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過年沒有幾天,這天大晴,陽光照在身上很溫暖,元慶和小葉來到高坪徐程村徐天明家裏。一個穿著花棉襖紮著兩條短辮子瘦瘦的十五六歲的小姑娘正在曬衣服。他走上前親切地問,\"小妹妹你是不是叫徐紅梅?\"
元慶見她曬衣服時有點夠不著,幫她把穿在衣架上的衣服掛在曬衣杆上去,那是一件綠色帶白邊的校服。女孩看著他說,\"是,你是誰呀?\"
邊說邊把竹籃裏幾件未曬完的衣服穿上衣架,她穿一件他幫她掛上去一件。元慶想了想說,\"我是你大哥天明的朋友,這些衣服是你弟弟軍民的吧,他人呢?\"
\"他出去玩了。我哥哥還沒有寫信迴來,郵遞員天天下午會到,都說沒有我們家的信。\"
\"你哥哥參加演習去了,可能沒有空給你寫。\"
\"你怎麽知道?\"
\"我是武裝部的。\"
\"哦!\"
小女孩似懂非懂,睜著眼睛看著他,然後提著空籃子往家走去。
她的家就在前麵不到二十米的地方,一棟標準的一向三間的木房子。可惜靠東邊的前後兩間已經破敗了,隻剩下幾根孤零零的柱子。屋頂上的瓦片有幾處爛了,地下有幾個雨水滴落衝擊而成的小坑,此時卻射下幾根光柱。
中間客廳裏靠神台邊一張八仙桌,隻有三條長櫈。西邊前後兩個房間,門口放兩把椅子,三塊光榮軍屬之家的鐵牌牌釘在西邊木壁中間。一張犁,兩把鋤頭,兩個籮筐等一些農具放在客廳東麵。
紅梅將籃子放在客廳的八仙桌上,對元慶和小葉腆腆笑著說,\"你們坐,我要去喂豬,等下還要去挖禾花菜。\"
元慶問她,\"你家豬欄在哪裏?\"
\"在後麵。\"
他跟著紅梅來到廚房,廚房進門是一口帶木架子的水缸,水缸過去用鐵絲在牆上吊著一個碗櫃。一眼兩口鍋的灶台橫在廚房正當中,靠裏麵的那眼灶是燒煤灶,外麵這眼是燒柴灶。灶前一個角落堆著幾梱稻草,另一個角落堆著一大堆已經洗幹淨的禾花菜。
元慶打開裏麵那口鍋,鍋裏是煮熟的豬食,就是切碎的禾花菜和一些碎米。豬食中間一個小搪瓷臉盆,臉盆裏麵是一些米飯,米飯上幾個熟了的紅薯。搪瓷臉盆旁邊一個大白碗,碗裏是一大半碗炒熟的大白菜。外麵鍋裏空空的什麽也沒有,他看著好心酸,強忍住眼淚。
紅梅拿過一個木桶,用木勺從鍋裏舀出半桶豬食,然後又從一個開口的陶土缸裏舀出一木勺細糖,吃力提著往屋後的豬欄去了。
低矮的豬欄是用泥巴磚頭砌成的,泥巴磚頭是用切戰一段一段的稻草裹著黃泥巴做好後曬幹做成的。
兩隻花豬讓紅梅養得皮光毛滑,看上去每隻有三百來斤。元慶問,\"這兩頭豬養了多久?\"
紅梅哀傷地說,\"今年正月買的豬仔,養了差不多一年。爸爸在的時候說,過年殺一隻賣一隻,攢的錢除了給弟弟讀書外,剩下的存起來等哥哥迴來好娶個嫂子。\"
他又問紅梅,\"快過年了,你身上有錢嗎,過年的東西買了沒有?你和弟弟的新衣服買了沒有?\"
紅梅說,\"我還有九十多塊,袁伯伯說過年的豬肉,魚他都會送來。我的衣服有,不用買,明天高坪當墟,要給弟弟買褲子和鞋子,他的褲子和鞋子都短了。\"
他看著紅梅,發現她的花棉襖上還居然有補釘,歪歪斜斜,針線活很差。知道是她自己縫補的。
紅梅在鍋裏拿出兩個紅薯,挎上籃子對元慶說,\"我要去挖禾花菜了,這兩隻豬很能吃。\"
他又問,\"你家的責任田在哪裏,田裏的油菜還好吧?\"
紅梅邊走邊吃著紅薯對元慶說,\"我去自己田裏挖禾花菜,我帶你去看吧。\"
元慶問,\"你吃紅薯是當中午飯吧?你弟弟中午怎麽吃?\"
\"我天天中午吃紅薯,弟弟玩累了就會自己迴去吃,鍋裏有紅薯,有飯有菜,他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紅梅家裏的四畝責任田連成一片,就在路邊,陽光下一片綠油油的長勢喜人,一壟一壟的都抽好了水溝,蓋上了細土。元慶問低頭挖禾花菜的紅梅,\"這些事是誰幫你們做的?\"
紅梅頭也不抬地說,\"是村上的人。\"
他抬頭看看天,陽光刺眼快中午,於是從口袋裏拿出兩百元交給紅梅手上說,\"明天也給自己買點衣服,我叫王元慶,如果有事的話就去鎮政府找潘部長,叫他給我打電話。\"
紅梅接過錢也沒有說謝謝,隻是問,\"王大哥,我哥哥過年會給你打電話嗎?我和弟弟都好想他。\"
他強忍眼淚對她說,\"如果你哥哥會打電話來,我一定來接你和你弟弟,讓他和你們說話。\"
上車後,他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流下來。小什語氣低沉地說,\"王主任你也是個心善之人,什麽是禾花菜啊?\"
他擦幹眼淚說,\"禾花菜是冬天田裏的野菜,專門喂豬的,天氣暖和還好,刮風下雨天出來挖冷得手發麻。\"
\"你挖過?\"
\"挖過,去高坪鎮政府。\"
到了鎮政府剛好是中午,潘部長正準備出去。他見元慶來了忙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一個集體幹部剛好過生日,我正準備去喝一杯,一起去吧。\"
元慶說,\"老袁呢?我除了找你外還找他。\"
\"老袁已經去了,直接去那裏找他,找我們有什麽事嗎?\"
\"徐有祥不是賠到兩萬塊錢嗎,錢在哪裏?\"
\"在老袁那裏,存在民政所的賬戶上。\"
\"他家裏的油菜田是哪個幫搞好的?
