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上偏遠的一角又是一番景象,三孔新窯正冒著黑煙,嫋嫋向空中飄去。這是個新鮮事物,也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有的。元慶走過去,一個叫三毛的堂叔開玩笑對他說,\"老同學,放假了是迴家探親還是來園藝場視察,我窯上沒桔子給你吃哦!\"
三毛五代以上和元慶是同一個祖祖祖爺爺的,年年大年三十,正月初一那兩天都會到祖屋拜同一個祖宗,平時也就沒有什麽往來。
三毛是他們這個村子最早的高中生,也畢業於一中。高中畢業沒大學可上,直接迴家種田來了。他見了元慶總愛叫他老同學,其實是一種情結,懷念過去讀書的日子。
元慶走過去,遞上兩個桔子,\"三毛叔,我這還有兩個,早知道是你,我多拿幾個過來。你不是做木匠嗎?什麽時候學當窯老板了。\"
三毛剝開桔子邊吃邊說,\"這下沒什麽事,去你家新屋坐坐。你娘說等賣完桔子還要買磚做廚房,你家這次應該能賣到上萬塊。\"
他的磚窯離元慶的新家不遠,也就不到三百步。平常窯上不忙,常過來坐坐,和元慶爺爺聊聊天。他叫元慶爺爺叫大伯,一老一少喜歡聊祖上的光榮曆史。聊祖上王老太爺從浙江來撫州做官,在這裏開枝散葉。聊三毛爺爺七兄弟下地幹活,他五爺爺說是七郎八虎下幽州。常常被他祖爺爺罵,\"短命鬼,戲裏七郎八虎下幽州沒見幾個迴來,你這是咒自己家啊。\"
三毛最喜歡聽元慶爺爺講元慶祖爺爺梓園先生的故事。說元慶祖爺爺是前清秀才。崇仁大土匪孫老大請他去做師爺,梓園先生不去,勸他改惡從善。有天孫老大興衝衝來對梓園先生說,國民黨要收編他的部隊,封他為崇仁抗日民團總司令。他現在要帶著部隊去接頭,但還差一個參謀長,請梓園先生擔任這個參謀長一同去接頭。被梓園先生拒絕了。
孫老大走後,梓園先生對大家說,\"韭菜割了能長出來,頭割了長不出來,接得了頭嗎?\"
不幾天消息傳來,孫老大中了國民黨的計。帶隊前往崇仁,被早已埋伏好的國民黨繳了槍,用機槍全突突了。一千多人埋在一個大坑裏。
這一下梓園先生方圓十幾裏出名了,說他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梓園先生後來走路的神態都不一樣,一副高深莫測的臉孔。走路有人路上碰上他,都停下腳步。恭敬的站在路邊點頭向他致敬,\"梓園先生您好,您先請。\"
梓園先生依舊眼望前方,下巴長長的胡子微微動了動,\"好。\"
這是元慶爺爺和三毛不厭其煩講的故事。
元慶和三毛坐在客廳八仙桌子上,叫桂梅幫泡兩杯茶來,指著三毛對她說,\"這是三毛叔,也是一中的高中生,現在的窯老板。\"
桂梅大方上前說,\"三毛叔好,你慢慢坐。\"接著問爺爺,\"爺爺你知道我媽茶葉放哪裏嗎?\"
爺爺說,\"給他喝白開水就可以了,自家人不講究那麽多。\"
三毛盯著桂梅對元慶說,\"聽你娘說你女朋友很漂亮,你舅舅的女兒,是這個吧?真的很漂亮。\"
元慶笑著點點頭,問,\"你還沒講你怎麽當起了窯老板,當窯老板賺錢不?\"
話剛說完,卻見祝春生騎著自行車來了,他自行車龍頭上掛了個魚簍,後麵綁著根長長的用竹子自己做的釣魚杆。見著元慶開懷大笑,\"元慶迴來了,好日子不如巧日子。我放假沒有什麽事,一,兩年沒有釣魚了,手癢。今天來釣魚,大豐收,一上午釣了十來條鯽魚,還有兩條大鯰魚。心想送兩條進來,碰上你迴來了。\"
元慶大聲對廚房說,\"豔豔,你爸爸來了。快來拿魚。\"
