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借腹生子?二嫁寵妃偏要步步高升 作者:銀台金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子嗣本就不多,再多上這麽一樁事,外麵的風言風語不用多想,他雄風不震這種傳言定是會有的。
皇後料定了他不敢宣揚出去,所以她膽子才那麽大,就算他不要臉麵把此事披露出去,又有人會同情他嗎?
同情他被自己的妻子霸王硬上……?他們隻會把此當作笑談。
說到底,他和皇後是正經夫妻,夫妻同房,天經地義。
於是,衛景珩隻能惱火地叫皇後禁足,幽禁在正陽宮中,至於如何把她廢掉,還需再仔細謀劃。
不過在帝王看來此事最嚴重的後果不是被皇後算計,而是他一時半會竟然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阿禾。
明明他臨幸任何人都不需要獲得她的同意,他就算主動和皇後發生一些什麽也是理所應當,但他就是奇妙地生出了些許愧疚的感覺。
這也是他把自己關在紫宸宮三日不出的原因。他還沒想到如何自然地去靈和殿,總覺得哪哪都不對勁。
沒有辦法,他開始折磨小貓咪。
「你說話呀?」
帝王再次晃了晃大黑,大黑終於忍不住了,從他的懷裏跳了出去。
正巧這時外麵進來了一位小太監,附耳在大總管的耳邊說了幾句,大總管的神色微變,揮手叫小太監出去後又對上了帝王探究的目光。
如此,李福海也不好隱瞞,垂首進來低聲稟報:
「是一些傳言……有宮人說近日來瞧見晚上有人燒紙,怕是行祭祀之事。"
年關將近,本是該喜氣熱鬧的時候,便是外頭百姓家有死者在年前去的,也會精簡祭祀之事,在宮中就更為忌諱了。
衛景珩不禁蹙眉,經過之前幾遭,他再也不會掉以輕心了,空穴來風是不可能的,背後必有目的。
「去查,若是宮女太監,便按宮規打板子,若是主子……」
帝王的話音陡然消失,「去查查這話是從哪裏流傳出來的,到底誰看見了,誰聽見了。」
大總管也立刻來了精神,立聲說「是。」
待他走後,帝王又把大黑擄了迴來,這下倒是沒有再質問貓咪為什麽不說話了,隻有一下沒一下地摸著大黑的皮毛,陷入了沉思。
傍晚,李福海終於查清了消息的來源,他苦著臉來到了衛景珩的麵前,猶豫了幾息才道:「是昭媛娘娘……」
虞亦芙?她散播這些謠言做什麽?
冬日,祭奠……
忽然衛景珩腦中靈光一閃,一切都被串聯了起來,須臾,他的臉色青了些,低聲問:「那魏二是不是冬日裏死的?」
大總管心裏也一咯噔,但他也不敢確定隻道:「奴才記得好像是冬日……」
聽到這,衛景珩哪裏不知道虞亦芙此舉的意思?
難道阿禾真的在……?!
本來安分躺在帝王腿上的大黑突然被抖落到了地上,要不是他反應快就要摔倒了!
大黑:?!
它睜著橙黃色的貓貓眼眼睜睜地看著帝王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冬日裏天總是黑的格外的早,這才一會兒,外麵已經上了燈,幸好這幾日並未下雪,帝王才能順利地往靈和殿去。
他沒有選擇乘坐輦車,那還需要費些時間,紫宸宮到靈和殿這點距離,他走個一刻鍾就到了。
就是李總管和身後跟著的小太監跟的氣喘籲籲。
一路上,衛景珩都在思考萬一正好撞見阿禾祭奠那魏二他會怎麽樣?責罰她?斥責她?
可聽說那魏二在世時對阿禾尚可,他也不好和死人計較,那豈不是顯得他很沒有度量?
還沒想清楚如何處理,衛景珩又覺得她此舉實在不理智,如何能在宮中公然做這些事還讓人瞧見,又免不了一場風波,該如何平息?
就再退一步,她非要燒紙的話在自己殿裏給那魏二燒燒紙,他也就忍了。
何必弄得所有人都知道她還惦念著前夫呢?
「惦念著前夫」這幾個大字出現在帝王的腦海裏就再也無法消失了,衛景珩心裏猛然生出一股巨大的醋意,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強。
眸中的慍色愈來愈濃,醋意叫舌尖都發酸,他再次加快了步伐,走得比任何一次都快。
惦記什麽前夫,惦記他就行了!
可苦了身後的小太監們,不得不跟在後麵小跑起來。
……
與此同時,虞亦禾也披好了大氅,正拿著兩盞疊好的蓮船往外走,清霜拿著蠟燭,燈籠,站在前麵。
「娘娘小心些……」
扶娥護著她往外走,雖有宮燈在前,畢竟天暗,少不得小心一些。
「就是殿前的那個小水池,又不遠怕什麽……」
虞亦禾總共隻寫了兩首詞,也隻疊了兩盞燈,一盞算她的,一盞算寧寧的。
之前她一直沉浸在被魏家遣迴去的憤怒和被娘家拋棄的委屈哀怨中,因此恨烏及烏,一直故意沒有想過關於亡夫的事情。
而今她的情況漸好,心情也愈加舒暢,再加上那晚得知他去正陽宮後那一點點在意,便有了今日之事。
其實她與亡夫也算相敬如賓,嫁入魏家後,他也對她多有照拂,即使她五年未育,他也未曾納妾。
當種種委曲隨時間消散,一些值得懷念的迴憶便如大浪淘沙般顯現。
若問虞亦禾愛他嗎?倒也算不上,隻是若有人在所有人都苛責你的環境裏給予你一點溫暖,大約你也會記他一輩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皇後料定了他不敢宣揚出去,所以她膽子才那麽大,就算他不要臉麵把此事披露出去,又有人會同情他嗎?
