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借腹生子?二嫁寵妃偏要步步高升 作者:銀台金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虞亦芙喉間緊澀無比,幾乎不能言語。
另外一邊遭受嚴重一擊的皇後剛想開口就被身邊是侍女攬春抓住了胳膊,須臾,她的話還是咽入腹中,屈辱的淚水繼續默默從臉頰上滑落。
衛景珩眼角餘光瞥見這一幕,心中沒有絲毫憐惜,沉聲道:「還不送皇後迴宮。」
「後妃也都先迴去吧,媖嬪留下。」
攬春和蔣富幾乎是架著皇後出了海晏河清,其他後妃也陸續離開時,帝王又轉身對虞亦禾道:
「今日受驚了吧?你且先迴去休息,朕還要處理其他事情。」
他瞥了一眼還跪在地上的楊清,虞亦禾心下瞭然,乖巧點頭和早等在一邊的扶娥清霜等人離去。
「你跟朕去後殿。」
楊清心下一陣陣發涼,等跟著到後殿後立刻又伏在地上,被帝王目光掃過簡直如芒在背。
自從知曉虞小姐入宮後他就一直提心弔膽,害怕帝王在意追究,現在終於到被清算的時候了嗎?
不知過了幾息,他才聽到一聲——「抬起頭讓朕看看。」
楊清不明所以,但他順從地直起脊背,把臉露在帝王目光中。
衛景珩支著下頜打量了幾眼,而後放心了。
長的也就……一般,最起碼這眼睛嘴唇都要遜色於自己。
楊清也不知為什麽感覺自己身上突然一輕,他見帝王慢慢地靠在了椅子上,心下微微鬆了一口氣。
這個姿勢看起來沒有要置他於死地的意思,楊清立馬主動請罪。
「微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聞言,衛景珩倒是輕笑了一下:「你有什麽罪?」
這件事不用想都知道他也隻是被利用來誣陷阿禾的無辜人罷了。
隻是他第一次發現楊清竟然這麽識趣?
聽到這聲輕笑,楊清的心狠狠顫了一顫,極力鎮靜道:「微臣亂撿東西,又治家不嚴,以至於引發了這一場風波,致使陛下和娘娘丟了臉麵。」
他竟把錯誤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衛景珩看了他半晌,換了個姿勢,順著他的話沉聲道:「既然你也知曉錯處,那麽朕該如何罰你呢?」
楊清不敢抬頭,咬牙道:「微臣與娘娘相看之事是瞞不住的,陛下也知曉,為保陛下娘娘顏麵,微臣自請去嶺南為官!」
衛景珩沒有出聲,李福海卻忍不住瞧了楊清一眼。
他是去年的新科翰林,是二甲前幾名的進士,原本在翰林院呆上兩年便能分到六部任官,此時自請去嶺南無異於斷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想要從中央到地方很容易,再想從地方到中央就難了。
以楊清的資歷,外放也不過縣令起始,又無家世可言,再想往上升不知道要磨多少年!
可能一輩子也就在知府上麵挪不動了。
「你說的可是真心話,不會後悔?」
帝王聲音陡然嚴肅了起來,楊清閉了閉眸子,揚聲道:「是真心話,不後悔!」
見他態度如此堅決,不似作偽,衛景珩的聲音不禁放緩又追問了一句:「你可知翰林清貴,外官苦寒。」
「微臣知曉,但微臣科舉入仕以橫渠四句為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微臣為翰林,則為往聖繼絕學,微臣外派為官,則為生民立命,依舊不曾違背臣的本心,所以微臣是自願的。」
有此一遭,即便是誤會,留在京中也定會引起許多流言蜚語,為了不妨礙她,也不妨礙自己,楊清必須這麽做,也隻能這麽做。
話音落下許久,楊清才聽得一句:「好,那朕便命你為嶺南清水縣縣令一職,半個月內便去赴任吧。」
「退下吧。」
「謝主隆恩。」
楊清心中再難受也強撐著再行大禮退下,屋內隻剩下主僕二人。
李福海不禁嘆道:「陛下,楊清有如此心境,可惜了……」
話說到一半卻發現衛景珩麵上竟帶著笑意?
衛景珩睨了他一眼,反問,「朕是因為這點事就放棄一個好苗子的人?」
大總管霎時間明白了。
帝王轉首看向楊清離開的門扉,點了點額角道:「這是貶謫,也是歷練和機遇,朕不需要隻會讀書的人……」
大總管深以為然,就在這時,外頭一個小太監趨步進來。
「啟稟陛下,太後娘娘請您到壽康宮一敘。」
衛景珩絲毫不意外,他立即起身往外走去。
今日的事在場的人太多,不可能瞞得住,他也沒想瞞住太後,隻是不禁有些煩躁,此次少不得又要聽母後囉嗦了。
衛景珩不可能更改自己的旨意,他向來言出必行,而且她真的愚蠢至極,他哪裏放心讓她再管理後宮呢?
