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統統我啊,專克你來的[快穿] 作者:蕭半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你就狠心, 發賣了她!」禹元瑋紅著眼, 咬牙切齒道。
「與你說過多少迴,我隻是命人送她嫁人, 是她自己性子烈, 從馬車上跳了下去, 被馬蹄子踩死。」禹相冷哼。
禹元瑋閉了閉眼,無論過了多少年,再想起那張麵龐,他依舊痛徹心扉。「怎麽樣都好。」他長嘆道:「秋娘死了,我娶誰不都一樣。如今,我都做了十來年的駙馬爺,與長公主,也有了兩個孩兒。再提這些又有什麽意義呢。」
禹相冷哼:「說得好聽,可看你做的這些事,就知道你從未有一天放下過政事。」
「我放不下的是黎民百姓!」禹元瑋義正嚴辭道:「父親,你為相二十年,日日都在朝堂之上,算計著自己的利益得失,謀算著家族的榮辱興衰,你可還想過,那些可憐的百姓何去何從啊?」
禹相沉默片刻,冷冷道:「他們是聖上的子民,不是我的。」
廣袖輕拂,便逕自離去。
禹元瑋倏然一嘆,迴了公主府,繼續做他的清閑駙馬,不再過問朝事。
不過他並未氣餒,而是靜下心來,一邊安排人在何家村的何月茗拜入縣學讀書,一邊通過書信,繼續為他解惑,同時等待時機。
老天爺並未讓他等待太久。
轉眼便過去一年,天下果然大旱,旱災引發饑荒,有些窮苦百姓已經開始逃荒。
尤其是江南三府,這個本該是朝廷糧倉錢庫的地界,已連續三季都收不上來足夠的稅糧。
朝中,聖上的脾氣日漸暴躁,常罵朝臣無能:「平日裏,你們個個都是飽讀詩書的棟樑之才。爭辯起來,舌燦蓮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現在呢?朕要你們商量如何安撫江南災民,怎麽?都啞巴了?」
如此罵了半月,不知是誰悄聲咕噥了一句:「若是早早將禹駙馬爺帶迴來的種子種下去,如今哪還能有饑荒?」
皇帝迴過神來,立即宣旨:「禹元瑋呢?傳他過來!」
——
玉米、馬鈴薯這兩樣高產之極的寶貴糧食,歷經艱辛,總算是在出現的第三年被推廣開來。
緊隨其後的,還有何家人又種成功的紅薯。
禹元瑋離去前如此看重這玉米,何月茗便打定主意,這迴的糧食,不賣給『大老爺』了,曬幹了碾成粉,全都囤進糧倉裏!
九月收穫的紅薯,及後來又收上來的一茬土豆,也都小心保存到花了大價錢挖的地窖裏去。
第二年,天下旱情越發嚴重,何家村裏也有人支撐不下去了。
此時朝廷明令禁止糧鋪囤積居奇,高價售糧。
可商人們不甘心就此失去發財的大好時機,幹脆半關店門,逐日限量拋售,售盡便關店。
他們如此作為,導致糧食越發有價無市,於是黑市中的糧價便節節攀高。
他們再偷偷運糧到黑市中脫手。
價格高至二十五文一斤!還日漸都有攀升的趨勢。
何月茗見狀不對,便在家中,從鄉裏鄉親家開始,以三文一斤的價,將玉米、土豆、紅薯等糧食賣給他們。
當然,他做這些都是打著那位南洋來的大老爺的旗號。
提前說好,這些糧食都是南洋來的種子種出來的,都能飽腹,不過味道不好,所以隻賣三文一斤。
家裏還有陳糧沒吃完的人家都在觀望,可早已斷炊,有錢都買不來糧食的人家卻等不及了。試探性地買了一斤兩斤迴去,照著何家教的辦法做了,吃到肚子裏後,那久違的飽腹感讓他們熱淚盈眶。
等了一晚上,肚子也沒有難受,而是恢復了力氣,那些人家大喜,連忙揣上家裏全部的現錢,買了幾百斤迴去。
他們在家裏狼吞虎咽的樣子就是最好的招牌。
