶往昔道:「哀家像你們這麽年輕的時候也喜歡穿這些鮮艷的衣衫,如今人老了,穿什麽都覺得不合適。」
衛皇後和阮貴妃沒吱聲,淑妃笑著寬慰道:「哪裏,太後娘娘依舊龍馬精神,年輕著呢。」
眾嬪妃一聽,也紛紛誇了起來。好話不要錢似的往外抖,就差把馮太後誇成十六的小姑娘了。
聽得衛皇後想吐。
馮太後心情卻格外的好,被李衍創得千瘡百孔的心終於得到安慰,樂嗬嗬道:「你們啊,就會哄哀家開心,哀家哪有你們說得那般年輕。」
她話音剛落,李衍的聲音又從老遠插了進來:「就是,娘娘們就算為了哄皇祖母開心,也不該睜眼說瞎話啊!聽得我一個小孩子都覺得羞。」
夕嬤嬤一看到李衍來,就覺得大事不好。立刻迎了上去,著急詢問:「十一皇子,您怎麽來了?諸位娘娘都在,要不你待會再過來請安?」
李衍手裏還拿著個拐杖,把拐杖塞給夕嬤嬤後,道:
「哎,先前讓你們去皇祖母的窗子底下把它取來,你們怎麽都沒去,還勞得我親自送來。」
夕嬤嬤嘴角抽搐,又繼續趕人:「既然拐杖送到了,十一皇子就走吧。」
李衍扭頭就朝許嬪走去:「不用,我聽說我娘來了,特意過來見的。」
他站到許嬪麵前,脆生生喊了聲娘。
許嬪許久未見自己兒子,自然高興。拉著他手就在旁邊坐下了。
馮太後方才還笑吟吟的臉淡了下來:早知這魔王要來,就該把許嬪剔除出去。
這下好,好心情又沒了。
李衍坐穩後,又看向馮太後,見她那般神情。立刻又道:「我就說娘娘們不該睜眼說瞎話,你們看,皇祖母都不高興了。」
淑妃不悅道:「十一皇子胡說什麽,我們怎麽就睜眼說瞎話了,難道你覺得太後不年輕?」
李衍聳肩:「淑妃娘娘總不問問貴妃和皇後娘娘?她們二人就比你實誠,肯定也是覺得你們在哄太後,方才,才沒同流合汙的。」
馮太後沉著臉看向被點名的皇後和阮貴妃。
阮貴妃忙道:「本宮沒有那個意思,本宮自然是覺得太後娘娘年輕的,沒吱聲純粹是插不上話。」
馮太後又看向唯一沒說話的皇後。
衛皇後可不像阮貴妃那麽圓滑,隻是笑笑道:「太後都是當祖母的人了,也不會計較這個。老了便是老了,本宮母親都時長感嘆自己歲月不饒人呢。」
誰不知道當年馮太後和大長公主鬥得你死我活,最後還敗下陣來了。
這話真真是戳心窩子。
李衍頭一次覺得衛皇後是好人,順著她的話道:「就是,還是皇後娘娘明白道理,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哄騙皇祖母。」
這話說得大家都不樂意了,順嬪先惱道:「我們怎麽就哄騙太後了,十一皇子說這話是覺得太後很老嗎?」
很快又有嬪妃接上:「就是,你說太後老,你有什麽憑證?太後是長皺紋了還是長白頭髮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大皇子迴頭,無奈瞧了眼李衍,示意他別鬧了。
李衍聳肩,彎著眼笑,意思很明顯:他還沒完!
於是,接下來,李衍打著盡孝的名義對馮太後噓寒問暖的,整天老老老的老個沒完沒了。
早起要給皇祖母添衣,皇祖母老了受不得寒。
天黑了要給皇祖母多點兩盞燈,皇祖母老眼昏花,看不清路。
午時要讓皇祖母小憩,不然人老了容易猝死。
說話要小聲點,老人家心髒受不了。
……
如此過了十來日,馮太後都覺得自己日薄西山、風燭殘年、行將就木了。
看見枯枝就感傷,瞧見落葉就難受,整個人一下子精神萎靡了。
明明是大好的夏日觀景,她斜靠在軟榻上,有氣無力的問夕嬤嬤:「你說,哀家是不是真老了?」
這話夕嬤嬤是萬萬不敢答的,忙道:「太後娘娘別聽十一皇子胡說八道,您
就是太無聊了才會想東想西。不若明日找後妃們過來說說話,人一多,心情自然就好了。」
馮太後覺得是這個理,於是下詔讓後宮嬪妃日日過來請安。
後宮嬪妃都很詫異。
在她們的印象裏,馮太後不喜熱鬧。從前在宮中,也就初一十五會讓她們來見,之後更是直接躲到行宮外的皇覺寺去禮佛了。
現下才迴來沒多久怎麽就要她們日日去請安了?
