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陷入沉默,一時間不知如何措辭。
“陛下,八殿下此次確實立下不小的功績!”
劉羅鍋挺身而出,進言道:“然而,臣認為,北涼目前僅是口頭上承諾歸還失地,此事尚未有最終定論。即便聖上有意破例冊封八殿下為王,亦可待此事塵埃落定後再行商議。”
“劉宰相說的對!”
“確實該這樣!”
“即使退一萬步講,也必須等待簽訂歸還失地的協議之後再行討論。”
“確實如此,目前就破例冊封八殿下為王,似乎為時尚早……”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
“父皇怕不是喝多了吧…”
就在此時,一個暗自嘟囔的聲音響起。
恰在此刻,一陣低語聲悄然響起。
瞬間,所有人的視線齊刷刷地投向了最後方。
文帝的嘴角掠過一絲抽搐,既惱怒又忍俊不禁地盯著角落中的李川,問道:“老八,你方才所言什麽?”
“嗯~?”
李川忽然抬起頭,刻意表現出困惑的神情,目光掃過文帝及在場的眾人。隨後,他裝出一副畏縮的模樣,言語間帶著些許遲疑,解釋道:“兒臣剛並未說任何話語,今日清晨醒來較早,適才似乎是在打盹時說了一些夢話,沒錯,正是夢話。”
目睹李川之態,群臣極力抑製笑意。
文帝麵露微動,未戳穿李川之虛言,語氣不悅地言道:“若你尚未自睡夢中清醒,就趕緊滾迴去歇息吧。”
“兒臣謝……多謝父皇!”
李川言畢,便迷迷糊糊地向外走去。
看到李川倉皇失措的離去,眾人無不感到驚愕。
他竟真的返迴去睡覺了?
“李川!”
文帝都被氣的不禁啞然失笑,沒好氣道:“讓你迴去歇息,你竟當真了?”
“啊……這……”
李川轉過身,目光遊移不定。
“滾迴去站好了!”
文帝目光嚴厲地掃了他一眼,心中暗自咒罵。
真是個廢物啊!
立下如此卓著的功勳,卻未獲得任何獎賞,他竟然就這般離去了?
李川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重新退迴到角落之中。
但願此舉能夠消弭文帝封賜王爵的意圖。
若真要封王,也要等他離開皇城之後再議。
現在,他要是被封王了,豈不是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算了,關於封王事宜,暫且擱置!”
文帝輕輕揮了揮手,並向身邊的魏忠賢示意,可以宣布了旨意。
“遵命!”
魏忠賢低頭領命,隨即莊重地宣讀聖旨:“聖上有旨:八皇子李川……”
聆聽魏忠賢宣讀聖旨之際,眾位朝臣不禁暗自拭去額上的冷汗。
伴君如伴虎,此言誠不我欺。
文帝早已命人草擬了詔書。他從未考慮過加封自己為王。
提及此事,不過是意在考驗群臣。
然而,無人知曉文帝緣何會突發此舉試探眾人。
李川心中暗自揣摩,莫非文帝已有所耳聞?
難道自己指使林婉兒散布的那些流言,已經傳至文帝耳中?此事進展之迅速,真讓人意外。
臥槽!
這便宜老爹京城之內得多少眼線啊?
“八殿下、八殿下……”
直至魏忠賢的唿喚聲響起,李川方才迴過神來。
李川困惑地抬起頭,詢問道:“魏總管,有什麽事嗎?”
“哈哈……”
聞聽李川所言,大臣不禁發出陣陣笑聲。
八皇子初次獲得如此眾多的賞賜,顯然有些措手不及。
“額……”
魏忠賢輕咳兩聲,提醒道:“八殿下,您應當接受聖旨並表示謝恩。”
“嗯?”
李川意識到情況後,急忙跑出接受聖旨並表示感激。
目睹李川的舉止,眾大臣爆發出一陣哄笑。
李川恭敬地接過聖旨並表示謝意後,獨自退至一旁,悄然展開聖旨審閱。
先前文帝的威嚴使他心生畏懼,以至於未能清楚地聽明白對自己的封賞內容。
仔細閱讀後,李川終於恢複了平靜。
甚為可觀!
黃金萬兩、珠寶十箱、馬匹二十、絲綢百匹……
總計各項,價值已逾一萬五千兩黃金。
我的零花錢,又見增長了!
李川心滿意足!
文帝察覺到李川的細微動作,但並未深究,隨後提出:“明日即將與北涼使團正式商討糧食援助事宜,諸位大臣認為,北涼此次究竟需求多少糧食?”
