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統統我啊,專克你來的[快穿] 作者:蕭半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常拿她來警惕所有待字閨中的女子。
若有說到誰不安分,輕佻地喜歡勾引男人的,也會用像田娥的話來形容。
何曾光登時就炸毛了:「你這婆娘,越說越不像話!老子什麽時候說要納小了!不要不要!你隻管給我找個踏實本分做飯好吃的廚娘迴來就好!」
說完這話,他氣唿唿地重新躺下,翻了個身,背對著陳巧娘。
看著丈夫的背影,陳巧娘卻沒有絲毫勝利的喜悅,她平平靜靜的,合衣在丈夫身邊躺下。
第二天,她還是拉著兒女到了鎮上的人伢子處,挑起了人。
不論昨天丈夫提不提,她都早就想買人了。
倒不是給丈夫納小,而是給她的一雙兒女挑選合適的僕從。
從家中有了第一筆近千兩的存銀後,陳巧娘便隱隱有了這般的想法。
隻是剛開始的時候,隻想給兒子阿茗買一個書童。因為她看縣學裏其他家境良好的學生身邊,都跟了一位書童。即便是家貧的,也都找了遠房親戚的孩子來。畢竟書童,也是能夠旁聽先生講課的。
後來四處幹旱,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賣人的就更多了,價錢也下降了許多。
可她那時候還看不清自家前路如何,不敢擅自做主。
畢竟大家都活不下去了,都要賣人了,你同為村裏種地的鄉下人,卻要買人迴去伺候?
想想都知道旁人會如何議論、敵視他們家。
可眼下不同了,天下重新太平,他們又要進京去了,還是以子爵夫人及子女的身份!
她當然要給孩子們的身邊都添上人,一是為了讓孩子們早早習慣被人伺候的日子,免得將來到了京中,乍一下遇上其他勛貴人家,太束手束腳,鬧了笑話;
二就是她這做娘的一點私心;
好容易家裏鹹魚翻身了,她怎能繼續委屈孩子們呢?
當然是要給他們她所能給的最好了!
仔細問過人伢子一些問題,拿出子爵夫人的身份讓其篩掉一批德行不好的孩子,陳巧娘便讓一雙兒女憑自己心意挑合眼緣的。
最終,何月香買了兩個比她大一歲的丫鬟,一個叫花安,一個叫李寶;
何月茗隻挑了一名比他大兩歲,看起來孔武有力的少年,名叫東年;
陳巧娘想了想,還是讓人伢子叫來幾個長相清麗的廚娘。
仔細詢問過她們的情況之後,選了其中一個眼神周正,據說無夫無子,孤家寡人多年的甄娘。
甄娘原先的東家因為生意周轉不靈,隻好賣掉產業迴老家去,臨走前遣散了活契家僕,但甄娘為了救治病危的老父,曾將自己的活契轉為死契;
所以東家離開之前,便將她與其他簽了死契的奴僕一併賣給了人伢子。
陳巧娘覺得能為父親做到這一步的人,根子也不會壞,便將人拉到四處無人的屋子裏,與其交談了一番。
最終,甄娘紅著臉點點頭。
陳巧娘這才定下了她。
至於其他三個孩子,都是因為剛剛過去的饑荒,才被家中人給賣了。
為了多得半兩銀子,三人都是死契。
陳巧娘拿著蓋過官府大印的契書,心中很是複雜。
既有一絲髮家致富,改換門庭的雀躍,又有一種物傷其類的悲憫;
要不是他們家得了大老爺的幫助,如今與這些孩子站在一起的,是不是也會有他們家的?
壓下那些胡思亂想,她將契書收好,沖麵前的孩子們溫和一笑:「不用怕,隻要你們以後盡心盡力地做好該做的事,我們自然不會苛待你們。」
為了證明自己所說屬實,陳巧娘還帶著他們去買了幾匹上好的棉布,說好要給他們做衣裳。
等迴到家,幾人看著這雖然寬敞舒適,可依然看得出是莊戶人家的宅子,有些意外。
能來買下人伺候的,不該是有錢人嗎?夫人不也說,自家是子爵府嗎?
堂堂爵爺就住這裏?
不等他們想出個所以然來,何曾光也到家了,看見家中憑空多出來這四個人,他也瞪大了眼。
等妻子介紹完說光是給女兒的丫鬟就有兩個,唯一的男丁也是給兒子當書童的,他拍著桌子:「胡鬧,我看你這婆娘,是當真飄了!」
陳巧娘老神在在地又介紹了甄娘:「我和孩子們去京師後,就讓甄娘在家為你做飯洗衣,今晚的飯就是她做的,你嚐嚐,合不合胃口。」
本還想說什麽的何曾光在見到眉清目秀,三十出頭仍然清麗可人的甄娘後,罕見地閉上了嘴巴。
他坐了迴去,嘴裏喃喃:「敗家婆娘,住在老家多好,非要往京都跑。」
卻也不再說別的什麽了。
當晚,陳巧娘又把甄娘的身契交給了男人,淡淡地說:「記得收好,不過丟了也沒事,這是蓋了官印,在官府那備過份的,可以拿著戶籍再拿一份,不過要交錢。」
「真能折騰。」何曾光低聲抱怨著,卻伸手接過了那張身契,壓在了自己的枕頭底下。
陳巧娘麵無表情。
五日後,母子三人帶著買迴來的三個丫鬟書童,跟著禹元瑋派來接他們的人,進京去了。
【作者有話說】
明天結局!