衛皇後分析了一陣,總覺得太後是想要後宮之權。
周嬤嬤安撫她:「娘娘莫急,太後多年不在宮中,外戚又不行,動不了您後宮之主的位子,咱們且看看便是。」
衛皇後覺得在理,次日,不早不晚的去了長壽宮。阮貴妃和淑妃也在猜測太後的想法,但一時間也猜不透。其餘嬪妃比起去向皇後請安,更喜歡去太後的長壽宮。
至少太後無實權,不會動不動就給她們小鞋穿。
但皇帝和太後不和,想到這她們又謹小慎微起來:到了長壽宮隻管說好話,說漂亮話,其他什麽都別管。
問,就是混,能混過一天是一天。
於是一群心思各異的嬪妃在長壽宮聚齊了。
馮太後看著一大群妍麗鮮艷的年輕人,心情果然好了許多。又開始迴憶往昔道:「哀家像你們這麽年輕的時候也喜歡穿這些鮮艷的衣衫,如今人老了,穿什麽都覺得不合適。」
衛皇後和阮貴妃沒吱聲,淑妃笑著寬慰道:「哪裏,太後娘娘依舊龍馬精神,年輕著呢。」
眾嬪妃一聽,也紛紛誇了起來。好話不要錢似的往外抖,就差把馮太後誇成十六的小姑娘了。
聽得衛皇後想吐。
馮太後心情卻格外的好,被李衍創得千瘡百孔的心終於得到安慰,樂嗬嗬道:「你們啊,就會哄哀家開心,哀家哪有你們說得那般年輕。」
她話音剛落,李衍的聲音又從老遠插了進來:「就是,娘娘們就算為了哄皇祖母開心,也不該睜眼說瞎話啊!聽得我一個小孩子都覺得羞。」
夕嬤嬤一看到李衍來,就覺得大事不好。立刻迎了上去,著急詢問:「十一皇子,您怎麽來了?諸位娘娘都在,要不你待會再過來請安?」
李衍手裏還拿著個拐杖,把拐杖塞給夕嬤嬤後,道:
「哎,先前讓你們去皇祖母的窗子底下把它取來,你們怎麽都沒去,還勞得我親自送來。」
夕嬤嬤嘴角抽搐,又繼續趕人:「既然拐杖送到了,十一皇子就走吧。」
李衍扭頭就朝許嬪走去:「不用,我聽說我娘來了,特意過來見的。」
他站到許嬪麵前,脆生生喊了聲娘。
許嬪許久未見自己兒子,自然高興。拉著他手就在旁邊坐下了。
馮太後方才還笑吟吟的臉淡了下來:早知這魔王要來,就該把許嬪剔除出去。
這下好,好心情又沒了。
李衍坐穩後,又看向馮太後,見她那般神情。立刻又道:「我就說娘娘們不該睜眼說瞎話,你們看,皇祖母都不高興了。」
淑妃不悅道:「十一皇子胡說什麽,我們怎麽就睜眼說瞎話了,難道你覺得太後不年輕?」
李衍聳肩:「淑妃娘娘總不問問貴妃和皇後娘娘?她們二人就比你實誠,肯定也是覺得你們在哄太後,方才,才沒同流合汙的。」
馮太後沉著臉看向被點名的皇後和阮貴妃。
阮貴妃忙道:「本宮沒有那個意思,本宮自然是覺得太後娘娘年輕的,沒吱聲純粹是插不上話。」
馮太後又看向唯一沒說話的皇後。
衛皇後可不像阮貴妃那麽圓滑,隻是笑笑道:「太後都是當祖母的人了,也不會計較這個。老了便是老了,本宮母親都時長感嘆自己歲月不饒人呢。」
誰不知道當年馮太後和大長公主鬥得你死我活,最後還敗下陣來了。
這話真真是戳心窩子。
李衍頭一次覺得衛皇後是好人,順著她的話道:「就是,還是皇後娘娘明白道理,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哄騙皇祖母。」
這話說得大家都不樂意了,順嬪先惱道:「我們怎麽就哄騙太後了,十一皇子說這話是覺得太後很老嗎?」
很快又有嬪妃接上:「就是,你說太後老,你有什麽憑證?太後是長皺紋了還是長白頭髮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