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梅想賭一把自己的潛力到底有多大,一迴琉城,就開始到處打聽哪裏有罐頭廠。


    以前都埋頭在店鋪裏,沒有人際交往,沒有了解除了店鋪之外的世界有什麽?是什麽?現在要找人打聽找家廠子,才知道人脈的重要性。看來,自己真是井底之蛙了。


    但凡需要排汙水的廠子都在城郊,或是離市區幾裏地遠的地方,那便去郊區找一找。


    唐紅梅要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離市區最近的涼水村,城郊,下了公交車,走二十分鍾就到了。


    她先去村裏打聽。


    在村口遇見挑著糞桶下地幹活的一位婦女,“大嫂,請問這附近有罐頭廠嗎?”


    “村口那裏有家服裝加工廠。”大嫂答非所問。


    “服裝加工廠?用縫紉機的,不去看了。”


    大嫂在她轉身走的時候,說了句,“你去東半村看看。”


    唐紅梅還真不知道東半村在哪裏,“大嫂,東半村怎麽走?”


    “到犀牛塘那裏坐中巴車去。”


    “好,謝謝大嫂。”


    唐紅梅走過了村口,想起大嫂說的服裝加工廠,柳葉的媽媽開裁縫鋪的,也算是服裝加工了,去看看人家的服裝加工廠是怎樣的。便倒轉迴來,找到這個廠子。


    門口的牌子,白底黑字寫著“玉葉服裝加工廠”。


    唐紅梅嘀咕了一下:金枝玉葉的玉葉?名字挺好聽的。


    她走到鐵門那裏朝裏看。大門小門都關著,透過門上的格子,能看到車間裏白晃晃的燈管亮著,傳來輕微的“噠噠”聲。


    看不到裏麵的情形,唐紅梅便折返迴來,去犀牛塘。


    從涼水村到犀牛塘沒有公交車,走路有點遠,時間也到了中午,五月的太陽熱辣辣的,唐紅梅感覺很熱,決定明天一早從民通路坐公交車過去。


    上了公交車後,唐紅梅搖搖晃晃地想睡覺,閉目養神起來。


    大概過了三站,上來幾個人,唐紅梅邊上的空座位上坐下一個女人。


    她看了下唐紅梅,輕聲叫了她一聲,“老板娘。”


    唐紅梅迷迷糊糊聽到耳朵邊有人叫她“老板娘”,睜眼看旁邊,是城北開南雜店時,隔壁遊戲機店的老板娘潘冬蘭。


    五年沒見,潘冬蘭比之前蒼老憔悴了很多,“你是原來隔壁遊戲機店的老板娘潘冬蘭,你怎麽變樣了啊?”


    潘冬蘭苦笑道:“變化很大嗎?”


    她的神情讓唐紅梅一眼看出了她的糟糕,不便直接問,“太大了……你現在還在那裏開店嗎?”


    “沒開了。你們走後第二年,我們的店子被查封了,我們又打了好幾架……打斷了兩肋骨進了醫院……出了院我就起訴離婚了。”往事不堪迴首,潘冬蘭說著說著,眼裏便啜滿了淚水。


    “你和女兒一起生活嗎?現在住哪裏?”


    “我和女兒住在河西,租了一套小房子。我娘家在西半村,房子都在農村,我也不願意迴去住。”


    唐紅梅見她的淚水無聲地滾了出來,抓住她的手安慰道,“苦了你娘倆了。去我家坐坐?我在區政府裏麵租了套房子住,”她附在潘冬蘭耳邊輕聲說,“我也離婚了,帶著兒子。”


    同病相憐的兩個女人一時惺惺相惜起來。


    唐紅梅一迴到家,立刻去換煤球準備煮飯弄菜。


    潘冬蘭過來幫忙摘菜,一起說話。


    交換了各自離婚後的生活情況和孩子的情況,唐紅梅就提出,若她有空,明天和她一起去東半村找廠子。


    潘冬蘭現在無事可做,正心情鬱悶,立刻就答應了。


    臨睡覺時,唐紅梅想起今天看到的那家服裝加工廠,要給柳葉匯報一下,“葉子,琉城有一家服裝加工廠,你不知道吧?”


    “我哪有時間關注這個呀。在哪裏看到的?”柳葉還在和趙大勇看電視。


    “在涼水村村口的路邊上,你猜,服裝加工廠叫什麽名字?”


    “這我哪猜得出,你快說。”


    “叫玉葉服裝加工廠,金枝玉葉的玉葉哦,名字好聽吧。”


    柳葉愣了下,“玉葉?名字確實好聽呢。你去裏麵看到老板是誰了嗎?”