誰想他到壽康宮竟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甫一進殿就看到了一桌子膳點。
太後也難得溫柔地招唿他過來用膳,「在宴會上隻喝了酒吧,你這孩子,不知道吃點東西墊一墊。」
衛景珩覺得非常不適應,沒撐多久就率先挑破了窗戶紙。
「母後不勸朕改變主意嗎?」
太後放下勺子,抬眸看了他一眼,「為什麽要勸?」
這倒叫他看不懂了,「母後不覺得朕做的太過了嗎?」
卻聽太後慢悠悠道:「她丟了你的臉麵,你罰她是應該的。」
「即便真有妃嬪與外男私通,她這個做皇後的也應該把這件事捂死,而不是大庭廣眾之下鬧出來,為了一己私慾,不顧皇家顏麵,如何就過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另外一邊遭受嚴重一擊的皇後剛想開口就被身邊是侍女攬春抓住了胳膊,須臾,她的話還是咽入腹中,屈辱的淚水繼續默默從臉頰上滑落。
衛景珩眼角餘光瞥見這一幕,心中沒有絲毫憐惜,沉聲道:「還不送皇後迴宮。」
「後妃也都先迴去吧,媖嬪留下。」
攬春和蔣富幾乎是架著皇後出了海晏河清,其他後妃也陸續離開時,帝王又轉身對虞亦禾道:
「今日受驚了吧?你且先迴去休息,朕還要處理其他事情。」
他瞥了一眼還跪在地上的楊清,虞亦禾心下瞭然,乖巧點頭和早等在一邊的扶娥清霜等人離去。
「你跟朕去後殿。」
楊清心下一陣陣發涼,等跟著到後殿後立刻又伏在地上,被帝王目光掃過簡直如芒在背。
自從知曉虞小姐入宮後他就一直提心弔膽,害怕帝王在意追究,現在終於到被清算的時候了嗎?
不知過了幾息,他才聽到一聲——「抬起頭讓朕看看。」
楊清不明所以,但他順從地直起脊背,把臉露在帝王目光中。
衛景珩支著下頜打量了幾眼,而後放心了。
長的也就……一般,最起碼這眼睛嘴唇都要遜色於自己。
楊清也不知為什麽感覺自己身上突然一輕,他見帝王慢慢地靠在了椅子上,心下微微鬆了一口氣。
這個姿勢看起來沒有要置他於死地的意思,楊清立馬主動請罪。
「微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聞言,衛景珩倒是輕笑了一下:「你有什麽罪?」
這件事不用想都知道他也隻是被利用來誣陷阿禾的無辜人罷了。
隻是他第一次發現楊清竟然這麽識趣?
聽到這聲輕笑,楊清的心狠狠顫了一顫,極力鎮靜道:「微臣亂撿東西,又治家不嚴,以至於引發了這一場風波,致使陛下和娘娘丟了臉麵。」
他竟把錯誤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衛景珩看了他半晌,換了個姿勢,順著他的話沉聲道:「既然你也知曉錯處,那麽朕該如何罰你呢?」
楊清不敢抬頭,咬牙道:「微臣與娘娘相看之事是瞞不住的,陛下也知曉,為保陛下娘娘顏麵,微臣自請去嶺南為官!」
衛景珩沒有出聲,李福海卻忍不住瞧了楊清一眼。
他是去年的新科翰林,是二甲前幾名的進士,原本在翰林院呆上兩年便能分到六部任官,此時自請去嶺南無異於斷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想要從中央到地方很容易,再想從地方到中央就難了。
以楊清的資歷,外放也不過縣令起始,又無家世可言,再想往上升不知道要磨多少年!
可能一輩子也就在知府上麵挪不動了。
「你說的可是真心話,不會後悔?」
帝王聲音陡然嚴肅了起來,楊清閉了閉眸子,揚聲道:「是真心話,不後悔!」
見他態度如此堅決,不似作偽,衛景珩的聲音不禁放緩又追問了一句:「你可知翰林清貴,外官苦寒。」
「微臣知曉,但微臣科舉入仕以橫渠四句為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微臣為翰林,則為往聖繼絕學,微臣外派為官,則為生民立命,依舊不曾違背臣的本心,所以微臣是自願的。」
有此一遭,即便是誤會,留在京中也定會引起許多流言蜚語,為了不妨礙她,也不妨礙自己,楊清必須這麽做,也隻能這麽做。
話音落下許久,楊清才聽得一句:「好,那朕便命你為嶺南清水縣縣令一職,半個月內便去赴任吧。」
「退下吧。」
「謝主隆恩。」
楊清心中再難受也強撐著再行大禮退下,屋內隻剩下主僕二人。
李福海不禁嘆道:「陛下,楊清有如此心境,可惜了……」
話說到一半卻發現衛景珩麵上竟帶著笑意?
衛景珩睨了他一眼,反問,「朕是因為這點事就放棄一個好苗子的人?」
大總管霎時間明白了。
帝王轉首看向楊清離開的門扉,點了點額角道:「這是貶謫,也是歷練和機遇,朕不需要隻會讀書的人……」
大總管深以為然,就在這時,外頭一個小太監趨步進來。
「啟稟陛下,太後娘娘請您到壽康宮一敘。」
衛景珩絲毫不意外,他立即起身往外走去。
今日的事在場的人太多,不可能瞞得住,他也沒想瞞住太後,隻是不禁有些煩躁,此次少不得又要聽母後囉嗦了。
衛景珩不可能更改自己的旨意,他向來言出必行,而且她真的愚蠢至極,他哪裏放心讓她再管理後宮呢?
誰想他到壽康宮竟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甫一進殿就看到了一桌子膳點。
太後也難得溫柔地招唿他過來用膳,「在宴會上隻喝了酒吧,你這孩子,不知道吃點東西墊一墊。」
衛景珩覺得非常不適應,沒撐多久就率先挑破了窗戶紙。
「母後不勸朕改變主意嗎?」
太後放下勺子,抬眸看了他一眼,「為什麽要勸?」
這倒叫他看不懂了,「母後不覺得朕做的太過了嗎?」
卻聽太後慢悠悠道:「她丟了你的臉麵,你罰她是應該的。」
「即便真有妃嬪與外男私通,她這個做皇後的也應該把這件事捂死,而不是大庭廣眾之下鬧出來,為了一己私慾,不顧皇家顏麵,如何就過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