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統統我啊,專克你來的[快穿] 作者:蕭半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大多人隻是麵上稱讚……唯獨她的婆婆和丈夫,好像是真心喜歡。
她默默將這一點記在了心裏。
一頓飯吃得十分溫馨,宴後,兩對夫婦捧茶說話,平北王父子對弈,王妃與文思雅則是聊起了家常。
平北王妃本姓姚,是書香門第之後,熟讀文史,是位名副其實的才女。她性情溫婉,喜靜,行事溫吞,與雷厲風行,性子火爆的平北王簡直南轅北轍,說起來,當年陛下將其賜婚時,不少人斷言,這怕是場孽緣,要不了多久,註定和離收場。
孰料婚後,性子溫吞的姚氏卻將平北王李泰然吃得死死的,莫說和離,便是姚氏生完嫡子傷了身子,此後不能再有孕,平北王都不曾納過小,連通房都不肯收。
有那眼紅的在背後說酸話,被人轉告給了平北王。
李泰然二話不說,拎起大刀就往人家大門口一站,橫刀立馬,氣勢磅礴道:「若管不好你家婆娘的長舌,再敢議論王妃,本王就替你砍了她的腦袋!」
嚇得那家人三跪九叩,連聲道再也不敢。
後續便是那家人成為京中最大的笑柄,他家女眷再不敢出來走動,男人在仕途上也諸多不順,最後更是被調出了京都,派去一處窮苦之地苦幹,再也沒有迴過京都。
有此血淋淋的教訓在前,其他人哪還敢再嚼舌根,自那以後,平北王妃就成了京中所有女眷艷羨的對象。
隻是文思雅不曾聽說過。
畢竟這些事發生在李清越出生那一年,而她小了他整整三歲,等她出生、記事,平北王妃已經開始深居簡出,京城的風雲人物也早已換做他人。
此時聽王妃娓娓道來,她也情不自禁麵露嚮往。
沒有女人不希望得遇良人。
不想與一人攜手、終老。
年少時,她也曾期待過隻屬於她的那個良人出現。
可惜天意弄人,她後來所嫁的男人,早已將心許給了旁人,待她更是薄情寡義。
姚氏溫柔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將她的思緒喚迴,笑著沖李清越揚了揚下巴,促狹道:「旁人羨慕我不打緊,你可不用。」
她心中一動。
不用麽?
她念及不久前與他在塌上的交頸低語。
都說少年夫妻,如膠似漆,恩愛兩不疑。
大姐姐與齊承允便是如此,從年少起便將彼此刻進心底最深處的位置,後來的人再好,再賢惠,都比不上。
可她如今所嫁之人,隻有她呢。
她不但是嫡妻,更是原配,是不是還來得及……
夜漸漸深了,姚氏又犯了困,平北王便開始揮手趕人。
小夫妻倆隻得相偕著迴到自個兒院子。
等洗漱完畢,躺在床上,感覺到男人刻意遠離自己的動作,她又有些不確定了。
「世子……」她輕聲唿喚背對著她的男人。
柔柔的語調,男人想當自己聽不見都不行。「怎的還不睡。」
「在想……母親與我說過的話。」她伸手,裝似無意地擱在男人背上。「原來阮、玉兩位媽媽如此忠心。」
說起這話,李清越便有些感慨。「是啊,若非有她們二人,我和母親那些年一定兇多吉少。」
今晚姚氏與她說了許多,其中便有兩位媽媽在府中為何地位超然的理由:
先帝過世,新君即位,按常理,李泰然身為平北王,理應前往封地就藩,而非留在京都。
可那時候姚氏身子骨非常虛弱,北境天寒地凍,她如何遭受得住?再加上李清越年紀也還小,長途跋涉很難成行。當今雖與平北王兄弟情深,有意違背祖訓,將其留下,又或者為其換一塊富饒的封地,奈何當時新舊權力交替,他也有許多鞭長莫及,無可奈何之處,並未達成此事。
李泰然不願疼愛自己的長兄為難,自願就藩,卻留下了妻兒在京,對外隻說,等他們將養好身體,李清越年長幾歲,再一同遷去。
於是姚氏便與幼子李清越留在京中。
剛開始一切都好,姚氏有四個陪嫁丫頭,紛紛嫁人之後,隻有一人脫籍,隨夫家做起了掌櫃娘子,其餘三個,包括如今的阮、玉兩位媽媽在內,都還在王府當差。
姚氏本就不善庶務,產子後更是體弱,精力大不如前,便將府內一應事務全交在這三位心腹媽媽手中。
阮、玉二位媽媽自不用說,忠心為主,唯獨那姓鄒的媽媽,日漸僭越。眼看王爺不在,王妃不管事,小世子又年幼,她便在府內拉幫結派,排除異己,儼然一副王府主人的派頭。更是找各種機會藉口,將府庫的財物往家中搬。
若有人不肯順從她,她便不折手段將人趕出王府,甚至羅織罪名,陷害他人。
其他兩位媽媽敢怒不敢言,悄悄修書與李泰然,稟明緣由。不料,那鄒媽媽卻勾結了個位高權重的歹人,妄圖置兩位主子於死地,好嫁禍當今聖上,挑起他和平北王之間的嫌隙,分化兄弟二人。
她們的書信送到半路就被攔下,與此同時,鄒媽媽徹底與她們撕破臉,直接在王妃與小世子的食物裏下毒,更安排了殺手,想要將王府之人統統趕盡殺絕!