本來還在觀望的人家也被說服了,紛紛來買。
何月茗也大方,賣完手中有的糧食之後,轉眼又到了該播種的季節,又問大家,要不要買種子迴去,等到秋收,就不用花錢來買了。
若有那家中已經捉襟見肘的,他還大方表示,可以先記名賒帳,等收上來糧食了,再慢慢還帳。
有的人家,聽完這話,當場便給何家人跪下了,邊磕頭邊哽咽道:「曾光、阿茗,謝謝,謝謝你們。以後你們就是我的再造恩人,誰要再敢說你們的不是,我上去就是一大嘴巴子!」
一人帶頭,其他人也紛紛表態。
何曾光有些失措,又很是高興。原本他還不樂意兒子媳婦亂做好人,但是這會兒,又覺得可以接受。
「都是鄉親,不就是要互幫互助的嗎。」
陳巧娘、何月茗連忙將人扶了起來,也是一樣的話:「從前,我們家日子難過的時候,也是村裏大娘大爺、叔伯嬸子們幫襯的。眼下,我們既然有這個機緣,自然是要帶上你們一起的。」
眾人感慨不已。
等禹元瑋受封欽差大臣,領了工部浩浩蕩蕩一大群人,並一份明旨,重迴何家村的時候,看到幾乎家家戶戶都笑容滿麵,而且人人雖然消瘦,卻精神振奮,絲毫不像他們一路過來遇上的其他村村民一樣麵黃肌瘦,慘遭饑荒折磨。
探聽之下,才知何家人過去一年的所作所為。
這迴非但禹元瑋心生感慨,就連同行的工部官員也紛紛動容。
被攔下來問話的是個中年人,他仔細端詳了片刻禹元瑋的臉,忽然激動地道:「我認得你,你是何家那小子的老師!是那貴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與你說過多少迴,我隻是命人送她嫁人, 是她自己性子烈, 從馬車上跳了下去, 被馬蹄子踩死。」禹相冷哼。
禹元瑋閉了閉眼,無論過了多少年,再想起那張麵龐,他依舊痛徹心扉。「怎麽樣都好。」他長嘆道:「秋娘死了,我娶誰不都一樣。如今,我都做了十來年的駙馬爺,與長公主,也有了兩個孩兒。再提這些又有什麽意義呢。」
禹相冷哼:「說得好聽,可看你做的這些事,就知道你從未有一天放下過政事。」
「我放不下的是黎民百姓!」禹元瑋義正嚴辭道:「父親,你為相二十年,日日都在朝堂之上,算計著自己的利益得失,謀算著家族的榮辱興衰,你可還想過,那些可憐的百姓何去何從啊?」
禹相沉默片刻,冷冷道:「他們是聖上的子民,不是我的。」
廣袖輕拂,便逕自離去。
禹元瑋倏然一嘆,迴了公主府,繼續做他的清閑駙馬,不再過問朝事。
不過他並未氣餒,而是靜下心來,一邊安排人在何家村的何月茗拜入縣學讀書,一邊通過書信,繼續為他解惑,同時等待時機。
老天爺並未讓他等待太久。
轉眼便過去一年,天下果然大旱,旱災引發饑荒,有些窮苦百姓已經開始逃荒。
尤其是江南三府,這個本該是朝廷糧倉錢庫的地界,已連續三季都收不上來足夠的稅糧。
朝中,聖上的脾氣日漸暴躁,常罵朝臣無能:「平日裏,你們個個都是飽讀詩書的棟樑之才。爭辯起來,舌燦蓮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現在呢?朕要你們商量如何安撫江南災民,怎麽?都啞巴了?」
如此罵了半月,不知是誰悄聲咕噥了一句:「若是早早將禹駙馬爺帶迴來的種子種下去,如今哪還能有饑荒?」
皇帝迴過神來,立即宣旨:「禹元瑋呢?傳他過來!」
——
玉米、馬鈴薯這兩樣高產之極的寶貴糧食,歷經艱辛,總算是在出現的第三年被推廣開來。
緊隨其後的,還有何家人又種成功的紅薯。
禹元瑋離去前如此看重這玉米,何月茗便打定主意,這迴的糧食,不賣給『大老爺』了,曬幹了碾成粉,全都囤進糧倉裏!