\"早就給他村民兵營長交代好了,徐有祥家田裏的事都由村上派人去做,以後抵扣他村上的義務工。這個你放心,你是不是去了他家?\"
元慶點點頭。
集體幹部姓馮,是廣播站三員之一的線務員。潘部長把元慶介紹給他,他有點油腔滑調過分熱情地說,\"早上喜鵲叫,原來貴人到,王主任來了我臉上太有光了。\"
說完把他拉到主桌位置上,元慶把老袁叫過來問,\"徐天明的弟弟妹妹過年和平常生活你們民政所安排妥當了嗎?\"
老袁一拍胸膛說,\"請王主任放心,該準備的豬肉,魚呀鞭炮呀對聯呀,吃的用的我後天就會送去。徐軍明讀書的事我也和學校打過招唿,要錢一切找我。田裏的事他村上會安排,生活上的事我民政所會安排,我也經常會去。\"
\"那個叫紅梅的女孩子很能幹,養的兩頭豬該出欄了,想辦法幫她賣掉。\"
\"我早就和食品公司聯係好了,隻要那個女孩子同意說那天賣,我就叫食品公司那天去收,而且給最好的價錢。\"
元慶心裏鬆了一口氣。
元慶見她曬衣服時有點夠不著,幫她把穿在衣架上的衣服掛在曬衣杆上去,那是一件綠色帶白邊的校服。女孩看著他說,\"是,你是誰呀?\"
邊說邊把竹籃裏幾件未曬完的衣服穿上衣架,她穿一件他幫她掛上去一件。元慶想了想說,\"我是你大哥天明的朋友,這些衣服是你弟弟軍民的吧,他人呢?\"
\"他出去玩了。我哥哥還沒有寫信迴來,郵遞員天天下午會到,都說沒有我們家的信。\"
\"你哥哥參加演習去了,可能沒有空給你寫。\"
\"你怎麽知道?\"
\"我是武裝部的。\"
\"哦!\"
小女孩似懂非懂,睜著眼睛看著他,然後提著空籃子往家走去。
她的家就在前麵不到二十米的地方,一棟標準的一向三間的木房子。可惜靠東邊的前後兩間已經破敗了,隻剩下幾根孤零零的柱子。屋頂上的瓦片有幾處爛了,地下有幾個雨水滴落衝擊而成的小坑,此時卻射下幾根光柱。
中間客廳裏靠神台邊一張八仙桌,隻有三條長櫈。西邊前後兩個房間,門口放兩把椅子,三塊光榮軍屬之家的鐵牌牌釘在西邊木壁中間。一張犁,兩把鋤頭,兩個籮筐等一些農具放在客廳東麵。
紅梅將籃子放在客廳的八仙桌上,對元慶和小葉腆腆笑著說,\"你們坐,我要去喂豬,等下還要去挖禾花菜。\"
元慶問她,\"你家豬欄在哪裏?\"
\"在後麵。\"
他跟著紅梅來到廚房,廚房進門是一口帶木架子的水缸,水缸過去用鐵絲在牆上吊著一個碗櫃。一眼兩口鍋的灶台橫在廚房正當中,靠裏麵的那眼灶是燒煤灶,外麵這眼是燒柴灶。灶前一個角落堆著幾梱稻草,另一個角落堆著一大堆已經洗幹淨的禾花菜。
元慶打開裏麵那口鍋,鍋裏是煮熟的豬食,就是切碎的禾花菜和一些碎米。豬食中間一個小搪瓷臉盆,臉盆裏麵是一些米飯,米飯上幾個熟了的紅薯。搪瓷臉盆旁邊一個大白碗,碗裏是一大半碗炒熟的大白菜。外麵鍋裏空空的什麽也沒有,他看著好心酸,強忍住眼淚。
紅梅拿過一個木桶,用木勺從鍋裏舀出半桶豬食,然後又從一個開口的陶土缸裏舀出一木勺細糖,吃力提著往屋後的豬欄去了。
低矮的豬欄是用泥巴磚頭砌成的,泥巴磚頭是用切戰一段一段的稻草裹著黃泥巴做好後曬幹做成的。
兩隻花豬讓紅梅養得皮光毛滑,看上去每隻有三百來斤。元慶問,\"這兩頭豬養了多久?\"
紅梅哀傷地說,\"今年正月買的豬仔,養了差不多一年。爸爸在的時候說,過年殺一隻賣一隻,攢的錢除了給弟弟讀書外,剩下的存起來等哥哥迴來好娶個嫂子。\"
他又問紅梅,\"快過年了,你身上有錢嗎,過年的東西買了沒有?你和弟弟的新衣服買了沒有?\"