聞聽文帝之言,眾皆默然。
此等事,何人能知?
北涼所思所想,自是越多越好。
然而問題非在於北涼欲求幾何,而在於離陽能提供多少,離陽之極限又何在。
此乃問題之核心。。
在眾人尚在猶豫如何表達之際,王誌勝挺身而出,麵露不悅之色,言道:“僅提供足夠的糧食以確保他們不至於餓死即可!若求更多,必須以戰馬作為交換。”
王誌勝作為主戰派的代表,對於向北涼提供糧食持有強烈的抵觸情緒。
然而,鑒於文帝已決定避免戰爭,他亦不便多言。
他內心也明白,當前與北涼開戰,對離陽來說極為不利。
“恐怕,北涼的野心遠不止於此!”
文帝發出了一聲悠長的歎息,內心充滿了憂慮。
“父皇,兒臣認為,若北涼願意簽下同意歸還失地,有白紙黑字在手,就算多給予他們一些糧食亦無不可。”
此時,四皇子李恪亦挺身而出。
四皇子所言,立即獲得了在場眾人的讚同。
畢竟,失地之事更為緊要。
文帝沉思片刻,繼而目光投向李閩,詢問道:“老二,你對此有何看法?”
李閩明白文帝意在考驗他見識,略作沉思後,立即迴答道:“臣認為,除了四弟所提之議外,還應考慮與北涼交換戰馬等我國所缺之物。”
“同時,我國除提供糧食援助外,亦可考慮向北涼提供鹽鐵等物資。”
“此行不僅為求糧,亦可對外宣稱是與北涼進行的一次貿易活動,以此穩定民心……”
李閩言辭慷慨激昂,發表了一番長篇大論。
眾多朝臣隨之頷首認同。
以貿易為名,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借口。
盡管這在某種程度上是自我欺騙,但普通百姓又怎能洞悉其中的真相?
文帝對李閩所提出的建議頗為讚賞,並繼續征詢老三與老五的意見。然而,由於老二與老四已搶先發言,幾乎將可說之言盡皆表達,老三與老五未能抓住先機,僅能簡略地迴應以應對。
正當群臣以為文帝還欲征詢李川意見之際,文帝卻似乎忽略了李川亦在朝列之中,轉而直接征詢內閣大臣之見。
聽著君臣在那問答,眾人不禁在心中暗笑。
老六和老七都不在京城,而老九都沒成年,連上早朝的資格都還沒有。
文帝未向李川征詢意見,顯然未將詢問李川納入考慮範圍。
未征詢李川意見,亦即文帝並未將李川立為太子的可能納入考量。
即便李川建立了顯赫功績,在文帝看來,這些成就似乎僅是僥幸所致。
在文帝眼中,李川似乎並不具備治理國家、安定社稷的才能。
李川自然理解文帝的意圖,心中對此並不介意。
誰願意成為太子,便由他去吧。
他本人並不打算擔任此職。
若能掌握軍權,即便是太子見到他也不得不低頭。
讓他們去爭奪得頭破血流吧。
他自己就偷偷當老八猥瑣發育,別浪。
還有十來天的時間。
經過向群臣商討,文帝心中已形成明確的計劃。
趁著李川在場,他命令禮部官員即刻選定吉日,以便確定李川與徐靈珊的婚期。
最終,婚期定於本月末。
目前,距離婚期僅剩十餘日。
北涼使團在京城的停留時間預計不會太長,待其離開後,即可著手為李川籌備婚禮事宜。
從時間安排來看,尚有充裕的餘地。
步出朝堂,李川頓感外界空氣格外清新。
唉!
朝廷中的這些紛爭,實在令人煩惱不已。李川由衷地發出感慨。
正當李川準備悄然離去時,一名宦官匆匆追了出來。
“八殿下,聖上擔心您可能遺漏,故特命在下前來提醒您,切勿忘記明日按時出席朝會……”
“搞什麽飛機?”
李川臉都綠了,“我明日還需要來嗎
李川的麵容顯露出一片慘白,氣憤不已道:“還來?”
太監擠出一絲笑聲,迴答道:“聖上確實如此指示。”
操!
你們自己搞就好了,讓我參加個屁的朝會啊!
李川心中暗自抱怨。
“黑心資本家啊,我寶貴的休息時間啊再次被剝奪。”
文帝究竟意欲何為呢?
難道是不再希望我前往雁門關嗎?
“發!發!發!”