同情他被自己的妻子霸王硬上……?他們隻會把此當作笑談。
說到底,他和皇後是正經夫妻,夫妻同房,天經地義。
於是,衛景珩隻能惱火地叫皇後禁足,幽禁在正陽宮中,至於如何把她廢掉,還需再仔細謀劃。
不過在帝王看來此事最嚴重的後果不是被皇後算計,而是他一時半會竟然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阿禾。
明明他臨幸任何人都不需要獲得她的同意,他就算主動和皇後發生一些什麽也是理所應當,但他就是奇妙地生出了些許愧疚的感覺。
這也是他把自己關在紫宸宮三日不出的原因。他還沒想到如何自然地去靈和殿,總覺得哪哪都不對勁。
沒有辦法,他開始折磨小貓咪。
「你說話呀?」
帝王再次晃了晃大黑,大黑終於忍不住了,從他的懷裏跳了出去。
正巧這時外麵進來了一位小太監,附耳在大總管的耳邊說了幾句,大總管的神色微變,揮手叫小太監出去後又對上了帝王探究的目光。
如此,李福海也不好隱瞞,垂首進來低聲稟報:
「是一些傳言……有宮人說近日來瞧見晚上有人燒紙,怕是行祭祀之事。"
年關將近,本是該喜氣熱鬧的時候,便是外頭百姓家有死者在年前去的,也會精簡祭祀之事,在宮中就更為忌諱了。
衛景珩不禁蹙眉,經過之前幾遭,他再也不會掉以輕心了,空穴來風是不可能的,背後必有目的。
「去查,若是宮女太監,便按宮規打板子,若是主子……」
帝王的話音陡然消失,「去查查這話是從哪裏流傳出來的,到底誰看見了,誰聽見了。」
大總管也立刻來了精神,立聲說「是。」
待他走後,帝王又把大黑擄了迴來,這下倒是沒有再質問貓咪為什麽不說話了,隻有一下沒一下地摸著大黑的皮毛,陷入了沉思。
傍晚,李福海終於查清了消息的來源,他苦著臉來到了衛景珩的麵前,猶豫了幾息才道:「是昭媛娘娘……」
虞亦芙?她散播這些謠言做什麽?
冬日,祭奠……
忽然衛景珩腦中靈光一閃,一切都被串聯了起來,須臾,他的臉色青了些,低聲問:「那魏二是不是冬日裏死的?」
大總管心裏也一咯噔,但他也不敢確定隻道:「奴才記得好像是冬日……」
聽到這,衛景珩哪裏不知道虞亦芙此舉的意思?
難道阿禾真的在……?!
本來安分躺在帝王腿上的大黑突然被抖落到了地上,要不是他反應快就要摔倒了!
大黑:?!
它睜著橙黃色的貓貓眼眼睜睜地看著帝王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冬日裏天總是黑的格外的早,這才一會兒,外麵已經上了燈,幸好這幾日並未下雪,帝王才能順利地往靈和殿去。
他沒有選擇乘坐輦車,那還需要費些時間,紫宸宮到靈和殿這點距離,他走個一刻鍾就到了。
就是李總管和身後跟著的小太監跟的氣喘籲籲。
一路上,衛景珩都在思考萬一正好撞見阿禾祭奠那魏二他會怎麽樣?責罰她?斥責她?
可聽說那魏二在世時對阿禾尚可,他也不好和死人計較,那豈不是顯得他很沒有度量?
還沒想清楚如何處理,衛景珩又覺得她此舉實在不理智,如何能在宮中公然做這些事還讓人瞧見,又免不了一場風波,該如何平息?
就再退一步,她非要燒紙的話在自己殿裏給那魏二燒燒紙,他也就忍了。
何必弄得所有人都知道她還惦念著前夫呢?
「惦念著前夫」這幾個大字出現在帝王的腦海裏就再也無法消失了,衛景珩心裏猛然生出一股巨大的醋意,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強。
眸中的慍色愈來愈濃,醋意叫舌尖都發酸,他再次加快了步伐,走得比任何一次都快。
惦記什麽前夫,惦記他就行了!
可苦了身後的小太監們,不得不跟在後麵小跑起來。
……
與此同時,虞亦禾也披好了大氅,正拿著兩盞疊好的蓮船往外走,清霜拿著蠟燭,燈籠,站在前麵。
「娘娘小心些……」
扶娥護著她往外走,雖有宮燈在前,畢竟天暗,少不得小心一些。
「就是殿前的那個小水池,又不遠怕什麽……」
虞亦禾總共隻寫了兩首詞,也隻疊了兩盞燈,一盞算她的,一盞算寧寧的。
之前她一直沉浸在被魏家遣迴去的憤怒和被娘家拋棄的委屈哀怨中,因此恨烏及烏,一直故意沒有想過關於亡夫的事情。
而今她的情況漸好,心情也愈加舒暢,再加上那晚得知他去正陽宮後那一點點在意,便有了今日之事。
其實她與亡夫也算相敬如賓,嫁入魏家後,他也對她多有照拂,即使她五年未育,他也未曾納妾。
當種種委曲隨時間消散,一些值得懷念的迴憶便如大浪淘沙般顯現。
若問虞亦禾愛他嗎?倒也算不上,隻是若有人在所有人都苛責你的環境裏給予你一點溫暖,大約你也會記他一輩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