九月收穫的紅薯,及後來又收上來的一茬土豆,也都小心保存到花了大價錢挖的地窖裏去。
第二年,天下旱情越發嚴重,何家村裏也有人支撐不下去了。
此時朝廷明令禁止糧鋪囤積居奇,高價售糧。
可商人們不甘心就此失去發財的大好時機,幹脆半關店門,逐日限量拋售,售盡便關店。
他們如此作為,導致糧食越發有價無市,於是黑市中的糧價便節節攀高。
他們再偷偷運糧到黑市中脫手。
價格高至二十五文一斤!還日漸都有攀升的趨勢。
何月茗見狀不對,便在家中,從鄉裏鄉親家開始,以三文一斤的價,將玉米、土豆、紅薯等糧食賣給他們。
當然,他做這些都是打著那位南洋來的大老爺的旗號。
提前說好,這些糧食都是南洋來的種子種出來的,都能飽腹,不過味道不好,所以隻賣三文一斤。
家裏還有陳糧沒吃完的人家都在觀望,可早已斷炊,有錢都買不來糧食的人家卻等不及了。試探性地買了一斤兩斤迴去,照著何家教的辦法做了,吃到肚子裏後,那久違的飽腹感讓他們熱淚盈眶。
等了一晚上,肚子也沒有難受,而是恢復了力氣,那些人家大喜,連忙揣上家裏全部的現錢,買了幾百斤迴去。
他們在家裏狼吞虎咽的樣子就是最好的招牌。
本來還在觀望的人家也被說服了,紛紛來買。
何月茗也大方,賣完手中有的糧食之後,轉眼又到了該播種的季節,又問大家,要不要買種子迴去,等到秋收,就不用花錢來買了。
若有那家中已經捉襟見肘的,他還大方表示,可以先記名賒帳,等收上來糧食了,再慢慢還帳。
有的人家,聽完這話,當場便給何家人跪下了,邊磕頭邊哽咽道:「曾光、阿茗,謝謝,謝謝你們。以後你們就是我的再造恩人,誰要再敢說你們的不是,我上去就是一大嘴巴子!」
一人帶頭,其他人也紛紛表態。
何曾光有些失措,又很是高興。原本他還不樂意兒子媳婦亂做好人,但是這會兒,又覺得可以接受。
「都是鄉親,不就是要互幫互助的嗎。」
陳巧娘、何月茗連忙將人扶了起來,也是一樣的話:「從前,我們家日子難過的時候,也是村裏大娘大爺、叔伯嬸子們幫襯的。眼下,我們既然有這個機緣,自然是要帶上你們一起的。」
眾人感慨不已。
等禹元瑋受封欽差大臣,領了工部浩浩蕩蕩一大群人,並一份明旨,重迴何家村的時候,看到幾乎家家戶戶都笑容滿麵,而且人人雖然消瘦,卻精神振奮,絲毫不像他們一路過來遇上的其他村村民一樣麵黃肌瘦,慘遭饑荒折磨。
探聽之下,才知何家人過去一年的所作所為。
這迴非但禹元瑋心生感慨,就連同行的工部官員也紛紛動容。
被攔下來問話的是個中年人,他仔細端詳了片刻禹元瑋的臉,忽然激動地道:「我認得你,你是何家那小子的老師!是那貴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