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蘭接過了名片看了一眼,又還給了她:「合作可以,但我有兩個條件。第一,你承諾我的 200 萬,我要換 1%的股份。」雖然她對周妍音在情感上,有事業女性之間的惺惺相惜,她看不得周妍音頹然失落,但說到底,她也沒心軟到不為自己多爭取利益。
周妍音麵不改色,隻是眉梢微挑了一下。
向美蘭接著說:「我以前的工作,是墨守成規。監管機構下發規則,我解讀,我遵守,還要教會那些擬上市公司去執行,我也習慣了上級說什麽就是什麽。而我現在的工作,是輔佐公司創業,是推陳出新,是不破不立。不是你給出的條件,我必須要全盤接受。」
向美蘭離開北城,就是想做自己人生的主人,不再是個毫無議價能力的價格承受者。
她若是接手這個項目,就是賭上了前途,那就不如賭的更大一點。
1%的股份,或許全部輸光,或許,以後遠不止 200 萬。
周妍音遲疑了,在她眼裏,1%的股份比 200 萬值錢多了。若不是時間緊迫,她可不願意被人談條件。
她沒有急著答覆向美蘭:「第二個條件呢?」
「告訴我,為什麽非得在年前談妥。」
這一迴周妍音沒有遲疑,她收起了休息的姿態,站直了身子,擺出要離開的樣子:「第一個條件可以考慮。」她勉強可以接受這筆交易,「第二個,你不需要知道,我也不會告訴你。」
向美蘭率先一步推開了茶水間的門,果斷說:「那你什麽時候改變主意,我們再談。」
以向美蘭目前掌握的資料,市場上有更值得投資的公司,可為什麽周妍音非得選這家?向美蘭想了一晚上,她覺得周妍音對她有所隱瞞。要合作,向美蘭就必須知道所有事情。
即便此時周妍音還沒點頭合作,但向美蘭卻不能浪費寶貴的時間。
她迴到辦公室,照著剛才從名片上看到的電話號碼,直接撥了過去。
向美蘭以恆星資本的名義,向這位創始人直接提出投資的合作意向。
對方很快就迴絕了她:「向小姐,比起你們恆星資本這樣的新公司,我們更偏向於獲得頭部基金的注資。不瞞您說,金石亞洲基金已經接受了我們的投資邀約,目前已經進入了做盡職調查的流程。他們是市場風向標,有了他們的投資,我們就能在同行中一騎絕塵。」
金石亞洲就是人工智慧領域,所謂的頭部基金之一。這次談話原本就是試探性的,向美蘭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要是容易談下來,周妍音一開始也不會主動拿出 200 萬給她。
她隻是沒想到,會被拒絕的如此幹脆。
向美蘭說:「頭部基金的要求會很高。」這應該是雙方都知道的客觀事實。
對方卻不在意:「我知道我們未必是他們的首選。但隻要有機會,就值得去爭取。」自信滿溢,說他一句傲慢也不為過。
原本的市場規律,對資金和背景要求較高的創業企業,自然會尋求大基金的投資。大基金從中選出優秀者,進行領投。像恆星資本這樣聲望不足的新公司,投資戰略又比較保守,基本上偏好隨著大基金後麵做跟投。
周妍音想做的,其實就是打破這個規律,搶在大基金之前,先行投資。
但投委會和創業人的思維都還在規律中,一個不願投資,一個不願接受資金,雙方都是等著頭部基金的動作。這就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僵局。
向美蘭知道此時多說已無益,僵局不打破,項目的談判不可能有什麽實質性的推進,於是客套地說了一句:「如果您改變主意,請隨時和我聯繫。」就掛斷了電話。
5 分鍾後,周妍音推門而入,隨手鎖上門,關上所有的窗簾。
「你知道我會答應你的條件。」她徑直坐在了向美蘭對麵,「你很了解我。」
周妍音是不到最後不會放棄的人,現在眼看著她一個人做不可能來得及,唯有和向美蘭合作,還有一線希望。所以她一定會來找向美蘭,哪怕要求苛刻代價高,也好過直接棄權。
雖然她們的相識和經歷,充滿了磕磕碰碰,但不可否認的是,她們互相欣賞,能力互補,一個能弄到錢,一個能談項目,又都是在金錢麵前,可以放下情感的人,是絕佳的合作夥伴。
「我有可靠的消息源,在醫療 ai 行業,年後會有新政策,就是針對輔助診斷這個細分領域。我看好的這家企業,符合政策要求,而領先他的那些,全部不符合。」
向美蘭說:「也就是說,年後新政策一出來,除了這家,其他幾家都得栽跟頭。」輕則放棄已研發內容,重新調整戰略,重則受到重創,甚至直接關閉項目。
向美蘭想起了剛才那位創業人的自信,又問周妍音:「知道這個消息的人多嗎?」如果創業人的自信,是因為知道新政策的消息,那她真沒有談下來的把握。反之,或許還有點希望。金融行業,從古至今,能賺到錢的那方,憑藉的都是信息不對等的優勢。
周妍音知道她是在顧慮對方創業人是否知道這個消息:「他不可能知道。這相當機密,就連我現在告訴你,都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周妍音說,「你還有什麽要問的,就盡管問,這事情都告訴你了,剩下其他的,我對你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才是向美蘭想要的合作狀態。