他們的陰謀幾乎得逞,為了逃命,姚氏與尚是幼童的李清越喬裝從暗道逃出王府,從此流落民間。
當時他們母子二人一個病弱,一個幼小,又身無分文,幸而有阮、玉二位媽媽捨命相護,做盡髒活累活,換來衣食藥物,養了他們整整半年,才等到找來的平北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默默將這一點記在了心裏。
一頓飯吃得十分溫馨,宴後,兩對夫婦捧茶說話,平北王父子對弈,王妃與文思雅則是聊起了家常。
平北王妃本姓姚,是書香門第之後,熟讀文史,是位名副其實的才女。她性情溫婉,喜靜,行事溫吞,與雷厲風行,性子火爆的平北王簡直南轅北轍,說起來,當年陛下將其賜婚時,不少人斷言,這怕是場孽緣,要不了多久,註定和離收場。
孰料婚後,性子溫吞的姚氏卻將平北王李泰然吃得死死的,莫說和離,便是姚氏生完嫡子傷了身子,此後不能再有孕,平北王都不曾納過小,連通房都不肯收。
有那眼紅的在背後說酸話,被人轉告給了平北王。
李泰然二話不說,拎起大刀就往人家大門口一站,橫刀立馬,氣勢磅礴道:「若管不好你家婆娘的長舌,再敢議論王妃,本王就替你砍了她的腦袋!」
嚇得那家人三跪九叩,連聲道再也不敢。
後續便是那家人成為京中最大的笑柄,他家女眷再不敢出來走動,男人在仕途上也諸多不順,最後更是被調出了京都,派去一處窮苦之地苦幹,再也沒有迴過京都。
有此血淋淋的教訓在前,其他人哪還敢再嚼舌根,自那以後,平北王妃就成了京中所有女眷艷羨的對象。
隻是文思雅不曾聽說過。
畢竟這些事發生在李清越出生那一年,而她小了他整整三歲,等她出生、記事,平北王妃已經開始深居簡出,京城的風雲人物也早已換做他人。
此時聽王妃娓娓道來,她也情不自禁麵露嚮往。
沒有女人不希望得遇良人。
不想與一人攜手、終老。
年少時,她也曾期待過隻屬於她的那個良人出現。
可惜天意弄人,她後來所嫁的男人,早已將心許給了旁人,待她更是薄情寡義。
姚氏溫柔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將她的思緒喚迴,笑著沖李清越揚了揚下巴,促狹道:「旁人羨慕我不打緊,你可不用。」
她心中一動。
不用麽?
她念及不久前與他在塌上的交頸低語。
都說少年夫妻,如膠似漆,恩愛兩不疑。
大姐姐與齊承允便是如此,從年少起便將彼此刻進心底最深處的位置,後來的人再好,再賢惠,都比不上。
可她如今所嫁之人,隻有她呢。
她不但是嫡妻,更是原配,是不是還來得及……
夜漸漸深了,姚氏又犯了困,平北王便開始揮手趕人。
小夫妻倆隻得相偕著迴到自個兒院子。
等洗漱完畢,躺在床上,感覺到男人刻意遠離自己的動作,她又有些不確定了。
「世子……」她輕聲唿喚背對著她的男人。
柔柔的語調,男人想當自己聽不見都不行。「怎的還不睡。」
「在想……母親與我說過的話。」她伸手,裝似無意地擱在男人背上。「原來阮、玉兩位媽媽如此忠心。」
說起這話,李清越便有些感慨。「是啊,若非有她們二人,我和母親那些年一定兇多吉少。」
今晚姚氏與她說了許多,其中便有兩位媽媽在府中為何地位超然的理由:
先帝過世,新君即位,按常理,李泰然身為平北王,理應前往封地就藩,而非留在京都。
可那時候姚氏身子骨非常虛弱,北境天寒地凍,她如何遭受得住?再加上李清越年紀也還小,長途跋涉很難成行。當今雖與平北王兄弟情深,有意違背祖訓,將其留下,又或者為其換一塊富饒的封地,奈何當時新舊權力交替,他也有許多鞭長莫及,無可奈何之處,並未達成此事。
李泰然不願疼愛自己的長兄為難,自願就藩,卻留下了妻兒在京,對外隻說,等他們將養好身體,李清越年長幾歲,再一同遷去。
於是姚氏便與幼子李清越留在京中。
剛開始一切都好,姚氏有四個陪嫁丫頭,紛紛嫁人之後,隻有一人脫籍,隨夫家做起了掌櫃娘子,其餘三個,包括如今的阮、玉兩位媽媽在內,都還在王府當差。
姚氏本就不善庶務,產子後更是體弱,精力大不如前,便將府內一應事務全交在這三位心腹媽媽手中。
阮、玉二位媽媽自不用說,忠心為主,唯獨那姓鄒的媽媽,日漸僭越。眼看王爺不在,王妃不管事,小世子又年幼,她便在府內拉幫結派,排除異己,儼然一副王府主人的派頭。更是找各種機會藉口,將府庫的財物往家中搬。
若有人不肯順從她,她便不折手段將人趕出王府,甚至羅織罪名,陷害他人。
其他兩位媽媽敢怒不敢言,悄悄修書與李泰然,稟明緣由。不料,那鄒媽媽卻勾結了個位高權重的歹人,妄圖置兩位主子於死地,好嫁禍當今聖上,挑起他和平北王之間的嫌隙,分化兄弟二人。
她們的書信送到半路就被攔下,與此同時,鄒媽媽徹底與她們撕破臉,直接在王妃與小世子的食物裏下毒,更安排了殺手,想要將王府之人統統趕盡殺絕!
他們的陰謀幾乎得逞,為了逃命,姚氏與尚是幼童的李清越喬裝從暗道逃出王府,從此流落民間。
當時他們母子二人一個病弱,一個幼小,又身無分文,幸而有阮、玉二位媽媽捨命相護,做盡髒活累活,換來衣食藥物,養了他們整整半年,才等到找來的平北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