第109章 結局+番外
聖上賜給他們的府邸是所六進的大宅子, 一路進來,亭台樓閣、迴廊水榭,應有盡有。何家母子眼睛都要看不過來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若有說到誰不安分,輕佻地喜歡勾引男人的,也會用像田娥的話來形容。
何曾光登時就炸毛了:「你這婆娘,越說越不像話!老子什麽時候說要納小了!不要不要!你隻管給我找個踏實本分做飯好吃的廚娘迴來就好!」
說完這話,他氣唿唿地重新躺下,翻了個身,背對著陳巧娘。
看著丈夫的背影,陳巧娘卻沒有絲毫勝利的喜悅,她平平靜靜的,合衣在丈夫身邊躺下。
第二天,她還是拉著兒女到了鎮上的人伢子處,挑起了人。
不論昨天丈夫提不提,她都早就想買人了。
倒不是給丈夫納小,而是給她的一雙兒女挑選合適的僕從。
從家中有了第一筆近千兩的存銀後,陳巧娘便隱隱有了這般的想法。
隻是剛開始的時候,隻想給兒子阿茗買一個書童。因為她看縣學裏其他家境良好的學生身邊,都跟了一位書童。即便是家貧的,也都找了遠房親戚的孩子來。畢竟書童,也是能夠旁聽先生講課的。
後來四處幹旱,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賣人的就更多了,價錢也下降了許多。
可她那時候還看不清自家前路如何,不敢擅自做主。
畢竟大家都活不下去了,都要賣人了,你同為村裏種地的鄉下人,卻要買人迴去伺候?
想想都知道旁人會如何議論、敵視他們家。
可眼下不同了,天下重新太平,他們又要進京去了,還是以子爵夫人及子女的身份!
她當然要給孩子們的身邊都添上人,一是為了讓孩子們早早習慣被人伺候的日子,免得將來到了京中,乍一下遇上其他勛貴人家,太束手束腳,鬧了笑話;
二就是她這做娘的一點私心;
好容易家裏鹹魚翻身了,她怎能繼續委屈孩子們呢?
當然是要給他們她所能給的最好了!
仔細問過人伢子一些問題,拿出子爵夫人的身份讓其篩掉一批德行不好的孩子,陳巧娘便讓一雙兒女憑自己心意挑合眼緣的。
最終,何月香買了兩個比她大一歲的丫鬟,一個叫花安,一個叫李寶;
何月茗隻挑了一名比他大兩歲,看起來孔武有力的少年,名叫東年;
陳巧娘想了想,還是讓人伢子叫來幾個長相清麗的廚娘。
仔細詢問過她們的情況之後,選了其中一個眼神周正,據說無夫無子,孤家寡人多年的甄娘。
甄娘原先的東家因為生意周轉不靈,隻好賣掉產業迴老家去,臨走前遣散了活契家僕,但甄娘為了救治病危的老父,曾將自己的活契轉為死契;
所以東家離開之前,便將她與其他簽了死契的奴僕一併賣給了人伢子。
陳巧娘覺得能為父親做到這一步的人,根子也不會壞,便將人拉到四處無人的屋子裏,與其交談了一番。
最終,甄娘紅著臉點點頭。
陳巧娘這才定下了她。
至於其他三個孩子,都是因為剛剛過去的饑荒,才被家中人給賣了。
為了多得半兩銀子,三人都是死契。
陳巧娘拿著蓋過官府大印的契書,心中很是複雜。
既有一絲髮家致富,改換門庭的雀躍,又有一種物傷其類的悲憫;
要不是他們家得了大老爺的幫助,如今與這些孩子站在一起的,是不是也會有他們家的?
壓下那些胡思亂想,她將契書收好,沖麵前的孩子們溫和一笑:「不用怕,隻要你們以後盡心盡力地做好該做的事,我們自然不會苛待你們。」
為了證明自己所說屬實,陳巧娘還帶著他們去買了幾匹上好的棉布,說好要給他們做衣裳。
等迴到家,幾人看著這雖然寬敞舒適,可依然看得出是莊戶人家的宅子,有些意外。
能來買下人伺候的,不該是有錢人嗎?夫人不也說,自家是子爵府嗎?
堂堂爵爺就住這裏?
不等他們想出個所以然來,何曾光也到家了,看見家中憑空多出來這四個人,他也瞪大了眼。
等妻子介紹完說光是給女兒的丫鬟就有兩個,唯一的男丁也是給兒子當書童的,他拍著桌子:「胡鬧,我看你這婆娘,是當真飄了!」
陳巧娘老神在在地又介紹了甄娘:「我和孩子們去京師後,就讓甄娘在家為你做飯洗衣,今晚的飯就是她做的,你嚐嚐,合不合胃口。」
本還想說什麽的何曾光在見到眉清目秀,三十出頭仍然清麗可人的甄娘後,罕見地閉上了嘴巴。
他坐了迴去,嘴裏喃喃:「敗家婆娘,住在老家多好,非要往京都跑。」
卻也不再說別的什麽了。
當晚,陳巧娘又把甄娘的身契交給了男人,淡淡地說:「記得收好,不過丟了也沒事,這是蓋了官印,在官府那備過份的,可以拿著戶籍再拿一份,不過要交錢。」
「真能折騰。」何曾光低聲抱怨著,卻伸手接過了那張身契,壓在了自己的枕頭底下。
陳巧娘麵無表情。
五日後,母子三人帶著買迴來的三個丫鬟書童,跟著禹元瑋派來接他們的人,進京去了。
【作者有話說】
明天結局!
第109章 結局+番外
聖上賜給他們的府邸是所六進的大宅子, 一路進來,亭台樓閣、迴廊水榭,應有盡有。何家母子眼睛都要看不過來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