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晴雖然出宮的早,但先順路迴了一趟娘家,等迴到虞家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虞藏已經下值,就站在門口等她。


    她的馬車一停下,虞藏就湊了過去扶她,一邊叫季晴注意腳下,一邊埋怨道:


    「天天往宮裏跑做什麽?貴妃又沒叫你進宮。」


    原本季晴的心情極好,一聽到這句話眉頭就蹙了起來。


    她不明白貴妃到底哪裏不好了,能叫虞藏這麽避之不及,明明和貴妃多相處幾日,就會發現她是個好的不行的姐姐呀。


    虞藏依舊碎碎念著,「你如今有身子,那宮裏處處嚴謹,往來間都是主子娘娘,你的身子如何經得住這樣跪來跪去?」


    聽到這一句,季晴倏然停下,平日裏的耐心今日也不知道為什麽就沒了,忍不住懟了他起來。


    「沒人要我跪。」


    虞藏本是自顧自地說,突然聽到妻子迴答,竟一時沒反應過來。


    「什麽?」


    「我說沒人叫我跪。」


    季晴轉過身來,正對著虞藏說,「貴妃娘娘未曾叫我行禮,連撞上陛下,陛下都知道我身懷有孕免了我的禮,在宮裏我好極了,娘娘還特意叫了太醫為我診脈。」


    虞藏啞然,須臾才結巴道:「那……那也不好總是去……免得旁人以為我巴結著貴妃……」


    季晴一直知道自己這位丈夫總是不想讓旁人認為他是靠著貴妃裙帶關係如何的,她以前假意順從他是不欲與他多費口舌,現在卻有些忍不了他這個態度。


    「貴妃是爹的親女兒,相公的親姐姐,這是切割不了的關係,我不明白相公你為何對貴妃避如蛇蠍?貴妃對你有沒有特別關照,難道你自己不知道嗎?」


    季晴自嫁與他之後一直是溫柔端莊的性子,還是頭一次與他爭執,虞藏又是驚訝又是憋屈,竟然連自己的妻子也不理解他嗎?


    「是,貴妃是對我沒什麽特別關照,但是別人都不信,他們覺得我總有一天要接受貴妃的優待的,我不想讓別人這般議論我!」


    可虞藏這番話在季晴耳朵裏簡直和笑話一樣,許是懷了孕,脾氣也見長,她揚唇譏諷道:


    「你是能說出不靠貴妃的話,你自有文人之清高,可十五年後,父親從位子上退下來,我們的孩子又靠誰呢?隻靠你嗎?」


    她現在也看得出自己的丈夫絕不是做官得的料子了。


    這句話說的實在是太尖銳了,虞藏愣了愣,有些接受不了。


    「為什麽不能靠我……我難道還能一輩子就當這七品官嗎?哪怕就是如此,也定不會缺了孩子們的吃穿。」


    季晴隻覺得虞藏太幼稚了,她搖了搖頭,邊往裏走邊道:


    「我們孩子的舅舅是伯爺,姑姑是貴妃,表哥是皇子,然後你隻能承諾少不了他們的吃穿……相公,你太天真了……」


    可是季晴越說這些,虞藏越不屑,他追著妻子辯駁道:


    「這些很重要嗎?能吃飽穿暖不就行了,重要的內心豐盈呀,多讀讀書就好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聽著他這些不事生計的話,季晴覺得有些疲憊,扶額撂下了一句:「因為這些你都有,所以你不知道沒有時又是何種感覺。」


    少爺和少夫人在外的公然爭執瞞不過虞老爺,如今他已經升任了吏部尚書,比從前更加位高權重,他聽下人的稟報,不禁對自己這個兒子更加失望。


    讀書讀得一股酸腐之氣,自命清高,根本不知道他占有了怎樣讓旁人羨慕不來的資源。


    自以為下一代也會如此,卻不知道沒人喜歡上門打秋風的親戚。


    好在兒媳婦還是聰慧的,以後擔得起主母的擔子,他也悉心培養孫子就是了。


    虞尚書原本沒想插手小兩口之間的拌嘴,誰想沒幾日,兒媳婦那邊就出事了。


    原本好好的,這突然淋漓不斷地見紅了,等醫者請到府裏診脈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


    季晴的胎流了一個,好好的雙胎變成了單胎。


    虞尚書當即抄起了東西就往兒子身上打。


    「我叫你和兒媳婦吵架!我叫你管不住嘴!你這個孽障!誰家做相公做成你這樣!簡直是造孽啊!」


    這下虞藏也知道自己這次真的做錯了事,他跪在地上任由父親責打,目光緊緊地盯著內室的床鋪,可躺在那裏的人始終沒起身看他一眼。


    季晴摸著腹部,眸中點點眼淚隨著閉目被擠了出來,可她還得告誡自己不能太過傷心,她的肚子裏還有一個孩子。


    ——


    ps:懷多胞胎有的就會自然生化的,屬於正常情況,季晴第一次生寶寶,還是不太適合直接生雙胞胎,而且她可以用這個拿捏虞藏了。


    第203章 發現


    雖然還有幾日就是除夕,宮裏已經封筆,但該看的摺子照舊得看。


    待看完吏部遞上來的摺子,他又翻起了年底各地官員送上來的請安摺子,李福海在一旁靜候著,忽聽帝王哼笑了一聲。


    衛景珩撂下手中的摺子往後一倚,自然而然地與李福海談起摺子中的內容。


    「這楊清真是的,朕看他也不像從前那麽老實了,竟然寫起請安摺子來提醒朕他的存在了。」


    李福海可是深深地記得這位楊清楊大人呢,若不是當年他從中助力了一把,說不定現在貴妃娘娘就成楊夫人了。


    帝王語氣裏全然是笑意,揉了揉眼角話鋒一轉,「不過他今年在吏部的評價是優等,朕就勉強看看吧……李福海,你給朕說一說他寫了什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借腹生子?二嫁寵妃偏要步步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台金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台金闕並收藏借腹生子?二嫁寵妃偏要步步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