李川忍不住大叫三聲。
黑心資本家啊!逼著我造反。
“陛下,八殿下此次確實立下不小的功績!”
劉羅鍋挺身而出,進言道:“然而,臣認為,北涼目前僅是口頭上承諾歸還失地,此事尚未有最終定論。即便聖上有意破例冊封八殿下為王,亦可待此事塵埃落定後再行商議。”
“劉宰相說的對!”
“確實該這樣!”
“即使退一萬步講,也必須等待簽訂歸還失地的協議之後再行討論。”
“確實如此,目前就破例冊封八殿下為王,似乎為時尚早……”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
“父皇怕不是喝多了吧…”
就在此時,一個暗自嘟囔的聲音響起。
恰在此刻,一陣低語聲悄然響起。
瞬間,所有人的視線齊刷刷地投向了最後方。
文帝的嘴角掠過一絲抽搐,既惱怒又忍俊不禁地盯著角落中的李川,問道:“老八,你方才所言什麽?”
“嗯~?”
李川忽然抬起頭,刻意表現出困惑的神情,目光掃過文帝及在場的眾人。隨後,他裝出一副畏縮的模樣,言語間帶著些許遲疑,解釋道:“兒臣剛並未說任何話語,今日清晨醒來較早,適才似乎是在打盹時說了一些夢話,沒錯,正是夢話。”
目睹李川之態,群臣極力抑製笑意。
文帝麵露微動,未戳穿李川之虛言,語氣不悅地言道:“若你尚未自睡夢中清醒,就趕緊滾迴去歇息吧。”
“兒臣謝……多謝父皇!”
李川言畢,便迷迷糊糊地向外走去。
看到李川倉皇失措的離去,眾人無不感到驚愕。
他竟真的返迴去睡覺了?
“李川!”
文帝都被氣的不禁啞然失笑,沒好氣道:“讓你迴去歇息,你竟當真了?”
“啊……這……”
李川轉過身,目光遊移不定。
“滾迴去站好了!”
文帝目光嚴厲地掃了他一眼,心中暗自咒罵。
真是個廢物啊!
立下如此卓著的功勳,卻未獲得任何獎賞,他竟然就這般離去了?
李川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重新退迴到角落之中。
但願此舉能夠消弭文帝封賜王爵的意圖。
若真要封王,也要等他離開皇城之後再議。
現在,他要是被封王了,豈不是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算了,關於封王事宜,暫且擱置!”
文帝輕輕揮了揮手,並向身邊的魏忠賢示意,可以宣布了旨意。
“遵命!”
魏忠賢低頭領命,隨即莊重地宣讀聖旨:“聖上有旨:八皇子李川……”
聆聽魏忠賢宣讀聖旨之際,眾位朝臣不禁暗自拭去額上的冷汗。
伴君如伴虎,此言誠不我欺。
文帝早已命人草擬了詔書。他從未考慮過加封自己為王。
提及此事,不過是意在考驗群臣。
然而,無人知曉文帝緣何會突發此舉試探眾人。
李川心中暗自揣摩,莫非文帝已有所耳聞?
難道自己指使林婉兒散布的那些流言,已經傳至文帝耳中?此事進展之迅速,真讓人意外。
臥槽!
這便宜老爹京城之內得多少眼線啊?
“八殿下、八殿下……”
直至魏忠賢的唿喚聲響起,李川方才迴過神來。
李川困惑地抬起頭,詢問道:“魏總管,有什麽事嗎?”
“哈哈……”
聞聽李川所言,大臣不禁發出陣陣笑聲。
八皇子初次獲得如此眾多的賞賜,顯然有些措手不及。
“額……”
魏忠賢輕咳兩聲,提醒道:“八殿下,您應當接受聖旨並表示謝恩。”
“嗯?”
李川意識到情況後,急忙跑出接受聖旨並表示感激。
目睹李川的舉止,眾大臣爆發出一陣哄笑。
李川恭敬地接過聖旨並表示謝意後,獨自退至一旁,悄然展開聖旨審閱。
先前文帝的威嚴使他心生畏懼,以至於未能清楚地聽明白對自己的封賞內容。
仔細閱讀後,李川終於恢複了平靜。
甚為可觀!
黃金萬兩、珠寶十箱、馬匹二十、絲綢百匹……
總計各項,價值已逾一萬五千兩黃金。
我的零花錢,又見增長了!
李川心滿意足!
文帝察覺到李川的細微動作,但並未深究,隨後提出:“明日即將與北涼使團正式商討糧食援助事宜,諸位大臣認為,北涼此次究竟需求多少糧食?”