紅梅說,\"我還有九十多塊,袁伯伯說過年的豬肉,魚他都會送來。我的衣服有,不用買,明天高坪當墟,要給弟弟買褲子和鞋子,他的褲子和鞋子都短了。\"
他看著紅梅,發現她的花棉襖上還居然有補釘,歪歪斜斜,針線活很差。知道是她自己縫補的。
紅梅在鍋裏拿出兩個紅薯,挎上籃子對元慶說,\"我要去挖禾花菜了,這兩隻豬很能吃。\"
他又問,\"你家的責任田在哪裏,田裏的油菜還好吧?\"
紅梅邊走邊吃著紅薯對元慶說,\"我去自己田裏挖禾花菜,我帶你去看吧。\"
元慶問,\"你吃紅薯是當中午飯吧?你弟弟中午怎麽吃?\"
\"我天天中午吃紅薯,弟弟玩累了就會自己迴去吃,鍋裏有紅薯,有飯有菜,他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紅梅家裏的四畝責任田連成一片,就在路邊,陽光下一片綠油油的長勢喜人,一壟一壟的都抽好了水溝,蓋上了細土。元慶問低頭挖禾花菜的紅梅,\"這些事是誰幫你們做的?\"
紅梅頭也不抬地說,\"是村上的人。\"
他抬頭看看天,陽光刺眼快中午,於是從口袋裏拿出兩百元交給紅梅手上說,\"明天也給自己買點衣服,我叫王元慶,如果有事的話就去鎮政府找潘部長,叫他給我打電話。\"
紅梅接過錢也沒有說謝謝,隻是問,\"王大哥,我哥哥過年會給你打電話嗎?我和弟弟都好想他。\"
他強忍眼淚對她說,\"如果你哥哥會打電話來,我一定來接你和你弟弟,讓他和你們說話。\"
上車後,他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流下來。小什語氣低沉地說,\"王主任你也是個心善之人,什麽是禾花菜啊?\"
他擦幹眼淚說,\"禾花菜是冬天田裏的野菜,專門喂豬的,天氣暖和還好,刮風下雨天出來挖冷得手發麻。\"
\"你挖過?\"
\"挖過,去高坪鎮政府。\"
到了鎮政府剛好是中午,潘部長正準備出去。他見元慶來了忙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一個集體幹部剛好過生日,我正準備去喝一杯,一起去吧。\"
元慶說,\"老袁呢?我除了找你外還找他。\"
\"老袁已經去了,直接去那裏找他,找我們有什麽事嗎?\"
\"徐有祥不是賠到兩萬塊錢嗎,錢在哪裏?\"
\"在老袁那裏,存在民政所的賬戶上。\"
\"他家裏的油菜田是哪個幫搞好的?
\"早就給他村民兵營長交代好了,徐有祥家田裏的事都由村上派人去做,以後抵扣他村上的義務工。這個你放心,你是不是去了他家?\"
元慶點點頭。
集體幹部姓馮,是廣播站三員之一的線務員。潘部長把元慶介紹給他,他有點油腔滑調過分熱情地說,\"早上喜鵲叫,原來貴人到,王主任來了我臉上太有光了。\"
說完把他拉到主桌位置上,元慶把老袁叫過來問,\"徐天明的弟弟妹妹過年和平常生活你們民政所安排妥當了嗎?\"
老袁一拍胸膛說,\"請王主任放心,該準備的豬肉,魚呀鞭炮呀對聯呀,吃的用的我後天就會送去。徐軍明讀書的事我也和學校打過招唿,要錢一切找我。田裏的事他村上會安排,生活上的事我民政所會安排,我也經常會去。\"
\"那個叫紅梅的女孩子很能幹,養的兩頭豬該出欄了,想辦法幫她賣掉。\"
\"我早就和食品公司聯係好了,隻要那個女孩子同意說那天賣,我就叫食品公司那天去收,而且給最好的價錢。\"
元慶心裏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