奶奶見來了客人,站起來去神台上拿來一鐵盒茶葉。桂梅拿出三個碗泡起茶來,元慶叫她去外麵拿些花生過來。豔豔看見父親來了,高興的說,\"爸,你怎麽來了?\"
\"爸爸現在心情好,今天釣了不少魚,中午全煎了,我要和元慶痛快一迴,認識這麽久,還沒有和他痛快喝過。\"
元慶問豔豔,\"今天買了什麽菜迴來?多做點。\"
豔豔說,\"菜有,等下桂梅去叫姑父他們迴來就可以吃飯。\"
三毛見有客人,起身要告辭,元慶趕緊把他留下。說,\"這是祝春生,糧管所的,剛才是他女兒,我表哥的女朋友。你還沒和我講你的磚窯能賺多少錢呢,不能走。\"
\"你是迴來采訪的?\"
元慶笑笑,\"算是吧。\"
三毛吃了兩粒花生,喝一口茶,說了起來,\"我原來做木匠,現在有很多事做,但做的人也多。鄉下做房子也越來越多了。我們這一片沒有一家磚窯,做房子的磚要去白滸窯買,六分錢一塊,還要運費,還要等。我就去請人打了這一孔窯,去白滸窯挖來一個師傅。賺錢也方便家鄉人。\"
元慶問,\"一年能賺多少錢?\"
三毛說,\"我這一窯,能裝八萬塊磚,四千八百塊錢一窯。半個月出一窯,一年最少出十五窯。差不多一年七萬二,除去工資,買煤,交村上一些土地費。賺20%是最少的。\"
爺爺坐在旁邊接過話,\"三毛仔前幾天還販了一車甘蔗去買。\"
元慶問,\"現在甘蔗不榨糖嗎?\"
三毛接著說,\"現在都買白糖,沒人吃沙糖。甘蔗在上海,青島,西安到處都有人買去當水果吃。一個車皮過去不到半個月就賣了,一個人能賺近千塊。我沒什麽空,教會了根榮幾個人,他們天天在搞。家裏娘子人在收,明強專搞車皮,根榮帶三個人專門在外麵賣。一個車皮賺四五千。\"
祝春生說,\"難怪,我在車站經常看到有甘蔗裝車皮。\"
這時桂梅過來收拾桌子說,\"你們再坐一下,我去叫我爸媽他們迴來吃飯。\"
爺爺看著桂梅出去的背影笑著對三毛說,\"我這個孫媳婦真好,迴來就幫家裏做事。每次還給我和她奶奶零花錢。\"
三毛笑他,\"零花錢花了沒有,沒有花借給我,我拿去買煤。\"
一夥人哈哈大笑起來。
三毛五代以上和元慶是同一個祖祖祖爺爺的,年年大年三十,正月初一那兩天都會到祖屋拜同一個祖宗,平時也就沒有什麽往來。
三毛是他們這個村子最早的高中生,也畢業於一中。高中畢業沒大學可上,直接迴家種田來了。他見了元慶總愛叫他老同學,其實是一種情結,懷念過去讀書的日子。
元慶走過去,遞上兩個桔子,\"三毛叔,我這還有兩個,早知道是你,我多拿幾個過來。你不是做木匠嗎?什麽時候學當窯老板了。\"
三毛剝開桔子邊吃邊說,\"這下沒什麽事,去你家新屋坐坐。你娘說等賣完桔子還要買磚做廚房,你家這次應該能賣到上萬塊。\"
他的磚窯離元慶的新家不遠,也就不到三百步。平常窯上不忙,常過來坐坐,和元慶爺爺聊聊天。他叫元慶爺爺叫大伯,一老一少喜歡聊祖上的光榮曆史。聊祖上王老太爺從浙江來撫州做官,在這裏開枝散葉。聊三毛爺爺七兄弟下地幹活,他五爺爺說是七郎八虎下幽州。常常被他祖爺爺罵,\"短命鬼,戲裏七郎八虎下幽州沒見幾個迴來,你這是咒自己家啊。\"
三毛最喜歡聽元慶爺爺講元慶祖爺爺梓園先生的故事。說元慶祖爺爺是前清秀才。崇仁大土匪孫老大請他去做師爺,梓園先生不去,勸他改惡從善。有天孫老大興衝衝來對梓園先生說,國民黨要收編他的部隊,封他為崇仁抗日民團總司令。他現在要帶著部隊去接頭,但還差一個參謀長,請梓園先生擔任這個參謀長一同去接頭。被梓園先生拒絕了。
孫老大走後,梓園先生對大家說,\"韭菜割了能長出來,頭割了長不出來,接得了頭嗎?\"
不幾天消息傳來,孫老大中了國民黨的計。帶隊前往崇仁,被早已埋伏好的國民黨繳了槍,用機槍全突突了。一千多人埋在一個大坑裏。