聞聽文帝之言,眾皆默然。
此等事,何人能知?
北涼所思所想,自是越多越好。
然而問題非在於北涼欲求幾何,而在於離陽能提供多少,離陽之極限又何在。
此乃問題之核心。。
在眾人尚在猶豫如何表達之際,王誌勝挺身而出,麵露不悅之色,言道:“僅提供足夠的糧食以確保他們不至於餓死即可!若求更多,必須以戰馬作為交換。”
王誌勝作為主戰派的代表,對於向北涼提供糧食持有強烈的抵觸情緒。
然而,鑒於文帝已決定避免戰爭,他亦不便多言。
他內心也明白,當前與北涼開戰,對離陽來說極為不利。
“恐怕,北涼的野心遠不止於此!”
文帝發出了一聲悠長的歎息,內心充滿了憂慮。
“父皇,兒臣認為,若北涼願意簽下同意歸還失地,有白紙黑字在手,就算多給予他們一些糧食亦無不可。”
此時,四皇子李恪亦挺身而出。
四皇子所言,立即獲得了在場眾人的讚同。
畢竟,失地之事更為緊要。
文帝沉思片刻,繼而目光投向李閩,詢問道:“老二,你對此有何看法?”
李閩明白文帝意在考驗他見識,略作沉思後,立即迴答道:“臣認為,除了四弟所提之議外,還應考慮與北涼交換戰馬等我國所缺之物。”
“同時,我國除提供糧食援助外,亦可考慮向北涼提供鹽鐵等物資。”
“此行不僅為求糧,亦可對外宣稱是與北涼進行的一次貿易活動,以此穩定民心……”
李閩言辭慷慨激昂,發表了一番長篇大論。
眾多朝臣隨之頷首認同。
以貿易為名,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借口。
盡管這在某種程度上是自我欺騙,但普通百姓又怎能洞悉其中的真相?
文帝對李閩所提出的建議頗為讚賞,並繼續征詢老三與老五的意見。然而,由於老二與老四已搶先發言,幾乎將可說之言盡皆表達,老三與老五未能抓住先機,僅能簡略地迴應以應對。
正當群臣以為文帝還欲征詢李川意見之際,文帝卻似乎忽略了李川亦在朝列之中,轉而直接征詢內閣大臣之見。
聽著君臣在那問答,眾人不禁在心中暗笑。
老六和老七都不在京城,而老九都沒成年,連上早朝的資格都還沒有。
文帝未向李川征詢意見,顯然未將詢問李川納入考慮範圍。
未征詢李川意見,亦即文帝並未將李川立為太子的可能納入考量。
即便李川建立了顯赫功績,在文帝看來,這些成就似乎僅是僥幸所致。
在文帝眼中,李川似乎並不具備治理國家、安定社稷的才能。
李川自然理解文帝的意圖,心中對此並不介意。
誰願意成為太子,便由他去吧。
他本人並不打算擔任此職。
若能掌握軍權,即便是太子見到他也不得不低頭。
讓他們去爭奪得頭破血流吧。
他自己就偷偷當老八猥瑣發育,別浪。
還有十來天的時間。
經過向群臣商討,文帝心中已形成明確的計劃。
趁著李川在場,他命令禮部官員即刻選定吉日,以便確定李川與徐靈珊的婚期。
最終,婚期定於本月末。
目前,距離婚期僅剩十餘日。
北涼使團在京城的停留時間預計不會太長,待其離開後,即可著手為李川籌備婚禮事宜。
從時間安排來看,尚有充裕的餘地。
步出朝堂,李川頓感外界空氣格外清新。
唉!
朝廷中的這些紛爭,實在令人煩惱不已。李川由衷地發出感慨。
正當李川準備悄然離去時,一名宦官匆匆追了出來。
“八殿下,聖上擔心您可能遺漏,故特命在下前來提醒您,切勿忘記明日按時出席朝會……”
“搞什麽飛機?”
李川臉都綠了,“我明日還需要來嗎
李川的麵容顯露出一片慘白,氣憤不已道:“還來?”
太監擠出一絲笑聲,迴答道:“聖上確實如此指示。”
操!
你們自己搞就好了,讓我參加個屁的朝會啊!
李川心中暗自抱怨。
“黑心資本家啊,我寶貴的休息時間啊再次被剝奪。”
文帝究竟意欲何為呢?
難道是不再希望我前往雁門關嗎?
“發!發!發!”
李川忍不住大叫三聲。
黑心資本家啊!逼著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