    “進不去,鐵門關的死死的。”


    柳葉“哦”了一個字。


    第二天,唐紅梅和潘冬蘭在犀牛塘坐中巴車的地方集合。


    東半村在城南過去三公裏的郊區,中巴車要三十分鍾到。


    唐紅梅和潘冬蘭下了車,進了村一路打聽罐頭廠在哪裏。


    問了四五個人,都說不知道,最後問了在屋簷下抽旱煙的一位大爺,才知道罐頭廠在去年就關停了。一是汙水處理不好,二是沒有訂單和銷路了。


    唐紅梅想知道廠子在哪裏?廠長是誰?


    她還真問對人了,大爺的侄子就是廠長,叫張有順。


    “你找他幹什麽?”張大爺疑惑地將她打量了好一會兒,“他欠你錢了?還是你是他外頭的人?”


    唐紅梅“噗嗤”一笑,“大爺,您可真敢說,我找他來談廠子合作的事。您能帶我去嗎?”


    “哦,這事啊,好事,我帶你去,在後麵。”大爺將旱煙袋磕了煙灰,起身帶路。


    張有順在後山修剪橘子樹,在樹杈縫裏看見大伯帶來兩個女人,以為是來要債的,丟了枝剪想跑,被張大爺喊住了,“有順呐,這兩個人是來找你廠子談合作的事,快下來。”


    張有順跳下樹,轉到小路上,雙手叉腰問道:“合作什麽?我廠子都關了。”


    唐紅梅見他人到中年卻長了一副喜色的樣子,這會兒像一個兵臨城下的逃兵,覺得好笑,“張廠長,你能先帶我去看看廠子裏頭嗎?看了之後我們在聊合作的事。”


    張有順遲疑片刻,“走吧。”


    他的廠子在一條通往城區的鄉村公路邊,占地麵積大概在一千多平方米,靠近平水河。?。


    張有順邊走邊介紹:“我廠子規模不大,主要生產水果罐頭。我們這裏不是有橘子和黃桃嗎?以前銷量還可以,這幾年競爭太大了,我這小廠拚不過人家的大廠,就被大廠拍死在沙灘上了。”


    “我聽你叔還是伯父說,是汙水處理不好造成的。”


    “也有點原因。”


    走了十幾分鍾,到了。廠子坐落在柑橘山下。


    大鐵門下邊已經長滿了草,水泥磚砌的牆,瓦是琉璃瓦,大門進去可以停車的水泥大坪邊上也是雜草比人還高。


    打開車間笨重的大鐵門,一股潮濕黴味撲麵而來。


    唐紅梅進到裏麵看,和在綏寧看到劉廠長那罐頭廠的情景差不多。


    “你這廠以前一年生產多少噸?”


    “五千噸左右。”


    “工人有多少?技術人員有多少?”


    張有順聽她問得專業,便相信她是真來談合作的,就實話實說,“工人最多時候50人,技術人員10個。後來減產人也縮減了。”


    “如果能重新生產,你能招迴來多少熟練工人?”


    張有順搔頭,“難說,有的都去外麵打工了。”


    唐紅梅先一步出了車間,“關門吧,我們邊走邊說。”


    潘冬蘭用敬佩的目光看著唐紅梅,剛才她說話的氣勢和派頭像極了大老板。


    唐紅梅沒注意看她的神色,繼續和張有順走在前麵說。


    “我有一個廣東的老板,做出口貿易的。他做蔬菜類加工,比如,鹽漬蕨菜,辣椒,剁辣椒,藠頭,冬筍這些。他要我找一家罐頭廠合作,讓我做他的供應商。我有訂單,你有工廠,合作共贏,你願意嗎?”


    張有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來盤活廠子,突然天降一個機會,他豈能錯過,趕緊答應道:“願意。你說,怎麽個合作法?”


    唐紅梅看他迫不及待的樣子,知道找對人了,“好說,我迴去匯報一下,留個電話,隨時溝通。”


    互相留下聯係號碼就離開了。


    走在鄉間小路上,潘冬蘭和唐紅梅各自都顯得很高興。


    唐紅梅是高興找到了廠子,潘冬蘭是高興找到了夥伴。


    潘冬蘭誇起了唐紅梅,“唐老板,你現在好神氣啊。”


    “是嗎?”唐紅梅輕笑,“你想跟著我幹嗎?”


    “想啊。”


    “好,等這邊落實好了,我通知你,好嗎?”


    潘冬蘭點頭笑道:“好啊。跟著大老板走肯定是金光大道。”


    “你抬舉我了。”唐紅梅有意想幫她,就先點到為止。


    趕在黃弘揚還是上班時間,唐紅梅就把今天找的廠子情況匯報了一下。


    “我知道了。我讓齊廠長過去幫你談,簽合同。”黃弘揚很高興看到她的進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歲如皎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月清如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月清如許並收藏歲如皎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