這一下梓園先生方圓十幾裏出名了,說他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梓園先生後來走路的神態都不一樣,一副高深莫測的臉孔。走路有人路上碰上他,都停下腳步。恭敬的站在路邊點頭向他致敬,\"梓園先生您好,您先請。\"
梓園先生依舊眼望前方,下巴長長的胡子微微動了動,\"好。\"
這是元慶爺爺和三毛不厭其煩講的故事。
元慶和三毛坐在客廳八仙桌子上,叫桂梅幫泡兩杯茶來,指著三毛對她說,\"這是三毛叔,也是一中的高中生,現在的窯老板。\"
桂梅大方上前說,\"三毛叔好,你慢慢坐。\"接著問爺爺,\"爺爺你知道我媽茶葉放哪裏嗎?\"
爺爺說,\"給他喝白開水就可以了,自家人不講究那麽多。\"
三毛盯著桂梅對元慶說,\"聽你娘說你女朋友很漂亮,你舅舅的女兒,是這個吧?真的很漂亮。\"
元慶笑著點點頭,問,\"你還沒講你怎麽當起了窯老板,當窯老板賺錢不?\"
話剛說完,卻見祝春生騎著自行車來了,他自行車龍頭上掛了個魚簍,後麵綁著根長長的用竹子自己做的釣魚杆。見著元慶開懷大笑,\"元慶迴來了,好日子不如巧日子。我放假沒有什麽事,一,兩年沒有釣魚了,手癢。今天來釣魚,大豐收,一上午釣了十來條鯽魚,還有兩條大鯰魚。心想送兩條進來,碰上你迴來了。\"
元慶大聲對廚房說,\"豔豔,你爸爸來了。快來拿魚。\"
奶奶見來了客人,站起來去神台上拿來一鐵盒茶葉。桂梅拿出三個碗泡起茶來,元慶叫她去外麵拿些花生過來。豔豔看見父親來了,高興的說,\"爸,你怎麽來了?\"
\"爸爸現在心情好,今天釣了不少魚,中午全煎了,我要和元慶痛快一迴,認識這麽久,還沒有和他痛快喝過。\"
元慶問豔豔,\"今天買了什麽菜迴來?多做點。\"
豔豔說,\"菜有,等下桂梅去叫姑父他們迴來就可以吃飯。\"
三毛見有客人,起身要告辭,元慶趕緊把他留下。說,\"這是祝春生,糧管所的,剛才是他女兒,我表哥的女朋友。你還沒和我講你的磚窯能賺多少錢呢,不能走。\"
\"你是迴來采訪的?\"
元慶笑笑,\"算是吧。\"
三毛吃了兩粒花生,喝一口茶,說了起來,\"我原來做木匠,現在有很多事做,但做的人也多。鄉下做房子也越來越多了。我們這一片沒有一家磚窯,做房子的磚要去白滸窯買,六分錢一塊,還要運費,還要等。我就去請人打了這一孔窯,去白滸窯挖來一個師傅。賺錢也方便家鄉人。\"
元慶問,\"一年能賺多少錢?\"
三毛說,\"我這一窯,能裝八萬塊磚,四千八百塊錢一窯。半個月出一窯,一年最少出十五窯。差不多一年七萬二,除去工資,買煤,交村上一些土地費。賺20%是最少的。\"
爺爺坐在旁邊接過話,\"三毛仔前幾天還販了一車甘蔗去買。\"
元慶問,\"現在甘蔗不榨糖嗎?\"
三毛接著說,\"現在都買白糖,沒人吃沙糖。甘蔗在上海,青島,西安到處都有人買去當水果吃。一個車皮過去不到半個月就賣了,一個人能賺近千塊。我沒什麽空,教會了根榮幾個人,他們天天在搞。家裏娘子人在收,明強專搞車皮,根榮帶三個人專門在外麵賣。一個車皮賺四五千。\"
祝春生說,\"難怪,我在車站經常看到有甘蔗裝車皮。\"
這時桂梅過來收拾桌子說,\"你們再坐一下,我去叫我爸媽他們迴來吃飯。\"
爺爺看著桂梅出去的背影笑著對三毛說,\"我這個孫媳婦真好,迴來就幫家裏做事。每次還給我和她奶奶零花錢。\"
三毛笑他,\"零花錢花了沒有,沒有花借給我,我拿去買煤。\"
一夥人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