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行了幾日,便到了洛陽。


    洛陽為唐國首都,乃有四重城,最內為宮城,其次為內城,再次為外城,最外為外城,也稱廓,所謂“城廓”是也。


    後唐將城以為行政單位,且因當年作亂於此者多是起於微末,故而城便多了軍事能力,每座城廓與外城之間依照方位分作東西南北四城,而東城及東城之外是軍隊駐紮地,向來與人隔絕的地方。


    而後唐在前唐、前宋城鎮建設基礎上參照後宋建築模式,對商人進行了更大程度的開放,也就是說,內城之外的外城和廓都可以成為商業用地。


    故而由北門進入洛陽城的廓――其實朝中大臣倒是提議要給洛陽所有門起個名字,被皇帝否決――之後,見到的商販不計其數,酒樓食鋪到處都是,還有賣牲畜和玩意兒,林林總總,好一番……說實話並不熱鬧。


    因為皇帝新近駕崩,禦林軍和護城軍接管了城市,開始對這座城市進行排查,以期找到所謂的“刺客”。


    可是,他們沒有想過,後唐皇帝成為太子必要條件首先是嫡子,之後一點是必須擁有上善境界修為。


    上善境界修士身體早已“金身化”,哪怕是同為上善境界也很難對彼此肉體造成傷害,那麽,這名刺客又該是怎樣的修為才能在對上善境界甚至是聖人境界皇帝一擊必殺之後逃脫呢?


    不管怎麽看這裏麵都有很大問題。


    來到北門,官兵將她攔住,掃視她周身上下,問道:


    “你是什麽人?來洛陽做什麽?”


    老爺子在心裏歎道:


    “早說了讓我帶你直接進內城,你偏偏要走這些程序,真是麻煩!”


    梓晴知道老爺子最是討厭繁文縟節,但是人在這世上隻要不是天上地下絕無僅有強者,哪裏能脫得了這些?


    其實都不過是換著樣子、法門遵守,還要做出一副沒有遵守的模樣,說實話很累。


    梓晴向官兵出示她的文書,說道:


    “我乃是宇國誦經人,今次來到你們唐國,驚聞山陵崩,於是特來洛陽,以表祭悼。”


    官兵自然也是知道誦經人身份如何,不敢怠慢,卻又不敢就這樣讓她進城,而這樣讓她等著也頗為不妥,實在不知該怎麽辦為好,還是梓晴笑著說道:


    “我在這裏多等等無妨,你且先進去通知。”


    但他們哪裏敢讓這種大人物幹等著,連忙將她迎進旁邊供一些大人物視察時休息的小棚子裏,供上好茶水果,還口中問道:


    “大人還需要什麽東西嗎?”


    梓晴坐在座位上擺擺手,笑道:


    “無需麻煩了,你們去忙你們的吧。”


    官兵們這才點點頭退下,外麵民眾見了這樣情形,都是驚訝中帶著迷惑,不知道這是哪一位大人物過來。


    說到底,還是誦經人身份特殊,一般官場來訪,都要是出發前先通報進出訪國皇城朝廷,可誦經人偏偏不用遵守,來則來,去則去,除卻進入皇城有所限製,其他地方都與自家沒多大區別。


    沒有等太長時間,丞相帶著百官——這百官隻是虛數,其實也隻是寥寥幾個比較大的、能夠在早朝說上話的大臣——匆匆趕了過來,見到梓晴,連忙作揖言道:


    “不知誦經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丞相後麵諸多大臣也都是作揖垂首表示歉意。


    梓晴笑著站起來,上前虛扶丞相,言道:


    “楊丞相說的這是什麽話,明明是我不經通報來到這裏,哪裏能說得上是諸位的錯?切莫說這樣的話了。”


    丞相隨著她的手站直,然後問道:


    “不知閣下到我唐國所為何事?”


    梓晴扶著老丞相坐下,而後坐在他對麵,其餘大臣也是隨意選擇地方或站或坐,畢竟他們的職位還不能讓他們揮灑自如。


    各國對誦經人規定不一,在唐國誦經人位同一品,可稱國公,若有貢獻,可封平等王,故而丞相見了是可以平等交流,而其餘人等就隻能位居旁側,靜聽了。


    梓晴言道:


    “我離開宇國進入神冊院,後離院遊曆大陸,前幾日來到唐國,過麟德道時,聞聽山陵崩,於是來到皇城以表祭悼,中間匆忙,未能通報,還望楊丞相諒解。”


    提到山陵崩,丞相故作姿態抹去臉上並不存在淚水,歎息說道:


    “那刺客明明有這樣偉力,偏偏不肯走在正道,竟然做出這樣大逆不道之事。雖說我等都知道以他那樣力量,我們根本找不到,可是民憤難消,於是才會想出這麽個法子來,其實是不奏效的。”


    梓晴和老爺子兩個這才明白過來,還是他們兩個雖說位高但終究不是權重,也就不知這樣情況下該怎樣辦法,世俗智慧如此,也是有許多啟發地方。


    老爺子歎道:


    “許多修士自以為乃是神仙人物,而對世俗智慧看不大起,其實誰還不是起於微末?當年我還不是被人欺壓,還不是說得上一事無成,還是靠著他們所謂的‘卑微的智慧’才能活下來並且最終成就皇者。”


    他少年究竟經曆什麽無人可知,畢竟那個時代距今已經太遠,遠到即便新有皇者想要探索都不知能否找到,沿時間線返迴過去所要付出的代價可不是一些靈力而已,甚至有些皇者可能在此過程隕落。


    梓晴向丞相迴複道:


    “不知我現如今是否可以進入皇宮?”


    丞相低眉問道:


    “不知閣下進入皇宮為何?”


    梓晴嚴肅說道:


    “我作為誦經人,山陵崩自然要進去為唐國祈福才是,怎麽,楊丞相是不肯嗎?”


    丞相迴話:


    “非是不肯,實在是這件還要娘娘同意才是。”


    梓晴則是說道:


    “你且通報去,若是不許,我便離去。”


    丞相將梓晴迎進內城住下,而後派人去了宮裏通報,宮裏人聽說誦經人到來,當然是歡迎,畢竟梓晴也說得上是皇後親家人。


    後唐皇後楊滿芝乃是宇國先帝一母同胞姊,同屬梓晴後輩,今次姑姑到來,哪裏有不見的道理。


    她畢竟屬於政治聯姻,哪裏有什麽權力,皇帝多年不近女色,宮中是頗寂寞,終於能見親人,也算是打扮一番,下令迎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古朝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木須是無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木須是無意並收藏萬古朝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