兩人又探討了一些合作細節,達成一致後,周妍音離開了向美蘭的辦公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周妍音麵不改色,隻是眉梢微挑了一下。
向美蘭接著說:「我以前的工作,是墨守成規。監管機構下發規則,我解讀,我遵守,還要教會那些擬上市公司去執行,我也習慣了上級說什麽就是什麽。而我現在的工作,是輔佐公司創業,是推陳出新,是不破不立。不是你給出的條件,我必須要全盤接受。」
向美蘭離開北城,就是想做自己人生的主人,不再是個毫無議價能力的價格承受者。
她若是接手這個項目,就是賭上了前途,那就不如賭的更大一點。
1%的股份,或許全部輸光,或許,以後遠不止 200 萬。
周妍音遲疑了,在她眼裏,1%的股份比 200 萬值錢多了。若不是時間緊迫,她可不願意被人談條件。
她沒有急著答覆向美蘭:「第二個條件呢?」
「告訴我,為什麽非得在年前談妥。」
這一迴周妍音沒有遲疑,她收起了休息的姿態,站直了身子,擺出要離開的樣子:「第一個條件可以考慮。」她勉強可以接受這筆交易,「第二個,你不需要知道,我也不會告訴你。」
向美蘭率先一步推開了茶水間的門,果斷說:「那你什麽時候改變主意,我們再談。」
以向美蘭目前掌握的資料,市場上有更值得投資的公司,可為什麽周妍音非得選這家?向美蘭想了一晚上,她覺得周妍音對她有所隱瞞。要合作,向美蘭就必須知道所有事情。
即便此時周妍音還沒點頭合作,但向美蘭卻不能浪費寶貴的時間。
她迴到辦公室,照著剛才從名片上看到的電話號碼,直接撥了過去。
向美蘭以恆星資本的名義,向這位創始人直接提出投資的合作意向。
對方很快就迴絕了她:「向小姐,比起你們恆星資本這樣的新公司,我們更偏向於獲得頭部基金的注資。不瞞您說,金石亞洲基金已經接受了我們的投資邀約,目前已經進入了做盡職調查的流程。他們是市場風向標,有了他們的投資,我們就能在同行中一騎絕塵。」
金石亞洲就是人工智慧領域,所謂的頭部基金之一。這次談話原本就是試探性的,向美蘭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要是容易談下來,周妍音一開始也不會主動拿出 200 萬給她。
她隻是沒想到,會被拒絕的如此幹脆。
向美蘭說:「頭部基金的要求會很高。」這應該是雙方都知道的客觀事實。
對方卻不在意:「我知道我們未必是他們的首選。但隻要有機會,就值得去爭取。」自信滿溢,說他一句傲慢也不為過。
原本的市場規律,對資金和背景要求較高的創業企業,自然會尋求大基金的投資。大基金從中選出優秀者,進行領投。像恆星資本這樣聲望不足的新公司,投資戰略又比較保守,基本上偏好隨著大基金後麵做跟投。
周妍音想做的,其實就是打破這個規律,搶在大基金之前,先行投資。
但投委會和創業人的思維都還在規律中,一個不願投資,一個不願接受資金,雙方都是等著頭部基金的動作。這就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僵局。
向美蘭知道此時多說已無益,僵局不打破,項目的談判不可能有什麽實質性的推進,於是客套地說了一句:「如果您改變主意,請隨時和我聯繫。」就掛斷了電話。
5 分鍾後,周妍音推門而入,隨手鎖上門,關上所有的窗簾。
「你知道我會答應你的條件。」她徑直坐在了向美蘭對麵,「你很了解我。」
周妍音是不到最後不會放棄的人,現在眼看著她一個人做不可能來得及,唯有和向美蘭合作,還有一線希望。所以她一定會來找向美蘭,哪怕要求苛刻代價高,也好過直接棄權。
雖然她們的相識和經歷,充滿了磕磕碰碰,但不可否認的是,她們互相欣賞,能力互補,一個能弄到錢,一個能談項目,又都是在金錢麵前,可以放下情感的人,是絕佳的合作夥伴。
「我有可靠的消息源,在醫療 ai 行業,年後會有新政策,就是針對輔助診斷這個細分領域。我看好的這家企業,符合政策要求,而領先他的那些,全部不符合。」
向美蘭說:「也就是說,年後新政策一出來,除了這家,其他幾家都得栽跟頭。」輕則放棄已研發內容,重新調整戰略,重則受到重創,甚至直接關閉項目。
向美蘭想起了剛才那位創業人的自信,又問周妍音:「知道這個消息的人多嗎?」如果創業人的自信,是因為知道新政策的消息,那她真沒有談下來的把握。反之,或許還有點希望。金融行業,從古至今,能賺到錢的那方,憑藉的都是信息不對等的優勢。
周妍音知道她是在顧慮對方創業人是否知道這個消息:「他不可能知道。這相當機密,就連我現在告訴你,都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周妍音說,「你還有什麽要問的,就盡管問,這事情都告訴你了,剩下其他的,我對你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才是向美蘭想要的合作狀態。
兩人又探討了一些合作細節,達成一致後,周妍音離開了向美蘭的辦公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